《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四 (13)
卷之四 (13)
1. 大奇篇第四十八篇
大,推廣也。帝承上篇奇病而推廣之,故曰大奇。上篇胞絡脈絕,乃先天受病,其病發於天癸未至之時,此篇首言肝滿腎滿肺滿,則天癸已至,形氣充足,而為後天之病,病臟腑經脈,甚則死不可治,所以大奇病之說也。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
白話文:
"大",意為推廣、擴展。黃帝繼承上篇關於奇病的論述並予以擴展,所以稱之為"大奇"。上篇講述的是胞絡脈斷絕,這是先天的疾病,發病於人出生之前。而這篇首先提到肝滿、膽滿、肺滿,表示胎兒已經成熟,精氣充盈,這屬於後天的疾病。後天的疾病會阻塞經脈,嚴重時會導致無法治癒的死亡,因此稱之為"大奇病"。
肝臟、腎臟、肺臟都實熱,就是腫脹。
帝承上篇胞絡脈絕,先天受病之意,而言肝滿腎滿肺滿,則天癸已至,形氣充盛,而為後天之病。女子天癸,肝所主也。男子天癸,腎所主也。通體形氣,肺所主也。今肝腎肺滿,滿則為實,故曰皆實,實則壅滯,故曰即為腫。
肺之壅,喘而兩胠滿。
白話文:
上一篇《胞絡脈絕》講述先天的疾病,而這裡所說的肝滿、腎滿、肺滿,則是後天形氣充盛造成的疾病。女性的月經,是由肝臟管理的;男性的精液,是由腎臟管理的;而全身的形氣,則是由肺臟管理的。如今肝、腎、肺都過於充盛,過於充盛就會實塞,所以說是「皆實」;實塞就會阻滯氣機,所以說是「即為腫」。
肺部壅塞,導致氣喘,兩邊臉頰腫脹。
壅,壅通,下同。壅,壅滯也,以明即為肺者,壅滯之意也。肺主呼吸,其脈橫出腋下,肺之壅,則呼吸不利,其脈不能出腋,故喘而兩胠滿。
肝壅,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
白話文:
壅滯,與壅通的意思相同,這裡的壅是指阻塞的意思,用來明確肺的含意,指的是阻塞的意思。肺負責呼吸,它的脈絡橫向從腋下延伸出去,肺部阻塞的話,呼吸就不順暢,脈絡也無法從腋下延伸出去,所以會喘,兩邊的胸肋會脹滿。
肝氣鬱結,兩側肋間脹滿,平躺時驚悸不安,小便困難。
肝脈上貫於膈,布脅肋。肝壅,故兩胠滿。人臥則血歸於肝,肝壅故臥則驚。肝主疏泄,肝病則閉癃,故不得小便。
腎壅,腳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䯒大跛,易偏枯。
白話文:
肝臟的經絡向上貫穿橫膈膜,分佈在兩側的肋骨間。如果肝臟鬱結,就會導致兩側的肋骨下滿脹。人在躺下時,血液會迴流到肝臟,因此肝臟鬱結的人躺下後容易受到驚嚇。肝臟負責疏通排泄,如果肝臟生病,就會導致閉結,排不出小便。
腎氣鬱積,下腹部腫脹,小腿會有大小不一,大腿肌肉萎縮,容易偏癱。
腎脈起於足心,上至少腹。腎壅,故腳下至少腹滿,左右脛骨,有大小之不同,其髀䯒則腫大而跛易。跛易,行步不正,易其常度也。脛有大小,髀䯒跛易,乃精髓不周於身,故偏枯。偏枯,不周之意。此一節言肝滿腎滿肺滿,為腫為壅,而發為後天之奇病也。
心脈滿大,癇瘛筋攣。
白話文:
腎經的經脈從腳心開始,往上經過腹部。如果腎氣鬱結,就會導致從腳底到腹部都感到脹滿。左右小腿粗細不一致,大腿內側會腫大,導致走路跛腳。走路跛腳的意思是不走正常的步態,而容易跌倒。小腿粗細不一致、大腿內側腫大、走起路來一跛一跛,都是因為精氣無法充沛地流遍全身,造成身體偏枯。偏枯就是精氣無法充沛的意思。這一節所說的肝臟脹滿、腎臟脹滿、肺部脹滿,都屬於腫脹和鬱塞的症狀,會引發後天的奇特疾病。
心脈虛弱,容易抽筋痙攣。
脈者心之所主,心者神之所居,心脈滿大,則神機不利,故癇瘛驚攣,神氣不通於心包則癇,神氣不行於骨節則瘛,癇則筋攣於內,瘛則筋攣於外也。
肝脈小急,癇瘛筋攣。
白話文:
脈象是由心來支配,心是靈魂所在,心脈如果充盈飽滿,則精神活動會受到阻礙,因此會產生癲癇、抽搐。如果精神氣機無法通達心包,就會導致癲癇;如果精神氣機無法流暢於骨節,就會導致瘛。癲癇是痙攣發作在身體內部,瘛則為痙攣發作在身體外部。
肝脈細小且急促,導致抽搐和肌肉痙攣。
肝者血之所藏,肝脈小急,則血不充身,故亦癇瘛筋攣,是知癇瘛筋攣之病,有因神氣之內虛,有因肝血之不足矣。
肝脈騖暴,有所驚駭。
白話文:
肝臟儲藏血液。如果肝臟的脈絡細小急促,就會導致血液無法充盈全身。所以也會出現癲癇和肌肉抽搐等症狀。因此我們知道,癲癇和肌肉抽搐的病症,有些是由於精氣精神內虛,有些是由於肝血不足。
肝脈衝暴,令人驚駭。
騖,音務,餘篇同。騖,猶疾也。暴,猶促也。肝脈疾促,陰血虛而陽熱盛也。血虛熱盛,故有所驚駭,上文肝脈小急,血虛陰盛則癇瘛筋攣,此肝脈騖暴,血虛陽盛則驚駭也。
白話文:
「騖」這個字讀音與「務」相同,在其他篇章中也是如此。「騖」的意思是急促。「暴」表示突然。肝臟的脈搏急促,這是因為肝陰血虛弱,而肝陽熱盛所致。血虛熱盛,所以容易受到驚嚇。上文中提到肝脈小而急促,這是因為血虛而陰盛導致了癇證和筋攣,而本句所說的肝脈急促,血虛而陽盛,則會引起驚嚇。
脈不至,若瘛,不治自已。
承上文癇喑驚駭而言,當癇驚之時,其三部之脈,一時不至,口無言而苦喑,有屬不治者,有屬自己者。
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
白話文:
脈不至,若瘛,不治自巳。
當癲癇發作時,三部脈象一時消失,患者無法言語,呈現啞巴狀態,分為無法救治和自行痊癒兩種情況。
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
陰脈急促,導致癲癇發作,稱為「癇厥」;陽脈急促,導致驚嚇發作,稱為「驚」。
舊本在三陰急為疝下,今改正於此。急,不和也。承上文不治自已之意,而言二陰心腎不交,經脈不和,而為癇厥之喑,則不治。二陰,少陰也。陽明胃絡不通於心,經脈不和,而為驚駭之喑,則自已。二陽,陽明也。此臟脈陰陽經氣不和,發為癇驚之奇病也。
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
白話文:
以前版本的書說三陰急則會導致疝氣,現在改正為這樣:急,就是不和的意思。承接上文不治自癒的意思,這裡說二陰心腎不交,經脈不和,就會導致癇厥的喑啞,這就不治了。二陰指的是少陰。陽明胃絡不通到心,經脈不和,就會導致驚駭的喑啞,這就自癒了。二陽指的是陽明。這些臟腑經脈的陰陽氣血不和,就會導致癇驚這種奇怪的病。
腎脈、肝脈、心脈稍微急促,不跳動都屬於瘕病。
腎脈小急,腎臟虛寒也。肝脈小急,肝臟虛塞也。心脈小急,心臟虛寒也。臟氣虛寒,小急而脈不鼓,則皆為瘕。言腎肝與心皆可為瘕。瘕,假也。假寒氣而成形也。
腎肝並沉,為石水。並浮,為風水。並虛,為死,並小弦,欲驚。
白話文:
如果腎經脈搏細小緊促,表示腎臟虛寒。
如果肝經脈搏細小緊促,表示肝臟血瘀不通。
如果心經脈搏細小緊促,表示心臟虛寒。
內臟虛寒,脈搏細小緊促而不有力,這都表明有腫塊。
腎、肝、心臟都可能產生腫塊。腫塊是虛假的,是由寒氣凝結而成。
腎肝都沉下去,表示是石水。同時浮起來,表示是風水。虛弱,表示死亡。又小而且緊縮,想要驚嚇。
腎肝並沉,則肝氣下沉於腎,故為石水。石水,腎水也。腎肝並浮,則腎氣上浮於肝,故為風水。風水,肝水也。腎肝並虛,則水不生木,故為死。腎肝並小弦,則虛而受邪,故欲驚。欲驚,正虛邪擾之意。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
白話文:
腎臟和肝臟機能都衰弱,導致肝臟氣機下沉到腎臟,所以形成「石水」。石水,指腎水。腎臟和肝臟機能都亢盛,導致腎臟氣機上浮到肝臟,所以形成「風水」。風水,指肝水。腎臟和肝臟機能都虛弱,導致水不能滋養木,所以形成「死」。腎臟和肝臟機能都輕微不足,虛弱而容易受到邪氣侵襲,所以會有「欲驚」的症狀。欲驚,就是正氣虛弱而受到邪氣騷擾的意思。
腎脈脈象急劇下沉,肝脈脈象急劇下沉,皆為疝氣。心脈脈動滑快而急促,是心疝。肺脈脈象下沉而搏動,是肺疝。
腎脈大急沉,腎氣受邪而下入也。肝脈大急沉,肝氣受邪而下入也。邪氣下入,故皆為疝,或為腎之水疝,或為肝之筋疝也。心脈搏滑急,則心氣受邪,故為心疝。《脈要精微論》曰,診得心脈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肺脈沉搏,則肺氣受邪,故為肺疝。肺疝,氣疝也。
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
白話文:
當腎脈表現出急速且沉重的特徵時,表明腎氣受到邪氣的影響,並向下沉入,這通常會導致疝病的發生,如腎部的水疝。同樣地,當肝脈表現為急速且沉重時,也指示著肝氣受邪而下沉,可能導致肝部的筋疝。
心脈如果跳動滑快且急促,則表示心氣受邪,這種情況在中醫中被稱為心疝。《脈要精微論》中提到,如果診斷出心脈急促,應警惕心疝的發生,並注意少腹部可能出現的腫塊。
肺脈如果跳動沉重,則意味著肺氣受邪,這會引起所謂的肺疝,或稱為氣疝。這些疝病都與邪氣侵入相關,需要特別注意在相應的器官部位的症狀變化。
三陽之氣急迫,則形成瘕疾。三陰之氣急迫,則形成疝氣。
承上文瘕疝之意而言,三陽脈急,陽不和陰,則為瘕。三陽,太陽也。三陰脈急,陰不和陽,則為疝。三陰,太陰也。此臟脈陰陽經氣不和,發為瘕疝之奇病也。
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已。
白話文:
承接上文關於瘕疾的論述。三陽經脈(太陽經)過於亢盛,陽氣不能與陰氣調和,就會形成瘕疾。三陽經是指太陽經。三陰經脈(太陰經)過於亢盛,陰氣不能與陽氣調和,就會形成癰疾。三陰經是指太陰經。瘕癰都是由於經脈中陰陽之氣不調和而發生的奇病。
脾脈外鼓而沉伏,為腸中的積液,時間一久自然會消退。
腸澼,泄瀉也。脾脈外鼓沉,言脾土之氣,鼓動於外,不能四布覆下也。如是,則津液不行由經隧,故為腸澼,土氣內逆,腐穢當下,故日久自已。
白話文:
腸澼就是腹瀉。脾脈外鼓沉,表示脾土之氣鼓動在外,不能均勻分佈在腹腔。如此,津液不能沿著經脈運行,所以才會腹瀉。脾土之氣內逆,穢物應該排出,所以一段時間後就會自動痊癒。
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
易,去聲。肝脈小緩,肝臟虛而氣機和緩也,故為腸澼,則當易治。
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
白話文:
**古代文字:**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
肝臟脈搏虛弱緩慢,代表腸胃虛寒,容易治療。
**古代文字:**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
腎臟脈搏微弱而沉降,代表腸胃虛寒下血,患者身體發熱,預後不良。
腎脈小搏沉,腎臟虛而熱邪下搏也。故為腸澼,當主下血。血溫於內,身熱於外,火炎血竭,故死。
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
白話文:
腎臟的脈象細小而有力,說明腎氣虛弱,熱邪侵犯腎臟。因此導致腸道燥熱,主要表現為便血。血液在體內發熱,導致身體外部發熱,過度的熱量消耗了血液,所以會死亡。
心臟和肝臟受傷,同時有便血,兩個臟腑同時發病的,可以治療。
心肝澼,言心脈肝脈不和,而病腸澼也。亦下血,亦為腎脈之腸澼下血也。心肝二臟同病,而為腸澼者,主木火相生,故為可治。
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白話文:
腸道疼痛,表示心脈和肝脈不通暢,導致腸道受累。另外,腸道出血,也可能是腎臟問題引發的腸道出血。心和肝臟同時出現問題,而導致腸道疼痛的,是因木火相生的特性,因此是可以治療的。
他們的脈搏細小、沉滯不順,是因為身體內有膿液。如果身體發熱,則會死亡。發熱的症狀出現後,七天內便會死亡。
肺朝百脈,其脈小沉澀,肺氣虛也。肺氣虛而腸澼,其身復熱,乃陰津泄於下,陽熱浮於外,泄於下則下而不上,浮於外則外而不內,陰陽離脫,故死。熱見七日,不能環復,故七日死。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背膈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
白話文:
肺臟主管全身脈絡,如果脈象細微且沉澀,表示肺氣虛弱。當肺氣虛弱而腸胃功能失調時,身體會發熱,這是因為陰津(指體內水液)下泄,陽熱(指體內的熱量)上浮所致。陰津下泄導致下焦虛弱而無法上達,陽熱上浮導致外熱而不能入內,陰陽分離,所以會導致死亡。發熱七天,不能恢復正常,所以七天後會死亡。
胃部的脈象沉滯、鼓脹、阻塞,胃部外側腫脹增大,心臟的脈象細小、堅硬、急促,背部和橫膈膜一側偏枯。男性發病在左側,女性發病在右側,沒有言語不清、舌頭不能轉動的症狀,可以治療,三十天內即可康復。
背,舊本訛皆,今改。此舉胃腑之脈,以足上文五臟之意。心主脈,而五臟之中皆有胃脈。會胃脈沉鼓而澀,胃氣不行於外矣。胃脈外鼓而大,胃氣不行於內矣。沉鼓澀,外鼓大,皆非胃土柔和之脈,胃脈如是也,心脈復小堅急,不能合胃脈而行於前後,則背膈偏枯,不能合胃脈而行於左右,則男子偏枯發左,女子偏枯發右,胃絡上通於心,而舌為心之竅,故不喑舌轉,則胃絡通於心,心氣通於胃,故其病不可治。三十日,則榮衛血氣一周,故病當起。
其從者,喑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白話文:
「背」在古籍中因訛誤被寫作「皆」,現已更正。這裡論述的是胃脈在身體中的運行情況,意在補充對五臟的理解。心臟主導脈動,而五臟中均涉及胃脈。當胃脈運行受阻,表現為沉重且不順暢,則胃氣無法向外流通;若胃脈過於突出且脹大,則胃氣無法向內流通。這種沉重、不順暢或脹大的狀態都不符合胃脈應有的柔和流暢。
如果心脈過細、堅硬且急促,無法與胃脈協調運行,則會導致膈肌偏枯,無法左右協調;對於男性,偏枯表現在左側,女性則在右側。胃經與心脈相連,舌頭是心臟的表徵,因此舌頭的活動障礙意味著胃經與心脈的連接受阻,這會使心氣與胃氣的互動受阻,導致疾病難以治療。每三十日,人體的榮衛血氣完成一個周期,因此相關病症會在這段時間後顯現。
其從者,喑啞三歲始發,未到二十歲就死去。
《玉版論要》云:男子右為從,女子左為從,其從者謂男子發於右,女子發於左。不同於上文之發也。上文男子發左,女子發右,則不喑,此男子發右,女子發左,故喑。喑則胃絡不通於心,心氣不通於胃,其偏枯之病,必三歲方起,若年不滿二十者,天癸之精血始通,方來未艾,不能固密,故三歲死。此言五臟經脈內虛,發為腸澼,胃腑經脈不和,發為偏枯之奇病也。
白話文:
《玉版論要》記載:男生的頭髮從右側生長出來,女生的頭髮從左側生長出來。這裡的「從」指的是頭髮的生長方向,與前面提到的頭髮生長方向不同。前面說的是男生的頭髮從左側生長,女生的頭髮從右側生長,這樣的人就不會啞。而這裡所說的男生的頭髮從右側生長,女生的頭髮從左側生長,這樣的人就會啞。因為啞,胃經絡不通暢於心,心氣也不暢通於胃,這種偏枯的疾病,一定在三歲時才會發作。如果人的年齡還不到二十歲,天癸的精血才開始流動,還沒有旺盛起來,不能很好地固守身體,所以三歲就會夭折。這說明五臟經脈內部虛弱,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胃腑經脈不調和,會導致偏枯這種奇特的疾病。
此一節,舉癇驚瘕疝腸澼偏枯臟腑經脈不和,而為後天之奇病也。
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脈來懸鉤浮,為常脈。
白話文:
這一節所列舉的,是後天所發生的奇特疾病,包括癇症、驚恐、瘕疾、疝氣、腸鳴、便祕、偏癱、臟腑經脈失調等症狀。
脈象出現搏動,出現吐血、發熱情況者,會死亡。脈象浮沉不定,類似魚鉤形狀,則為正常脈象。
上節論脈病之死生,此下但論脈之死生也。搏,搏擊也。脈至而搏,脈無胃氣,故血衄身熱者死。若血衄身熱,脈來懸鉤而浮,乃為血衄身熱之常脈,則不死矣。
白話文:
前面討論了脈象和病情的生死,這裡只討論脈象本身的生死。搏是指脈搏強而有力。脈至搏,說明脈中沒有胃氣,因此會出現鼻出血、身體發熱的症狀,這種情況會導致死亡。如果鼻出血、身體發熱,脈象表現為懸鉤浮脈,這是鼻出血、身體發熱的常見脈象,則不會死亡。
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
喘,疾促不倫也,脈至為喘,失其常度,故名曰暴厥。申明暴厥者,一時昏憒,不知與人言。
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數,音朔,下同。數,一息六至也,脈至如數,陽熱有餘,故使人暴驚,暴驚則三四日自已。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
白話文:
脈搏跳動像喘氣,稱為暴厥。暴厥的人,不知道與別人說話。
喘息,是呼吸急促而不順暢。脈搏像喘息一樣,失去常態,所以稱為暴厥。說明暴厥的人,一時神志不清,不知道與別人說話。
脈搏跳動像數度,使人突然受驚,三四天後自行消失。
數,讀音同「朔」,下同。數,是指一呼一吸間脈搏跳動六次。脈搏跳動像數度,陽氣過剩,所以使人突然受驚,受驚之後三四天後就會自行消失。
脈搏跳動浮而且合,浮合像數度,一呼一吸間脈搏跳動十次以上,是經絡氣血不足。症狀微見,九十天後死亡。
予,即與下同。脈至浮合,浮合於皮膚之上,如湯沸也。故申言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沉脈候臟,浮脈候經,是經氣予不足,而脈浮數也。微見者,微於皮膚之上,見此數極之脈,中按求之,則不見也,故至九十日而死。經脈應月,一月一周,九十日者,三周也。若舉按皆然,不逾時日矣。
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
白話文:
我所說的「浮脈」和「合脈」這兩個脈象是同類的。脈象浮於皮膚之上,如同沸騰的湯一樣。因此,強調浮脈和合脈脈數如數粒,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十次以上。沉脈反應內臟,浮脈反應經絡,表示經氣不足,所以脈搏浮大而快速。微見的脈象,是指脈象微弱到幾乎無法從皮膚上察覺,如果看到這種極度虛弱的脈象,即使用手按壓也無法感覺到,因此,患者從出現這種脈象開始計算,九十天後就會死亡。經脈與月亮的運行相應,每個月運行一週,九十天就是三個周。如果按壓各處脈搏都出現這種脈象,患者不久就會死亡。
脈象如同火苗般跳躍,這是心氣盛衰的徵兆,就像乾枯的草木失去了生命力。
火薪然,如火然薪,浮焰無根也。心為火臟,脈至如是,是心精之予奪,而見此脈也。冬時草乾而死,水刑火也。
白話文:
-
火燃燒,就像柴火被燃燒一樣,火焰在空中飄浮,沒有根源。心臟是火臟,脈象出現這種現象,那是因為心精受到奪取,才會出現這樣的脈象。
-
冬天,草都枯死了,是因為水剋制了火。
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散葉,木葉飄散之義,肝為木臟,脈至如是,是肝氣予虛,而見此脈也。秋時木葉落而死,金刑木也。
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
白話文:
脈象像散落的葉子,是因為肝氣虛弱。就像樹葉落下就會枯萎死亡。
散葉,比喻脈象虛浮無力,如同飄散的樹葉。肝屬木,脈象如此,說明肝氣虛弱,出現虛脈。秋天樹葉凋落,是因為金屬性剋制了木屬性。
脈象像喉嚨被堵住,這叫做省客。省客的意思是脈象阻塞鼓脹。這是因為腎氣不足。就像棗花脫離枝條就會枯萎死亡。
華,即花,下同。省客,猶主省客至而即去也。故申言省客者,脈塞而鼓,謂脈充塞於指,即鼓動而去,如省客之象也。腎為水臟,脈至如是,是腎氣不足而見此脈也。懸去,猶言虛度,虛度棗華之初夏,而死於土令之長夏,土刑水也。
白話文:
華,就是花,以下同。省客,就像主人生怕客人來訪,客人一到就馬上離開。因此,強調省客脈,是指脈搏跳動時感覺有阻塞感,然後突然跳動一下就離開,就像匆匆來去、不敢停留的客人。腎臟是水屬臟腑,脈象如此,表示腎氣不足所致。
懸去,猶如虛度光陰。虛度了棗花盛開的初夏,卻在夏季土旺的季節死去,這是因為土屬性剋制水屬性的緣故。
脈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
丸泥,彈丸之泥不柔和也。胃為上腑,脈至如是,是胃精予不足而見此脈也。春時榆莢落而死,木刑土也。
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白話文:
脈象像丸泥,表示胃的精氣不足,如同榆莢落下就會死亡。
丸泥,指彈丸上的泥土不濕潤。胃是上腹的臟腑,脈象像這樣,表示胃的精氣不足而出現這種脈象。春天榆莢落下來就會枯死,這是木氣剋制土氣的緣故。
脈象像橫格,表示膽氣不足,如同禾苗成熟後就會枯死。
格,拒也。橫格,橫拒於中,上下不貫也。膽氣屬木,生陽上升,脈至如是,是膽氣予不足而見此脈也。秋時禾熟而死,金刑木也。
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白話文:
「格」的意思是阻擋。橫格,就是橫著阻擋在中間,使上下不通。膽氣屬木,具有生發陽氣和向上升發的特性。脈搏出現橫格脈,說明膽氣不足,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脈象。秋季禾苗成熟死亡,是因為金氣剋制木氣。
脈象堅細如絲弦,是體內精氣不足的緣故。此病症患者善於言談,一旦天氣轉涼就會病情加重而死亡,若不言談,則尚有可治癒的希望。
弦縷,其急如弦,其細如縷,胸中為血海,衝任之脈皆起於胞中,並足少陰之經,至胸中而散,脈至如是,精血內虛,是胞精予不足而見此脈也,至胸中而不能散,故病善言,下霜之時,水氣生王,胞精不足,不能生王,故死。至胸中而能散,則不善言,故不言可治。上文皆言四時之氣,克我而死,此言人身之氣,不能王時而死也。
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見,三十日死。
白話文:
弦細脈,脈象急促似弦,細微似縷。此脈出於胸中血海,衝任二脈均起於子宮,與足少陰腎經相併,至胸中再散開。出現這種脈象,表示氣血虛弱,是由於子宮精血不足所致。脈象上達胸中卻無法散開,所以患者容易失語。當天氣轉涼,水氣旺盛時,子宮精血不足,無法生髮水氣,故會致死。如果脈象上達胸中後能散開,則患者不會失語,因此無法用言語溝通的病人,才能治療。前文所說的都是外界的時令之氣,會剋制人體而致死,而此段所說的是人體自身之氣,如果不能順應時令,也會致死。
脈象來時像膠漆粘合,膠漆粘合是指脈象左右旁通,微弱難見,三十天後死亡。
交,作絞。此復申明胞精不足之意。絞漆之脈,左右旁流,按之無根,故申言絞漆者,左右旁至也。微於皮膚之上,見此旁至之脈,經脈內虛,至一月而死,三十日者,經脈一周也。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
白話文:
交,指絞結。這再次強調了胞中精氣不足的含義。絞漆之脈,指左右旁流的脈絡,按壓時感覺不到根源,因此特地說明絞漆者,就是左右脈絡通達的表現。在皮肉表面細微之處,可以發現這種旁通的脈絡,經脈內部虛弱,會導致一個月後死亡,三十天時間,代表了經脈的一個循環。
脈象像湧泉般有力,浮現於肌膚表層,這是因為太陽陽氣不足所致,病人呈現少氣虛弱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救治,會導致死亡。
湧泉,泉水之湧,浮鼓不返,故曰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秉容水之氣以運行,脈至如是,是太陽氣予不足,而見此脈也。氣為陽,味為陰,太陽有寒熱陰陽之氣,太陽虛,故少氣味。英,盛也。韭英,乃季春土王之時,韭英而死,土剋水也。
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
白話文:
湧泉,就像泉水湧出一樣,浮起鼓動卻不會消退,所以說脈搏到達時就像湧泉,浮起鼓動在肌肉中。太陽經秉承水的屬性運轉,脈搏來到時如果這樣,就是因為太陽經的氣血不足,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脈象。氣是陽,味是陰,太陽經具有寒熱陰陽之氣,太陽經虛弱,所以氣味較少。英,茂盛的意思。韭英,指的是春季末土旺的時候,韭英枯死,這是因為土剋水。
脈象微弱如頹敗的泥土,按壓時感覺不到,是肌肉氣血不足所致。五色先見黑色,白色疊加髮死。
壘,藟同,頹土,傾頹之上,猶頑土也,狀如頹土,止而不行,故按之不得,脾主肌,屬土,脈至如是,是肌氣予不足而見此脈也,土主五色,先見宜黃,今五色先見黑,土虛水溢也。藟,葛屬,其色白。白藟發於春,春時木王,土襄,故白藟發死。
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不凝而死。
白話文:
硬脈就像藤蔓,它覆蓋在鬆散的土壤上,就像頑固的泥土。其形狀如同倒塌的泥土,停滯不前,所以按壓時感覺不到。脾臟主肌肉,屬土,脈象出現這種情況,是肌肉氣血不足造成的。
土主五種顏色,首先應該呈現黃色。但現在卻首先出現黑色,說明土氣虛弱,水氣氾濫。葛屬植物呈白色,叫做「白藟」。白藟在春天發芽,春天木氣旺盛,土氣受到抑制,所以白藟無法正常生長。
脈搏就像懸掛在口中的小舌頭,浮浮蕩蕩,按壓時會變大。這是因為十二條經脈氣血不足所致,血液無法凝聚,最終導致死亡。
雍,作𧣴。懸𧣴,虛腫之𧣴。上浮本大也,上浮故當浮揣;本大,故切之益大。十二經俞,流行環轉,壅滯則病,脈至如是,是十二俞之予不足而見此脈也。水凝則天寒地凍,經脈凝澀,故水凝而死。凝,不生動也。
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菀熱,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白話文:
雍脈:
脈象浮而虛腫。
懸雍脈:
浮而虛腫的脈象,是上浮本大的脈象。浮而虛則應該浮按;上浮本大,則按壓時會感覺更大。
十二經俞:
十二經脈的經氣運行不暢,發生壅塞就會導致疾病。如果脈象呈現這種特徵,說明十二經脈的經氣虛弱,不足以運行。
水凝脈:
脈象澀而不動,如同天氣寒冷導致水凝結。經脈氣血凝滯不通,所以水凝脈的人會死亡。凝,表示氣血不流通。
當脈象像偃月刀,浮起來時小而急促,按壓時堅硬而急促,表示五臟發熱,寒熱只併發在腎臟,這樣的人無法坐著,春天一到就會死去。
偃,息也。刀,金器也。偃刀,堅剛內伏也。故申言偃刀者,輕指浮之,則脈小急,重指按之,則脈堅大而急,腎臟五臟之精,脈至如是,是五臟菀熱,寒熱獨並於腎而沉匿也。經脈論云,腎是動病。坐而欲起,故如此,其人不得坐,五臟之病,獨並於腎,冬失其藏,春無以生,故立春而死。
白話文:
「偃」表示休止,「刀」是金屬器物。「偃刀」形象地比喻腎臟精氣堅實而隱伏。因此,如果是輕輕觸碰,脈搏就會細而急;如果重按壓,脈搏則會變為堅硬、粗大且急促。腎臟是五臟的根本,脈象出現這種變化,表明五臟功能亢盛,寒熱之氣獨自分佈於腎臟,並隱藏不顯。
《經脈論》中提到,腎臟是運動的病源。當一個人坐著想要起身時,就會出現脈象如上所述的情況。患者不能久坐,因為五臟的病症獨發於腎臟,導致冬季無法儲藏精氣,春天無法生長發育,因此立春時就會死亡。
脈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
白話文:
脈搏來時像小丸子一樣,滑溜無法抓穩,抓不住表示按壓也按不到。這是因為大腸之氣不足所致,棗葉可以生氣而止瀉。
丸,園轉也。不直手,滑利也。故申言不直手者,按之即無,不可得也。大腸之腑,居於胃下,合土氣以運行,脈至如是,是大腸氣予不足而見此脈也。春時棗葉生而死,木剋土也。
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白話文:
丸:指形狀圓潤,轉動自如。
不直手:指按壓時沒有明顯的抵抗感,滑動順暢。
所以特別強調「不直手」,是因為按下去後立即消失,感覺不着力。
大腸的臟腑位於胃的下方,與土氣相合以運轉,脈象顯示出這種特點,說明是大腸氣氣不足而出現了這種脈象。
春天時,棗樹的葉子生長後又枯萎,這是因為木氣剋制土氣。
脈象如花,讓人感到恐懼,不願坐臥,走動時就會聽到聲音,這是因為小腸氣血不足,在季秋時節會死亡。
華,輕浮之意,脈至如華者,腎精不升,故令人善恐,坐而欲起,故不欲坐臥,耳為腎竅,故行立常若有聽。精虛則液先虛,腎藏精,小腸主液,是小腸氣予不足,而有如是之脈證也。季秋,土氣坐王之時,季秋而死,土剋水也。此一節,論脈象而知臟腑經俞之病,四同身死之期,不死於病,而死於脈,所以大奇病之說也。
白話文:
「華」指輕飄浮動。脈象若浮華,表示腎臟精氣不足,無法上升,因此容易產生恐懼感,坐著時想站起來,不願久坐或久臥。耳朵是腎臟的竅穴,所以常感覺有聲音在耳邊。精氣不足則體液也會先不足。腎臟儲藏精氣,小腸主導體液,因此小腸之氣不足,就會出現這種脈象和症狀。
秋季末時,土氣旺盛。如果在秋季末死亡,可能是土氣剋制水氣所致。這一節討論脈象以判斷臟腑經絡病變,以及四種不同脈象對應的死亡時間。這些人並非死於疾病,而是死於脈象異常,因此被稱為大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