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8)

1. 痹論第四十三篇

痹,閉也,血氣凝澀不行也。有風寒濕三氣之痹,有皮肌脈筋骨,五臟外合之痹,六腑有俞,五臟亦有俞;五臟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臟六腑之痹。榮衛流行,則不為痹,痹之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舉而論之,故曰《痹論》。

白話文:

痹症,是指氣血凝滯不通。痹症分為風寒濕三種痹,有表現在皮膚、肌肉、脈絡、筋骨,與五臟相應的痹症,也有五臟六腑都有俞穴,俞穴相應的痹症;五臟六腑都有結合的地方,因此也有五臟六腑相互影響的痹症。氣血運行通暢,就不會產生痹症。痹症的症狀表現多樣,可能疼痛,也可能不痛,可能麻木,也可能畏寒或發熱,或燥熱、或濕重,總體而言,這類疾病都稱為《痹論》。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

周身經脈不和,拘攣閉痹,從何而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白話文:

黃帝詢問:痺症是如何產生的?

岐伯回答:風寒濕三種邪氣交雜而至,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痺症。其中,風邪盛的為行痺,寒邪盛的為痛痺,濕邪盛的為著痺。

痹之生也,生於風寒濕三氣,雜至於身,合於經脈而為痹也。三邪之中,復有偏勝,其風氣勝者,風無定體,故為行痹。寒氣勝者,陰盛陽虛,故為痛痹。濕氣勝者,留滯不行,故為著痹也。

白話文:

痹症的產生,是因為風、寒、溼這三種外邪氣入侵人體,停留於經脈中,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身體出現麻痛、僵硬等症狀。其中,三種外邪氣又會有偏勝的現象:

  • **風氣偏勝:**風氣沒有固定的形體,因此引起的行營,表現為遊走性的麻痛。
  • **寒氣偏勝:**陰氣過剩,陽氣不足,因此引起痛楚的麻痛,稱之為痛營。
  • **溼氣偏勝:**溼邪停留體內,阻礙氣血運行,因此引起著營,表現為固定不移的麻痛。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四時合五行,其因時受邪,而有五痹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白話文:

皇帝问道:这五种痹症指的是什么呢?

岐伯回答:冬天得病为骨痹,春天得病为筋痹,夏天得病为脉痹,深秋得病为肌痹,秋天得病为皮痹。

痹,閉也。閉主冬,故論痹始於冬,以冬時遇此風寒濕三氣者,則為骨痹;以春時遇此風寒濕三氣者,則為筋痹;以夏時遇此風寒濕三氣者,則為脈痹;以長夏至陰遇此風寒濕三氣者,則為肌痹;以秋時遇此風寒濕三氣者,則為皮痹,須知五痹,雖有在骨在筋在脈在肌在皮深淺之不同,亦以風寒濕三邪之偏勝者,而有行痹痛痹著痹之各異也。

白話文:

「痺」指關節疼痛不能活動,而「閉」指氣血不通。冬屬閉藏,所以談到痺症,要從冬天開始說起。冬天受風寒濕三氣,就會產生骨痺;春天受風寒濕三氣,就會產生筋痺;夏天受風寒濕三氣,就會產生脈痺;長夏至陰時節受風寒濕三氣,就會產生肌痺;秋天受風寒濕三氣,就會產生皮痺。要注意的是,這五種痺證雖然症狀表現在骨、筋、脈、肌、皮的不同部位,但都是因為風寒濕三種邪氣偏勝所致,因此會有行痺(遊走性疼痛)、痛痺(固定部位疼痛)和著痺(肢體麻木無力的感覺)等不同的表現。

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

皮肌脈筋骨,既合四時之氣,若內舍五臟六腑,則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

白話文:

**君主說:**內在藏有五臟六腑,是什麼樣的氣促使它們產生作用呢?

皮、肌、脈、筋、骨,都與四時之氣相合應。那麼,藏於內部的五臟六腑,又是由什麼樣的氣促使它們產生作用呢?

**岐伯回答:**五臟之間都有相互關聯的部位。如果疾病長期存在而無法痊癒,那是因為內在的病氣已經藏於它們相互關聯的部位。

合,外內相合也,腎合骨,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肌,肺合皮,五臟皆有合也,痹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所合,而為臟痹也。

白話文:

「合」是指內外互相配合。腎與骨相合,肝與筋相合,心與脈相合,脾與肌相合,肺與皮相合,五臟都有相合的部位。痺病(關節疼痛、麻木)久治不癒,是因為病邪深入到相合的部位,而成為臟器痺病。

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氣也。

白話文:

舊有的痺症沒有好,又受到邪氣的影響,會深入腎臟。舊有的筋痺沒有好,又受到邪氣的影響,會深入肝臟。舊有的脈痺沒有好,又受到邪氣的影響,會深入心臟。舊有的肌肉痺症沒有好,又受到邪氣的影響,會深入脾臟。舊有的皮膚痺症沒有好,又受到邪氣的影響,會深入肺臟。所謂的痺症是指根據發病時間的不同,而受到風寒濕氣的侵襲所造成的。

重,平聲。病久不去,則逾年矣,故骨痹不已,至冬復感於邪,則內舍於腎。筋痹不已,至春復感於邪,則入舍於肝。脈痹不已,至夏復感於邪,則內舍於心。肌痹不已,至至陰復感於邪,則內舍於脾。皮痹不已,至秋復感於邪,則內舍於肺。所謂內舍五臟之痹者,乃病久不去,亦多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

白話文:

重,發音為平聲。疾病長期不癒,拖延到第二年,因此骨痹不癒。到冬天,又感染了外邪,邪氣就留在腎臟。筋痹不癒,到春天又感染了外邪,邪氣就進入肝臟。脈痹不癒,到夏天又感染了外邪,邪氣就留在心臟。肌痹不癒,到秋天又感染了外邪,邪氣就留在脾臟。皮痹不癒,到冬天又感染了外邪,邪氣就留在肺臟。所謂「內舍五臟之痹」,是指疾病長期不癒,加上季節變化,再次感染風寒濕之氣所致。

凡是痹症侵襲五臟:

肺臟受痹阻:煩悶脹滿,氣喘且嘔吐。

重感於邪,則入於臟,故申言凡痹之客五臟者,肺脈起於中焦,為心之蓋,故肺痹者,煩滿,肺主呼吸,脈循胃口,肺痹故喘而嘔。

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

白話文:

當邪氣侵入身體較重時,就會進入臟腑。因此,特別指出凡是痹症侵犯五臟的情況:肺脈起始於中焦,是心臟的屏障,因此肺部發生的痹症會出現煩悶、胸部滿脹的症狀。肺主呼吸,脈絡經過胃和口,所以肺部發生的痹症會導致喘息和嘔吐。

患有心絞痛的人,脈絡不通暢,煩躁時會導致心下悸動,急速氣喘,喉嚨乾澀,容易打嗝,邪氣上沖則產生恐懼感。

心主脈,故心痹者脈不通。心虛則煩,故煩則心下鼓。鼓,猶動也。心脈上肺,故暴上氣而喘。《經脈》論云,心是動則病嗌乾。《宣明五氣篇》云,病心為噫。故嗌乾善噫。心氣下交於腎,心厥氣上,不交於腎,則恐。

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白話文:

心臟主管脈絡,因此心臟出現問題時,脈絡就會不通暢。心氣虛弱就會感到煩亂,而煩亂就會導致心臟下方跳動。跳動猶如運動。心脈連接肺部,所以心臟氣血上湧肺部時,會突然感到氣喘。《經脈》中提到,心臟運動過度,會出現咽喉乾澀的症狀。《宣明五氣篇》中提到,心臟生病會導致打嗝。所以咽喉乾澀和打嗝都是心臟不適的表現。心氣向下通達腎臟,如果心氣上沖,不與腎臟溝通,就會產生恐懼感。

肝部有痹症的人,晚上睡覺時會驚醒,經常喝很多水並頻尿,以上症狀會像抱著東西一樣往身體裡面收縮。

數,音朔,下同。人臥血歸於肝,故肝痹者,夜臥則驚,木鬱則熱,故多飲,鬱而不升,故數小便。《經脈》論云,肝病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故上為引於下,有如懷物之狀。

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白話文:

古人云:“朔”同“數”。人體平臥時,血液流歸肝臟,所以患有肝痹的人,晚上睡覺時會受驚;木氣鬱滯則生熱,所以多喝水;木氣鬱滯而不能升發,所以小便頻繁。《經脈》中說,肝病患者,男性會得疝氣,女性小腹會腫脹,所以肝氣向上牽引下部,有如懷有身孕的樣子。

腎臟痹痛的人,容易出現腹脹,以臀部代替腳踝,以脊背代替頭部。

人之生氣,發原於腎,生氣不升,故善脹。尻,尾骨也。尾骨下蹲,以代踵,足骨痿也;脊骨高聳以代頭,天柱傾也。

脾痹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白話文:

人的生命之氣,起源於腎臟。如果生命之氣不能升發,就會容易腹脹。尻,就是尾骨。尾骨下垂,代替腳後跟,說明腿骨萎軟無力;脊骨高聳,代替頭部,說明頸部僵硬。

脾氣痹阻的人,四肢無力、鬆弛,容易咳嗽,吐出黏膩液體,上焦氣機不通塞。

脾主四肢,故脾痹者,四肢懈惰;土灌四旁,痹則上氣不灌,氣惟上逆,故發咳。入胃之飲,借脾氣以散精,痹則不能散精,故嘔汁。脾氣不能轉輸,則肺不能通調,故上為大塞。凡此皆痹之客於五臟也。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白話文:

脾臟掌控四肢,所以脾氣痹阻的人,四肢會感到怠惰無力。脾氣就像澆灌四方的土水,一旦痹阻,上方的氣血就不能得到濡養,只會逆行上衝,因此會引發咳嗽。進入胃中的飲液,需要借用脾氣來化散精微,但若有痹阻,脾氣就不能化散精微,就會導致嘔吐胃液。脾氣無法正常運轉,肺氣就不能順暢調達,所以上半身會感到堵塞不通。這些情況都是痹邪客於五臟所致。

得了腸痹的人,多次死後吐出物,卻排不出便,中氣喘鳴爭吵,時常發作腹瀉。

腸,小腸大腸也。小腸為心之腑。《靈樞·經水》論云,手太陽外合淮水,內合於小腸,而水道出焉。小腸痹,則熱鬱於上,故數飲。氣滯於下,故小便出不得。大腸為肺之腑。大腸痹,則中氣逆於上,故喘爭;清濁混於下,故時發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白話文:

腸包括小腸和大腸。小腸是心的腑臟。《靈樞·經水》中記載,手太陽經脈外部與淮水相連,內部與小腸相連,水液從這裡排出。小腸阻塞,會導致熱氣積聚在上面,所以會頻繁口渴。氣滯留在下面,所以小便無法排出。大腸是肺的腑臟。大腸阻塞,會導致中氣上逆,所以會喘息;清濁體液混雜在下面,所以會時不時出現腹瀉和痢疾。

小腹膀胱疼痛,按壓時內部劇烈疼痛,像被熱水燙傷一樣,小便不通暢,向上引發清涕。

胞痹,即膀胱痹也。膀胱居於胞中,胞中位於少腹。故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其痛也,若沃以沸湯之熱,膀胱之氣不出於皮毛,則澀於小便,胞中之血,不滲於膚腠,則上為清涕。言六腑之痹,不及胃膽三焦者,腸胃皆受糟粕,言腸不必更言胃矣。胞為經血之海,膽為中精之府,言胞不必更言膽矣。

白話文:

胞痹,就是膀胱痹症。膀胱位於下腹部,因此胞痹是指下腹部膀胱按壓時內部疼痛,疼痛的感覺就像被沸水燙過一樣。膀胱之氣無法排出,就會導致小便不通暢;胞中的血液無法滲透到皮膚表面,就會形成清澈的鼻涕。

談到六腑痹症,不包括胃、膽和三焦,這是因為腸胃都會接觸食物殘渣,所以提到腸胃時就不用再提到胃了。胞是經血匯集的地方,膽是身體精華的儲藏庫,因此提到胞時就不用再提到膽了。

三焦者,中瀆之府,水道出焉,屬膀胱。言膀胱,不必更言三焦矣,凡此言痹之客於六腑也。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白話文:

**內容:**三焦是人體中樞的府臟,水道從此流出,屬於膀胱。只要提到膀胱,就不必再特別提及三焦。凡是這類說法,都是指痹症客於六腑。

**陰氣:**靜止時,能藏住神氣;躁動時,則會消散。

藏,如字。結上文藏痹之意。五臟為陰,以靜為本,故陰氣者,寧靜則神氣內藏,躁擾不寧,則神氣消亡,神氣亡,致有五臟之痹矣。

白話文:

藏,字面意思。承接上文的「藏痹」之意。五臟屬陰,以寧靜為根本,所以陰氣之特性,在於寧靜才能使神氣收斂內藏,如果躁動不安寧,神氣就會消散,神氣消散,就會導致五臟氣血不通,產生「痹」症。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結上文腑痹之意。六腑為陽,傳化飲食,若飲食自倍,則傳化有愆,而腸胃乃傷,腸胃傷,致有六腑之痹矣。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

白話文:

飲食過量,腸胃受傷

飲食過量會導致傳輸食物的陽性臟腑功能異常,進而損傷腸胃,腸胃受損後,就會引發六腑的痹阻。

不同情緒和身體狀況會引起不同的痹阻

  • 淫邪之氣誘發喘息,痹阻在肺
  • 憂思過度,痹阻在心
  • 遺尿失禁,痹阻在腎
  • 身體虛弱,痹阻在肝
  • 肌肉無力,痹阻在脾

溺,鳥去聲。申明躁則消亡者,如淫亂之氣,使人喘息而躁,則痹聚在肺,而肺氣消亡矣。淫亂之氣,動人憂思而躁,則痹聚在心,而心氣消亡矣。淫亂之氣,令人遺溺而躁,則痹聚在腎,而腎氣消亡矣。淫亂之氣,使氣血乏竭而躁,則痹聚在肝,而肝氣消亡矣。淫亂之氣,使肌肉斷絕而躁,則痹聚在脾,而脾氣消亡矣,此淫氣內亂,致有五臟之痹,以明靜則神藏,躁則消亡之意。

白話文:

「易」這個字讀去聲,以下皆同。「益」的意思是增加。強調腸胃受傷後,其他臟腑的痹症就會加重,也會加重內臟的疾病。如果受傷的臟腑又受到風氣的影響,那麼風可以驅散風氣,不僅不會加重內部的疾病,而且病人的痹症也會容易緩解。這說明腸胃受傷後造成的痹症,嚴重的會加重內部疾病,輕微的則容易好轉。

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易,去聲,下同。益,增也,申明腸胃乃傷者,諸腑痹不已,亦增內臟之病也。其腑痹而風氣勝者,風以散之,不但不增內病,而其人之痹且易已也,以明腸胃乃傷之腑痹,重則益內,輕則易己之意。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其病且有死者,有疼久者,今有易已者,其故何也?並舉以問,殆欲詳明易已之痹。

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痹時有死者,乃入藏者死,或疼久者,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若其易已者,乃留於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

帝欲詳明六腑之易已,故為是問。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是為六腑之痹,故申言此亦其食飲居處,猶言食飲自倍,居處失宜,以為腑痹之病本也。

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白話文:

黃帝問:「風寒濕痺這種疾病,有人因此死去,有些人疼痛很長時間,有些人卻容易痊癒,這是什麼原因?」

眾人把這些情況一起上報給黃帝詢問,大概是要詳細瞭解容易治癒的風寒濕痺。

岐伯回答:「那些侵入臟腑的,會死亡;那些停留在筋骨之間的,會疼痛很長時間;那些停留在皮膚之間的,容易痊癒。」

風寒濕痺有的時候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它們侵入臟腑;有的人疼痛很長時間,這是因為它們停留在筋骨之間;如果有的人容易痊癒,這是因為它們停留在皮膚之間。

黃帝問:「風寒濕痺侵入六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黃帝想要詳細瞭解六腑風寒濕痺容易痊癒的原因,所以提出這個問題。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六腑中食物過多,居住的地方不適宜,導致它們生病。」

飲食過量,會損傷腸胃,這就會導致六腑風寒濕痺,所以岐伯重複強調這也是因為食物過多,居住的地方不適宜,這些因素是六腑風寒濕痺的病因。

六腑也各有自己的穴位,風寒濕氣如果侵襲這些穴位,並且受到飲食的影響,就會沿著穴位進入六腑,分別停留在不同的腑中。

中,去聲。五臟皆有合,而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三氣中其俞,而食飲無節以應之,則風寒濕之邪,循俞穴而入,各舍其腑也,與五臟之病久不去,復感於邪,內舍於其合者,同一義也。

白話文:

「中」字發去聲。五臟都有與之相合的部位,六腑也各有對應的俞穴。當風、寒、濕這三種邪氣入侵俞穴,而飲食不節制,就會使風寒濕邪循著俞穴而入,分別進入不同的腑臟。這與五臟的疾病久治不愈,又被邪氣侵襲,邪氣內寄於與之相合的部位,是同一個道理。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以針治六腑之痹,奈何?

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白話文:

**帝曰:**以針灸治療的方式,要怎麼做呢?

**岐伯對黃帝說:**五臟有俞穴,六腑有合穴,透過循經分部,每一個穴位都有其對應的部位,根據不同的疾病症狀,選擇相對應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就能改善疾病症狀。

不但六腑有俞,而五臟有俞,不但五臟有合,而六腑有合,循其六腑經脈之分行,各有所發之部,各隨其所過之路,因而針之,病可瘳也,此腑痹之所以易已也。

白話文:

不僅六腑有反應點,五臟也有反應點;不僅五臟有交會點,六腑也有交會點。循著六腑經脈的分流,各有發病的部位;各隨著經過的路線,因此針灸,疾病就可以痊癒,這就是腑痹容易治癒的原因。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

承上文五臟六腑之痹,復問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

白話文:

黃帝說:榮氣和衛氣,也會讓人發生痹證嗎?

岐伯說:榮氣是水穀中的精氣,它平和地調和於五臟之中,並滋養於六腑,才能進入脈絡中,所以它循著脈絡上下,貫通五臟,交絡六腑。

《靈樞·榮氣》篇云:榮氣之道,內谷為實,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是榮氣者,乃水穀之精氣,以相資益也。其氣先和調於五臟,次灑陳於六腑,乃能資益其榮,而入行於脈中也。榮行脈中,故榮氣循脈上下,從內出外,內則貫五臟,外則絡六腑也。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

白話文:

《靈樞·榮氣》篇中說:榮氣的運行規律是,食物進入胃中,經過消化吸收後,傳送到肺,然後流佈於體內,散佈於體外。當中精華的部分,運行於經脈之中,這便是榮氣,是水穀精氣相互滋養的結果。榮氣先在五臟中和調,然後分佈到六腑,才能滋養榮氣,並進入脈中運行。榮氣在脈中運行,所以榮氣循著脈絡從內到外,內部貫通五臟,外部聯絡六腑。

衛氣:是由水穀的陽氣所化生的,這種氣性浮動而快速,滑利而不能進入脈中,因此它沿著皮膚的內側,分佈在肉隙之中,燻蒸於臟器,散佈於胸腹。

《靈樞·衛氣》論云,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榮氣,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是衛者,乃水穀之悍氣,以相輔助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化精氣而入行於脈中也,不入於脈,故但循於皮膚之中,以及分肉之間,內則氣熏於盲膜,外則氣散於胸腹。

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

白話文:

《靈樞·衛氣》中說,在經絡中流動的精華氣體稱為榮氣,不循經絡的浮動氣體稱為衛氣,衛氣是水穀物質中強悍的氣,與榮氣相互配合。衛氣的特性是急促、滑利,不能轉化為精華氣,進入脈絡中運行,由於不進入脈絡,所以只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循行,在體內使胸腔隔膜受到氣的燻蒸,在體外使氣散佈在胸腹之間。

違背它的氣息就會生病,順著它的氣息就會好轉,不與風寒濕氣相合,所以不會導致麻痺。

承上文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之意,而言逆其榮衛之氣則病,從其榮衛之氣則愈。榮衛之氣,循行不息,不與風寒濕三氣相合,是以不為痹也,承五臟六腑之痹,而申明榮衛之不為痹者如此。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

白話文:

延續上文所說的榮氣運行在脈中,衛氣運行在脈外,說明違背了榮衛之氣的運行規律就會生病,順應榮衛之氣的運行規律就會痊癒。榮衛之氣不斷運行,不與風、寒、濕三種病氣結合,因此不會導致痹病。承接前文所說的五臟六腑的痹病,進一步說明榮衛之氣為什麼不會導致痹病。

黃帝說:好。痹症可能疼痛,或不痛,或麻木,或寒冷,或灼熱,或乾燥,或潮濕,這是什麼原因呢?

榮行脈中,衛行脈外,運行不息,故不為痹。所以風氣勝而痹易已,帝故善之。復問痹或有身痛者,或有身不痛者,或有不知痛癢而不仁者,或有身寒者,或有身熱者,或有無汗而燥者,或有有汗而濕者,其故何也?

白話文:

氣血在經絡中運行,衛氣在經絡外運行,這種運行永不停息,所以不會得痹症。所以風氣盛行,痹症容易好,所以古代帝王都喜歡風氣。我又問了,痹症有的全身疼痛,有的沒有疼痛,有的感覺不到疼痛和癢,有的覺得身體發冷,有的覺得身體發熱,有的不流汗而且皮膚乾燥,有的出汗而且皮膚濕潤,這些都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痹之痛者,寒邪之氣多也,身有寒,故痛也。寒氣勝者,為痛痹,此之謂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白話文:

岐伯說: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有寒氣所以疼痛。

痹痛的疼痛,是由於寒邪之氣過多,身體有寒氣,所以疼痛。寒氣厲害的,成為疼痛痹症,這就是所謂的痹痛。

如果既不疼痛也不感覺麻木,是因為病症已經久了,深入內部,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有時不通暢,所以不疼痛,皮膚得不到濡養,所以感覺麻木。

次痛,舊本訛通,今改。其痹之不痛與不仁者,痹病久而邪入深,病久則榮衛之行,失其常度而澀矣。入深,則經脈絡脈,時疏於外矣。榮衛行澀,經絡時疏,血氣外而不內,故不痛。其不仁者,皮膚之血氣,不營運於通體,皮膚不營,血氣內而不外,故不知痛癢而為不仁。

白話文:

現在的痛字,舊版本寫錯了「通」字,現在改正。痹病不痛不麻木的,是因為痹病時間長,邪氣深入,時間久了,氣血運行就不正常,變緩慢了。邪氣深入,經脈絡脈,偶爾會稀疏在外。氣血運行緩慢,經絡偶爾稀疏,氣血運送於體外,而不出於體內,所以不痛。麻木的,是因為皮下的氣血,不能運作到全身,皮膚沒有得到滋養,氣血不出於體外,所以感覺不到疼痛和麻癢,所以稱之為麻木。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其痹之有寒者,以人身陽氣少,陰氣多,陰氣多而與病相益,故寒也。

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其痹之有熱者,以人身陽氣多,陰氣少,陽氣多則病陽氣勝,陽氣勝而遭陰氣之不勝,故為痹熱。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白話文:

患有寒痹的人,是因為人體的陽氣不足,陰氣過盛,陰氣過盛與寒痹病相加重,所以會產生寒痹。

患有熱痹的人,是因為人體的陽氣過盛,陰氣不足,陽氣過盛則熱痹病證狀會加重,陽氣過盛而遭受陰氣的抵抗,所以會產生熱痹。

出汗很多而且黏膩的人,是因為遭遇了很大的濕氣。陽氣不足,陰氣旺盛,陰陽二氣相互作用,所以會出汗而且很黏膩。

其痹之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氣之甚也。其人身亦陽氣少,陰氣盛,濕,陰類也。陰氣盛而逢濕,是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濕也,知陰氣盛而主濕,則知陽氣盛而主燥矣。此申明痛癢寒熱燥濕之痹者如此。

白話文:

那些患有濕痹,汗出淋漓的人,是因為濕氣過盛。這些人往往陽氣不足,陰氣過旺。濕氣屬於陰性,陰氣旺盛遇到濕氣,兩氣相互作用,就會導致汗液分泌過多,浸濕衣物。明白了陰氣過盛容易招致濕氣的道理,那麼也就明白了陽氣過盛則會導致乾燥。這就是闡述疼痛、瘙癢、寒熱、乾燥、濕潤等類型的濕痹的道理所在。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

凡痹必痛,今夫痹之為病,有不痛者,何也?

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

白話文:

**黃帝說:**痹症這個病,不痛的情況是什麼緣故呢?

因為所有痹症都會疼痛。現在痹症這個病,卻有不會疼痛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痹症在骨頭上,就會感覺沉重;在經脈上,就會血凝而不流動;在筋上,就會彎曲不能伸展;在肌肉上,就會感覺麻木;在皮膚上,就會感覺寒冷。所以同時具備這五種情況,就不會疼痛。

外內之氣,不相交合則痛,病有形之皮肉筋脈骨,而氣機得以相交則不痛。如痹但在於骨,而筋脈皮肉之氣自和,則身重而不痛;痹但在於脈,而皮肉筋骨之氣自和,則血凝不流而不痛;痹但在於筋,而皮肉骨脈之氣自和,則屈不伸而不痛;痹但在於肉而皮骨筋脈之氣自和,則不仁而不痛;痹但在於皮,而骨肉筋脈之氣自和,則寒而不痛,故不痛者。具此在骨在脈在筋在肉在皮五者,餘氣得以相通,則不痛也。

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

白話文:

內部和外部的氣如果不能相交就會產生疼痛。人體的皮肉筋脈骨骼等有形的部位如果氣機能相交就不會痛。比如痺病只在於骨頭,而筋脈皮肉的氣自行和順,那麼身體會沉重但不會痛;痺病只在於脈絡,而皮肉筋骨的氣自行和順,那麼血液凝結不流也不會痛;痺病只在於筋,而皮肉骨脈的氣自行和順,那麼關節屈伸也不會痛;痺病只在於肉,而皮骨筋脈的氣自行和順,那麼肌肉就不會麻木也不會痛;痺病只在於皮,而骨肉筋脈的氣自行和順,那麼寒氣入侵也不會痛。所以不痛的原因是:在骨頭、脈絡、筋、肉、皮這五個部位,其餘的氣都能相流通暢,所以就不會痛。

凡是痺證之類,遇到寒冷天氣時,蟲子會蜷縮起來,遇到溫熱天氣時,會伸展開牠們的身體。

承上文痛癢寒熱燥濕之痹,而曰凡痹之類。類,猶合也。謂寒合於濕,熱合於燥也。如濕痹逢寒,則寒濕相薄,故生蟲,蟲生則癢矣。燥痹逢熱,則筋骨不濡,故縱。縱,弛縱也。弛縱則痛矣。

帝曰:善。

上文未言燥痹,於此明之,帝故曰善。

白話文:

上面說的神經痛癢冷熱潮濕的麻痹症狀,叫做「凡痹之類」。「類」就是「結合」的意思。意思是冷和濕結合,熱和燥結合。例如濕痹遇到冷,冷濕會互相作用,就會產生蟲子,蟲子生出來就會癢。燥痹遇到熱,筋骨得不到滋潤,就會鬆弛。鬆弛就會痛。

黃帝讚嘆:「說得好。」

上文中原本沒有提到燥痹,但在這裡黃帝明說了,因此黃帝才會說「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