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6. 舉痛論第三十九篇

人身經脈流行,氣機環轉,上下內外,無有已時,寒氣客之,稽遲不行則痛,諸痛各不同形,百病皆生於氣,帝舉以問,伯一一以對,是為舉痛論也。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

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今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如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

厭,棄也,棄其非而從其是也。言天必驗於人,言古必合於今,言人必棄於己,不惑於道而知要數之極,所謂至明也。今人不能,故以為問,言而可知,問而知之也,視而可見,望而知之也,捫而可得,脈而知之也,或言或視或捫,皆今有驗於己,如矇昧未明者發之,疑惑未決者解之,其道可得而聞乎?

岐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

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是何道之問也。

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

卒,音促,下同。痛者,臟腑之氣不通也,故願聞五臟卒痛,何氣使然。

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泣,作澀,下同。人身十二經脈,乃血氣出入之道,流行不止,環周不休,若寒氣入經,而正氣稽遲,則血凝澀而不行,氣行脈外,血亦隨之,今寒客於脈外則血少,血行脈中,氣亦隨之,今寒客於脈中則氣不通,寒客經脈,氣血不能流行環轉,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

痛有止不止之不同。

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

痛者宜按不宜按之不同。

或喘動應乎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

痛有上下相應相引之不同。

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間復生者。

間,去聲。痛有久暫之不同。

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

痛有通閉之不同。

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別,音逼。諸痛不同,其形亦異,故舉以問。

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絀,音屈。炅烱同,音景,下炅及餘篇皆仿此。重,平聲。中,去聲。絀,猶屈也。炅,猶熱也。其痛或卒然而止,或痛甚不休者,始因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凝澀而縮蜷。縮蜷則脈絀而急,脈絀急則外引小絡,小絡,孫絡也。脈與孫絡,寒氣客之,故卒然而痛,得陽熱之氣,復於絡脈則痛立止。

所以其痛或卒然而止也,始因寒空客於脈外,繼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所以或痛甚不休也。

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

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寒氣客於俠背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舊本,按之則熱氣至十三字在下段,故相引而痛之下,今改正於此。或痛甚不可按者,乃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陽熱之炅氣相薄,陰陽寒熱相薄則脈滿,脈滿則壅滯而痛,壅滯而痛故不可按也。所以然者,寒氣客於經脈之中則寒氣稽留與炅氣相薄,則炅氣從上。脈滿則脈充大,致血氣亂而為痛,血氣既亂故痛甚不可按也。

或按之痛止者乃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膜原內通脾土,外化肌腠,寒氣客之則脾絡之血不得從經隧而散於肌腠之小絡,致小絡急引,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得以散於小絡,故按之痛止,所以然者,按之則血氣散,散則熱氣至,熱氣甚故痛止矣,或按之無益者,乃寒氣客於俠脊之脈,俠脊之脈,五臟之俞也,故客之則深,按之不能及於內臟,故按之無益也。

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容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乎矣。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或喘動應乎者,乃寒氣客於衝脈。夫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會於咽喉,散於通體,寒氣客則衝脈不能直上,故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而逆。衝脈不通而痛,故喘動應乎矣。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乃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痛,心主血脈,其俞在背,是其背俞注於心,注於心故優與背相引而痛也,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乃寒氣客於厥陰之脈。

夫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厥陰之脈中,則肝血澀,而陰器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或腹痛引陰股者,亦寒氣客於厥陰之脈也。厥陰之脈,循陰股,抵小腹,厥陰受寒則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肝血凝澀,不能循脈而上,則在下相引,在下相引故少腹痛而引陰股也。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

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或痛宿昔而成積者,乃寒氣客於小腸,小腸受寒則內而膜原之間,外而絡血之中,血氣不相通貫,故血澀不得注於大經,而成有形之血積。血澀則氣稽留,血氣稽留不得行,則積之成也,匪朝伊夕,故痛於宿昔,久而成積矣。

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間復生者,乃寒氣客於五臟,客於五臟則臟寒,臟寒則厥逆之氣上泄,陰氣竭於內,陽氣虛於外,不能即入於陰,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間則陰氣竭而得復,陽氣未入而得反,乍刻乍蘇則生矣。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或痛而嘔者,乃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之氣欲從上出,故痛而嘔也。或腹痛而後泄者,乃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而傳化,故後泄而腹痛矣。或痛而閉不通者,乃小腸之邪不得後泄,閉而則熱,熱氣留於小腸,則腸中痛,熱氣留則癉熱焦渴,癉熱焦渴則小腸受盛之物,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以上皆言寒氣,至終則言熱氣,以明始因於寒,後乃化熱,而寒熱之氣,皆能致痛也。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

諸痛各不同形,必言其痛之所在而後知之,此所謂言而可知者也。醫者不問,病者不言,視而可見奈何。

岐伯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固盡有所屬之部,視其面之五色,而知病之所在,如面色紅赤,則知臟腑之有熱,面色白則知臟腑之有寒,面色青黑則知臟腑之有痛,望面色而知其病,所謂視而可見者此也。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

上文云,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故復問捫而可得。

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視其主病之脈,如寸脈主心肺之病,關脈主肝脾之病者是也。堅而血,是知脈體有餘,邪氣實也,及陷下者,是知脈體不足,正氣虛也。邪實正虛,皆可捫而得也。此一節,言諸痛各不同形,皆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也。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氣有所述,則病生焉,故知百病之生於氣也。七情動於內,寒炅發於外,則氣因之而痛,然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怒則肝氣內逆,肝主衝任之血,故逆甚則嘔血,木王土衰,故及為飧泄,怒則氣上,以此故也。

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喜則心氣和而心志達,和於內而達於外,則榮衛通利,喜則氣緩,以此故也。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則氣消矣。

悲則心氣並於肺,故心系急,心系上連於肺,故肺布葉舉,肺位房上,主行榮衛陰陽之氣,今肺布葉舉,而致上焦不通,榮衛不散,上焦不通,榮衛不散,則氣鬱於中,而致熱氣在中,悲則氣消,以此故也。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恐則腎傷而精卻。卻,退卻也。精卻則生陽之氣不能上升,故卻則上焦閉,閉則在上之氣還歸於下,故閉則氣還,上而復還,不能環轉,故還則下焦脹,恐傷腎而上下不交,故氣不行,不行者不行於上也,恐則氣下,以此故也。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寒則肌腠之文理,閉而不開,閉則三焦之氣,不能通會於肌腠,故氣不行,寒則氣收,以此故也。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

炅則陽熱氣盛,故腠理開,開則榮衛通,腠理開而榮衛通,則汗大泄,炅則氣泄,以此故也。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驚則心氣動而無所倚,神氣越而無所歸,思慮惑而無所定,驚則氣亂,以此故也。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勞則氣血皆傷,氣虛而喘息於內,血虛而汗出於外,外內皆越,氣血耗竭,勞則氣耗,以此故也。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思則心有所存,不能肆應,神有所歸,不能周遍,心存神歸,則正氣壽而不行,思則氣結,以此故也。此一節,因諸痛各不同形之意,而言百病皆生於氣,以明九氣之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