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

1. 瘧論第三十五篇

風雨寒暑,皆為瘧病。日作之瘧,衛氣應乃作,邪客脊背,循風府而日下一節,則發日晏。出於風府,注伏膂而上出缺盆,則發日早。邪薄五臟,橫連募原,則間日乃作。邪與衛氣,客於六腑,循行失度,則間二日,或休數日乃作。夏傷水寒,秋傷於風,則為先寒後熱之寒瘧。

白話文:

風邪、雨水、寒氣、暑熱都能導致發熱疾病。

每天發作一次的發熱,是因為身體防衛機制抵抗邪氣,邪氣在後背入侵,沿著風府穴向下走一段,就會在下午發作。邪氣從風府穴侵入,經由胸腔向上走,在缺盆穴出現,就會在早上發作。

邪氣侵入五個內在器官,與它們相互影響,就會隔天發作。邪氣與防衛機制一起進入六個內在器官,運行失常,就會隔兩天發作,甚至休息幾天再發作。

夏季受寒或者秋季受風侵襲,就會導致先發冷後發熱的寒熱病症。

冬中風寒,藏於骨髓,夏暑乃發,則為先熱後寒之溫瘧。肺素有熱,用力勞形,氣不歸陰,內藏於心,舍於分肉,則為但熱不寒之癉瘧。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

白話文:

冬季感受寒風,寒氣藏匿於骨髓中,到了夏季才會發作,這便是先發熱後發寒的間歇熱。肺部本來就有熱氣,勞動過度,氣血不能迴歸陰位,熱氣積聚在心中,散佈在肌肉中,這便是隻有發熱沒有發寒的熱瘧。

黃帝詢問:「疾病中瘧疾都源於風,其中有些症狀會在特定時間發作,這是什麼原因呢?」

痎瘧,陰瘧也。《生氣通天論》云,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帝問痎瘧皆生於風,謂痎瘧不必盡生於暑,而有生於風者。痎,陰瘧也。瘧,陽瘧也。故曰皆也。蓄,猶藏也。作,猶發也有時,或日發或間日發也。

白話文:

痎(音同「溝」)和猗(音同「夷」)都是陰部的腫脹。在《生氣通天論》中記載,夏天受傷於暑熱,秋天就會痎猗。

漢明帝問道:「痎猗都由風氣引起嗎?」

張仲景回答說:「痎猗不一定都由暑氣引起,也有由風氣引起的。」

痎是指陰部的腫脹,猗是指陽部的腫脹。所以說「皆」是指痎和猗。

蓄,是指藏在體內。發,是指發作。痎猗有時隔天發作,有時間隔幾天發作。

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頜,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瘧疾發作之初,病邪先從毫毛入侵,讓人伸懶腰、打哈欠,然後開始發冷、下巴顫抖、腰背痠痛,冷汗退去後,內外都發熱,頭痛劇烈如欲炸裂,口渴想喝冷飲。

伸欠,欲伸而欠不自如也。凡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之伸欠,乃作寒慄鼓頜,而腰脊俱痛。始則寒慄鼓頜,繼則寒去,內外皆熱,始渴,腰脊俱痛,繼則頭痛如破,內外皆熱,則渴欲冷飲。

白話文:

伸懶腰,想伸懶腰卻伸不開。所有瘧疾發作的初期,都是先出現毛髮發緊伸懶腰,然後寒顫、下巴發抖,並且腰背都痛。初期是寒顫、下巴發抖,接著寒意消失,內外都發熱,開始口渴,腰背都痛,接著頭痛像要裂開,內外都發熱,就會口渴想喝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

道,猶路也。寒熱之作,何氣使然?而願聞其出入之道。

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為什麼會產生寒熱的現象?請告訴我其中的道理。」

「道」就像道路。寒熱的產生,是由於什麼氣的影響?而我希望能瞭解寒熱出入於人體的途徑。

岐伯回答道:陰陽二氣在人體內部上上下下交替作用,虛實交替變化,陰陽二氣互相轉化。

更,平聲,下同。瘧之發也,陰氣不和於陽,陽氣不和於陰,故陰陽上下交爭。陽爭於上,則陽實陰虛;陰爭於下,則陰實陽虛,上下交爭,則虛實更作。交爭更作,則陰陽相移也。

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

白話文:

瘧疾發作時,陰陽兩氣不協調,導致陰陽上下交爭。陽氣向上爭,就會出現陽盛陰虛的症狀;陰氣向下爭,就會出現陰盛陽虛的症狀。陰陽上下交爭,虛實症狀就會交替出現。陰陽交爭交替出現,就會導致陰陽相互轉化。

陽氣與陰氣並存在一起,如果陰氣過於實,陽氣就會虛弱。

相移者,相併之義。如陽氣相移而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須知陰氣相移而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不言者,省文也。

白話文:

相移的意思是相併。比如陽氣相併於陰,那麼陰就會實而陽就會虛,要知道陰氣相併於陽,則陽就會實而陰就會虛,沒有明說的,是因為簡略了文字。

陽明虛,則寒慄鼓頜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

白話文:

陽明經氣虛弱,則會出現惡寒、頭頸僵硬。少陽經氣虛弱,則會腰背、頭頸疼痛。三陽經氣都虛弱,則陰氣過剩,陰氣過剩則骨頭感到寒冷疼痛,寒氣從體內產生,所以內外皆寒。

所謂陰實陽虛者,如陽明虛則寒慄鼓頜也。陽明經脈,行身之前。頜,面下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巨陽經脈,行身之背,從頭至腰,皆在背也。陽明太陽既虛,而少陽亦虛,則三陽俱虛,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少陽屬腎主骨,此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少陽經脈,行身之側,樞轉陰陽,司中外也。此申明陽並於陰,則陰實陽虛也。

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白話文:

所謂陰實陽虛,是指陽明經虛弱時,會出現寒顫和頜骨發抖的症狀。陽明經脈運行於人體前側。頜骨指的是面部下方的部位。巨陽經虛弱時,會出現腰背和頭項疼痛的症狀。巨陽經脈運行於人體背側,從頭部到腰部,都在背部。陽明經和太陽經都虛弱,而少陽經也虛弱,則三陽經都虛弱,三陽經虛弱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骨骼寒冷疼痛。少陽經歸屬於腎,腎主骨,所以這種寒冷是從內部產生的,因此表裡都感到寒冷。少陽經脈運行於人體側面,調和陰陽,主管表裡。這裡闡明瞭陽虛會導致陰實,也就是陰盛陽虛。

陽氣過盛則體外發熱,陰氣不足則體內發熱,體內外同時發熱,則會喘氣口渴,所以會想喝冷飲。

申明陽實陰虛者,陽主外,陽盛則外熱;陰主內,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陽氣過盛,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此申明陰並於陽,則陽實陰虛也。由此推之,則上文之寒慄鼓頜,腰背俱痛,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皆病三陽之氣,亦陰實陽虛,陽實陰虛之所致也。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

白話文:

說明陽氣實,陰氣虛,因為陽主外,陽氣盛就會外熱;陰主內,陰氣虛就會內熱。外內都熱,陽氣過盛,就會喘息、口渴,所以想喝冷水。這說明陰氣附著在陽氣上,陽氣實,陰氣虛。以此類推,上文中所說的寒慄、鼓頜、腰背疼痛、內外發熱、頭痛如裂、口渴想喝冷水,都是三陽之氣所致,也是陰氣實,陽氣虛,陽氣實,陰氣虛造成的。

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夏天受暑氣所傷,熱氣大量囤積在皮膚之內、腸胃之外,而這些都是陽氣聚集的地方。這會讓人冒虛汗,毛細孔擴張。

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白話文:

他們用這些皮膚染布。

藏,如字,空、孔通。通承上文之意,而言此三陽瘧病,皆得之夏傷於暑,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夫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暑熱傷榮,則肌表不和,此令人汗孔疏而腠理開也。汗孔疏,腠理開,暑月之時,因得秋涼之氣,是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風水之氣舍於皮膚之內,則於衛氣並居也。夫衛氣者,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瘧之發也,必衛氣應乃作。

白話文:

「藏」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空虛、孔洞。承接上文的說法,三陽瘧疾都是因為夏季受暑熱所傷,暑熱之氣旺盛,積聚在皮膚內部,也就是腸胃的外面。皮膚內部、腸胃外面,是人體的榮氣所在。暑熱傷及榮氣,就會導致肌肉表皮失調,使汗孔疏鬆,皮膚腠理張開。在暑熱的季節,如果遇到了秋涼之氣,或者汗液遇風,或是被水氣浸透,風水之氣就會停留在皮膚內部,與衛氣同時存在。衛氣晝行陽經二十五週,夜行陰經二十五週。瘧疾發作,必定是衛氣受到相應的外邪而引起的。

此衛氣得日陽而外出,得夜陰而內薄。內外相薄,遇邪則發,是以日作。此言暑風寒水之氣,而有三陽之瘧病也。

白話文:

這衛氣白天吸取陽氣外出,夜晚吸取陰氣內入。內外交替作用,遇邪氣則發作,因此瘧疾白天發作。這指的是暑風寒水之氣造成的瘧疾,而這種瘧疾有陽氣旺盛的三天發作一次的症狀。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

間,去聲,下間日之間同。承上文日作,而問間日之作也。

岐伯曰: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白話文:

帝問:為什麼會有的疾病是隔日發作的呢?

這裡的“間”(讀作去聲),意指的是隔日或間隔的日子。帝對於病症在某些日子發作的現象感到好奇。

岐伯回答說:隔日發作的疾病是因為邪氣侵襲到了五臟之內,並且在體內橫行,連接到了各個要穴。由於邪氣的路徑較長、氣勢較深且行動緩慢,它不能與衛氣(身體的防禦氣)同時行動,因此不能完全排出體外。所以,這些邪氣會在特定的日子聚集並發作,因此造成疾病在間隔的日子裡突然發作。

此段,舊本在故作日益早也之下,今改正於此。其瘧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之陰,橫連膏膜之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道遠氣深,其行於皮膚也遲。衛氣夜行於陰,日行於陽,一日乃出。五臟之氣,三日乃出,不能與衛氣俱行,一日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而交於三日之首也。

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白話文:

這段話原本寫錯了,現在改過來。間日瘧發作,是因為邪氣深入五臟陰氣,蔓延到膏膜的募原。由於病邪深入,行進到皮膚速度很慢。衛氣晚上在陰,白天在陽,一天就運行完畢。五臟的氣要三天才能運行完畢,無法與衛氣一起運行,一天不能完全發散,所以隔一天才發作,而且發作時間是在三天開始的第一天。

病邪深入陰氣,陽氣單獨發散,陰邪停留在體內,陰陽爭奪,無法發散,所以才會間隔一天發作。

此復申明上文之意,橫連募原,則其氣之舍深,薄於五臟,則內薄於陰,道遠氣深行遲,則陽氣獨發,陰邪內著矣。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則陰與陽爭不得出矣,是以交三日之首,間日而作也。

白話文:

這段話是再次說明前面提到的意思:橫著聯接募穴,說明氣的來源較深,比五臟來的薄弱,所以內部會比陰的部分薄弱,氣運行的路途遠、氣源深就運行得慢,因此陽氣就會獨獨發作,陰邪就潛伏在內部。陽氣無法和衛氣同時運行,無法全部發散出來,因此陰邪和陽氣就會爭奪,無法發散出去,所以才會隔三天發作一次,間隔一天才發作。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間日之瘧,其氣舍深,日作之瘧,氣舍不深,帝故善之。其瘧日作而早晏不同,則何氣使然?

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

白話文:

黃帝說:很好。瘧疾有一天隔一天發作,有的早發作,有的晚發作,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間日瘧,邪氣深入體內,所以發作時隔天。日作瘧,邪氣不深,所以每天發作。黃帝因此才說好。瘧疾發作的時間早晚不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岐伯回答:邪氣侵入風府(即後腦勺),循著脊骨而下,衛氣每隔十二個時辰在大會於風府,因此,第二天的發作時間比前一天延後一個時辰,所以發作時間較晚。這是因為邪氣首先客居在脊背的緣故。

瘧邪隨經,經氣不足,病氣下入,則瘧作日晏。經氣有餘,病氣上出,則瘧作日早,故假邪氣之入於風府,出於風府者,以明之,邪氣客於風府,經氣不足,則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衛氣之行,其明日日下一節,周時至於風府,不與邪遇,必循膂而下乃遇,故其作也晏。此從風府而下,乃邪氣之先客於脊背也。

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

白話文:

瘧疾的邪氣會隨著經脈流動。如果經脈中的氣血不足,邪氣就會向下進入,導致瘧疾發作的時間較晚。如果經脈中的氣血充盛,邪氣就會向上外出,導致瘧疾發作的時間較早。因此,可以借用邪氣從風府進入和從風府外出的狀況來理解這個現象。

當邪氣客居在風府,而經脈中的氣血不足時,邪氣就會沿著脊椎向下進入經脈。衛氣在人體中每天都會在風府處會合一次。衛氣運行的路線是,從風府出發,每天向下移動一段距離,循環一週後回到風府。如果邪氣沒有在風府處遇到衛氣,邪氣就會沿著脊椎向下進入經脈。因此,瘧疾發作的時間較晚。

這說明瘧疾的邪氣是由風府往下傳遞到脊背的。

每次到風府穴,毛孔就會打開;毛孔打開,邪氣就會入侵;邪氣入侵,就會發病。因此,每天發作的時間會稍微晚一點。

申明邪氣之所以客於風府者,以衛氣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瘧病作,邪氣循膂而下,以此日作稍益晏也。益者,漸次之謂。

白話文:

說明邪氣之所以會侵入風府,是因為衛氣經常運作到風府,導致腠理(皮膚表面)鬆開,腠理鬆開後邪氣就會入侵,邪氣入侵後瘧疾就會發作,邪氣沿著脊椎向下運行,所以每天發作的時間會越來越晚。「益」是逐漸、漸次的意思。

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骶骨。二十二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白話文:

其出於風府,一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骶骨。二十二日,入於脊骨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所以日出越來越早。

若其氣不循膂而下,則出於風府。夫衛氣之行,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骶骨。二十二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今病氣不循膂而下,則其氣上行,衛氣循經,一月一周,故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則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此假病氣之入於風府,則從上而下,出於風府,則從下而上,以明日作之瘧,而有早晏之不同也。

白話文:

如果病邪之氣不沿著脊椎往下走,就會出現在風府穴。衛氣的運行,每天下降一節。二十一天,下降到骶骨。第二十二天,進入脊椎內,匯入伏膂經脈。現在病邪之氣不沿著脊椎往下走,就會向上行。衛氣沿著經絡運行,一個月一週。所以,九天後出現在缺盆穴。病邪之氣向上行,氣勢一天比一天強,所以發作時間也一天比一天早。這種情況是因為病邪之氣從風府穴入侵,所以從上往下;出現在風府穴,所以從下往上。因此,每天發作的瘧疾時間不同。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復舉岐伯之言,而問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不當風府,其日作而不早晏者奈何?

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

白話文:

皇帝说:“老师您说过,卫气每到风府穴位,腠理就会开合,开合时邪气就会入侵,入侵就会生病。现在卫气每天下降一节,它的开合不在风府穴位,那么这天生病的人该怎么办呢?”

他又提起岐伯的话,询问卫气每天下降一节,它的开合不在风府穴位,每天发病却早晚不定的情况该怎么办?

岐伯回答说:“这是邪气停留在头颈,沿着脊柱向下侵入造成的。所以虚实不同,邪气入侵的位置不同,就不会在风府穴位发病,因此邪气入侵…

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於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白話文:

凡是頭頂和頸部發病的,都是氣運行到頭頂和頸部而致病;背部發病的,都是氣運行到背部而致病;腰部和脊椎發病的,都是氣運行到腰部和脊椎而致病;手腳發病的,都是氣運行到,直到腳而致病。衛氣所到達的地方,與邪氣相結合,則疾病發生。所以風邪沒有固定的部位,衛氣發出的地方,必定是邪氣進入人體的路徑,而氣停留的地方,就是邪氣所在。

中,去聲。此言衛氣與邪相合之處,即為風府,邪中異所,無常府也。衛氣日下一節,不當風府者,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經氣虛則循膂而下,經氣實則其氣上行,故虛實不同,有從風府而入,有不從風府而入,是邪中異所,不得定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衛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衛氣至背而病。

白話文:

「中」,讀輕聲。這裡所說的「中」,是指衛氣和邪氣相結合的地方,也就是風府。邪氣會侵犯不同的部位,沒有固定的風府。衛氣每天下降一小段,如果不在風府的位置,那麼邪氣就會入侵頭頸部,沿著背部往下走。經氣虛弱時,邪氣會沿著背部往下走;經氣充盈時,邪氣就會往上走。所以說,根據虛實不同,邪氣有的從風府進入,有的從其他部位進入。這是因為邪氣侵犯的位置不定,不能確定是哪個部位的風府。因此,邪氣侵犯頭頸部,會導致衛氣到達頭頸部而發病;邪氣侵犯背部,會導致衛氣到達背部而發病。

中於腰脊者,衛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衛氣至手足而病,此衛氣循行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乃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與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愚按上文風邪客於頭項,行身之背,太陽經氣之瘧也。其氣上行,出於缺盆之中,行身之前,陽明經氣之瘧也。

白話文:

風邪傷害了腰脊,是因為衛氣運行到腰脊而發病。風邪傷害了手足,是因為衛氣運行到手足而發病。這是因為衛氣循行於身體各處,當它與邪氣相遇時,就會導致疾病。所以,風邪沒有固定的部位,它會隨著衛氣運行,只要衛氣所到之處與邪氣相遇,那裡就會發病。

愚按:

上面提到的風邪侵襲頭頸,沿著背部運行,屬於太陽經的瘧疾。風邪向上運行,從缺盆中出來,沿著身體前側運行,屬於陽明經的瘧疾。

此邪中於頭項背腰手足,無有定處,少陽經氣之瘧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白話文:

此邪氣侵犯於頭部、頸項、背部、腰部、手足,沒有固定的部位,是少陽經氣引起的瘧疾。

黃帝說:很好。風和瘧疾相似,風卻經常存在,瘧疾卻有時會休息,這是什麼原因呢?

風邪合而為府,不必定當風府,帝故善之。復問風之與瘧,風則善行數變,瘧則寒熱更移,相似同類,而風傷經脈,風獨常在,瘧之發也,得有時而休,其故何也?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白話文:

風邪如果侵犯了人體的內部器官,不一定會引起當風府的症狀,所以古人對此也很重視。

接著有位學生問道:風邪和瘧疾之間有什麼區別?

老師回答道:風邪的症狀變化多端,而瘧疾的特點是寒熱交替,兩者雖然類似,但風邪傷及經脈,所以症狀會持續存在;而瘧疾發作時會有一定時間的間歇期,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風氣滯留在體內停而不散,所以瘧疾持續發作;瘧氣順著經絡運行,深入體內,影響衛氣運行,於是發作。

處,去聲,下同。風傷經脈則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外發,隨經絡而沉以內薄,則有時而休,故明日衛氣應乃復作。此一節,論陰陽寒熱之瘧,有日髮間日之淺深,早晏經絡之虛實也。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

白話文:

「處」字讀第四聲,以下同。如果風寒侵襲經脈,那麼風寒之氣就會停留在那個部位,所以症狀會一直存在。而如果邪氣向外發作,它就會沿著經絡進入體內而導致內部發熱,症狀就會時有時無。所以,等到第二天衛氣重新起用時,症狀又會出現。這一段論述了陰陽寒熱的兩種不同類型的癧疾,它們有發作時間的差異,以及經絡受邪的程度的不同。

帝曰:瘧疾先寒後熱,是何原因?岐伯曰:夏季因過度曝曬,汗水大量排出,腠理打開,因此遇上夏日濕冷之氣,

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白話文:

如果受寒氣侵襲,寒氣會藏在皮膚和表皮組織中,如果在秋天受風,就會導致寒瘧病。寒氣屬於陰氣,風氣屬於陽氣。先受寒氣侵襲,後受風氣侵襲,所以先寒後熱。這種疾病會隨著季節變化而發作,叫做寒瘧。

藏,如字。先寒後熱,名曰寒瘧,夏暑無寒,有淒滄之水寒,至秋復傷於風。先傷寒,後傷風,故先寒後熱,病以時作者,發作有時,無早晏也。

白話文:

「藏」字,就是字面本義。先出現寒氣,再出現熱氣,這種情況稱為「寒瘧」。而夏天本應是炎熱的季節,卻出現了水寒,到了秋天,又再次受到了風邪的侵襲。一開始是因為寒氣而受傷,後來又受到了風邪的侵襲,所以會先出現寒氣,再出現熱氣。這種疾病會隨著時間而發作,發病時間有規律,不會忽早忽晚。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先熱後寒,名曰溫瘧,乃先傷於風,後傷於寒,故先熱後寒,亦以時作,無早晏也。

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白話文:

黃帝問:先發熱,後發冷,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先受到風的傷害,然後又受到寒的傷害。所以先發熱,後發冷。也會按時發作,稱為「溫瘧」。

溫瘧的症狀:

先發熱,後發冷,發作時沒有固定的時間,有時早,有時晚。

只有發熱而不發冷的:

這是因為陰氣先衰絕,而陽氣獨發。就會出現氣短、煩悶、手腳發熱想吐的症狀,稱為「癉瘧」。

承上文,溫瘧而言,其但熱不寒者,名曰癉瘧,絕無陰寒之氣,是陰氣先絕,陰氣先絕,故不寒,獨有陽氣之發,是陽氣獨發,陽氣獨發,故但熱。陰氣先絕,水不濟火則少氣煩冤,陽氣獨發,火熱上炎,故手足熱而欲嘔。癉症之外,更有牝瘧,見《金匱要賂》中。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

白話文:

瘧疾的症狀除了發燒和發冷之外,還有胃部不適(嘔吐)。

黃帝說:經典所言,有餘的要瀉出來,不足的要補進去。現在熱為有餘,寒為不足。瘧疾的寒氣,用湯火都不能溫暖它,況且...

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

白話文:

他的發熱,冰水也不能讓他感到寒冷,這都是身體有餘不足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醫術高明的醫生也無法阻止這種情況,必須等到熱氣自己衰退後才能進行針灸。這是為什麼呢?請讓我知道原因。

瘧必自衰乃刺,故引《靈樞·根結》論之言,而言當寒熱之時,雖良工不能止,其故何也?

岐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

白話文:

岐伯說:經典言論中提到,不能在陽氣旺盛發熱時刺針,不能在脈象模糊不清時刺針,不能在汗水淋漓時刺針,因為此時病勢逆亂,不可治療。

為,去聲,下同。《靈樞·逆順》論云,刺法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故為其病逆,猶言其病與脈相逆也,此皆未可刺治也。引經言,而對帝之經言也。

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

白話文:

「為」,讀輕聲,與以下「為」字同。《靈樞·逆順》中提到,針灸的原則是:不能針灸有發燒症狀的患者、有大量出汗的患者、脈象渾濁不清的患者,以及病症和脈象相悖的患者。因為這些患者的病症和脈象相逆,所以不可以用針灸治療。這句話引自《經》書,用來回應黃帝所說的《經》論。

瘧疾發生的初期,陽氣無法順利運作於陰分之中,此時陽氣虛弱而陰氣旺盛,身體外層沒有足夠的陽氣,因此會感到寒顫。

瘧發有先寒慄者,故夫瘧之始發也,陽氣內並於陰,當陽氣並陰之時則陽虛而陰盛;陽主外,主氣,陽虛故外無氣,外無氣而陰盛,故先寒慄也。

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

白話文:

瘧疾發作前會感到寒冷發抖,這正是瘧疾發作的初始階段。此時,陽氣在體內與陰氣交匯,陽氣被陰氣壓制,導致陽虛而陰盛。陽氣主管身體的外在和氣血運行,陽虛就會導致身體外層沒有氣血,沒有氣血就使得陰氣變盛,所以會出現先感到寒冷發抖的症狀。

陰氣運行逆亂,極盛時會反生陽氣,陽氣與陰氣再次並存在外,則陰氣虛弱而陽氣實盛,因此先感到發熱而口渴。

瘧發有先熱渴者,陰氣虛而內逆,極則陰氣復出之陽,是陽與陰,復並於外,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陰虛則熱,陽實則渴,故先熱而渴也。

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

白話文:

瘧疾發作時,如果先出現發熱口渴,表示體內的陰氣不足,反而上升到體表。到了極點,體內的陰氣會重新化為陽氣,陽氣和陰氣再次同時出現在體表。這種情況下,體內的陰氣不足,而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會導致發熱,陽氣過盛會導致口渴,所以先發熱而口渴。

瘧疾之病因,會依照人體陽氣或陰氣的盛衰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如果陰氣盛,就會出現寒冷的症狀;如果陽氣盛,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瘧疾是由於風寒之氣不規律地侵入人體所致,當病情達到極點時,就會反覆發作。

瘧發先寒則後熱,先熱則後寒。故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而熱,並於陰則陰勝而寒。風氣為陽,陽勝則熱,寒氣為陰,陰勝則寒。是症者,風寒之氣不常也。寒極則熱,熱極則寒,故病極則復至。

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

白話文:

瘧疾發作時,如果先發冷,之後才會發熱;如果先發熱,之後才會發冷。因此,瘧疾之氣,與陽氣合流則陽氣過盛而發熱,與陰氣合流則陰氣過盛而發冷。風氣屬於陽性,陽氣過盛則發熱;寒氣屬於陰性,陰氣過盛則發冷。故此症狀,是由於風寒之氣不穩定所致。寒冷極致就會轉化為發熱,發熱極致就會轉化為發冷,所以發病極致後會再次發作。

疾病發作時,就像火熱無法阻擋,如同疾風驟雨般不可抵擋。所以經典上說,病情正盛時,必定會造成破壞;等到病情衰退時,事情必定會好轉。這就是這個意思。

經言,《靈樞·逆順》論之言也,毀,傷也。瘧病之發也,熱如火之熱,寒如風雨不可當。故經言曰,方其盛時而治之,正氣必毀,因其衰也而治之,事必大昌,即此火熱風雨不可當之謂也。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靈樞·逆順篇》有云,毀是指傷害。瘧疾發作時,熱度與火一樣,寒氣宛如風雨般無法抵擋。因此經書上說,趁著病情盛行時治療,正氣會受到損傷;等病情衰退了再治療,效果會很好。這裡所說的火熱風雨,就是指無法抵擋的瘧疾發作症狀。

瘧疾發作之前,陰陽氣息尚未交會,因此調養體質,讓正氣得以安穩,邪氣就會消亡。所以醫生不能治療已經發作的瘧疾,因為氣息已經逆亂了。

自衰乃刺,不若因其未發而調治之,故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瘧之已發,雖良工不能治,為其氣之逆亂也。

白話文:

自己身體衰敗了才急著求醫,不如在病情發作前就進行調理和治療。所以,瘧疾還未發作時,陰陽氣機還未完全失調,趁機調治,正氣就能保持安穩,邪氣就會消亡。瘧疾一旦發作,即使是良醫也無法治療,因為體內的氣機已經混亂了。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攻,治也。早謂治其未發。晏謂治其已衰,承上文治其未發,刺其已衰之意,而復問也。

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

白話文:

皇帝說:「很好,那要怎麼治療?早點治好還是晚點治好?」

岐伯回答:「瘧疾快要發作時,陰陽正要轉換,一定會從四肢末端開始。陽氣已經受損,……

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

白話文:

當陰氣來臨之際,提前在其經絡處緊束,使邪氣無法侵入,陰氣也無法逸出。仔細觀察,看到孫絡(手陽明大腸經脈)上有堅硬且伴有血點的,都可以針取,這就是真正的湯液尚未完全下行且尚未與局部組織充分混合在一起的徵象。

刺其已衰,上文已詳言之,故此但言治其未發,且者,未定之辭,瘧之將發未發也。陰陽之將移未移也,必從手足之四末始也。蓋三陰三陽之氣,從手足之井滎而出入更移,如病在陽,而陽已傷,則陰從之而亦傷,故當先其未發之時,堅束其四末之處,令邪氣之在此經者,不得入於彼經,彼經之陰氣,不得出而並於此經,審候其脈,而見其證,見其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刺之,此真氣自往而未得交併之時也,此治未發之也道。

白話文:

在瘧疾尚未發作時進行治療,此處的「且」表示時間未定,指瘧疾將發未發、陰陽即將轉變未轉變之時。症狀通常從手足四肢末端開始。

手足的三陰三陽之氣,從手足的井滎穴出入輪轉。如果疾病在陽經,陽氣已經受損,那麼陰經也會跟著受損。因此,要在瘧疾發作前先治療,緊綁手足四肢末端,讓邪氣無法從該經進入另一條經絡,而另一條經絡的陰氣也不能離開而流入該經。仔細把脈,觀察症狀,如果發現孫絡(指手足少陰三焦經及手足陽明大腸經)脈絡盛實堅硬,且有血證,則進行針刺治療。此時,正氣還在單獨運作而尚未交會,這是治療瘧疾未發之時的原則。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

承上文治未發之意,問瘧病不發之時,其脈候證候,何如而應。

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與,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白話文:

**黃帝說:**瘧疾沒有發作時,徵兆是什麼?

**岐伯說:**瘧疾一定會有時盛時衰的狀況。在氣盛之處,症狀就會發作。如果病在陽氣,就會發熱且脈搏跳動很急;如果病在陰氣,就會發冷且脈搏跳動緩慢。到了極點時,陰陽氣衰弱,衛氣離開,所以病情會暫時緩解。等衛氣聚集,病情就會復發。

瘧氣者,寒熱相勝,陰陽交極,故必更盛更虛,無有定也。由此言之,則瘧不發,無所應矣。惟當瘧氣之所在也,如病在陽則身熱而脈躁,病在陰則身寒而脈靜,此其應也。病極則陰陽之氣俱衰,陰陽俱衰則衛氣與邪氣相離,故病得休,此其所以不發也,如明日衛氣集與邪相遇,則復病也。

白話文:

瘧疾是由寒氣和熱氣交替勝利所致,陰陽力量極為強大,所以症狀會時好時壞,沒有固定的規律。從這個角度來說,瘧疾沒有發作時,就沒有任何症狀。只有當瘧氣存在時,才會出現症狀:如果病在陽氣,就會發熱、脈搏浮躁;如果病在陰氣,就會發冷、脈搏沉緩。這些都是瘧疾的症狀表現。當病情發展到極致時,陰陽之氣都會衰弱,衛氣(保護人體的正氣)與邪氣就會分離。因此,瘧疾就會暫時停止發作。但是,如果第二天的衛氣再次與邪氣相遇,瘧疾就會再次發作。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帝承相離則休之意,問瘧發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當其發也。有熱甚而渴,有熱不甚而不渴,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

白話文:

帝曰:瘧疾發作有時相隔二日,或長達數日才發作,而且發作時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曰:瘧疾間歇發作的原因是,邪氣和衛氣寄存在六腑,有時會錯過交會的時機,不能互相得氣,因此休養數日後才會發作。

其間二日或數日者,邪氣與衛氣並寒於六腑,衛氣入腑,周時不能外出,而有時相失矣,有時相失,不能與病氣相湯,故間二日,或休數日乃作也。

白話文:

在此過程中,每間隔二到幾天發作一次,是因為邪氣與衛氣都在六腑中受寒,所以衛氣進入腑臟後,沒有辦法按時外出,而有時會相繼失散。當衛氣失散時,就無法與病邪相遇結合,因此隔二、三天或休養幾天後才會發作。

瘧者,陰陽更勝,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常有或渴或不渴之問,故日症者乃陰陽之氣,更相勝也。或陽熱之氣過甚則渴,或陽熱之氣不甚,則不渴也。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

《生氣通天論》云,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帝舉以問,今瘧有不必為是者,何也?

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

白話文:

瘧疾:陰陽之氣交替勝出,病情或重或輕,所以有時口渴,有時不口渴。

症狀:時而口渴,時而不渴,這是因為瘧疾是陰陽之氣互相勝負所造成的。陽熱之氣過盛則口渴,陽熱之氣不足則不口渴。

黃帝:以前說過夏天被暑熱所傷,秋天一定會得瘧疾,但是現在瘧疾不一定會應驗,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生氣通天論》說,夏天被暑熱所傷,秋天就會得瘧疾。黃帝用這句話來詢問,現在瘧疾不見得會這樣,這是為什麼?

岐伯:這是因為瘧疾會隨著四季而變化。症狀不同,季節也不同。秋天得瘧疾是因為寒氣太重,冬天得瘧疾是因為寒氣不重,春天得瘧疾是因為怕風,夏天得瘧疾是因為多汗。

惡,去聲。邪氣伏藏而病瘧,此應四時之升降出入者也,其病異形者,感一時之氣而為瘧,此反四時也,其以秋時病瘧者,冬傷於寒,陽氣內藏,故寒不甚,以春時病瘧者,春傷於風,氣機始發,故惡風,以夏時病瘧者,夏傷於暑,腠理開,故多汗,此春夏秋冬,皆能病瘧,所以明其不必應也。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

白話文:

"惡",唸作去聲。邪氣潛伏體內而導致瘧疾,這是符合四季升降出入的變化規律的。而那些症狀不同的瘧疾,是因感受一季的氣候所致,這就與四季的變化相反了。

秋天得瘧疾的患者,是因為冬天受寒,陽氣內藏,所以寒氣不甚。春天得瘧疾的患者,是因為春天受風,氣機開始發動,所以惡風。夏天得瘧疾的患者,是因為夏天受暑,腠理疏鬆,所以多汗。這些都是說,春夏秋冬的節氣都可以導致瘧疾,所以說明瘧疾不一定非要符合四季的變化才能得。

黃帝說:發熱瘧疾和寒涼瘧疾,都安然居住,居住在哪一個臟腑呢?

上文夏受水寒,秋傷於風,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發則先寒後熱,名曰寒瘧。溫瘧只言先傷於風,後傷於寒,未言所受之時,未明所藏之處,帝欲詳明溫瘧之由,故問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上文因寒瘧而及溫瘧,故寒瘧詳而溫瘧略,此問溫瘧而兼寒瘧,故下文但論溫瘧,而不復言寒瘧也。

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

白話文:

夏季受水寒之邪,秋季受風邪之邪,這些邪氣藏於皮膚腠理之間。發作時,先有寒症,後有熱症,稱之為「寒瘧」。而「溫瘧」只提到先受風邪,後受寒邪,並沒有說明受邪的時間,也沒有明確指出邪氣藏在哪裡。帝師想要詳細瞭解溫瘧的成因,所以他詢問溫瘧與寒瘧的發病原因以及所寄之臟腑。上文因寒瘧而提到溫瘧,所以寒瘧詳細而溫瘧簡略。而這一次詢問溫瘧並兼及寒瘧,因此下文只討論溫瘧,不再提及寒瘧。

岐伯說:溫瘧這疾病,是冬天感寒風邪所致,寒氣藏匿於骨髓之中,到了春天就

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

白話文:

陽氣旺盛發作時,邪氣無法自行排出。如果遇上酷暑,腦中精髓枯竭,肌肉消瘦,皮膚毛孔擴張,發出汗液,邪氣會隨著汗液一併排出。這種疾病藏於腎臟,它的病氣會先由內部轉移到外部。這樣的情況是陰氣不足而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就會產生熱。陽氣衰弱時,病氣又會轉回體內,體內的陽氣就會不足,陽氣不足就會產生寒冷。因此,這種疾病會先出現發熱,然後出現發冷,稱為溫瘧。

上中,去聲。藏如字,下同。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邪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在骨髓,氣行經脈,故邪氣不能自出,至夏因遇大暑,暑熱上炎,則腦髓爍,暑行肌肉,則肌肉消,暑開腠理,則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勞其形體,則骨髓之邪氣,與汗皆出而為瘧,此病邪藏於腎,其氣先從內之骨髓,而出於肌肉腠理之外也。如是者,大暑消爍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

白話文:

上中,讀作「上中」,藏字發音同字面上。溫瘧這種病,是在冬季感染風寒,邪氣藏在骨髓裡,等到春天陽氣壯大,邪氣在骨髓裡,順著經脈運行,所以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體外。到了夏季,遇上大暑天,暑熱向上蒸發,腦髓就會發熱,暑氣行經肌肉,肌肉就會消瘦,暑氣使肌膚毛孔張開,肌膚毛孔就會發泄出來。或是因為用力過度,勞累身體,則骨髓裡的邪氣,就會和汗水一起排出體外,成為瘧疾。這種病的邪氣藏在腎臟,它的氣息會先從體內的骨髓,排出到肌肉毛孔之外。像這樣的情況,大暑消磨了陰氣,虛弱了陰氣而陽氣旺盛,陽氣旺盛就會發熱。

陽熱衰,則氣復反入,既衰反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後寒,名曰溫瘧。寒瘧已悉於前,故不復論。

帝曰:癉瘧何如?

因溫瘧而復問但熱不寒之癉瘧也。

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

白話文:

當陽氣衰弱時,氣血會反過來向內收縮。氣血收縮回體內後,陽氣就會虛弱,陽氣虛弱就會產生寒氣。所以,先發熱後發寒,這種情況稱為溫瘧。寒瘧已經在前面討論過,所以這裡不再重複。

黃帝問:癉瘧是什麼樣的病?

因為溫瘧而再次發問,但指的只有發熱而沒有發寒的癉瘧。

岐伯回答:癉瘧的患者,肺部原本有熱,氣血在體內旺盛,逆氣向上衝擊,中氣充實但不向外發散。如果患者劇烈用力,腠理就會張開,

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反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

白話文:

當外來的風寒之氣停滯在皮膚和肌肉之間時,就會發病。發病時,陽氣旺盛,陽氣過旺而不衰退,就會生出疾病。由於這股病氣不能迴歸到陰氣中,所以只表現為發熱,而不感到寒冷。這種病氣內部藏於心臟,外部停留在皮膚和肌肉之間,讓人消瘦脫肉,因此稱之為瘧疾。

反,舊本誤及,今改。癉瘧者,其人肺素有熱,肺主氣,肺熱則氣盛於身,肺氣不能外出於皮毛,則厥逆上衝。上衝者,中氣實,而不能外泄也,肺熱而實,因有所用力,勞其形體,則腠理開,腠理在皮膚之內,分肉之間,因其開也。風寒復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為瘧病,發則陽氣盛,故先熱,陽氣盛而不衰,故但熱不寒,則病癉瘧矣。

白話文:

反:舊本寫錯了,現在更正。患有瘧疾的病人,原本肺部就容易發熱,而肺部主管氣,肺熱就會導致身體氣盛,肺氣無法排出到皮膚毛孔,於是逆衝向上。向上衝的原因是中氣實,無法向外發散,肺熱而實,如果再用點力,勞動身體,就會使皮膚的腠理(皮膚肌肉之交界的組織)打開。風寒便趁機進入皮膚內部,腠理之間,而引發瘧疾。發病時,陽氣旺盛,所以一開始會發熱,陽氣旺盛而持續不退,所以只發熱不發冷,這就是瘧疾的病症。

上文溫瘧,氣復反入,故先熱後寒,癉瘧,其氣不反於陰,故但熱而不寒,申明氣不反陰,但熱不寒者,邪熱之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是以氣不反陰,但熱不寒,故命曰癉瘧,所以詳明癉瘧之所藏者如此。

白話文:

溫瘧的餘熱會反覆發作,所以一開始發熱,後來才會發冷。癉瘧的氣不反入陰經,所以只發熱而不發冷。明確說明氣不反入陰經,只發熱不發冷的原因,是因為邪熱之氣藏於心臟,而外在則寄存在肌肉之間,會讓人消瘦脫肉。因此,氣不反入陰經,只發熱不發冷,所以命名為癉瘧。所以要詳細說明癉瘧藏在哪裡。

帝曰:善。

由癉瘧而推之,則上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亦火熱之氣內藏於心,帝故善之。

此一節,論寒瘧溫瘧癉瘧之所由來,及治瘧早晏之法也。

白話文:

黃帝說:好。

從瘧疾推論,上文提到的少氣煩悶、手腳發熱想嘔吐,也是火熱之氣鬱積在心所致,所以黃帝才說是好。

這一節討論了寒瘧、溫瘧、癉瘧的成因,以及治療瘧疾早晚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