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一 (3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0)

1. 陰陽離合論第六篇

此承上篇陰陽應象,而復論陰陽之離合也。應象者,陰陽之徵乎外也;離合者,陰陽之本乎內也。陰陽之理,本於太極,由陰而陽,故曰陰陽。離則有三,合則為一,從三而十百千萬皆離也;三陽歸於一陽,三陰歸於一陰,皆合也。開闔樞者,開則為陽,闔則為陰,舍合則不能為開,舍開則不能為闔,是陰陽互見,開闔並呈也。其曰陰之絕陽,是純陰無陽而歸於太極也,又曰陰之絕陰,是純陰無陰,而歸於無極也。

陰陽之理,從無極而太極,太極而陰陽,所以申明陰陽之離合者如此。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帝承上篇陰陽應象之意,問天地日月陰陽運行,以成一歲,人之陰陽,亦與相應。今人身三陰三陽,有不應天地日月陰陽之處,其故何也?帝承陰陽應象之意,而探陰陽之根本也。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數,上聲;下可數,同勝,平聲。自陰陽之應乎外者言之,則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至於萬之大,尤不可勝數,然探其本原,則有要道,其要歸於一也。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

試以天地萬物言之,天覆於上,地載於下,而萬物方生。其萬物之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夫未出地而名為陰中之陰,則出地者,當命曰陰中之陽。

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

予,與同。長,上聲。藏,如字。萬物出乎陽,其體各正,是其正也,乃陽予之。萬物主乎陰,其性始成,是其主也,乃陰為之。陽正於外,陰主於內,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此天地陰陽收藏之常。若失常,則天地四塞,天地四塞,則覆載無從,而萬物不生。

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天地萬物之陰陽,其變無窮,人身之陰陽,其變無窮,故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不啻十百千萬,數之可數,所以申明陰陽之至大,而為離者如此。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

三陰三陽,有離則有合,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仍欲詳明不應陰陽之義。

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陽根於陰,三陽根於三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陽也,後曰太衝,陰也,故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是太陽之根於少陰也。故人身太陽之根,起於足小趾外側之至陰,結於目中央之命門,是雖太陽,而名曰陰中之陽,此太陽之根於少陰者如此。

白話文:

陰陽離合論第六篇

承接上一篇關於陰陽應象的論述,接下來再討論陰陽的離合。應象指的是陰陽在外在的徵兆;離合指的是陰陽內在的根本。陰陽的道理,源於太極,由陰而生陽,所以稱為陰陽。離則有三,合則為一,由三而至十、百、千、萬,都屬於離;三陽歸於一陽,三陰歸於一陰,都屬於合。開合如同門樞,開則為陽,合則為陰,沒有合就無法開,沒有開就無法合,這是陰陽相互依存,開合同時呈現的道理。所謂陰之絕陽,是指純陰沒有陽氣而歸於太極;又所謂陰之絕陰,是指純陰沒有陰質,而歸於無極。

陰陽的道理,從無極而太極,太極而陰陽,所以闡明陰陽的離合就是如此。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構成一年,人體也應該與之相應。現在人體的三陰三陽,與天地陰陽不相應,這是為什麼呢?

承接上一篇陰陽應象的論述,黃帝提出天地日月陰陽運行,形成一年,人體陰陽也應該與之相應。然而人體的三陰三陽,卻與天地日月的陰陽有所不同,故而探究陰陽的根本。

岐伯回答道:陰陽的數量,可以數到十,推算可以到百,可以數到千,推算可以到萬,萬的數量很大,不可勝數,但其根本只有一個。

「數」讀去聲;「下可數」中的「數」,與「勝」同音,讀平聲。從陰陽在外在的應象來說,數量可以達到十、百、千、萬,甚至萬以上,不可勝數,但追究其根本,則有一條重要的規律,其根本都歸於一。

天覆蓋著地,萬物正在生長,尚未出於地面的,稱為陰處,叫做陰中之陰;已經出於地面的,則稱為陰中之陽。

以天地萬物來說明,天在上覆蓋,地在下承載,萬物正在生長。那些尚未出於地面的萬物,稱為陰處,叫做陰中之陰。既然尚未出於地面而稱為陰中之陰,那麼已經出於地面的,就應該稱為陰中之陽。

陽氣賦予萬物正直的生機,陰氣主導萬物生長。所以萬物在春天萌生,夏天生長,秋天收斂,冬天收藏,如果失常,則天地閉塞。

「予」與「與」同義。「長」讀去聲。「藏」同字義。萬物生長於陽氣,其形態各個正直,這就是陽氣賦予的正直生機。萬物主宰於陰氣,其本性開始形成,這就是陰氣主導的作用。陽氣在外部主導,陰氣在內部主宰,四時運行,萬物生長。所以萬物在春天萌生,夏天生長,秋天收斂,冬天收藏,這是天地陰陽收藏的常規。如果失常,則天地閉塞,天地閉塞,則覆蓋承載的功能無法進行,萬物便不能生長。

人體陰陽的變化,也可以用數字來計算。

天地萬物的陰陽變化無窮,人體的陰陽變化也無窮,所以人體陰陽的變化,也可以像十、百、千、萬一樣,用數字來計算,以此來闡明陰陽的至大,以及陰陽的離合。

黃帝說:我想聽聽三陰三陽的離合是怎麼樣的。

三陰三陽,有離就有合,想聽聽三陰三陽的離合,也希望能詳細說明它與天地陰陽不相應的道理。

岐伯說:聖人面向南方站立,前面稱為廣明,後面稱為太衝,太衝的地方,稱為少陰,少陰之上,稱為太陽。太陽的根源起於至陰,連結於命門,稱為陰中之陽。

陽氣根源於陰氣,三陽根源於三陰。聖人面向南方站立,前面是廣明,屬陽;後面是太衝,屬陰,所以太衝的地方,稱為少陰,少陰之上,稱為太陽,也就是說太陽的根源在少陰。所以人體太陽的根源,起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連結於眼睛中央的命門,雖然是太陽,卻稱為陰中之陽,這就是太陽根源於少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