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9)

1.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通評虛實,猶言統論虛實也,大義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二語盡之。然有氣熱脈滿,而為重實者,有脈虛氣虛,而為重虛者,有寒滿熱喘,腸澼,癲疾,消癉,癰疽,腹滿霍亂,五臟癇驚,內外上下,陰陽臟腑諸病,而或死或生,或實或虛者,故曰通評虛實也。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人身經脈貴得其平,故為虛實之問。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虛實者,非但經脈血氣之虛實,乃邪氣盛於人身則實,精氣奪於內臟則虛,是邪實而正虛也。

帝曰:虛實何如?

既虛既實,人之臟腑血氣當何如?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餘臟皆如此。

氣主於肺,行於內外,故氣虛者乃肺虛也。氣機運行,從下而上,故氣逆者,乃足寒也。邪逆正虛,傷其內臟,故非其剋制之時則生,當其剋制之時則死。不特肺受火克,諸臟皆有所克,故餘臟皆如此。

帝曰:何謂重實?

重,平聲。余同。因上文虛實而問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謂是重實。

重實者,言人身大熱之病,氣盛而熱,脈盛而滿,陰陽血氣皆實,是謂重實。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

氣熱脈滿,則經絡俱實,故為此問,而探其治。

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

經絡皆實,氣血盛於陽分,是寸脈當急,而尺則緩也。經實者治其經,絡實者治其絡,經絡皆實,皆當治之。

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

經絡內通血脈,外通皮膚,經絡盛則皮膚滑澤,經絡衰則皮膚澀滯,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

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物,猶形也。類,猶合也。物類者,五臟在內,皮肉筋脈骨,有形在外,而合於五臟者也。始,先見也。皮澀而虛,則肺臟亦虛,皮滑而實,則肺臟亦實,故夫虛實者,皆從其有形之外合,以先見也。皮和肺,肉合脾,脈合心,筋合肝,骨合腎,故五臟調合於內,骨肉滑利於外,可以長久而永天命也。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

承上文經絡皆實,言更有絡滿經虛,經滿絡虛之不同,故有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並下經虛絡滿之間。

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

脈口,寸口也。經氣有餘,則脈口膚熱,絡氣不足,而尺膚寒也。《榮衛生會》論云:榮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故以寸膚候經,榮為經也,尺膚候絡,衛為絡也。秋冬之氣降而沉,故寸熱尺寒為逆,春夏之氣升而浮,故寸熱尺寒為從。經絡外通皮肉,內通筋骨,膚之寒熱,其病有皮肉脈筋骨,淺深不同,貴得其主病之所在而治之,故曰治主病者。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

經虛則經氣不足,絡滿則絡氣有餘。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虛,不足也。滿,有餘也。上文以尺候絡,故絡滿者,尺膚熱而滿,以寸候經,故經虛者,脈口寒而澀也。寸為陽,主春夏,脈口寒澀,故春夏死,尺為陰,主秋冬,尺熱滿,故秋冬生。承上文從逆而言,故曰此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

上文言治主病者,此不言治,帝故問之。

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此絡滿經虛,當灸陰刺陽,灸陰所以補經虛,刺陽所以瀉絡滿。上文經滿絡虛,當刺陰灸陽,刺陰所以瀉經滿,灸陽所以補絡虛。此以灸刺通於上文,則上文治主病者,亦當通如此矣。

帝曰:何謂重虛?

因上文重實而問重虛。

岐伯曰:脈氣上虛,尺虛,是為重虛。

人身陰陽,不外脈氣,故提脈氣二字。上虛者,脈氣虛於上之寸部。尺虛者,脈氣虛於下之尺部。脈主陰血,氣主陽氣,脈虛氣虛,則陰陽血氣皆虛,是謂重虛。

帝曰:何以治之?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脈虛者,不象陰也。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

知其氣脈死生,則知施治之法,故復言氣脈,不言治也。所謂氣虛者,虛於寸部之陽,則言語無常,而心主之神明不聰也;虛於尺部之陰,而為尺虛者,則足骨屈伸不利,故行步恇然,恇然,虛怯貌。此言氣之虛也。脈之大體,有陰有陽,若脈虛者,浮泛於上,有陽無陰,不能效象於陰也。

此言脈之虛也。如此者,指氣虛脈虛也。氣虛脈虛,診得皮膚滑澤則生,澀滯則死也。蓋氣脈既虛於內,皮膚不可榮於外,明氣脈之虛而知其死生,則知治之法矣。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

承上文氣熱脈滿之意,言氣熱脈滿,是謂重實,有寒氣暴止,脈滿而實何如。暴,卒暴也。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上文云滑則從,澀則逆,下文云從則生,逆則死,故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是知逆者因澀而逆也。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

脈實滿,手足寒是實而逆則死:今寒不盡寒,而頭復熱如何?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手足寒而頭熱,乃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春時則寒中有熱,秋時則熱中有寒,故春秋則生,冬氣全寒,夏氣全熱,今寒中有熱,熱中有寒,不合天時,故冬夏則死。若脈浮而澀,乃越於外而虛於內,澀而身有熱,乃虛於內而越於外,此根氣不足,故皆死。

帝曰:其形盡滿如何?

承經絡皆實之意而言,經脈絡脈,統於周身,不但經絡皆實,而其形且盡滿,何如?形,形身也。滿,猶實也。

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

其形盡滿者,陽氣浮越於外,故脈急大堅,而余於外,尺澀不應,而虛於內也。

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上文云:滑則從,澀則逆,今脈急大堅,尺澀不應,如是者,故滑從則生,澀逆則死,帝復問之。而所謂從者,手足溫和,溫和則滑也,所謂逆者,手足寒冷,寒冷則澀也,反復辨論,仍明滑則從,澀則逆也。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承上文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之意,復問乳子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乳子秉質未充,借後天乳食以生,故胃氣行於四肢,而手足溫則生,胃氣不行於四肢,而手足寒則死。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

中,去聲,下同。上文乳子病熱而脈懸小,此言乳子中風熱而脈實大,但舉喘鳴肩息,借岐伯以申明之。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乳子既中風熱,復喘鳴肩息,其脈當實大也。脈實大而緩,脈有胃氣則生,脈實大而急,脈無胃氣則死。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

因上文喘鳴病肺,而問大腸之腸澼也。腸澼者,寒熱之邪,傷其陰絡,泄瀉下利也。熱氣盛而血溢腸外,則便血,寒氣盛而津溢腸外,則下白沫,寒熱相持,血與白沫相兼而下,則下膿血,帝故各舉以問。

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腸澼便血,則陰虛於內,身熱則陽虛於外。《陰陽別論》云:陰陽虛,腸澼死。故身熱則死。寒者,身不熱也,不熱則陰虛而陽不虛,故生。

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

腸澼下白沫,乃寒汁下泄。脈沉則血氣內守,故生;脈浮則血氣外馳,故死。

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腸澼下膿血,乃血與白沫相兼而下。其脈懸絕,則津血內脫,生陽不生,故死;脈滑大,則陰陽和合,血氣充盛,故生。

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泄瀉下利,屬於腸澼,非便血白沫膿血之腸澼,故曰腸澼之屬。上文言身熱則死,又言脈懸絕則死,帝承上文之意而言,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帝承上文之意以問,伯亦承上文之意以對。夫滑大者,既曰生,則懸澀者曰死。懸澀,懸絕之漸也。須知腸澼之脈,不宜懸澀矣。

懸澀將絕,當以五臟之死日期之。《陰陽別論》云:肝至懸絕,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帝曰:癲疾何如?

承上文肺病之喘鳴,大腸之腸澼,而問心病之癲疾消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癲疾則心不神明,病當何如?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

心不受邪,脈搏大滑,則正氣內持,邪不幹臟,故病久當自已;脈小堅急,乃正氣不足,邪必干臟,故死不治。

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

心不受邪,則癲疾之脈,宜虛乎,抑宜實乎?

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心不受邪,其脈宜虛,故虛則可治;實則邪氣內入,故實則死。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癲疾則心氣寒,消癉則心氣熱,故問消癉之脈,虛實當何如?

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火熱而渴,消癉病也,其脈實大,脈病皆為有餘,雖久可治;脈懸小堅,則病有餘,脈不足,久則正氣益虛,故不可治。

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皮與肉為形度;骨度者,腎之合;脈度者,心之合;筋度者,肝之合。承上文諸病,而問形骨脈筋之度,必知內外相合之度,始知致病之由,故復問之。

岐伯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

岐伯二字,舊本訛帝,今改正。度有淺深,合於四時,故春亟治經絡,經絡無病,筋度和矣;夏亟治經俞,經俞無病,脈度和矣;秋亟治六腑,六腑無病,通體之形度和矣;冬則閉塞,閉塞者,宜用藥調之,而少針石也,閉塞內藏,骨度和矣。

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

申明所謂少針石者,乃骨度無病,勿針石以泄之,非癰疽發於骨度之謂也。若癰疽發於骨度,乃少陰神機所主,當亟刺以泄其毒,不得頃時之緩,而使神機之回也,此言癰疽發於骨度也。

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旁三痏,與纓脈各二。

痏,音季,餘篇同。骨度為陰,故言癰疽,形度脈度筋度為陽,故言癰,不言疽。癰發於通體之形度,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故不知其所,將成未成,故按之不應手,時腫時消,故乍來乍已。肺主周身之氣,故刺手太陰旁三痏。手太陰旁,膺胸之旁也。痏,針眼如小瘡也。三痏,針瘡凡三也。纓脈,結纓兩旁之脈也。各二,左右各刺其二也。此言癰發於形度也。

腋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

脅上曰腋,少陽行身之側部,合於腋,故腋癰大熱,當刺足少陽五,以泄其熱,刺之而熱不止,則刺手心主三。心主包絡之脈上抵腋下也。更刺手太陰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大骨之會,臂骨與手交會之處也,此言癰發於脈度也。

暴癰筋緛,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

暴,凶暴也。毒氣深入,內傷其筋,則為暴癰。筋緛,隨大筋之分理而痛,謂不掀痛於外,而隱痛於內也。皮毛之魄汗,不盡出於外,由胞中血海之氣,不足於內也。筋緛,胞虛不可以刺,故治在經俞。治,調治也。使胞中血氣,由內達外,則緛者強,雍者通,此言癰發於筋度也。

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少陰俞,去脊椎三寸,旁五,用員利針。

腹中卒暴而滿,太陰脾土病也。按之不下,既滿且硬,不應指而下也。取手太陽經絡者,以小腸居胃下,化物而出,乃胃之募也。取而刺之,以瀉腹滿。又取少陰俞所以行泄其水也。少陰俞,即腎俞也,兩旁去脊椎各開三寸。各刺其五,用員利針者,《九針十二原》論曰:針大如釐,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

蓋腎俞兩旁,不可深刺,故用釐針泄腎臟之水氣,以治腹滿,上文形度骨度脈度筋度,未及於脾,此舉脾病,以足形度之義。

霍亂,刺俞旁五,足陽明及上旁三。

霍亂,胃病也。霍亂之病,脾胃不和,故亦刺少陰俞旁五。病在陽明,故刺足陽明,及上旁三,陽明胃俞,在腎俞之上,故曰及上旁。三者,兩旁各三刺也。本經論五臟,必兼言胃,故舉胃病以足五臟之義。

刺癇驚脈五,針手太陰各五,刺足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旁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針。

足太陽,舊本訛經太陽,今改。癇,癲癇也。驚,震驚也。癇驚之病,病在於脈,故刺癇驚脈有五,其一針手太陰各五。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出腋上,循臑內,各五者,左右各為五刺,刺之所以和金氣也。其一刺足太陽五,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循足太陽之脈,而五刺之,所以和水氣也。

其一刺手少陰經絡旁者一,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系不可刺,故刺經絡之傍,刺之所以和火氣也。其一刺足陽明一,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上入齒中,刺之所以和土氣也。其一取足上踝五寸,上踝五寸,膽足少陽光明穴也,刺三針,光明之上下也,刺之所以和木氣也。癇驚之病,陰陽不交,水火不齊,故為臟腑五行之刺,以足臟腑五行之義。

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暴,卒也。蹠,踐履也。跛,不正也。治病之法,各有內外上下之因,當從其因而察之。凡治消癉病起於內,僕擊病起於外,邪在上則偏枯,邪在下則痿厥,邪在中則氣滿發逆。此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之病,有虛有實,若肥貴人,則膏梁之疾,而為有餘也,氣機隔塞而閉絕,以致上下不通,推其致病之由,則卒憂之病也。

卒然厥逆,不通於上,則暴厥而聾,不通於下,則二便不調,偏塞閉不通,此暴憂內因之病,故曰內氣暴薄也。不從內暴憂外中風之病,則秉質故瘦,留著而不去之病也。若足踐履而行不正,非故瘦之疾,乃寒風濕外因之病也。凡此諸病,虛實不同,當察其因而治之。

黃帝曰: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帝因岐伯之言,申明臟腑受病,各有所生,知其所生,則知虛實之因,而治之不難矣。黃疸暴痛,癲疾厥狂,病雖發於一時,乃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之氣,貴得其平,五臟不平,由六腑不和,故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致上下九竅不利,由穀氣少入,穀神內虛,乃腸胃之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