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一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3)

1. 陰陽應象大論第五篇

別,音逼,下俱同。處,去聲。帝即以寒熱清濁,水火氣味,四時五行,申明陰陽應象之理,義有未盡,謂上古聖人,能體天地之陰陽,而應象於人身,必能以人身之陰陽,而應象於天地,故問於岐伯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於人形之中,而列別臟腑,本臟腑而端絡十二經脈,端、直,絡、橫也。

於十二經脈之中,而會通手足三陽三陰之六合,其於臟腑經脈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有名,小會之谿,大會之谷,連屬於骨,皆有所起,六氣分部,或逆或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常之綱紀,外內之應,皆有淺深之表裡,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岐伯舉五運五行,三才相合之理以對曰:東方生風,謂風,乃東方春生之天氣也,風生木,木生酸,謂五行五味之歸於地也,酸生肝,肝生筋。肝者,人之臟。筋者,人之體。謂五臟五體之屬於人也,人有五體,而五體復有所生,故筋生心,人有五臟,而五臟各有所主,故肝主目。

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

人之臟體本於地,地之行味本於天,是天氣之所在,即地氣人氣之所在,故就天之至微者,而推論之,其在天為玄,玄者,於穆而深微也,在天為玄,則在人為道,道者,平坦而共由也,在天為玄,則在地為化,化者,變化易生物也。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所謂在地為化者,化生五味,所謂在人為道者,道生智,所謂在天為玄者,玄生神。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

在天為玄,玄生神,是神者,天之主也,神為天之主,則無在非神,試就神之所在而推論之,神在天為風,則東方生風,神之所在也;在地為木,則風生木,神之所在也,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則肝生筋,酸生肝,亦神之所在也;至於在色、在音,在聲、在變動,在竅、在味、在志,亦無非神之所在也;各隨天之五氣,地之五行,人之五臟,而應象者也,故為蒼、為角、為呼,為握、為目、為酸、為怒、惟東方風木之肝臟為然耳。

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怒者肝之情,故怒傷肝,悲類乎憂,悲為脾情,亦為肺情,故悲勝怒,傷於情者,情相勝也。風傷筋,燥勝風,傷於氣者,氣相勝也。酸傷筋,辛勝酸,傷於味者,味相勝也,以明天地之氣味而歸於人也。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南方生熱,謂熱乃南方夏火之天氣也,熱生火,火生苦,火乃地之五行,苦乃物之五味,謂五行五味之歸於地也。苦生心,心生血,心為人之臟,血為人之體,謂五臟五體之屬於人也。五體復有所生,故血生脾,五臟各有所主,故心主舌。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聽說上古聖人,研究人體結構,在人體內區分了各個臟腑,從臟腑延伸出十二經脈。這些經脈有的直行,有的橫向交錯。

在十二經脈中,又會通了手足三陽三陰這六合經脈。這些臟腑、經脈和六合經脈,都按照自己的路徑循行,氣血發出的穴位,各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小的會聚之處稱為谿,大的會聚之處稱為谷,都連接到骨骼,都有自己的起始點。六種氣分佈在身體各處,有逆行也有順行,各有條理。四季陰陽變化,都有一定的綱紀,身體內外相互呼應,都有深淺層次之分。這些說法是真的嗎?

岐伯回答說:東方產生風,風產生木,木產生酸味,酸味滋養肝臟,肝臟滋養筋,筋滋養心,肝臟開竅於眼睛。

岐伯用五運五行和三才相合的道理來解釋說:東方產生風,是指東方春天產生的氣候。風生木,木生酸,是指五行五味回歸於大地。酸味滋養肝臟,肝臟滋養筋。肝臟是人體的臟器,筋是人體的一部分,這說明五臟和五體都屬於人體。人有五體,五體又相互滋生;人有五臟,五臟各有自己的功能,所以肝臟開竅於眼睛。

天的本質是深奧的,在人體則體現為規律,在地面則體現為變化。

人體的臟器和身體來自於大地,大地的味道來自於天空,所以天氣所在之處,也就是地氣和人氣所在之處。因此,從天空最精微之處來推論,天道的本質是深奧的。天道的深奧,在人體就體現為規律,在地面就體現為變化。

變化產生五味,規律產生智慧,深奧產生神。

所謂地面上的變化,是指變化產生五味;所謂人體內的規律,是指規律產生智慧;所謂天道的深奧,是指深奧產生神。

神在天上是風,在地上是木,在身體是筋,在臟腑是肝,在顏色是青色,在聲音是角,在發聲是呼喊,在動作是握持,在感官是眼睛,在味道是酸,在情緒是憤怒。

天道深奧,深奧產生神,所以神是天的主宰。神是天的主宰,那麼無處不是神的存在。試著從神所存在的地方推論,神在天上是風,所以東方產生風;神在地上是木,所以風產生木;神在身體是筋,在臟腑是肝,所以肝臟滋養筋,酸味滋養肝臟,這都是神的存在。至於在顏色、聲音、發聲、動作、感官、味道、情緒等方面,也都是神的存在,都隨著天上的五氣、地上的五行、人體的五臟而相互應合。所以顯現為青色、角音、呼喊、握持、眼睛、酸味、憤怒,只有東方風木屬性的肝臟是這樣的。

憤怒會傷害肝臟,悲傷可以克制憤怒。風會傷害筋,乾燥可以克制風。酸味會傷害筋,辛辣味可以克制酸味。

憤怒是肝臟的情緒,所以憤怒會傷害肝臟。悲傷類似於憂愁,悲傷是脾臟和肺臟的情緒,所以悲傷可以克制憤怒。這是情緒之間相互克制。風會傷害筋,乾燥可以克制風,這是氣之間相互克制。酸味會傷害筋,辛辣味可以克制酸味,這是味道之間相互克制。以此說明天地之氣味與人體之間的關係。

南方產生熱,熱產生火,火產生苦味,苦味滋養心臟,心臟滋養血液,血液滋養脾臟,心臟開竅於舌頭。

南方產生熱,是指南方夏天產生的火熱氣候。熱產生火,火產生苦味,火是地上的五行,苦味是物質的五味,這說明五行五味回歸於大地。苦味滋養心臟,心臟滋養血液,心臟是人體的臟器,血液是人體的一部分,說明五臟和五體都屬於人體。五體又相互滋生,所以血液滋養脾臟。五臟各有自己的功能,所以心臟開竅於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