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二 (8)
卷之二 (8)
1. 平人氣象論第十八篇
平人氣象者,無病人之脈氣與脈象也。欲識平人之脈,當以病脈死脈參之,欲識病脈死脈當以胃脈准之。五臟四時之脈,皆以胃氣為本,蓋五臟之氣,生於胃,而胃腑之氣,生於水穀也。
白話文:
健康人的脈象:
健康的脈象沒有生病或死亡時的脈象特徵。
辨識健康脈象的方法:
比較生病的脈象和死亡的脈象,就可以瞭解健康脈象的特點。辨識生病和死亡的脈象,則需要參照脾胃的脈象。
各臟腑在不同季節的脈象,都以脾胃之氣為基礎。這是因為,臟腑之氣產生於脾胃,而脾胃之氣則產生於食物。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
承上篇脈要精微,而問平人之脈也。
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健康人的脈象如何?」
岐伯回答道:人每次呼氣,脈搏動兩次。每次吸氣,脈搏也動兩次。呼氣與吸氣節奏穩定,脈搏總共跳動五次。偶爾會有深呼吸,稱為太息。這便是健康人的脈象。健康的人,就是沒有疾病的人。
一呼一吸為一息,平人之脈一呼再動,一吸再動,合呼吸定息之時,亦當一動,故脈五動。所以為五動者,乃閏以太息,如積余成閏,在於息之太過也。命曰,不病之平人。
白話文:
呼吸一次叫做一息,健康人的脈搏,每吸氣一次脈搏動一次,每呼氣一次脈搏也動一次,調節呼吸的時候,脈搏也會動一次,所以脈搏總共會動五次。之所以會動五次,是因為有喘息,就像累積的餘數變成了閏餘,出現在呼吸過度的情況下。這被稱為沒有疾病的健康人。
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
上為,去聲。不病則呼吸均調,病則短長乖錯,故常以醫之不病,而平息以調病人之脈,是為診候之法。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減於平人過半,故曰少氣,謂正氣衰微也。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
白話文:
平常就注意保持健康,生病了才去治療,不生病的时候也要预防疾病,所以要用平和的方法调理病人。
正常呼吸时,脉搏应该平稳,生病了呼吸就会出现长短不一、错乱的情况,因此平时就应该注意预防疾病,用平稳的方法调理病人的脉搏,这就是诊断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人吸一口气,脉搏跳动一次,呼一口气,脉搏也跳动一次,这叫做少气,是指正气衰弱。
人吸一口气,脉搏跳动三次,呼一口气,脉搏也跳动三次,而且还伴随躁动、尺脉热的情况,就叫做病温。如果尺脉不热,脉搏滑利,就叫做病风。如果脉搏涩滞,就叫做痹病。
躁,猶疾也。滑,流利也。澀,凝滯也。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為躁疾之脈也,脈躁疾而尺膚熱,則曰病溫。尺膚不熱,脈不躁疾,其脈流利而滑,則曰病風。其脈不滑,凝滯而澀,則曰痹病也。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白話文:
躁,就像疾病一樣。滑,形容順暢。澀,形容停滯不通。人一呼氣,脈搏跳動三次,一吸氣,脈搏也跳動三次,這就是躁疾的脈象。脈搏躁疾,尺膚發熱,稱為溫病。尺膚不熱,脈搏不躁疾,脈象順暢,稱為風病。脈象不順暢,停滯不通,稱為痹病。
一個人一呼氣,脈搏跳動四次以上,表示死亡。 脈搏停止跳動,表示死亡。 脈搏忽快忽慢,表示死亡。
數,音朔,下同。人一呼,脈四動以上,則太過之極。脈絕不至,則不及之極,乍疏乍數,則錯亂之極,故皆曰死。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白話文:
數:音同「朔」,以下皆同。一個人一呼氣,脈搏跳動超過四次以上,則為過度極致。脈搏停止跳動,則為不足極致。忽快忽慢,則為脈象錯亂極致。因此,這些情況都被稱為死亡。
一般人平常的元氣來自於胃;胃,是平常人的元氣根源。人若沒有胃氣,就是逆亂,逆亂就會死亡。
平人受谷以生,故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即平人之常氣也。谷入於胃,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人無胃氣而絕食,則曰逆,逆者死。
白話文:
一般人靠著穀物才能存活,所以一般人的正常生理機能都源自於胃。胃就是一般人正常的生理機能。穀物進入胃中,五臟六腑就會接收這些營養,所以人如果沒有胃氣就不能進食,這叫做「逆」,「逆」就代表死亡。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臟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
白話文:
春天脈搏微緊,稱為正常。脈搏緊而不見脈滑者,主肝病。只見脈搏緊,而沒有脈滑者,主死亡。脈滑而有毛脈,稱為秋天得病。毛脈嚴重者,為現在得病。臟氣散於肝臟,肝臟藏有筋膜之氣。
肝之藏如字,下心脾腎之藏同。胃者,中土柔和之氣,五臟四時之所需也。春得胃脈,其脈微弦,則曰平脈。弦多胃少,則曰肝病。但弦無胃;則曰死脈。胃而有毛者,其脈微弦,兼得輕浮之毛脈也。毛乃秋脈,見於春時,金虛其位,故至秋當病。若毛脈過甚,木受金刑,不必至秋,今當病也。夫肝之所以為弦脈者,乃臟真之神氣散於肝,而肝復藏筋膜之氣也。
白話文:
肝臟的藏象,和「肝」字一樣,位於心脾腎下方,與這些臟腑相同。胃是中間的土質,柔和之氣,是五臟、四季所需要的。春季得到胃脈,脈象微弱而緊,稱為平脈。緊脈多而胃脈少,稱為肝病。只有緊脈而沒有胃脈,稱為死脈。胃脈中有毛脈者,脈象微弱而緊,兼有浮動的毛脈。毛脈屬秋季脈象,出現在春季,表示金氣虛弱,因此到了秋季就會生病。若毛脈過多,木氣受金氣刑剋,不必等到秋季,現在就會生病。肝之所以會出現緊脈,是因為臟腑真氣散佈於肝,而肝又藏納筋膜之氣。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臟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白話文:
夏天的胃氣稍微不足,稱為平胃。胃氣不足而心氣過多,稱為心病。但是胃氣極為不足,稱為死症。胃中有發熱感,稱為冬病。發熱感嚴重,稱為今病。臟腑真氣通達於心,心臟貯藏著氣血。
夏得胃脈,其脈微鉤,則曰平脈。鉤多胃少,則曰心病。但鉤無胃,則曰死脈。胃而有石者,其脈微鉤,兼得下沉之石脈也。夏得冬脈,水虛其位,故曰冬病。石甚,則火受水刑,故今病也。夫心之所以為鉤脈者,乃臟真之神氣通於心,而心復藏血脈之氣也。
白話文:
夏天脈搏出現微鉤,稱為「平脈」。鉤脈多,胃脈少,表示心臟有病。只有鉤脈,沒有胃脈,稱為「死脈」。如果有胃石症,脈搏會出現微鉤,同時也能觸摸到沉下的石脈。
夏天有「冬脈」的現象,表示體內的水分不足,所以稱為「冬病」。胃石嚴重時,會導致體內水火失衡,出現疼痛的症狀。
心臟之所以會出現鉤脈,是因為心臟的陽氣與全身的氣血相通,心臟同時也儲藏著血液。
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臟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
白話文:
夏季胃氣稍弱,稱為「平」。胃氣過弱,脾氣不足,稱為「脾病」。完全沒有胃氣,稱為「死」。胃氣弱且有胃結石,稱為「冬病」。胃氣極度虛弱,稱為「今病」。脾臟的真氣滋潤於脾,脾主藏肌肉之氣。
長夏得胃脈,而微軟弱,則曰平脈。弱多胃少,則曰脾病。代,軟弱之極也。軟弱極而無胃氣,則曰死脈。軟弱有石者,以明水氣乘土,至冬水氣內虛,故曰冬病。弱甚,則脾脈大虛,故今病也。夫脾脈之所以為軟弱者,乃臟真之神氣濡於脾,而脾復藏肌肉之氣也。
白話文:
夏季如果摸到胃脈,感覺微弱無力,稱為「平脈」。如果胃脈非常微弱,幾乎摸不到,就稱為「脾病」。「代」表示脈象極度微弱無力。脈象極度微弱無力且沒有胃氣,稱為「死脈」。如果脈象微弱無力且有「石脈」感,表示水氣侵犯土氣;到了冬天,水氣會內虛,所以稱為「冬病」。如果脈象非常微弱,表示脾脈大虛,所以會引發目前的疾病。脾脈之所以會微弱無力,是因為臟腑的精氣滋養脾臟,而脾臟又負責儲藏身體肌肉的氣。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臟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
白話文:
秋天,胃部稍微有毛髮,稱為健康。毛髮多而胃部少,表示肺部有問題。但沒有毛髮而有胃部,表示死亡。有毛髮而且緊繃,表示春天有疾病。緊繃得很厲害,表示現在有疾病。臟腑真正的上端高於肺,這是為了運行氣血陰陽。
秋得胃脈,其脈微毛,則曰平脈。毛多胃少,則曰肺病。但毛無胃,則曰死脈。毛而有弦者,木氣乘金,至春木氣內虛,故曰春病。若弦甚,則木氣虛而乘侮至,故今病也。夫肺之所以為毛脈者,乃臟真之神氣高於肺,肺朝百脈,以行榮衛陰陽也。
白話文:
秋天診斷胃脈,如果脈搏微弱且有毛刺,則稱為「平脈」。如果毛刺較多而胃氣較少,則表示有肺病。如果脈搏只有毛刺而沒有胃氣,則稱為「死脈」。脈有毛刺且伴有弦脈,表示肝氣侵犯肺氣,到春天時肝氣內虛,因此稱為「春病」。如果弦脈較明顯,則表示肝氣虛弱而受到侵犯,因此是目前的病情。肺脈之所以會有毛脈,是因為臟腑的真氣高於肺,肺主管全身的脈絡,以運行營衛氣血和陰陽。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白話文:
冬則胃中有微石,稱為「平」。石多而胃少,是腎臟之病。唯若石而無胃,則為死亡。石而有鉤,是夏季之病。鉤狀甚大,是目前之病。內臟之氣真往下到腎臟,腎臟儲藏骨髓之氣。
冬天胃中出現少量結石時,稱為「平」。結石過多而胃部虛弱,是腎臟有問題。只有結石而沒有胃,就是死亡了。結石上有「鉤」狀突起,是夏季會發生的疾病。鉤狀突起很大,是當前發生的疾病。內臟的精氣下行到腎臟,腎臟儲存著骨髓的精氣。
冬得胃脈,其脈微石,則曰平脈。石多胃少,則曰腎病。但石無胃,則曰死脈。石而有鉤者,火氣乘水,至夏火氣內虛,故曰夏病。若鉤甚,亦本氣虛而乘侮至,故今病也。夫腎之所以為石脈者,乃臟真之神氣下於腎,而腎復藏骨髓之氣也。蓋肝主疏泄,故曰散。心主血脈,故曰通。
白話文:
冬天如果胃脈出現(指觸摸到胃的脈象),脈象微弱而堅硬,這就是正常脈象。如果脈象很硬但脈搏很弱,說明胃氣不足。如果脈搏很硬但沒有脈搏,說明脈象已死。脈象堅硬而有痛楚的情況,是因為火氣過旺,壓制了水氣。到了夏天,火氣內熱,所以說是夏病。如果痛楚劇烈,也說明本氣虛弱,被外邪入侵,所以是現在的病。脈象堅硬的原因是,真氣下沉,與骨氣相結合導致的。肝主疏散,所以脈象散。心主血脈,所以脈象通暢。
脾主灌溉,故曰濡。肺位居上,故曰高。腎為水臟,故曰下也。春言胃而有毛,金刑木也。夏言胃而有石,水刑火也。長夏秋冬,一言軟弱有石,一言毛而有弦,一言石而有鉤,皆我勝者而反乘之。蓋勝我者刑之,由於本氣之虛,我勝者乘之,亦由本氣之虛也。又春夏今病,皆言受克,長夏今病,則言本虛,秋冬今病,則言乘侮,以明受克乘侮,皆因本氣之虛,錯綜其意,欲人彼此互推,知其由也。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白話文:
脾臟負責灌溉滋潤身體,所以叫做「濡」。肺臟位於身體上方,所以叫做「高」。腎臟是水份相關的臟器,所以叫做「下」。
春天說胃中有毛,是因為金屬性剋制木屬性。夏天說胃中有石頭,是因為水屬性剋制火屬性。
長夏、秋天和冬天,有時說身體軟弱有石頭,有時說有毛又有弦脈,有時說有石頭又有鉤狀脈。這些都是因為我方佔優勢,卻反過來被對方所制約。
原因是:剋制我方的一方會刑剋我方,是因為我方的本氣虛弱;我方剋制的一方會乘勝追擊,也是因為我方的本氣虛弱。
此外,春天和夏天的病症,都說是受到剋制;長夏的病症,則說是本氣虛弱;秋冬的病症,則說是受到乘侮。
這說明瞭受克、乘侮等病症都因為本氣虛弱。通過對這些病症的探討,期望大家互相佐證,瞭解病症的成因。
胃中的一條大脈,叫做「虛裏」,穿透橫膈連接肺部,從左胸下方穿出,叩擊時感覺到是衣物與之相應,這條脈是氣脈的根本所在。
五臟之脈,資生於胃,胃為中土,氣通四旁,故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大絡,胃外之絡脈也。虛里,四通之義也。其絡,中貫膈、上絡肺,橫出於左乳之下,其動則外應於衣,是經脈之宗氣也。是知胃絡,不但通四旁,貫膈絡肺,而且合於宗氣,此言胃絡之平氣也。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
白話文:
人體五臟六腑的經脈,都由胃部供給養分。胃就像中心大本營,氣機能通達四面八方,所以胃部的大經脈稱為「虛裏」。「虛裏」是指貫通四面的意思。
這條經脈,從胃部直穿膈肌,向上連接肺,從左乳下方橫向發展。當它運動時,會在衣服外面激起波動。這條經脈就是宗氣之源。
由此可知,胃經不僅通達四面八方,貫穿膈肌,連接肺,而且與宗氣相合。這說明胃經具有調和全身氣機的作用。
若連續出現多次喘氣困難,則病症位於中焦,氣結橫隔,可能有積痰。
盛喘而數,其氣欲絕者,是宗氣不上出於肺,以司呼吸,則其病在膈中也。病在膈中,故宗氣內結而橫逆,結而橫,則膈中有積矣,此言胃絡之病氣也。
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白話文:
嚴重氣喘,呼吸急促,像是要斷氣一樣,這是因為宗氣(負責呼吸的元氣)無法上升到肺部發揮作用。這種情況說明疾病在膈肌中。由於疾病在膈肌中,所以宗氣在內部瘀結並橫著運行,這樣一來,膈肌中就會產生積滯,這指的是胃經上的病邪。
宗氣脫而絕不至,則曰死。所以然者,以宗氣出於乳之下,其動應衣,今絕不至,是宗氣泄也。泄,猶脫也。此言胃絡之死氣也。是不但五臟之脈,有平脈病脈死脈;而宗氣之脈,亦有平氣病氣死氣也。
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
白話文:
中樞之氣如果離體不再到達,這就是死亡。這是因為中樞之氣發於胸腔之下,它的運行會帶動衣物。現在中樞之氣不再到達,這是中樞之氣耗散的緣故。耗散,類似於脫離。這是在說胃經中的死氣。因此,不只是五臟的經絡,有平脈(正常的脈)、病脈(異常的脈)、死脈(沒有脈象);中樞之氣的脈動,也有平氣(正常的氣息)、病氣(異常的氣息)、死氣(沒有氣息)。
若要瞭解寸口脈太過與不及的症狀,寸口脈:中指短,表示會頭痛。寸口脈:中指長,表示腿腳疼痛。寸口脈:
中手促促,上擊者,曰肩背痛。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寸口脈,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
白話文:
手掌心部鼓脹緊繃,向上按壓時疼痛,表示肩膀和背部疼痛。
寸口脈,深沉而有力,表示疾病在身體內部。
寸口脈,浮在表面而跳動有力,表示疾病在體表。
寸口脈,深沉而虛弱,表示寒熱,疝氣和少腹疼痛。
寸口脈,深沉而橫著跳動,表示脅下有積聚,肚子中有橫向積聚的疼痛。
寸口脈,深沉,而且伴有喘息,表示寒熱。
上三中,去聲。橫,去聲。胃脈屬土,位居關部,上寸下尺,亦以胃氣為本,故舉寸口尺中之脈以明之。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之脈病,須以長短浮沉之脈而知之。寸口之脈,中於手指之下,脈氣短者,短則氣虛。不及於上,故頭痛,頭痛正虛於上也。寸口脈中於手指之下,脈氣長者,長則氣盛,太過於下,故足脛痛。
白話文:
上三中這個穴點,讀「上三ㄓㄨㄥ」,橫穴,讀「ㄏㄤˊ」。胃經脈屬土,位於關節部位,上面一寸,下面一尺,也是以胃氣為主的,所以參照寸口和尺中的脈象來判斷。
想要知道寸口脈過盛或不足的脈病,必須從脈的長短、浮沉來判斷。寸口脈,位於手指下方,脈氣短促表示氣虛,氣不夠,無法到達上面,所以頭痛。頭痛正是上虛的表現。寸口脈位於手指下方,脈氣長長表示氣盛,氣太盛,往下走,所以小腿痠痛。
足脛痛邪實於下也。寸口脈中於手指之下,脈氣促,而上擊者,促則內虛,不及於內,上擊則外實,太過於外,故肩背痛。肩背痛,內虛外實也。寸口脈沉而堅者,太過於內也,故病在中。寸口脈,浮而盛者,太過於外也,故病在外。寸口脈,沉而弱者,不及於內也,故為寒熱及疝瘕,而少腹痛。
白話文:
足部和小腿疼痛,是因為邪氣鬱結在身體的下部。寸口脈在手指下方,如果脈搏短促且上擊,表示身體內虛,而外部實熱;如果脈搏沉穩而堅硬,表示體內過熱,所以疾病在中焦。如果寸口脈浮而有力,表示體外過熱,所以疾病在體表。如果寸口脈沉而虛弱,表示體內虛寒,所以會出現寒熱和疝氣,並伴有小腹疼痛。
寸口脈,沉而橫者,太過於內也。故脅下有積。而腹中亦有橫積痛,寸口脈,沉而喘者,或太過,或不及,故但為寒熱,寒熱之證,有有餘,有不足也。橫,橫逆。喘,喘急。橫與喘,言脈之形象,非謂病也。
白話文:
寸口的脈搏,沉下去而且橫著走,這是由於體內有過多的鬱結。因此,肋骨下面會有積塊,腹部也會有橫著的積塊疼痛。寸口的脈搏,沉下去而且急促,可能過多,也可能不足,所以僅表現為寒熱。寒熱的病症,有過剩的,也有不足的。橫,橫著。喘,喘氣急促。橫和喘,是描述脈象的形狀,不是指疾病本身。
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曰病在內。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脈滑者曰風。脈澀者,曰痹。緩而滑,曰熱中。盛而緊,曰脹。
白話文:
脈搏有力、滑順而堅實,表示疾病在外。脈搏微弱、實而堅實,表示疾病在內。脈搏微弱無力且澀滯,表示久病。脈搏滑浮而急速,表示新病。脈搏急促,表示疝氣或腫瘤。小腹疼痛,脈搏滑順,表示風邪。脈搏澀滯,表示痺證。脈搏緩和而滑順,表示熱證。脈搏有力而緊實,表示脹氣。
此復言太過不及之脈病,以足上文未盡之意。脈盛滑堅,則陽氣太過,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則陰氣太過,故曰病在內。脈小弱以澀,則氣血不及,故謂久病。脈滑浮而疾,則氣血太過,故謂新病。疝瘕少腹痛,有虛有實,上文寸口脈沉弱,病疝瘕少腹痛,乃正氣不足也。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脈象過度和不足的症狀並沒有完全說明。脈搏強盛而滑實堅硬,表示陽氣過盛,所以說疾病在外。脈搏細小、實而堅硬,表示陰氣過盛,所以說疾病在內。脈搏細小、虛弱而澀滯,表示氣血不足,所以說是久病。脈搏滑動、浮於表層且快,表示氣血過盛,所以說是新病。對於疝氣、腫塊和下腹疼痛,會出現虛證和實證兩種情況。如果上文中的寸口脈沉弱,而病人有疝氣、腫塊和下腹疼痛,那是因為正氣不足。
此脈急而曰疝瘕少腹痛,乃邪氣有餘也。脈滑為風者,風為陽邪,善行數變,故脈滑也。脈澀為痹者,痹主閉拒,血氣凝滯,故脈澀也。脈緩而滑者,土氣內虛,陽熱過盛,故曰熱中。脈盛而緊者,土氣有餘,邪氣內實,故曰脹也。此論太過不及之脈,而知有餘不足之病,不但寸口為然,所以足上文未盡之意者如此。
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它。脈反四時,及不間臟,曰難已。
白話文:
這個脈象急促,主因是疝氣、少腹疼痛,是邪氣過盛所致。脈象滑利,主因是風邪,風邪是陽邪,善於變化,所以脈象滑利。脈象澀滯,主因是痹症,痹症主要閉塞不通,血氣凝滯,所以脈象澀滯。脈象緩慢而滑利,主因是體內土氣虛弱,陽熱過盛,所以說是熱中。脈象強盛而緊繃,主因是體內土氣過盛,邪氣實熱,所以說是脹。這段論述的是脈象過度和不足的情況,藉此瞭解病症有餘和不足,不只針對寸口脈,因此足上文之意尚未盡述。
脈象順應陰陽,疾病容易痊癒。脈象逆反陰陽,疾病難以痊癒。脈象合乎四季變化,說明疾病沒有其他問題。脈象違背四季變化,且不協調臟腑,說明疾病難以痊癒。
易、間,皆去聲。太過不及之脈,而有有餘不足之病,尤貴陰陽之相從,故脈從陰陽,其病易已,脈逆陰陽,其病難已,所謂脈從陰陽者,脈得四時之順也。順者,春弦、夏鉤、秋毛、冬石也。得順,則雖病無他;無他,無他變也。所謂脈逆陰陽者,脈反四時也。反者,胃而有毛,胃而有石,毛而有弦,石而有鉤也。
白話文:
未能有所作爲,不足以稱道
間臟者,外淫之邪,始傷皮毛,肺先受之,肺欲傳肝,而腎間之,腎欲傳心,而肝間之,肝欲傳脾,而心間之,心欲傳肺,而脾間之,脾欲傳腎,而肺間之,乃子母相生,臟不受刑,今不間臟,則臟受刑,故病難已。
白話文:
間臟:是指當外來邪氣侵犯人體時,首先會損傷皮膚組織,而肺部最先受到影響。
臟不受刑:原本外來的邪氣會按照「母生子、子生母」的順序依次傳遞給不同的臟腑,形成一個循環。這樣一來,臟腑之間互相協調,就不會受到傷害。
今不間臟:如果外邪沒有按照這個順序傳遞,而是直接攻擊某個臟腑,就會導致那個臟腑受到損傷,從而出現疾病,而且很難治療。
臂多青脈,曰脫血。尺脈緩澀,謂之解㑊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後泄。脈尺粗常熱者,謂之熱中。
白話文:
手臂上有許多青筋,稱為脫血。尺脈緩慢而澀滯,表示安臥休息可以解困。脈象充盛,稱為脫血。尺脈澀滯而滑利,表示容易流汗。尺脈寒冷而細微,稱為後泄。尺脈粗壯且經常發熱,稱為熱中。
解,懈同。㑊,音亦。餘篇解、㑊同。上文診寸口而知病之所在,此診尺脈而知病之所在也。自此至婦人妊子,其辭意與《靈樞·論疾診尺》論大略相同。臂多青脈者,自尺脈而至於臂,臂內絡脈之色多青也。肝色青,肝藏血,臂多青脈,則知肝血不能熱肉充膚,淡滲皮毛,故曰脫血。
白話文:
「解」和「懈」是同一個意思。「㑊」發音為「亦」。其他文章中的「解」和「㑊」也是同一個意思。上文通過診脈寸口來瞭解疾病的位置,這裡通過診脈尺脈來瞭解疾病的位置。從這裡到「婦人妊子」,其文章內容與《靈樞·論疾診尺》中關於診脈尺脈的大致相同。如果手臂上有許多青紫色的脈絡,說明從尺脈到手臂,手臂內部連接的脈絡顏色都偏青。肝臟顏色青,肝臟儲藏血液,手臂上有許多青紫色的脈絡,說明肝血無法滋養肌肉和皮膚,使得皮膚蒼白且毛孔外滲,所以說這是「脫血」的表現。
若尺脈緩澀,則氣血內虛,故謂之解㑊安臥。解㑊,猶懈怠,安臥,猶嗜臥也。不但臂多青脈曰脫血,若尺脈強盛,則陰氣不和,亦謂之脫血。尺澀,尺膚澀也。脈滑,尺脈滑也,膚澀脈滑,則氣機從陰出陽,故謂之多汗。尺寒,尺膚寒也。脈細,尺脈細也。膚寒脈細,則生陽之氣不能外達,故謂之後泄。
白話文:
如果尺脈(手腕內側的脈搏)緩慢且澀滯,說明氣血虛弱,因此稱之為「解㑊安臥」。「解㑊」猶如懈怠,「安臥」猶如嗜睡。
不僅是手臂上的青筋多稱為「脫血」,如果尺脈強盛,說明陰氣不調和,也稱之為「脫血」。「尺澀」指尺骨皮膚乾燥。「脈滑」指尺脈滑利,「膚澀脈滑」說明氣機從陰部轉化為陽氣外散,因此稱之為「多汗」。
「尺寒」指尺骨皮膚發涼。「脈細」指尺脈細弱,「膚寒脈細」說明生陽之氣無法外達,因此稱之為「後泄」。
粗,猶大也,尺粗,尺脈大也。常熱,膚常熱也。脈粗膚熱,則陽氣有餘,故謂之熱中。此診尺脈尺膚,而知病之所在也。
白話文:
「粗」,如同「大」。「尺粗」,就是尺脈脈搏大。「常熱」,表示皮膚總是發熱。「脈粗膚熱」,說明陽氣過盛,所以稱為「熱中」。這是在診斷時,根據尺脈尺膚的狀態,就可以知道疾病的部位了。
頸脈動喘疾咳,曰水。目內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溺黃赤安臥者,黃疸。已食如飢者,胃疸。面腫,曰風。足脛腫,曰水。目黃者,曰黃疸。
白話文:
脖子血管跳動,喘氣咳嗽,叫做水病。眼睛裡微腫,像蠶寶寶一樣凸起來,叫做水病。小便顏色黃赤,躺著安穩的,是黃疸。吃飽了還像餓一樣,是胃疸。臉腫,叫做風病。小腿腫,叫做水病。眼睛發黃,叫做黃疸。
溺,鳥,去聲。更有不待診尺,但論疾而知其病之所在者,如頸脈動喘疾咳,則知水氣內動,故曰水。目內微腫,如臥蠶起之狀,則知水氣外呈,故亦曰水。若溺黃赤安臥,則知濕熱在中,而為黃疸。已食如飢,則知邪熱在中,而成胃疸。論其面腫,則知風動於上,故曰風,論其足脛腫,則知水動於下,故曰水。
白話文:
淹溺、鳥鳴
有些醫生不用切脈診斷,只問及症狀就能知道病在哪裡,例如:
- 頸脈跳動、呼吸困難、咳嗽:表明水氣在體內運行,所以稱為「水」。
- 眼睛內側微微腫脹,像臥蠶一樣:表明水氣在外顯現,所以也稱為「水」。
- 小便呈現黃色或紅色,且身體可以平穩躺臥:表明濕熱在體內,導致黃疸。
- 吃完後仍然感到飢餓:表明邪熱在體內,導致胃疸。
- 如果面部腫脹:表明風邪在頭部運行,所以稱為「風」。
- 如果小腿腫脹:表明水在體下運行,所以稱為「水」。
所謂黃疸者,不但溺黃赤安臥,必目黃者,始曰黃疸。上文未言目黃,故重言以申明之。此論疾而知其病之所在也。
婦人,手少陰動甚者,妊子也。
白話文:
所謂「黃疸」,不單只是小便黃赤,而且必須眼睛也發黃,才能稱為黃疸。上文只說小便黃赤,沒有提到眼睛發黃,所以再次強調以說明。這是根據疾病現象來推斷疾病所在之處。
女子若手少陰脈搏動得厲害,表示已經懷孕。
少陰尺脈也,診尺之法,即知病之所在,亦可知婦人之有妊。婦人兩手少陰脈動甚者,則知腎氣有餘,感天一所生之氣,故妊子也。
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藏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
白話文:
少陰脈指尺部的脈搏,從尺脈的診法,可以知道疾病所在,也能判斷婦人是否懷孕。婦女兩手的少陰脈脈動很明顯,表示腎氣旺盛,受到了上天賦予的生氣的影響,因此懷有身孕。
脈象有順逆之分,四時之氣未得收藏。春天夏天脈象瘦小,到了秋冬脈象浮大,這就是逆反四時的徵兆。
脈有逆從,即上文脈從陰陽,脈逆陰陽之謂也。四時未有藏形,至春夏而脈未弦鉤,至秋冬而脈未毛石也。春生夏長,其氣外盛,而脈反瘦,秋收冬藏,其氣內斂,而脈反浮大,與時不順,命曰逆四時也。
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白話文:
脈象有順從和逆反兩種。順從是指脈象順應自然規律,而逆反是指脈象違背了自然規律。
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一定的脈象特徵。在春夏季,脈象應該弦細有力,但在這種情況下脈象卻表現得很弱小;在秋冬季,脈象應該沉細有力,但在這種情況下脈象卻表現得很浮大。這種與季節特徵不符的情況,叫做「逆四時」。
風熱但脈搏平緩,泄瀉且脫血,脈搏有力,病症在內部;脈搏無力,病症在外表。脈象緊澀硬實,皆為難以治療。這稱為「逆四時」。
有病之脈,亦貴陰陽外內之相應。如風熱之病,陽氣盛也。脈應洪大,而反靜,泄而脫血,陰虛病也。脈應內虛,而反實,病在中,則邪實於內,脈應沉實,而反虛。病在外,則邪盛於外,脈應浮大,而反澀堅,此脈不應病,病不應脈,皆為難治。亦命曰反四時也。
白話文:
有疾病的脈象,也重視陰陽、內外相互對應。例如風熱疾病,陽氣旺盛,脈象應該強勁有力,但如果反而平靜無力,且有失血虛脫的現象,表示陰虛。脈象應該虛弱,但如果反而充實,表示病邪在內,脈象應該深沉有力,但如果反而虛弱。病邪在外,脈象應該浮動有力,但如果反而拘緊堅硬,這種脈象和病情不相符,病情和脈象矛盾,都表示難以治療。這也稱為「反四時」。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白話文:
人以飲食為生存的根本,因此人若斷食則會死亡。人體脈搏不受胃氣支配,也會死亡。所謂不受胃氣支配,是指能夠感受到身體內臟的脈搏,卻感受不到胃氣。所謂脈搏感受不到胃氣,是指肝臟的脈搏不緊,腎臟的脈搏不硬。
人籍水穀以生,是人以水穀為本。人非水穀不生,故人絕水穀則死。人絕水穀則死,而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柔和之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至春而肝不微弦,至冬而腎不微石也。此脈本於胃,而胃本於水谷也。
太陽脈至,洪大以長。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
白話文:
人體依靠飲食來生存,因此飲食是人體的根本。一個人如果沒有飲食,就無法生存,所以如果一個人停止飲食,就會死亡。一個人停止飲食就會死亡,而脈搏中沒有胃氣也會死亡。所謂沒有胃氣,指的是脈搏只能夠感受到真臟脈,而無法感受到柔和的胃氣。所謂脈搏中沒有胃氣,指的是到了春天,肝脈不微弦,到了冬天,腎脈不微石。這些脈象都是源於胃,而胃的健康又是源於飲食。
陽脈來臨的時候,脈象強勁有力且持續。 少陽脈來臨的時候,脈象時而急促時而疏緩,時而短促時而綿長。 陽明脈來臨的時候,脈象浮現強勁而短促。
此舉三陽之脈象,以明胃氣合於三陽之六腑。下文平脈病脈死脈,以明胃氣合於三陰之五臟也。太陽,巨陽也。太陽脈至,則洪大以長,此陽氣有餘,而主開之象也。少陽,初陽也,少陽脈至,則乍數乍疏,乍短乍長,此初陽漸生,而主樞之象也。陽明,二陽也。陽明脈至,則浮大而短,浮大,陽也。
白話文:
上記描述的是三陽脈的徵象,說明它們與三陽之六腑的胃氣相合。文章後面的部分描述平脈、病脈和死脈,來說明胃氣與三陰之五臟的關聯。
太陽經,就好像陽氣最盛的正午。太陽脈浮現時,會表現出洪大而持久的特徵,這是陽氣充盛,主司開闔的狀態。
少陽經,就像初生的陽光。少陽脈浮現時,會出現忽數忽疏,忽短忽長的現象,這是因為初生陽氣逐漸升起,主司樞轉的表現。
陽明經,就好像兩個陽氣合在一起。陽明脈浮現時,會表現出脈浮大而短促。脈浮大是因為陽氣旺盛,脈短促是因為氣血壅滯。
浮大而短,陽明主闔之象也。三陽主六腑,胃氣合於六腑,故舉三陽之脈以明之。
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白話文:
脈象浮大而短,是陽明主降之象。三陽經主六腑,胃氣與六腑相合,故舉三陽經脈以說明之。
正常的心脈脈象,連續像串珠子,又像滑過竹子一樣,稱為「心平」。夏季以胃氣為本,心脈脈象喘喘連續,中間略微彎曲,稱為「心病」。死亡的心脈脈象,前面彎曲,後面平居,就像拿著帶鉤,稱為「心死」。
五臟有平脈、病脈、死脈,皆以胃氣為本。夫平心脈來,其脈來累累然如連珠之滑利,復如循琅玕之平和,心脈如是,則心氣通調,如曰心平。心主夏火,故夏以胃氣為本。若病心脈來,其脈喘喘急疾而連屬,不若累累之連珠也,其中微曲,不若循琅玕之平和也。心脈如是,則心氣不和,故曰心病。
白話文:
五臟有平脈(健康脈象)、病脈(疾病脈象)、死脈(致命脈象),這些脈象皆以胃氣為根本。
平穩的心臟脈象,脈搏跳動平順有節奏,就像連續的圓珠滑動般圓滑,又像是撫摸光滑的琅玕石般平穩。這種脈象說明心氣運行通暢,所以稱為心平。心臟屬夏季火氣,因此夏季以胃氣為根本。
如果心臟出現問題,脈象會喘促急促而連續,不像健康脈象的連續圓潤。脈搏中間略有彎曲,不像健康脈象的平穩。這種脈象說明心氣不和,所以稱為心病。
若死心脈來,前診則脈曲如鉤,後則居而不動,其曲也如操帶鉤,無柔合之胃氣,故曰心死。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英,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
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白話文:
如果心臟停止跳動,診脈時,脈搏會像鉤子一樣彎曲,之後就靜止不動,彎曲的形狀就像繫鞋帶的鉤子,完全沒有柔順的胃氣,所以叫做心死。
肺氣平和時,脈搏沉沉靜靜,像榆樹的果實掉落一樣,叫做肺平。秋天以胃氣為本,如果肺病了,脈搏不上不下,像沿著雞毛一樣,叫做肺病。肺臟停止運作時,脈搏就像漂浮的物件,像……,像風吹動毛髮一樣,叫做肺死。
厭,平聲。厭厭聶聶,安靜而輕小也。如落榆筴,輕薄而不虛也。此乃肺之平脈,肺主秋金,故秋以胃氣為本,不上不下,似浮非浮,似沉非沉,而非厭厭聶聶也。如循雞羽,極輕極虛,不若榆筴之落也,故曰肺病。如物之浮,虛而無根也。如風吹毛,散而不收也。脈無胃氣,故曰肺死。
白話文:
厭倦而虛浮而不虛實,不上不下而並不厭倦虛浮。
平肝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白話文:
肝氣平和的脈象:脈象平穩,輕軟飄浮,猶如觸摸長竿末端,稱為「肝平」。
春季以胃氣為根本,肝病的脈象:脈象充盈有力且滑利,猶如沿著長竿而行,稱為「肝病」。
肝氣衰竭的脈象:脈象急促而有力,猶如新張弓弦的緊繃感,稱為「肝死」。
耎弱招招,柔和而起伏也,如揭長竿末梢,應指而上下也,此乃肝之平脈。肝主春木,故春以胃氣為本,盈實而滑,不耎弱矣。如循長竿,其體堅硬,不若末梢之上下矣。故曰肝病,急益勁者,較之滑脈而且急,較之長竿而益勁,其勁急也,如新張之弓弦,無柔和之胃氣,故曰肝死。
白話文:
柔軟波動,起伏有致,就像抬起長竿的末端,隨著手指上下移動,這就是肝脈平和的表現。肝主春木,因此春季以胃氣為根本,飽滿順滑,不會柔軟波動。如果像沿著長竿而行,其桿身堅硬,不如末梢上下起伏自如。所以說,肝病如果脈搏急促有力,比滑脈更急,比長竿更勁,這種急促有力就像新張的弓弦,沒有柔軟的胃氣,這就是肝氣衰竭的表現。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烏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白話文:
脾臟脈象平和,脈來和緩柔順,如雞踏地,稱為脾臟平和。夏季以胃氣為主,脾臟生病脈象呈現,實而有力,如雞抬起腳掌,稱為脾臟有病。脾臟虛弱的脈象,銳利堅硬,如烏鴉的嘴喙,如烏鴉的腳爪,如屋頂漏水,如流水般,稱為脾臟虛弱。
喙,音誨,餘篇同。和柔相離,本中土和柔之氣,而離散於四旁也。如雞踐地,雞足,四爪踐地,猶脾土和柔而濡潤也。此脾之平脈,合於季土,故長夏以胃氣為本,實而盈數,其脈牢固有餘,不和柔而四散也。如雞舉足,其脈拳而收斂,不如踐地之舒布也,故曰脾病。銳堅,銳利堅固,不柔和也。
白話文:
喙,同「誨」,其他章節也一樣。和柔而分離,是指脾土天生和柔的氣質,但卻散佈在四周各處。就像雞踩在地上時,四隻爪子踩在地上,猶如脾土和柔而滋潤。這是脾臟正常的脈象,對應著夏季的中土,因此長夏時節以胃氣為根本,充實飽滿,脈象牢固強勁,而不和柔而分散。就像雞抬起腳時,脈象收縮聚集,不如踩在地上時舒展,所以稱為「脾病」。銳利堅固,指不柔和順暢。
其銳也,如烏之喙,尖而不和,其堅也,如烏之距,著實而強,此脾土之不行也。其行,則如屋之漏,點滴稀疏,如水之流,去而不返,夫脾土中和,剛勢之極,散漫之極,皆為死脈,故曰脾死。
白話文:
它的尖銳就像烏鴉的喙,尖但沒用,它的堅硬就像烏鴉的爪子,實在而有力,這是脾土功能失調所致。脾土功能正常運轉時,氣血充足充沛,但如果它的功能極其虛弱或極其亢盛,都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以說脾虛了。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白話文:
**平腎脈來:**氣息喘促,呼吸困難,脈象沉細有力,按壓時脈搏堅硬,稱為腎平。
**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在冬季,胃氣充足是健康的基礎。如果腎脈來得像拉動葛草一樣,按壓時脈搏更加堅硬,稱為腎病。
**死腎脈來:**脈象發作如奪取繩索般,跳動激烈如彈石,稱為腎死。
喘喘累累如鉤,乃水中之生陽上升,其氣喘喘,其象累累,其生長如鉤,從下而上,故按之而堅。此腎之平脈,合於冬水,故冬以胃氣為本。如引葛,如引葛藤之上延,散而且蔓,不若如鉤之有本矣。按之益堅,乃石多胃少,沉實太過,不若按之而堅矣。發如奪索,脈氣之至,彼此牽引,如奪索然也。
白話文:
喘息氣短、疲累不堪就像魚鉤,是由於水中的生陽之氣上升造成。氣息喘喘,形狀堆疊,生長像魚鉤一樣,從下往上,所以按壓下去會感到堅硬。這是腎臟的平脈,與冬季的水屬性相應,所以冬季以胃氣為根本。
像牽引葛藤,葛藤往上延展,分散而蔓生,不像魚鉤那樣有根部。按壓下去越堅硬,說明胃中石氣多而胃氣少,沉實過度,不如有根的魚鉤按壓起來堅硬。
發作時如被繩索勒住,脈氣到來,彼此牽引,就像用繩索拉扯一樣。
辟辟,來去不倫也,如彈石,園硬不軟也。此但石無胃,故曰腎死。
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是謂真臟見者,死。
白話文:
肝臟見了庚金辛金,就死了。心臟見了壬水癸水,就死了。脾臟見了甲木乙木,就死了。肺臟見了丙火丁火,就死了。腎臟見了戊土己土,就死了。這就是說,真正的臟器見到了它的死對頭,就會死亡。
舊本在臂多青脈段之下,今改正於此。計其五臟死期,逢十干相剋而死。死肝脈見,則逢庚辛死,金剋木也。死心脈見,則逢壬癸死,水剋火也。死脾脈見,則逢甲乙死,木剋土也。死肺脈見,則逢丙丁死,火剋金也。死腎脈見,則逢戊己死,土剋水也。是謂真臟見者死,猶云是即所謂但得真臟,不得胃氣者,則死也,且明五見,而屬於真臟之見也。五臟四時之脈,皆以胃氣為本,是知平人氣象,亦以胃氣為本也。
白話文:
古時候認為手臂上青筋較多的部位,現在的人則在這個部位。根據五行學說,推算五個主要器官的死亡日期,會在與它相剋的十天干中死亡。
如果「死肝脈」出現,則會在「金」克「木」的「甲」和「乙」天干中死亡。
如果「死心脈」出現,則會在「水」克「火」的「甲」和「乙」天干中死亡。
如果「死肺脈」出現,則會在「火」克「金」的「甲」和「乙」天干中死亡。
如果「死肺脈」出現,則會在「火」克「金」的「甲」和「乙」天干中死亡。
如果「死肺脈」出現,則會在「火」克「金」的「甲」和「乙」天干中死亡。
如果「死肺脈」出現,則會在「火」克「金」的「甲」和「乙」天干中死亡。
這些就是真正的器官衰敗的表徵,如同說「如果得到真正的器官,但沒有胃氣」,就會死亡。因此,這五種脈象的出現,都屬於真正的器官衰敗的表徵。
五個主要器官的四時脈象,都以胃氣為依據。因此,一個健康的人的氣色,也以胃氣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