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二 (3)
卷之二 (3)
1. 五臟別論第十一篇
此承上篇五臟生成,而復論五臟之別也,肝心脾肺腎,五臟之正也。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五臟之別也。方術之士,五臟安和,更從事於腦髓腸胃之間,因腦髓而及於骨脈膽女子胞,六者為臟,因腸胃而及於三焦膀胱,五者為腑,臟本有五,今舉其六,腑本有六,今舉其五,五臟藏精氣,而腦髓為精氣之主,六腑化水穀,而腸胃為水穀之主,因方士之所尚而推論之,以為五臟之別也。
白話文:
在《內經》中提到五臟的生成後,接著討論五臟的區別。肝、心、脾、肺、腎是五臟的主體。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是五臟的附屬部分。懂得養生術的人,在五臟安和的基礎上,更注重腦髓、腸胃之間的調理。通過調養腦髓,間接調養骨脈、膽、女子胞,這六個部分稱為「臟」。通過調養腸胃,間接調理三焦、膀胱,這五個部分稱為「腑」。原本五臟應有五個,但這裡列出了六個,原因是將腦髓也包含了進來。原本六腑應有六個,但這裡列出了五個,原因是省略了大腸。五臟儲藏精氣,而腦髓是精氣的主要來源。六腑消化水穀,而腸胃是水穀的主要消化器官。因此,根據養生家推崇的理論,將腦髓和腸胃分別列為五臟和六腑的附加部分。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白話文:
黃帝詢問:「我聽說一些方士認為腦髓是臟器,有些認為腸胃是臟器,另一些則認為是腑。說法截然相反,他們都自稱正確,但我不知道正確說法,請您解釋一下。」
更,平聲。方士,方術之士也。腦,頭腦。髓,周身骨髓也。方術之士,修煉形身,運行精氣,五臟無病,復蒸養腦髓,清澈腸胃,故問方士,或有以腦髓為臟者,或有以腸胃為臟者,或有以腦髓腸胃為腑者,方士之中,更易其說,彼此相反,皆自謂是,余不知方士之道,願聞其說。
白話文:
更:唸作平聲,指道術士。腦:指頭部。髓:指全身骨髓。道術士透過修煉身體、運行精氣,讓五臟沒有疾病,進而滋養腦髓、淨化腸胃。因此,當問道術士時,有些人說腦髓是臟腑,有些人說腸胃是臟腑,有些人說腦髓和腸胃都是腑。道術士之間的說法,常常相互矛盾,但都自稱是正確的。我並不懂道術,所以想聽聽他們的說法。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腦、骨髓、骨頭、經脈、膽和女性子宮,這六種東西都是由地氣所產生,都隱藏在陰分,性質和土一樣,所以都封閉而不宣瀉,稱為奇特的恆常之府。
藏,如字。下除五臟余藏俱如字。方術之士,上通泥丸,薰灌腦髓,下養精血,以成胎息,故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藏精藏血,胎息孕育,猶之地氣之所生也,六者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此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者,所以名臟也,或以為腑,亦不如六腑之傳化,是名曰奇恆之府。奇,異也。
白話文:
「藏」,字面上的意思。下通人體五臟六腑的餘藏,也都有字面上的意思。方術之人,上面溝通泥丸宮,薰蒸灌溉腦髓;下面培養精血,以形成胎息。因此,腦髓、骨頭、脈絡、膽子、女子子宮,這六者,儲藏著精華和血液,孕育著胎息,猶如大地滋生萬物一樣。這六者都藏於陰,而象徵著大地,所以儲藏而不洩露。這腦髓、骨頭、脈絡、膽子、女子子宮六者,因而稱為「臟」。有些人認為它們是「腑」,但是它們不像六腑那樣具有傳化功能,所以叫做「奇恆之府」。「奇」就是奇異的意思。
恆,常也。言異於常腑也。此方士以腦髓為臟,而或以為腑也。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白話文:
恆:一向如此,恆常不變的意思。這裡指的是不同於一般的臟腑。方士:古代術士。
這句話的大意是: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個臟腑,是天氣所生的。它們的氣象像天,所以排出而不能儲藏。它們接受五臟傳來的濁氣,被稱為傳化之府;它們不能久留這些濁氣,必須排出體外。
方術之士,煉液漱津,洗滌腸胃,又以腸胃為臟。夫胃大腸小腸以及三焦膀胱,此五者,傳導水穀,變化而出,猶之天氣之所生也,從上而下,故其氣象天,從上而下,故瀉而不藏,若以為藏,此受五臟濁氣,受而不藏者也。若以為腑,則名曰傳化之府,此雖受濁,不能久留。傳化之府,則輸瀉者也。此方士以腸胃為臟,而或以為腑也。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
白話文:
那些擅長方術的人,煉化津液漱口,洗滌腸胃,又把腸胃當作臟腑。
胃、大腸、小腸以及三焦、膀胱,這五個臟腑,運輸水穀,轉化排出,就像天氣生成一樣,從上到下運行,所以它們的氣象像天,並且從上到下運行,所以瀉下而不積存。如果認為它們是臟腑,它們就會接收五臟的濁氣,接收而不積存。如果認為它們是腑,它們就叫做傳化之府,雖然會接收濁氣,但不能長時間停留。傳化之府,就是運輸和排泄的器官。這些方士把腸胃當作臟腑,而有的人則把它們當作腑。
魄門也是五臟的使者,水穀不能久留。所謂的五臟,是貯藏精氣而不洩漏,所以飽滿但不充實。六腑則是傳導
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白話文:
水穀食物一旦進入體內,就會讓胃部充滿而腸胃空虛。食物下行後,則腸胃充滿而胃部空虛。所以說,(人的身體)有時候是實的,但不會完全裝滿;有時候是滿的,但也不全是實的。
使,去聲。魄門,大腸之肛門也,大腸為肺腑,故名魄門。六腑為五臟之輸瀉,而魄門亦為五臟使。既為五臟使,則腸胃之水穀,不得久藏,是魄門合臟腑而總為之傳使也,申明所謂五臟者,藏精氣之凝結,而不輸瀉也。但藏精氣,無有糟粕,故滿而不能實。若六腑者,傳化食物,輸瀉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白話文:
使,讀作去聲。魄門,就是大腸的肛門。大腸屬於肺腑,所以又叫魄門。六腑是五臟輸瀉的器官,而魄門也是五臟的使者。既然魄門是五臟的使者,那麼腸胃中的食物就不能久留,所以魄門連接臟腑,總管它們的傳輸。所謂五臟,是精氣凝結的地方,不負責輸瀉。五臟只藏精氣,沒有糟粕,所以滿了也不會感覺實。而六腑負責消化食物,輸瀉不藏,所以實了也不會感覺滿。
蓋凝結之精氣充足,則曰滿,飲食之糟粕充足則曰實。又申明六腑之所以實而不滿,五臟之所以滿而不實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已而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六腑實而不滿,五臟滿而不實也。此一節,言腦髓腸胃之所以為臟為腑,五臟精氣之滿,六腑水穀之實,皆腦髓腸胃之所主也。
白話文:
凝聚的精氣會導致「滿」,飲食殘渣的堆積會導致「實」。進一步說明,六腑之所以「實」而不「滿」,五臟之所以「滿」而不「實」,是因為食物進入後,胃部「實」而腸道「虛」,食物消化後,腸道「實」而胃部「虛」,所以說六腑「實」而不「滿」,五臟「滿」而不「實」。這一節說明瞭腦髓、腸胃之所以為臟為腑,五臟精氣的充盈,六腑水穀的充實,都是腦髓、腸胃所主導的。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氣口,兩手寸口之肺脈也。魄門為五臟使,氣口為五臟主,帝欲彰明其義,故以為問。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為什麼氣口獨自為五臟之主?
氣口,指兩手寸口的肺脈。魄門是五臟的使者,氣口是五臟的主宰。黃帝想要闡明其中道理,所以這樣發問。
岐伯答道:胃是水谷的海洋,是六腑的大本源。五味入口,儲藏在胃中,用來滋養五臟之氣,氣口也屬於太陰。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由胃氣散發出來,在氣口有所呈現,所以五氣進入鼻中,儲藏於心肺,心肺有病,鼻子也會受影響。
見,音現。為去聲。水穀入胃,脈道乃行,故胃者水穀之海,乃六腑之大源也。凡五味入口,皆藏於胃,籍足太陰脾氣之轉輸,以養五臟氣,今氣口為五臟主,以氣口肺脈,亦太陰也。
白話文:
「見」的發音是「ㄒㄧㄢˋ」,音調是去聲。當食物和水進入胃裡,脈絡才會運作。因此,胃是食物和水的聚合處,也是六腑中最重要的是根源。所有五味入口後,都會貯藏在胃中,藉由足太陰脾氣的轉運,以滋養五臟之氣。而氣口是五臟的主人,氣口肺脈也屬於太陰。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始則五味入口,藏於胃,繼則脾氣轉輸,氣味皆出於胃,循經脈而變見於氣口,脈道之行,本於胃之氣味,由下而上,故五臟之氣入鼻,從心而肺,故曰藏於心肺,如心肺有病,而鼻竅為之不利也。所以申明足太陰主五臟之味,手太陰主五臟之氣,氣口,所以為五臟主也,
白話文:
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最初通過五味進入口中,儲存在胃中。接著,脾氣將其轉運,氣味都來源於胃,沿著經脈而變化,表現在氣口上。經脈的運行,源於胃的氣味,由下而上。所以,五臟的氣息進入鼻子,由心到肺。因此說,它們儲存在心肺中。如果心肺出現疾病,鼻腔就會受到影響。所以,這表明足太陰經主導五臟的滋味,手太陰經主導五臟的氣息,氣口,因此是五臟的主脈。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白話文:
凡是治療疾病,一定要觀察患者的舌苔,測量其脈搏,瞭解其志向願望與疾病的關係。如果一個人拘泥於鬼神之說,就無法和他談論崇高的醫道了。如果一個人厭惡針灸和藥物,就無法和他談論高明的醫術。對於不願意接受治療的病人,病情一定無法好轉,治療起來也徒勞無功。
惡,去聲。此結上文之義,魄門為五臟使,故凡治病必察其下,察其大便之通閉也。氣口為五臟主,故凡治病必適其脈,調適其氣口之脈象也。更當觀其志意之尚方術,與不尚方術,與其病可治與不可治也。若尚方術,而拘於鬼神者,神道設教,不可與言天人之至德,尚方術而惡於針石者,自以為是,不可與言砭刺之至巧。凡此拘鬼神,惡針石,是有病而不許治也。
白話文:
「惡」,唸去聲。這句話承接上文的意思,魄門是五臟的使者,所以治療疾病一定要觀察下焦,檢查大便的通暢與否。氣口是五臟的主宰,所以治療疾病一定要觀察脈象,調整氣口脈象的表現。
另外,還應觀察患者的意志,是否崇信方術,以及疾病是否可治。如果患者崇信方術,並且執著於鬼神,那麼神道設教,不能與其談論天人至高無上的德行。如果患者崇信方術,卻憎惡針灸藥石,自以為是,就不能與其談論砭刺的精巧技法。
凡是執著於鬼神,憎惡針石的患者,實際上是有病卻不願意治療。
病不許治者,其病必歸不治,雖治之亦無功矣。此一節,承上文魄門為五臟使,因論氣口為五臟主,故當察其下,適其脈,而方士不可與有為也。
白話文:
如果疾病已經不可以治療,那麼病情必定會惡化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即使進行治療也無濟於事。這一節,承接上文,說明魄門是五臟的使者,因此討論氣口是五臟的主管,所以要觀察其下脈象,配合脈象開立適當的處方,而方士(道士)則不能參與其中。
2. 異法方宜論第十二篇
異法者,一病而治各不同,有砭石毒藥灸爇微針導引諸法也。方宜者,東方砭石,西方毒藥,北方灸爇,南方微針,中央導引也。聖人雜合以治,用各不同,五方之病,皆得其宜,故曰異法方宜。
白話文:
異法,就是指針對同一個疾病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刺、毒藥、艾灸、微針、導引等。
方宜,是指根據不同的方位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東方適合針刺,西方適合用毒藥,北方適合艾灸,南方適合微針,中央適合導引。
聖人(古代醫家)會綜合使用這些方法來治療疾病,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手段。這樣一來,五方(東西南北中)的疾病都可以得到適當的治療,這就是「異法方宜」的意思。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即異法方宜之義。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
白話文:
黃帝問:「醫者治病,同一種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療,都能治癒,這是什麼道理?」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地理環境的不同造成的。東方地區是天地萬物發源之地,有魚鹽之地和海濱傍水之地。那裡的人們以魚蝦為食,喜好鹹味。」
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白話文:
大家都安心地居住,食物也都很豐美。食用魚類的人容易體質燥熱,食用鹽類的人容易血液旺盛,所以那裡的人普遍膚色黝黑、毛髮稀疏,常見的疾病是癰疽。他們治病所適用的方法是砭石療法,因此砭石療法也是從東方傳過去的。
砭,音邊,餘篇同。五方地勢不同,致使為病各異,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東方有魚鹽之利,故曰魚鹽之地。鹽出海濱,魚生水中,故曰海濱傍水。魚鹽之地,故其民食魚而嗜咸。地雖傍水,而皆安其處,食魚嗜咸,而皆美其食。魚性善動,不為水寒,故多食魚者,使人熱中,鹽性味鹹,物著堅凝,故多食鹽者,鹹味勝血。傍水嗜咸,故其民皆黑色。
白話文:
針刺療法,讀音同「邊」,後面的文章中都用這個讀音。由於各地地形不同,導致各地的疾病也不相同。在東方地區,是天地最初誕生的地方。東方盛產魚和鹽,所以稱為魚鹽之地。鹽產自海邊,魚生活在水中,所以叫做海邊旁水。
在魚鹽之地,當地人以魚為食,而且喜好吃得又酸又辣。雖然當地靠近水源,但人們都安居於此,以魚爲食,並且喜歡吃酸辣的東西,而且都覺得這樣的飲食很好。魚的習性好動,不受水寒,所以多吃魚會讓人體內生熱,而鹽性味辛辣,能使食物變得堅硬。因此,多吃鹽的人,辣味勝過血液。由於靠近水源又喜歡吃得很酸辣,所以當地人都很喜歡喝酒。
熱中勝血,故其民皆疏理。疏理,血弱而腠理空疏也,其病皆為癰瘍。疏理之所致也,其治宜砭石,以石為針,所以治癰瘍也。夫用砭石之治,是從東方而遍及於宇內,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白話文:
體內熱氣過盛,壓制了血液,因此這裡的人民身體都虛弱瘦削。身體虛弱瘦削,是指血液不足,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組織孔隙變大。他們的疾病大多是癰疽,這是由身體虛弱瘦削引起的。治療這種疾病的最佳方法是用砭石,即用石頭做成的針,穿刺癰疽。用砭石治療的方法來自東方,後來傳遍了各地,所以砭石也來源於東方。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禍薦,其民華實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白話文:
西方,是金屬和玉石的產地,也是充滿沙石的地方,是天地收斂精華之處。那裡的人居住在高山之上,常受大風吹拂。水質和土壤比較剛烈,當地人不穿衣服,卻常有疾病纏身。當地人體態豐腴,氣色紅潤,因此邪氣不能侵害其身體。他們的疾病都源於內部,治療時宜採用毒性藥物。因此,毒性藥物也來源於西方。
處,去聲。下南方,盛處同。西方金體堅勁,故西方者金玉之域。沙藏金,石藏玉,故為沙石之處。西方主秋,乃天地之所收引也。地勢高,故其民陵居。陵,高阜之崗陵也。陵居地高,故多風。西方金也,故水土剛強,剛強於外,其民不衣而褐薦。剛強於內,其民華實而脂肥。
白話文:
「處」,讀去聲。位於南方,繁盛的地方與此相同。西方的氣質剛強堅固,因此西部是金屬和珠寶的區域。沙子裡藏著金,石頭裡藏著玉,所以稱為「沙石之處」。西方掌管秋天,是天地萬物收斂聚集的時節。那裡的地勢高亢,所以當地人居住在山丘上。山丘是高聳的崗陵。居住在山丘上地勢較高,因此風比較大。西方屬金,所以那裡的山川水土都剛強堅硬。剛強外露,所以當地人不用穿衣服,只用獸皮包覆身體。剛強內斂,所以當地人外表樸實,但體態豐腴。
內外剛強,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皆生於內七情。水土剛強,借毒藥以宣通,故其治宜毒藥。毒藥者,中品下品,有毒之藥也。是毒藥之治,始於西方,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白話文:
人的身體內外都很強壯,所以邪氣無法傷害身體,他們的疾病都是因為內心的七種情緒而產生。而身體強壯的人,可以藉助有毒的藥物來宣通氣血,所以治療他們疾病的方法是用有毒的藥物。有毒的藥物是指中等毒性和低毒性的藥物。使用有毒藥物治療疾病的方法起源於西方,因此有毒藥物也是從西方傳來的。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白話文:
北方乃天地閉塞隱藏之地區,地形高亢,居於山陵之上,氣候寒冷冰冽,人民喜好居住於野外並以牛乳為食。因藏匿寒冷之氣,容易罹患體寒濕盛之疾,故治療方法宜用艾灸溫熱。因此,灸法這種療法也是源自於北方。
閉藏之藏,如字,焫,音熱,餘篇同。北方冬令陰寒,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地余西北,故其地高,亦如西方之陵居也。風寒冰冽者,其地多風而寒,如冰之凜冽也。居,常居也;處,暫處也。其民樂野處,有時不欲居高也。曠野獸多,故樂野處而乳食。北方寒水氣勝,內藏陰寒,多生脹滿之病,其治宜艾火灸焫,以溫藏寒,是灸焫之治,始於北方,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白話文:
**閉藏之藏:**就像字面上的意思,「藏」是一種封閉的狀態。
焫,音熱: 「焫」字發音為「熱」,在其他經文中也是如此使用。
北方冬令陰寒: 北方冬天時陰氣寒冷。
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 因此,北方是天地閉藏的地方。
地餘西北: 北方偏西的部分。
故其地高,亦如西方之陵居也: 因此,這塊地方比較高,就像西方的高山一樣。
風寒冰都: 這裡風多且寒冷,像冰一樣刺骨。
居,常居也;處,則處也: 「居」是經常居住,「處」是臨時居住。
其民樂野處: 北方人喜歡住在野外。
有時不欲居高: 有時候他們不喜歡住在高處。
野戲獣多,故樂野處而乳食: 野外有許多動物,所以他們喜歡住在野外並以動物奶為食。
北方寒水氣勝,內藏陰寒: 北方寒冷的空氣會傷害水氣,導致內在陰寒過盛。
多生腹滿之病: 因此,人們容易出現肚子鼓滿的疾病。
其治宜艾火艾焫,以溫藏寒: 治療這些疾病應該使用艾草燒熱的方法,以溫暖內在的寒冷。
是艾焫之治,始於北方,故艾焫者,亦從北方來: 艾草燒熱的治療方法起源於北方,因此,使用艾草燒熱的方法也來自北方。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白話文:
南方,是天地所滋養,陽氣最盛之處。其土地濕潤,水氣弱,霧露常聚。南方人喜好酸味食物和食用肉乾,因此,那裡的人們膚色紅潤,容易出現攣痹(筋骨攣縮不舒)。治療時宜用細小的針,所以九針的針法,也源自南方。
長,上聲,胕作腐。南方,火也,故為天地之所長養,陽氣所盛之處也,地陷東南,故其地下。地高則剛,地下則柔,故水土弱,地土卑下,水濕從之,故霧露之所聚也。霧露所聚,其民故嗜酸而食腐。東南地弱,則嗜生我之味。其民嗜酸,木生火也。上文東方嗜咸,水生木也。
白話文:
“長”(讀音為上聲)在這裡指的是生長或培養。南方代表元素為火,因此南方被視為天地生長和培養的地方,也是陽氣最盛的地區。由於地形向東南方向下陷,使得該地區的地勢較低。
地勢高的地方特性剛硬,而地勢低的地方則特性柔軟。因此,東南地區的土地因為較為低下和濕潤,水土相對較弱,這也是霧和露水容易聚集的地方。這種環境條件導致當地居民偏好酸味,並且食用較多的發酵或腐敗的食物。酸味與木相關,而木能生火,符合五行相生的理論。這與上文提到的東方人嗜咸(鹹味與水相關,水生木)形成對比。
西北地上有餘,則不言所嗜矣。酸味收斂,故其民皆致理,致理腠理致密也。嗜酸則木生火,故致理而赤色。水土弱,霧露聚,故其病攣痹。拘攣,痿痹也。其治宜微針。按《靈樞·九針論》,黃帝欲以微針通其經脈,微針,小針也。岐伯論小針而及於九針,故曰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白話文:
西北地區物資豐富,因此不會論及飲食喜好。酸味具有收斂作用,所以當地人體質瘦小,肌肉和皮膚都很緊密。嗜好酸味會導致肝火旺盛,所以當地人體質瘦小而面色紅潤。這裡水土貧瘠,霧氣潮濕,因此容易患上拘攣麻痺的疾病。拘攣麻痺指手腳彎曲不能伸展。治療時宜使用細針。根據《靈樞·九針論》記載,黃帝想要用細針疏通經脈。細針是一種小針。岐伯在討論細針時提到了九針,所以九針也是從南方傳過來的。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
白話文:
位於中央的地區,土地平坦且濕潤,天地孕育著無數生物。當地人民飲食豐富,勞動較少,因此多患有痿弱、厥冷、發熱等疾病。適宜的治療方法是導引和按蹺療法,因此導引和按蹺療法也是發源於中央地區。
中央,土之正位也,故其地平以濕。平者,不高不陷,濕者,滋潤也。平正滋潤,萬物乃生,故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萬物會聚,故其民食雜。四方來歸,故其民不勞。不勞則四肢不強,故其病多痿厥。痿厥,痿痹厥逆也。食雜,則陰陽乖錯,故其病多寒熱。寒熱陰陽偏勝也。
白話文:
中央是土元素最本源的位置,所以那裡的土地平坦且濕潤。平坦是指不高也不低,濕潤是指有滋潤性。平坦滋潤的土地,萬物才能生長,所以天地能生長出眾多的萬物。萬物聚集在中央,所以那裡的人們食物豐富多樣。四方的人們都來歸順,所以那裡的人們不需要勞作。不勞作,四肢就不會強壯,所以那裡的人們容易得痿痺、厥逆的疾病。痿痺是肌肉萎縮,厥逆是氣血逆亂。食物多樣,容易造成陰陽失衡,所以那裡的人們容易得寒熱的疾病。寒熱是陰陽偏盛或偏衰導致的。
其治宜導引,以和陽陰。按蹺,以和四肢,是導引按蹺之治,始於中央,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四方會聚,故曰來,中央四布,故曰出。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大體也。
白話文:
其治療宜採取導引和按蹺的方法,以調和人體的陰陽。通過按蹺,以調和四肢,這是導引按蹺治療的開始於中央,所以導引按蹺也是從中央開始進行的。四方匯聚於中央,所以說「來」,中央向四方分佈,所以說「出」。
因此聖賢採取不同的方法治療,找出最適合每個人的方式。雖然治療方法不同,但都能讓疾病痊癒,這是因為他們理解疾病的本質,並掌握了治療的基本原則。
聖人不拘五方之病,不泥五方之宜。如東方砭石,而西北南中皆用之。西方毒藥,而東北南中皆用之。北方灸焫,南方微針,中央導引按蹺,而諸方皆用之。故雜合以治,各得其宜。治各不同,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異法方宜,此之謂也。
白話文:
高明的醫生不拘泥於不同的地域病症,也不死守各地的治療偏好。例如:東方的砭石療法,西北、西南、中部也都能使用。西方的毒藥療法,東北、西南、中部也能採用。北方的灸法,南方的針灸,中部的導引和按蹺療法,各個地方都能運用。所以,綜合各種方法來治療,就能針對不同的情況的妥善治療。雖然治療方法不同,使用的療法各異,但都能治好病,是因為醫生了解疾病的本質,掌握了治療的一般原則。所謂不同的療法,針對不同的情況,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