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春溫條辨第二十七

春溫諸恙悉平,不飢不食,舌乾無苔,此胃陰大傷。宜用《金匱》麥門冬湯,加烏梅、木瓜、穀芽、金柑皮等味,甘酸化陰也。

病後不飢不食,舌乾無苔,乃熱傷胃陰,胃氣不復也。然胃為陽,土非柔莫濟,故用黨參、麥冬、甘草、茯神之甘以養胃,烏梅、木瓜之酸以制肝,且得甘酸化陰,甲己化土之義。更兼半夏穀芽,辛溫通陽,使胃可醒,而食可進也。

白話文:

春天溫病的各種症狀都痊癒了,但病人卻沒有飢餓感,也不想吃東西,舌頭乾燥沒有苔,這是胃陰受損很嚴重。應該使用《金匱要略》中的麥門冬湯,再加入烏梅、木瓜、穀芽、金柑皮等藥材,用甘酸的藥物來滋養陰液。

病後沒有飢餓感,也不想吃東西,舌頭乾燥沒有苔,這是因為熱邪損傷了胃陰,胃氣尚未恢復。但是胃屬陽,如同土性,必須用柔緩的藥物才能調理,所以使用黨參、麥冬、甘草、茯神等甘味藥物來滋養胃氣,用烏梅、木瓜等酸味藥物來抑制肝火,這樣才能達到甘酸滋陰,木土相生的功效。此外,再加入半夏、穀芽等辛溫的藥物,溫通陽氣,使胃的運化功能恢復,就能夠進食了。

2. 春溫條辨第二十八

春溫病退,舌淡脈微,不飢不食,泛泛欲嘔,此胃陽大傷。宜用六君子湯,加白蔻吳茱萸汁等味,溫補胃陽也。

上條舌赤無苔,不飢不食,傷及胃陰,宜用甘酸柔潤,以濟其陰。此條舌淡脈微,不飢不食,傷及胃陽,宜用甘溫剛燥,以扶其陽。此胃中之陰陽偏損,不可不辨,醫者慎之。

白話文:

春天溫病痊癒後,舌頭顏色淡白,脈象微弱,沒有飢餓感也不想吃東西,經常想吐,這是胃陽氣受損嚴重。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再加入白蔻仁和吳茱萸汁等藥物,溫補胃陽。

上一條提到舌頭紅腫無苔,也不想吃東西,是胃陰受損,需要用甘酸柔潤的藥物來滋補陰液。而這一條舌頭淡白脈象微弱,也不想吃東西,是胃陽受損,需要用甘溫辛燥的藥物來扶助陽氣。胃部的陰陽失衡,損傷部位不同,必須要仔細辨別,醫生務必謹慎。

3. 春溫條辨第二十九

春溫發熱惡寒,喘逆脅痛,此邪滯肺絡。宜用《金匱》旋覆花湯,加蘇子、橘絡、杏仁、鬱金、川貝、枳殼、桔梗等味,開肺和絡也。

發熱惡寒者,表邪未散。喘逆脅痛者,肺氣壅遏。若不宣通,恐延痿癰纏綿,故用旋覆新絳橘絡以通絡氣,蘇子、杏仁、川貝以降肺氣,枳殼、桔梗、枇杷葉以開上焦之氣,使邪從上散,不致傳變為妙。

白話文:

春天溫病發熱畏寒,呼吸困難胸痛,這是邪氣阻塞肺經。應該使用《金匱要略》裡的旋覆花湯,再加入蘇子、橘絡、杏仁、鬱金、川貝、枳殼、桔梗等藥材,以利於肺氣通暢。

發熱畏寒,表示表邪尚未散去。呼吸困難胸痛,表示肺氣壅塞不通。如果不能疏通宣洩,恐怕會導致久病成痿,癰疽纏綿不癒,所以用旋覆花、川貝母、橘絡來疏通經絡氣血,用蘇子、杏仁、川貝母來降肺氣,用枳殼、桔梗、枇杷葉來宣通上焦之氣,讓邪氣從上焦排出,避免病情轉變,這是治療的妙法。

4. 春溫條辨第三十

春溫熱不解,咳逆脅痛,痰中帶血,此肺絡內傷。用《金匱》旋覆花湯,加歸鬚、柏仁、降香、蘇子、沙參、甜杏、川貝、枇杷葉等味,清肺通絡也。

上條發熱惡寒脅痛,乃邪在表,而阻及肺氣,此條煩熱脅痛痰血,為邪在裡,而傷及肺絡。必得氣血兩通,庶可病解。故宜旋覆、新絳、歸鬚、柏仁以和血絡,蘇子、降香以通氣滯,沙參、杏仁、川貝、枇杷葉以清肺熱,方為妥帖。

白話文:

春天溫病發熱持續不退,伴隨咳嗽、嘔逆、脅肋疼痛,痰中帶血,這是肺絡受損所致。可以使用《金匱要略》中的旋覆花湯,再加入當歸鬚、柏子仁、降香、蘇子、沙參、甜杏仁、川貝母、枇杷葉等藥物,以達到清肺通絡的效果。

上一條提到發熱、惡寒、脅肋疼痛,是邪氣在體表,阻礙肺氣的表現;而這一條則出現煩熱、脅肋疼痛、痰中帶血,這是邪氣在裡,損傷肺絡的表現。必須讓氣血都能暢通,才能治愈疾病。因此,處方中使用旋覆花、生地黃、當歸鬚、柏子仁來調和血絡,用蘇子、降香來疏通氣滯,用沙參、杏仁、川貝母、枇杷葉來清肺熱,這樣才是恰當的治療方法。

5. 論傷暑中暑中熱辨誤

嘗考仲景《金匱》,有中暍,而無中暑。後賢諸書有中暑,而無中暍。或以中暑即傷暑,或以中暍即中熱,或以傷暑即傷寒,議論紛紛,終無實指。賴張潔古出而云:靜而得之為傷暑,去而得之為中暑。此二語,頗為中竊。但於動靜之間,雖如指掌,而中傷之義,尚未縷析,猶恐難啟後蒙。

蓋冬令風寒,原有中傷之異,而復間暑熱,豈無傷中之分。夫寒有傷寒中寒之路,大凡傷於陽經在表,則為傷寒,中於陰經在裡,則為中寒。冬令如斯,夏間果無待言矣。凡人於盛暑之時,納涼廣廈,避暑深陰,陽為陰遏,腠理閉塞。俄而無汗,頭痛身疼,惡寒發熱,胸悶嘔惡,此即靜而得之為傷暑也。

更有暑熱相逼,好食生冷,不禁房欲,遂致腎陽內歉,腠理不密,寒涼暑濕,乘虛直入。頃刻胸腹悶痛,肢逆汗冷,吐瀉交作,此無論動靜,而即為中暑也。若此則冬有傷寒,即夏有傷暑,冬有中寒,即夏有中暑也明矣。至於夏暑炎蒸,赤日傍午,或躬視荒野,或力竭長途,元氣既虛,暴烈復逼,登時昏倒,人事不知,此即動而得之為中熱也明矣。蓋暑症之來路有三,而治暑之例法非一,若由此而擴充之。

庶讀書乏問津之嘆,而臨症無歧路之迷。予所以不揣譾陋,將傷暑、中暑、中熱,無為條辨,以便逐一參考。至於錯綜融會,運用之妙,存乎其人也。

白話文:

論傷暑、中暑、中熱辨誤

以往研讀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記載有「中暍」卻沒有「中暑」;後世的醫書則記載有「中暑」,卻沒有「中暍」。有人認為中暑就是傷暑,有人認為中暍就是中熱,有人認為傷暑就是傷寒,眾說紛紜,始終沒有確切的說明。直到張潔古提出:「靜處而得病為傷暑,動處而得病為中暑。」這兩句話,相當精闢。但僅僅區分動靜,雖然看似明白,但對疾病發生的機理並沒有詳細分析,恐怕還難以完全解開後學的疑惑。

冬天風寒之邪侵犯人體,本就有不同的受傷方式,那麼夏天暑熱侵犯人體,也一定有不同的受傷方式。寒邪侵犯人體,會有傷寒和中寒兩種情況。一般來說,寒邪侵犯陽經、停留在體表則為傷寒;寒邪侵犯陰經、深入臟腑則為中寒。冬天是這樣,夏天也同樣如此。盛夏時節,人們在涼爽的房屋或陰涼處避暑,陽氣受陰氣所阻,毛孔閉塞。突然出現無汗、頭痛、身痛、惡寒發熱、胸悶、嘔吐等症狀,這就是靜處而得病的「傷暑」。

另外,如果在暑熱環境下,貪食生冷食物,或縱慾過度,導致腎陽不足,毛孔疏鬆,寒涼濕邪乘虛而入,很快就會出現胸腹悶痛、四肢厥冷、汗出、嘔吐、腹瀉等症狀,無論動靜,這都屬於「中暑」。由此可見,冬天有傷寒和中寒,夏天則有傷暑和中暑。至於夏天酷熱難耐,烈日當空,有人在野外勞作,或長途跋涉導致體力耗盡,元氣虛弱,又遭受暑熱侵襲,立刻昏倒不省人事,這就是動處而得病的「中熱」。總之,暑病的致病原因有三種,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若能以此為基礎加以擴展,

就能避免讀書人因缺乏深入探討而感到遺憾,臨證時也不至於迷失方向。我雖然才疏學淺,但還是冒昧地將傷暑、中暑、中熱三種病症加以區分,以便逐一參考。至於如何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則全憑個人的經驗和造詣了。

6. 傷暑條辨第一

傷暑初起,無汗惡寒,頭痛身熱,渴不引飲,舌白嘔惡,此邪初襲衛。宜用香薷飲,加杏仁、薄荷、通草、豆卷、連翹、大力、絲瓜葉等味,汗解可也。

暑必挾濕,先傷氣分,凡人靜坐納涼,暑風乘襲,肌表因之。陽被陰遏,腠理閉郁,發為頭痛身熱,惡寒無汗等症。矧濕蘊化熱,勢漸燎原,胃液不升則口渴,濕邪內蘊則不引飲,肺氣失宣則煩而欲嘔。兼之舌白苔膩,脈形緩大,無非挾濕而然。治用香薷者,體輕浮而性溫泄,乃夏令之麻黃,善於走表。

加杏仁宣肺,薄荷、大力祛風,連翹、豆卷、通草泄濕清熱,是邪在衛分,宜先汗解者,杜其傳裡之患矣。

白話文:

傷暑初期,沒有汗,覺得冷,頭痛發熱,口渴卻不想喝水,舌苔白膩想吐,這是邪氣剛開始侵犯肌膚。應該服用香薷飲,再加入杏仁、薄荷、通草、豆蔻、連翹、防風、絲瓜葉等藥材,出汗後就能痊癒。

中暑必然夾雜著濕氣,首先傷害到肌膚的氣分。一般人靜靜地坐在涼快的地方,暑熱之風乘機侵襲,肌膚表層因此受影響。陽氣被陰寒之氣阻礙,肌膚的毛孔閉塞不通,就會出現頭痛發熱、惡寒無汗等症狀。而且濕氣蘊積化熱,病情會越來越嚴重,胃液不能上升就會口渴,濕邪在體內積聚就不想喝水,肺氣不能宣發就會煩躁想吐。再加上舌苔白膩、脈象緩慢有力,這些都是因為夾雜濕氣所致。用香薷治療,是因為它藥性輕浮溫和,又能發汗,是夏天治療外感的良藥,擅長疏通肌膚表層。

加入杏仁宣通肺氣,薄荷、防風祛除風邪,連翹、豆蔻、通草利濕清熱,因為邪氣停留在肌膚表層,所以應該先讓病人出汗,以防止邪氣入侵內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