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春溫條辨第二十七

春溫諸恙悉平,不飢不食,舌乾無苔,此胃陰大傷。宜用《金匱》麥門冬湯,加烏梅、木瓜、穀芽、金柑皮等味,甘酸化陰也。

白話文:

春季溫暖後,各種疾病都已平息。不感到飢餓而不吃東西,舌頭乾燥無苔,這是胃陰嚴重受損的表現。適合使用《金匱要略》中的麥門冬湯,加入烏梅、木瓜、穀芽、金柑皮等藥材,以甘味和酸味來滋養陰液。

病後不飢不食,舌乾無苔,乃熱傷胃陰,胃氣不復也。然胃為陽,土非柔莫濟,故用黨參、麥冬、甘草、茯神之甘以養胃,烏梅、木瓜之酸以制肝,且得甘酸化陰,甲己化土之義。更兼半夏穀芽,辛溫通陽,使胃可醒,而食可進也。

白話文:

疾病後沒有食慾,舌頭乾枯沒有舌苔,這是熱氣傷到了胃裡的陰液,胃氣無法恢復造成的。但是胃屬陽,土不柔不能滋養,所以用黨參、麥冬、甘草、茯苓等甘味藥材來滋養胃。烏梅、木瓜等酸味藥材來抑制肝火,而且酸味甘化可以生陰,甲己化土,滋養胃氣。再加上半夏、穀芽等辛溫藥材,可以疏通陽氣,讓胃氣恢復,恢復進食能力。

2. 春溫條辨第二十八

春溫病退,舌淡脈微,不飢不食,泛泛欲嘔,此胃陽大傷。宜用六君子湯,加白蔻吳茱萸汁等味,溫補胃陽也。

白話文:

春季溫病退後,舌頭顏色淡白,脈搏微弱,不覺得餓也不想吃東西,偶爾感到噁心,這是因為胃中的陽氣受到了嚴重損傷。建議使用六君子湯,並加入白蔻、吳茱萸汁等藥物,以溫補胃陽。

上條舌赤無苔,不飢不食,傷及胃陰,宜用甘酸柔潤,以濟其陰。此條舌淡脈微,不飢不食,傷及胃陽,宜用甘溫剛燥,以扶其陽。此胃中之陰陽偏損,不可不辨,醫者慎之。

白話文:

上條舌頭發紅沒有舌苔,不感到飢餓也不進食,是胃陰受傷,應使用甘酸柔潤的藥物來滋養胃陰。

此條 舌頭發淡脈搏微弱,不感到飢餓也不進食,是胃陽受傷,應使用甘溫剛燥的藥物來扶助胃陽。

這些是胃中陰陽偏虛的情況,不能不辨別清楚,醫生要慎重。

3. 春溫條辨第二十九

春溫發熱惡寒,喘逆脅痛,此邪滯肺絡。宜用《金匱》旋覆花湯,加蘇子、橘絡、杏仁、鬱金、川貝、枳殼、桔梗等味,開肺和絡也。

白話文:

春天出現發熱惡寒、喘息困難、肋骨疼痛等症狀,這是邪氣滯留在肺部經脈中造成的。此時宜使用《金匱要略》中的旋覆花湯,再加入蘇子、橘絡、杏仁、鬱金、川貝、枳殼、桔梗等中藥,以疏通肺氣、暢通經絡。

發熱惡寒者,表邪未散。喘逆脅痛者,肺氣壅遏。若不宣通,恐延痿癰纏綿,故用旋覆新絳橘絡以通絡氣,蘇子、杏仁、川貝以降肺氣,枳殼、桔梗、枇杷葉以開上焦之氣,使邪從上散,不致傳變為妙。

白話文:

發燒怕冷,表示身體表面的邪氣還沒有散去。氣喘、肋骨疼痛,表示肺氣鬱結不通暢。如果不疏通,恐怕會發展成久治不癒的痿症或癰疽。因此,使用旋覆花、新絳丹參、橘絡來疏通氣血,蘇子、杏仁、川貝來化降肺氣,枳殼、桔梗、枇杷葉來疏通上焦之氣,使邪氣從上部散出,不致傳變,這樣纔是上策。

4. 春溫條辨第三十

春溫熱不解,咳逆脅痛,痰中帶血,此肺絡內傷。用《金匱》旋覆花湯,加歸鬚、柏仁、降香、蘇子、沙參、甜杏、川貝、枇杷葉等味,清肺通絡也。

白話文:

春天溫熱未消,出現咳嗽反胃、肋部疼痛,咳痰帶血,這是肺部經絡受損的表現。使用《金匱要略》中的旋覆花湯,再加入歸鬚、柏仁、降香、蘇子、沙參、甜杏仁、川貝、枇杷葉等藥材,以清肺、疏通經絡。

上條發熱惡寒脅痛,乃邪在表,而阻及肺氣,此條煩熱脅痛痰血,為邪在裡,而傷及肺絡。必得氣血兩通,庶可病解。故宜旋覆、新絳、歸鬚、柏仁以和血絡,蘇子、降香以通氣滯,沙參、杏仁、川貝、枇杷葉以清肺熱,方為妥帖。

白話文:

一開始發燒畏寒,還伴隨肋骨疼痛,這是外邪入侵,阻礙肺氣所致。現在則發燒心煩,肋骨疼痛,並有痰血,這是外邪深入,傷及肺絡所致。必須讓氣血流通,才能痊癒。因此應該用旋覆花、新絳、歸鬚、柏仁來和血絡,用蘇子、降香來通氣滯,用沙參、杏仁、川貝、枇杷葉來清肺熱,這樣才算妥當。

5. 論傷暑中暑中熱辨誤

嘗考仲景《金匱》,有中暍,而無中暑。後賢諸書有中暑,而無中暍。或以中暑即傷暑,或以中暍即中熱,或以傷暑即傷寒,議論紛紛,終無實指。賴張潔古出而云:靜而得之為傷暑,去而得之為中暑。此二語,頗為中竊。但於動靜之間,雖如指掌,而中傷之義,尚未縷析,猶恐難啟後蒙。

白話文:

仔細研究仲景的《金匱要略》,裡面有「中暍」的記載,但沒有「中暑」。後來學者的著作中出現「中暑」,但沒有「中暍」。有些人認為中暑就是傷暑,有些人認為中暍就是中熱,有些人認為傷暑就是傷寒,爭論不休,始終沒有明確的定義。

幸好張潔古出來說明:在靜止狀態下得的病為傷暑,在移動狀態下得的病為中暑。這兩句話很貼切。但在動靜之間的區別,雖然顯而易見,但關於「中傷」的意義,還未分析清楚,恐怕難以啟發後學。

蓋冬令風寒,原有中傷之異,而復間暑熱,豈無傷中之分。夫寒有傷寒中寒之路,大凡傷於陽經在表,則為傷寒,中於陰經在裡,則為中寒。冬令如斯,夏間果無待言矣。凡人於盛暑之時,納涼廣廈,避暑深陰,陽為陰遏,腠理閉塞。俄而無汗,頭痛身疼,惡寒發熱,胸悶嘔惡,此即靜而得之為傷暑也。

白話文:

冬天的寒風邪邪,本來就有外邪侵襲和內傷之別,如果又夾雜暑熱,豈能沒有內傷的區分。寒邪有傷於陽經在表,則為傷寒;傷於陰經在裡,則為中寒。冬令如此,夏季更不用說了。凡人在酷暑時節,納涼於寬闊的屋舍,避暑於深邃的陰涼處,陽氣被陰氣遏制,腠理關閉。不久之後,無汗、頭痛身疼、惡寒發熱、胸悶嘔吐,這就是靜止不動而受之為傷暑。

更有暑熱相逼,好食生冷,不禁房欲,遂致腎陽內歉,腠理不密,寒涼暑濕,乘虛直入。頃刻胸腹悶痛,肢逆汗冷,吐瀉交作,此無論動靜,而即為中暑也。若此則冬有傷寒,即夏有傷暑,冬有中寒,即夏有中暑也明矣。至於夏暑炎蒸,赤日傍午,或躬視荒野,或力竭長途,元氣既虛,暴烈復逼,登時昏倒,人事不知,此即動而得之為中熱也明矣。蓋暑症之來路有三,而治暑之例法非一,若由此而擴充之。

白話文:

炎熱的時候身體容易出汗,有些人愛吃生冷食物,又忍不住房事,導致腎陽虛損,腠理不密,寒涼暑濕之氣趁虛而入。很快就會出現胸腹悶痛,肢體逆冷出汗,又吐又瀉,不論是否活動過度,都可以說是中暑了。以此類推,冬天有傷寒,夏天有傷暑;冬天有中寒,夏天有中暑。至於夏日酷暑炎熱,正午太陽高照,或親自視察荒野,或勞累過度長途跋涉,元氣已經虛弱,再遭受酷暑侵襲,就會立刻昏倒,人事不知,這顯然就是因為活動過度而得的中暑。總之,暑症的發生有三種途徑,而治療暑症的方法也不同,可以以此類推其他情況。

庶讀書乏問津之嘆,而臨症無歧路之迷。予所以不揣譾陋,將傷暑、中暑、中熱,無為條辨,以便逐一參考。至於錯綜融會,運用之妙,存乎其人也。

白話文:

讓大家不再為讀書而苦惱,也可以讓大家在臨牀中不會迷失方向。因此我冒險寫下這本關於傷暑、中暑、中熱的文章,並將它們分條列舉,以方便逐一參考。至於如何融會貫通,運用這些知識的精妙之處,則取決於個人。

6. 傷暑條辨第一

傷暑初起,無汗惡寒,頭痛身熱,渴不引飲,舌白嘔惡,此邪初襲衛。宜用香薷飲,加杏仁、薄荷、通草、豆卷、連翹、大力、絲瓜葉等味,汗解可也。

白話文:

傷暑初期,沒有出汗卻怕冷,身體感到發熱,不想喝水,舌苔又厚又白,這是病邪剛開始侵襲人體的表層。適合使用香薷飲,再加入杏仁、薄荷、通草、豆卷、連翹、大力、絲瓜葉等藥材,發汗後就能好。

暑必挾濕,先傷氣分,凡人靜坐納涼,暑風乘襲,肌表因之。陽被陰遏,腠理閉郁,發為頭痛身熱,惡寒無汗等症。矧濕蘊化熱,勢漸燎原,胃液不升則口渴,濕邪內蘊則不引飲,肺氣失宣則煩而欲嘔。兼之舌白苔膩,脈形緩大,無非挾濕而然。治用香薷者,體輕浮而性溫泄,乃夏令之麻黃,善於走表。

加杏仁宣肺,薄荷、大力祛風,連翹、豆卷、通草泄濕清熱,是邪在衛分,宜先汗解者,杜其傳裡之患矣。

白話文:

夏天一定伴隨著濕氣,先會傷害身體氣血。如果有人在安靜的地方納涼,會被暑風侵襲,傷害皮膚表面。陽氣被陰氣壓制,汗毛孔閉塞,會出現頭痛、身體發熱、怕冷、沒有汗等症狀。此外,濕氣蘊含熱氣,會逐漸蔓延,胃液不能上升就會口渴,濕邪滯留在體內就不會想喝水,肺氣無法宣發就會煩躁和想吐。此外,舌苔白而厚膩,脈象緩慢而有力,這些都表示濕氣侵襲所致。治療時使用香薷,因為香薷質地輕浮、性溫和疏泄,是夏天的麻黃,擅長疏散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