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春溫條辨第二十三

春溫熱不解,少腹硬痛,小便自利,大便黑色,昏譫犯妄,此蓄血也。宜用犀角、生地、桃仁、丹皮、赤芍、歸尾、靈脂、柴胡黃芩等味,甚者加大黃、䗪蟲,破瘀逐邪也。

白話文:

春天溫熱症狀未解除,小腹部疼痛發硬,小便通利,大便呈黑色,意識不清、胡言亂語,這是體內蓄積瘀血所致。可以使用犀角、生地黃、桃仁、丹皮、赤芍藥、地歸尾、靈脂、柴胡、黃芩等藥材調理。病情嚴重的,可以加入大黃、全蠍蟲,以祛瘀逐邪。

上條熱陷血瘀,此條熱與血結。仲景云:小便自利,大便黑色,晝則明瞭,夜則譫語,此蓄血症也。熱既入血,非破不解。故仿犀角地黃湯,加歸尾、桃仁、靈脂、䗪蟲、大黃破血逐邪。俾瘀血破,而邪熱透,則犯妄之形自息也。按仲景論,蓄血有太陽不解,而由腑及血,用桃仁承氣湯

白話文:

前面一條中提到的熱火沉降、血瘀凝結,這一條中熱火與血液凝結在一起。張仲景說:小便自然通暢,大便呈黑色,白天頭腦清醒,晚上胡言亂語,這是淤血癥的症狀。熱火一旦進入血液,如果不把它打破,就無法解除。因此仿照犀角地黃湯,加入當歸尾、桃仁、靈脂、䗪蟲、大黃,用來破血祛邪。這樣一來,淤血被打破,邪熱被清除,胡言亂語的症狀就會自然停止。根據張仲景的論述,淤血有陽明經不解,熱邪從腑腑突入血液的情況,這時需要使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

有陽明不解,而由氣及血,用犀角地黃湯。甚者,俱用抵當湯逐之。今溫邪蓄血,必從陽明入血者居多,故用犀角地黃湯清之。陶氏用小柴胡湯,加歸尾、山楂、桃仁、丹皮,以有寒熱往來涉及少陽者。且熱既入血,非升泄不能解也。

白話文:

在陽明經絡中,陽氣閉塞不解,由氣血不通而引起,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治療。情況嚴重的,同時使用抵當湯排出邪氣。現在溫熱邪氣積蓄在血液中,必須從陽明經絡進入血液,所以使用犀角地黃湯清熱解毒。陶氏使用小柴胡湯,加入歸尾、山楂、桃仁和丹皮,因為此類病症涉及少陽經,同時出現寒熱往來。而且熱邪已經進入血液,如果不昇泄出來,就不能解除病症。

2. 春溫條辨第二十四

春溫婦女,往來寒熱,經水適來,病發適斷,晝明夜昏,此熱入血室。宜用小柴胡湯半夏,加歸尾、桃仁山楂、丹皮、赤芍、廣鬱金、鮮菖蒲等味,破瘀透邪也。

白話文:

在春季,婦女容易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月經剛來時,病情就會發作,白天清醒,晚上昏沉,這是熱邪侵入血室的表現。宜用小柴胡湯,去除半夏,加入當歸尾、桃仁、山楂、丹皮、赤芍、廣鬱金、新鮮菖蒲等藥材,以活血化瘀,驅邪外出。

仲景云:婦女傷寒,經水適來,熱則適斷,寒熱往來,晝則明瞭,夜則譫語,此熱入血室,當刺期門穴。此穴在脅下,肝之絡也。血室者,血海也。考《內經》衝脈為血海,又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凡婦女經水,貯於衝脈,必由肝脾心三臟之統攝而能蓄泄有常。今熱由少陽傳入血海,則瘀滯不行。

白話文:

張仲景說:婦女患傷寒,月經正好來臨,體熱感適時消失,寒熱交替,白天神志清醒,晚上胡言亂語,這是熱氣侵入血室所致,應針刺期門穴。此穴位於脅下,是肝經的絡脈。血室就是血海。根據《內經》記載,衝脈是血海,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婦女的月經儲存在衝脈中,必須由肝脾心三臟共同調節才能維持正常的蓄積和排出。如今熱氣從少陽經傳入血海,就會導致血氣瘀滯不暢。

血屬陰,夜亦屬陰。凡入衛氣,晝則行陽,夜則行陰。故入血之邪,至夜則劇。陶氏仿小柴胡湯,升泄少陽,加歸尾、桃仁、赤芍、丹皮、山楂涼血祛瘀,兼鬱金、菖蒲宣竅透邪,甚者加大黃、䗪蟲逐之。總之,臨症之識,不外氣血營衛,陰陽表裡,用藥之要,得中寒熱溫涼汗吐下和而已也。

白話文:

血液屬於陰,夜晚也屬於陰。人體內的氣血運行,白天運行陽氣,夜晚運行陰氣。因此,入侵血液的邪氣,到了夜晚會變得更劇烈。陶弘景根據小柴胡湯,升發疏泄少陽之氣,加上歸尾、桃仁、赤芍、丹皮、山楂,涼血化瘀;兼用鬱金、菖蒲,疏通孔竅,驅散邪氣;邪氣嚴重者,加大黃、䗪蟲,排出體外。總之,在治療疾病時,必須清楚瞭解氣血營衛、陰陽表裏的關係,用藥的關鍵在於調和寒熱溫涼,決定是否適合發汗、嘔吐、通便等方法。

3. 春溫條辨第二十五

春溫表證未解,大便忽瀉,胸脘痞滿,按之不痛,舌黃脈滑,此邪陷成痞。宜用瀉心湯,苦降辛通也。

白話文:

在春季,感冒症狀尚未完全消退,突然腹瀉,胸腹之間痞滿脹痛,按壓時不痛,舌苔發黃,脈搏滑動。這是由於病邪深入到胸腹,形成痞塊。應使用瀉心湯治療,具有苦降清熱,辛散通暢的功效。

仲景論痞,都因誤下,邪陷而成,今表證未解,而忽加泄瀉,與誤下之意相同,以致表邪乘虛陷入,勢欲下泄。奈其人胃氣尚強,與熱相抗,而邪難直泄。因而阻遏心下,蘊結不散,遂致有形,按之不痛。斯時表之則邪難外越,攻之則邪不下走。故仲景用瀉心湯,得芩連之苦寒泄熱,半夏之辛溫通陽,枳實之苦燥破結,虛者合人參之甘溫扶正。名為瀉心,非瀉心也,乃瀉心下之痞滿耳。

白話文:

仲景認為痞滿都是因為用藥不當,導致邪氣陷落而形成的。現在病人的表證(風寒濕熱等外在邪氣)還沒解除,卻突然用瀉下藥(對應瀉心湯),這種做法和用藥不當是一樣的,導致表邪趁虛而入,造成下瀉的勢頭。但病人的胃氣還很強,抵抗邪熱,邪氣不容易直接瀉下去。所以邪氣就阻滯在心下(胸腔和腹腔之間),積聚而不散,逐漸形成有形的塊狀物,按壓它不會感到疼痛。此時,如果發散表邪,邪氣就不容易排出體外;如果攻逐邪氣,邪氣又不會下行。因此,仲景使用瀉心湯來治療,用黃芩和黃連的苦寒之性來清熱瀉火,用半夏的辛溫之性來通陽化濕,用枳實的苦燥之性來破除痞結,虛證的患者再配伍人參的甘溫之性來扶正。雖然這個方子叫做瀉心湯,但並不是瀉心,而是瀉心下的痞滿之意。

4. 春溫條辨第二十六

春溫吐瀉已多,舌光干赤,呃逆不食,脈軟神疲,此胃陰大傷。宜用橘皮竹茹湯,和胃養津,呃不止,用代赭旋覆花湯,通胃鎮逆也。

白話文:

春天氣候溫暖,容易嘔吐腹瀉,舌頭光亮乾燥發紅,打呃逆不想吃東西,脈搏微弱,精神疲憊,這是胃陰嚴重受傷。適合使用橘皮竹茹湯,調理脾胃滋養津液。呃逆不止,使用代赭石旋覆花湯,理氣止呃逆。

吐瀉既多,胃氣大傷,所謂大吐傷陽,大瀉傷陰也。若舌既乾紅而無苔膩,鏡面之象已成,胃津消耗已竭矣。加之呃逆不食,胃失沖和,肝邪橫逆,侮其所勝。故用橘皮半夏黨參甘草和胃氣,通陽明。麥冬、竹茹、粳米、白芍養胃陰,制厥陰。若呃再不止,更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鎮其逆。

白話文:

嚴重嘔吐和腹瀉會嚴重損傷胃氣,所謂大吐傷陽,大瀉傷陰。如果舌頭乾紅無苔,已經呈現鏡面的情況,說明胃液已經耗盡。再加上呃逆不食,表明胃氣混亂失衡,肝邪橫行,侵犯了胃所剋制的陰分。因此,我們使用橘皮、半夏、黨參、甘草來調和胃氣,暢通陽明經絡。麥冬、竹茹、粳米、白芍來滋養胃陰,制約厥陰經絡。如果呃逆還不止,可以再加代赭石、旋覆花來鎮壓其逆行。

倘胃津消乏,舌不生苔,加烏梅木瓜、蔗汁、蘆根汁、薑汁,俾胃中之陰陽兩協其和,則呃無不止也。此皆所論熱劫胃陰之證,更有舌淡無熱,肢冷脈軟,乃胃中陽虛,陰濁上泛,後天坤陽大敗。古稱土敗則其聲噦,噦即呃也。胃陽既困,氣失宣化,若非辛通,陽何由復,即以代赭旋覆花湯,加淡附、吳萸薑汁,少入川連二三分。俾苦寒之味,引陽入陰,不致為陰所拒,而辛熱藥性,得以斬關直入。

白話文:

如果胃液不足,舌頭沒有苔,可以加入烏梅、木瓜、甘蔗汁、蘆根汁和薑汁,讓胃中的陰陽平衡,呃逆的症狀就會消失。

這些都是討論胃陰受熱損傷的證狀,還有舌淡無熱、四肢冰冷、脈搏虛軟,這是因為胃中陽氣不足,陰濁上浮,後天的陽氣大敗。古人說「土敗則其聲噦」,「噦」就是呃逆。胃陽虛弱,氣機運化失常,如果不使用辛溫的藥物,陽氣無法恢復,可以改用代赭石、旋覆花湯,加入淡附片、吳茱萸、薑汁,再少量加入川連二三分。讓苦寒的味道引陽氣進入陰分,不會被陰氣所拒,而辛熱藥性可以清除障礙,直達病所。

猶仲景白通湯中,加人尿豬膽之意也。然呃逆之症,陽虛者多,治呃之法,用涼者少。更有肝火上衝,胃氣失降,而致呃逆者,其氣必從少腹上衝咽喉,而軋軋連聲,勢甚雄壯,脈弦目赤,消渴易飢,又宜當歸龍薈丸,大苦大寒之直泄厥陰也。

白話文:

這就像仲景的「白通湯」中加入人尿豬膽一樣。不過,打嗝多半是陽虛所致,治療打嗝時用涼藥的不多。有的人是肝火上沖,胃氣不降,導致打嗝,這種情況氣從下腹部往上衝到咽喉,連續發出「軋軋」的聲音,勢頭很強勁,脈象弦緊,眼睛發紅,口渴容易餓,這時候應該用「當歸龍薈丸」,用大苦大寒的藥物直接泄除厥陰之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