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春溫條辨第十六

春溫頭痛身熱,惡寒無汗,胸悶泄瀉,此表邪傳裡。宜用黃芩湯,加葛根、薄荷、杏仁、厚朴、赤苓、澤瀉等味,通泄三焦也。

頭痛身熱,無汗惡寒,邪尚在表,理宜汗解,或加胸悶泄瀉,是邪不外泄,反從內走,若不分清,恐成痞結。故仿仲景三陽合病,協熱下利之例。用黃芩湯者,藉黃芩之苦寒清熱,白芍、甘草之甘酸化陰,加葛根、薄荷以透表,杏仁、厚朴以疏脾,赤苓、澤瀉以分利,俾表裡三焦之邪,一齊分解,得一擊百中之義焉。

白話文:

春天溫病,頭痛、發燒、怕冷、不出汗、胸悶、腹瀉,這是表邪入侵內裡。應該使用黃芩湯,再加入葛根、薄荷、杏仁、厚朴、赤苓、澤瀉等藥物,以疏通三焦。

頭痛、發燒、不出汗、怕冷,邪氣仍在肌表,應該發汗解表。但如果同時伴有胸悶和腹瀉,說明邪氣無法從體表排出,反而向內發展,如果不加以區分,可能形成痞塊。因此,效仿張仲景治療三陽合病,以及熱性腹瀉的經驗。使用黃芩湯,利用黃芩的苦寒清熱之性,白芍、甘草的甘酸滋陰之性,再加葛根、薄荷以助發汗,杏仁、厚朴以疏通脾胃,赤苓、澤瀉以利水,使表裡三焦的邪氣一起消散,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2. 春溫條辨第十七

春溫發熱惡寒,脘痛拒按,舌黃便閉,嘔惡脈滑,此溫邪挾積。宜用保和丸,加藿香、薄荷、淡豉、黑梔等味,消食透邪也。

東垣云:脘痛舌黃便閉,右關脈滑,痛而拒按,此為食積。若兼惡寒發熱,且欲嘔惡,是挾溫邪。宜與兩解,故用保和丸以消導,加藿香、薄荷、淡豉、黑梔以疏泄也。

白話文:

春天溫病發燒,畏寒,胃脘疼痛拒按,舌苔黃厚,大便秘結,嘔吐噁心,脈象滑利,這是溫邪與食積夾雜在一起。應該服用保和丸,再加入藿香、薄荷、淡豉、梔子等藥物,以達到消食和透邪的效果。

李東垣(指李杲)說:胃脘疼痛、舌苔黃厚、大便秘結、右關脈滑利、按壓疼痛而拒按,這是食物積滯。如果同時伴有畏寒發熱,並且想嘔吐噁心,那就是溫邪與食積共同導致的。應該同時治療溫邪和食積,因此使用保和丸來消導,再加入藿香、薄荷、淡豉、梔子來疏通解表。

3. 春溫條辨第十八

春溫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頸頷核腫,牙關不宣,此溫邪時毒。主以荊防敗毒散,再按經加減,以疏風熱可也。

凡時毒初起,亦必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無溫邪彷彿,但頸間核腫,名為時毒。須要辨明結在何經,而施主治。凡腫在頷下者,屬陽明,以升麻、葛根為主。在耳下者,屬少陽,以柴胡、黃芩為主。在頸項者,屬太陽,以羌活、獨活為主。此係風熱上壅,蘊結而成,故用荊防、薄荷以疏風熱,枳殼、桔梗以開上焦,羌獨升葛柴芩,為三陽經消風化邪之主藥。臨症時,再能按經加減,則症無不痊矣。

白話文:

春天溫病,症狀是怕冷發熱、頭痛、不出汗、脖子和下巴淋巴結腫大、牙關緊閉,這是溫邪夾雜時毒。主要用荊防敗毒散治療,再根據經絡加減藥物,以疏散風熱即可。

所有時毒剛開始,都會發熱頭痛、怕冷不出汗,沒有溫邪的明顯症狀,但脖子淋巴結腫大,就稱為時毒。必須辨明腫塊在哪條經絡上,再用相對應的藥物治療。如果腫塊在下巴下面,屬於陽明經,就以升麻、葛根為主藥;如果腫塊在耳下,屬於少陽經,就以柴胡、黃芩為主藥;如果腫塊在頸項,屬於太陽經,就以羌活、獨活為主藥。這些都是因為風熱之邪上壅,積聚而成,所以用荊防、薄荷疏散風熱,用枳殼、桔梗打開上焦,羌活、獨活、升麻、葛根、柴胡、黃芩則是治療三陽經風熱邪氣的要藥。臨床治療時,再根據經絡加減用藥,那麼病症就沒有不能痊癒的了。

4. 春溫條辨第十九

春溫頭痛,惡寒發熱,面赤目紅,咳逆嚏涕,咽痛口渴,此麻疹也。宜用薄荷、大力、荊芥、杏仁、蟬衣、桔梗、甘草、連翹、馬勃、射干等味,疏風透疹也。

風溫犯肺,熱壅上焦,故初起面目俱赤,咳涕咽疼,皆手太陰見證。今頭痛惡寒,發熱無汗,是邪踞衛分,腠理不開,郁化斑疹,若不疏散,恐其內陷。故用薄荷、荊芥、蟬衣、大力以祛風,連翹、桔梗、馬勃、射干以清熱,使斑疹透露,不致傳入心營,而變神昏之險。

白話文:

春天溫病引起頭痛,怕冷又發熱,臉紅眼睛也紅,咳嗽、打噴嚏、流鼻涕,咽喉痛口渴,這是麻疹。應該用薄荷、牛蒡子、荊芥、杏仁、蟬蛻、桔梗、甘草、連翹、馬勃、射干等藥材,來疏散風邪,使疹子透發出來。

因為風溫侵犯肺部,熱邪壅塞上焦,所以一開始臉和眼睛都紅,咳嗽、流鼻涕、咽喉痛,都是手太陰經的症狀。現在頭痛、怕冷、發熱但不流汗,這是邪氣停留在衛分,肌膚腠理閉塞不通,導致疹子鬱積不透,如果不及時疏散,恐怕會內陷危及臟腑。所以要用薄荷、荊芥、蟬蛻、牛蒡子來祛除風邪,用連翹、桔梗、馬勃、射干來清熱,讓疹子透發出來,不至於深入心營,而發生神志昏迷的危險。

5. 春溫條辨第二十

春溫汗多,不惡寒,反惡熱,口渴煩悶,舌黃脈洪,此邪傳陽明氣分。宜用大劑白虎湯,直清陽明也。

發熱而微兼惡寒,目痛額疼,不得臥,此屬陽明經病。宜用葛根湯,辛涼解肌。若不惡寒而反惡熱,口渴,舌黃,脈洪大,此屬陽明氣熱。宜用大劑白虎湯,辛寒清胃。如無汗,而舌淡黃者,不可用也。若舌黑尖絳,神昏譫語,煩熱脈數,此屬陽明血熱,又宜犀角地黃湯,涼血透邪也。

若舌雖焦黑,而苔見老黃,此屬陽明腑熱,以涼膈散下之。總之,此皆陽明證,而有經病腑病血病氣病之殊,俱當按證施治,不得絲毫混淆,而夭人性命,可不慎歟。

白話文:

春天溫病,病人出汗很多,不怕冷反而怕热,口渴煩躁,舌頭黃,脈搏有力而快,這是邪氣入侵陽明經的氣分(體表)。應該用大量白虎湯,直接清除陽明經的熱邪。

發燒,稍微有點怕冷,眼睛痛、頭痛,睡不著,這是陽明經的病症。應該用葛根湯,辛涼解表。如果不怕冷反而怕熱,口渴,舌頭黃,脈搏有力而快,這是陽明經氣分有熱。應該用大量白虎湯,辛寒清熱解毒。如果不出汗,舌頭顏色是淡黃的,就不能用白虎湯。如果舌頭黑而尖端紅,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煩躁發熱,脈搏快速,這是陽明經血分有熱,應該用犀角地黃湯,涼血透邪。

如果舌頭雖然焦黑,但是舌苔呈現老年人常見的黃色厚苔,這是陽明經腑分有熱,要用涼膈散來瀉下。總之,這些都是陽明經的證候,但又分為經病、腑病、血病、氣病等不同情況,都要根據實際情況用藥治療,不能混淆,以免危及生命,不可不謹慎。

6. 春溫條辨第二十一

春溫不惡寒,反惡熱,煩躁神昏,斑黃譫妄,舌黃焦黑,揚手擲足,逾垣上屋,此陽明腑熱。宜用大劑白虎湯,加犀角、連翹、元參、人中黃、竹葉。若大便閉結,頻轉矢氣者,更加大黃元明粉,緩攻清熱也。

上條陽明氣熱,民宜白虎湯,以清氣分。此條昏譫便閉,舌色焦黃,斑黃狂亂,乃熱結胃腑,非清涼可解。故用大劑白虎,合犀角、人中黃、元參、連翹以兩清氣血,兼大黃、元明粉,以緩逐其瘀。俾大腑一通,則邪熱頓解,而狂妄皆平焉。仲景云:大便閉而轉矢氣者,有燥矢也。

其腹必硬痛,若腹雖硬痛,而下利稀水者,此熱結旁流,仍宜攻之。勿以大便既泄,而徘徊莫進,醫者詳之。

白話文:

春溫時,患者不畏寒反而怕熱,煩躁、神志不清、出現黃色斑點和胡言亂語,舌頭黃而乾燥發黑,手舞足蹈,甚至翻牆上屋,這是陽明腑熱。應該用大量白虎湯,再加入犀角、連翹、元參、人中黃、竹葉。如果大便秘結,並且經常放臭屁,則還要加入大黃和元明粉,緩慢攻下清熱。

前面講的陽明氣熱,可以用白虎湯來清解氣分之熱。但這一條患者神志不清、大便秘結、舌頭焦黃,出現黃色斑點和狂躁,這是熱邪結聚在胃腸,單靠清熱藥物不能解決。所以要用大量白虎湯,配合犀角、人中黃、元參、連翹,來同時清解氣血之熱;再加用大黃、元明粉,緩慢地排出瘀積之物。只要大腸通暢了,邪熱就會迅速消除,狂躁的症狀也會平息。張仲景說:大便秘結而放臭屁,是腸道乾燥的表現。

患者腹部一定會硬痛。如果腹部雖然硬痛,但卻腹瀉稀水,這是熱邪從主要部位向周圍蔓延,仍然要攻下治療。不要因為大便已經通了,就猶豫不決,停止治療,醫生要仔細判斷。

7. 春溫條辨第二十二

春溫經旬不解,神昏狂妄,舌絳焦黑,斑紫或黑,煩躁難禁,此熱陷血瘀。宜用犀角地黃湯,加紫草、元參、連翹、廣鬱金、鮮菖蒲、紫雪丹等味,涼血化斑也。

熱傳陽明不解,必致入血,熱與血瘀,非清涼可退。必藉犀角、生地、元參、連翹之涼血。又佐赤芍、桃仁、紫草之破血,鬱金、菖蒲之宣竅,紫雪、竹葉之清心,務得神清舌潤,斑轉紅活,方有生機。然斑色紫黑,胃熱已極,若見煩躁,則內閉外脫之勢已成,其危可立而待也。雖欲逆挽天機,恐亦聊盡人工而已。

白話文:

春溫持續十天以上未癒,患者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舌頭紅絳發黑,皮膚上出現紫黑色斑點,煩躁不安難以忍受,這是因為熱邪深入血分,導致血瘀的症狀。應該使用犀角地黃湯,再加入紫草、元參、連翹、廣鬱金、鮮菖蒲、紫雪丹等藥物,以達到涼血化斑的效果。

如果熱邪傳到陽明經脈而久治不愈,必然會侵入血分,熱邪與血瘀交織,單靠清熱涼血的藥物是無法退熱的。必須依靠犀角、生地黃、元參、連翹等藥物來涼血,再輔以赤芍藥、桃仁、紫草等破血藥物,以及鬱金、菖蒲等開竅藥物,還有紫雪丹、竹葉等清心藥物,務必使患者神志清醒、舌苔潤澤,斑點顏色轉為紅潤,這樣才會有痊癒的希望。但是,如果斑點顏色仍然是紫黑色,表示胃熱已經到了極點,如果患者還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那就代表已經出現內閉外脫的危急情況,生命垂危,情況非常危險。即使想盡力回天乏術,恐怕也難以挽回性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