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風溫條辨第二

風溫咽痛,神昏,煩躁,目赤,舌絳,丹疹,脈促模糊,此風熱內閉。宜用犀角地黃湯,加羚羊角、鮮石斛、元參心、連翹心、鮮菖蒲、銀花、金汁、薄荷、蟬衣、牛黃丸等味,表裡兩清也。

神迷舌絳,脈促模糊,乃熱邪內逼,虛靈矇蔽,更兼咽痛丹疹,煩躁不安。則內閉之險已極,倘痙厥一至,事難為矣。故用犀角、羚角清營絡,生地、丹皮滋血熱,連翹、元參、麥冬、石斛養胃津,銀花、金汁解毒,薄荷、蟬衣祛風,更兼菖蒲、牛黃丸芳香宣竅,俾表裡氣血,得以雙清雙解,而轉危為安也。

白話文:

風溫導致咽喉疼痛,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眼睛紅腫,舌頭紅絳,身上出現疹子,脈搏急促而微弱,這是風熱之邪鬱結於內。應使用犀角地黃湯,再加入羚羊角、鮮石斛、元參心、連翹心、鮮菖蒲、銀花、金汁、薄荷、蟬衣、牛黃丸等藥物,以達到表裡雙解的目的。

神志昏迷,舌頭紅絳,脈搏急促而微弱,這是熱邪入侵,導致神志不清,更伴隨咽喉疼痛、疹子和煩躁不安等症狀。這已屬於病情危急的狀態,如果出現抽搐痙攣,將非常危險。因此,需使用犀角、羚羊角清熱解毒,生地、丹皮滋陰降火,連翹、元參、麥冬、石斛滋養胃陰,銀花、金汁解毒,薄荷、蟬衣祛風,再加入菖蒲、牛黃丸芳香開竅,使表裡之氣血都能得到疏通和調理,轉危為安。

2. 風溫條辨第三

風溫一二日後,神反清,語反出,舌黃口渴,煩熱脈洪,此溫邪內蒸。宜用白虎湯,加沙參、麥冬、杏仁、鮮玉竹、鮮石斛、連翹等味,清氣透邪也。

初起神迷語蹇,狀如中風,過一二日後,反覺神清語出,是風邪外泄,並非中厥。若仍口渴舌黃,燔熱脈洪,乃溫熱內燔。邪尚在氣,宜用白虎湯,合杏仁、玉竹、石斛、連翹、沙參、麥冬,一派甘寒之味,以清陽明氣熱為妙。

白話文:

風溫病發一兩天後,精神轉好,說話也利索了,舌頭發黃口渴,煩躁發熱,脈搏有力,這是溫邪入侵身體內部造成的。應該服用白虎湯,再加入沙參、麥冬、杏仁、鮮玉竹、鮮石斛、連翹等藥材,以清熱解毒,使邪氣排出體外。

疾病初期精神恍惚,說話困難,症狀類似中風,但一兩天後,反而精神清爽,說話流利,這是風邪從體表排出,並非中風。如果仍然口渴、舌頭發黃、身體燥熱、脈搏有力,那就是溫熱之邪在體內燔灼。邪氣仍在氣分,應該服用白虎湯,再加入杏仁、玉竹、石斛、連翹、沙參、麥冬等藥材,這些藥材性味甘寒,可以有效清解陽明經的熱邪。

3. 風溫條辨第四

風溫舌黃尖絳,神昏煩躁,目赤齒枯,此氣血燔蒸。宜用玉女煎,加元參、連翹、人中黃、牛黃丸等味,兩清氣血也。

目赤齒枯,神昏煩躁,邪已入血。故舌尖色絳,但苔仍帶黃,氣熱未盡,未可專涼血分,恐滋膩難清。務得玉女煎,合連翹、元參兩清氣血,人中黃、牛黃丸清營透邪,庶無遺漏之弊。

白話文:

風溫舌頭黃而尖端紅絳,神志昏迷煩躁不安,眼睛紅赤牙齒乾枯,這是氣血鬱熱燔蒸造成的。應該服用玉女煎,再加入元參、連翹、人中黃、牛黃丸等藥物,以清瀉氣血的鬱熱。

眼睛紅赤、牙齒乾枯、神志昏迷煩躁不安,邪氣已經入侵血液。因此舌尖呈現紅色,但舌苔仍然帶黃,說明體內仍有餘熱未消,不能單純使用涼血的藥物,以免滋膩難以清除餘熱。務必使用玉女煎,配合連翹、元參以清瀉氣血,再用人中黃、牛黃丸清熱解毒,透邪外出,這樣才能避免治療不徹底。

4. 風溫條辨第五

風溫舌絳乾焦,神清脈數,而熱不肯解,此熱劫胃陰。宜用復脈湯去薑桂,加鮮斛、白芍、地骨皮、梨汁、蔗漿等味,甘涼養陰也。

神清脈數,病退之象,然熱不解,而舌絳焦黑,並無苔膩,是為無地之黑。乃熱灼傷陰,胃津消爍,非甘涼濡潤,充養胃陰,則熱何以清。故用復脈湯。去薑桂者,恐增熱耳,加蔗梨者,助甘寒焉。若舌苔黃而焦黑,或老黃如沉香色者,此為有地之黑。因熱瘀在腑,宿垢未清,大便閉結,皆宜下之。

即用大黃、元明粉、生首烏、鮮生地、鮮石斛、鮮稻根等味,養陰攻熱,不必過慮。近時醫輩,一見攻下,不問應否,眾口交咻,咸為詫異,此不過沽名盜利,以圖虛聲。殊不知仲景先師,汗吐下和溫清補瀉,皆有一定之理。又有急下微下,先攻後攻之戒。故命後人云,有是症,投是藥,方為良醫。

若恐招是惹非,有是症而不敢投是藥,以致因循貽誤,坐失機宜,豈得謂之良哉。

白話文:

風溫病患者舌頭紅絳乾燥焦枯,精神尚好脈搏快速,但發熱卻持續不退,這是因為熱邪耗傷了胃的陰液。應該使用復脈湯,去掉生薑和桂枝,再加入鮮石斛、白芍藥、地骨皮、梨汁、甘蔗汁等藥物,以甘涼之品滋養陰液。

精神好、脈搏快,是病情好轉的徵兆,但發熱不退,舌頭卻紅絳焦黑,沒有舌苔,這是「無地之黑」。這是因為熱邪灼傷陰液,胃液被消耗殆盡,如果不使用甘涼的藥物滋潤補充胃陰,熱邪怎麼會消退呢?所以要用復脈湯。去掉生薑和桂枝,是因為擔心它們會增加體內熱量;加入甘蔗汁和梨汁,是為了增強甘寒的功效。如果舌苔是黃色且焦黑,或者像沉香顏色般的老黃,這是「有地之黑」。這是因為熱邪瘀滯在腸胃,宿垢未清,大便不通,都應該使用攻下之法。

可以用大黃、芒硝、生何首烏、鮮生地黃、鮮石斛、鮮稻根等藥物,既能滋陰又能攻克熱邪,不必過於擔心。近來一些醫生,一看到病症就使用攻下之法,不考慮是否合適,眾人盲目跟風,都覺得很奇怪。這不過是為了沽名釣譽,追求虛名罷了。殊不知張仲景先師的汗法、吐法、下法、溫法、清法、補法、瀉法,都有其一定的道理。而且還有急下、微下,先攻後攻的區分。所以告誡後人,遇到這種症狀,就使用這種藥物,才是好醫生。

如果害怕招惹是非,遇到這種症狀卻不敢使用這種藥物,以致於延誤病情,錯失良機,怎麼能稱得上是好醫生呢?

5. 斑痧疹瘰辨論(丹㾦附)

夫痧即是疹,疹即是痧,本屬一類,因各處稱名不同耳。如吳地稱為痧子,浙人稱為瘄子,川陝稱為疹子,山東稱為麻子是也。古人論斑為陽明熱毒,點大而色鮮,疹為太陰風熱,點細而色紅,瘰為脾肺濕熱,連片而紅腫。更有丹者。心肺火毒,遍體紅暈,而兼斑疹也。㾦者,肺胃濕熱,粒如水晶,不甚稠密也。

然考諸方書,斑也,疹也,丹也,瘰也。不外心脾肺胃之熱毒,或斑中兼疹,疹中兼丹,丹中兼瘰,總無一種獨發之理。然疹與瘰發,則搔癢無度,每兼腹痛。惟㾦系肺胃濕熱,只在氣分,蒸逼隨汁外泄而成,本屬氣虛,理宜清氣。近時醫輩,竟以治痧之法治㾦,謬之甚焉。

殊不知斑痧疹瘰,皆由風熱濕火蘊鬱而成,非發不愈,故用疏透。至㾦則濕從熱化,氣隨汗泄,故宜清氣。若見㾦而更以疏泄透汗,則氣液外泄,熱勢反增。曾見汗泄一次,㾦發一身,醫為未盡,再汗再㾦,一汗一㾦,漫延無已,竟有不死不休之弊。籲醫說有理,病聽欣然,一旦氣脫,亦不過付之數與命,誰言醫之咎耶。

總之,斑宜清化,勿宜提透,痧宜透泄,勿宜補氣,瘰宜清泄,勿宜壅遏,丹宜化毒,勿宜溫散,㾦宜清氣,勿宜疏散,斯為治法之大要。至於經常權變,神而明之,存乎其神焉。

白話文:

斑痧疹瘰辨論(丹㾦附)

痧疹本是同類疾病,只是各地名稱不同而已。例如吳地稱之為痧子,浙江稱為瘄子,川陝稱為疹子,山東稱為麻子。古人認為斑是陽明熱毒引起的,疹子較大顏色鮮豔;疹是太陰風熱引起的,疹子較小顏色偏紅;瘰是脾肺濕熱引起的,疹子連成一片且紅腫。此外還有丹,是由心肺火毒引起,全身出現紅暈,並伴有斑疹;㾦則是肺胃濕熱引起的,疹子像水晶一樣,數量不多。

各種方書記載的斑、疹、丹、瘰,都脫離不了心、脾、肺、胃的熱毒,而且常互相兼雜,例如斑中可能兼有疹,疹中可能兼有丹,丹中可能兼有瘰,很少有一種病症單獨發生的情況。疹和瘰發生時,會奇癢難耐,常常伴隨腹痛。只有㾦是由肺胃濕熱引起,只停留在氣分,因濕熱蒸逼體液外泄而形成,本質是氣虛,治療應以清氣為主。近來有些醫生,竟用治療痧的方法治療㾦,這是極大的錯誤。

其實斑、痧、疹、瘰都是風熱濕火鬱積而成的,不發出來就不會痊癒,所以治療應該以疏通透發為主。但㾦是因為濕熱化而導致氣隨汗液排出,因此應該以清氣為主。如果看到㾦還用疏泄透汗的方法治療,則會導致氣液外泄,反而加重病情。曾經見過病人因為過度汗泄,導致㾦遍佈全身,醫生認為還沒有治好,又再次用汗法,結果一汗一㾦,病情不斷蔓延,幾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唉!醫生的說法或許有道理,病人也欣然接受,但一旦氣虛脫盡,也只能聽天由命,誰又能責怪醫生呢?

總之,治療斑應該以清化為主,不要過度疏通;治療痧應該以透泄為主,不要補氣;治療瘰應該以清泄為主,不要壅遏;治療丹應該以化毒為主,不要溫散;治療㾦應該以清氣為主,不要疏散。這就是治療的大原則。至於具體的治療方法,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就需要醫生的經驗和智慧了。

6. 斑疹條辨第一

斑疹初起,惡寒發熱,頭痛口渴,咳嗽嚏涕,目赤脈數,此麻疹也。宜用薄荷、大力、荊芥、連翹、杏仁、前胡、枇杷葉、赤檉柳等味,辛涼疏透也。

斑為陽明熱毒,疹為太陰風熱,總屬溫熱所化,發泄於外。其初起也,腠理不宣則惡寒,陽邪在表則頭痛,熱自內蒸則口渴,邪干肺位則咳涕,當其未見點時,先宜疏透。故用薄荷、荊芥、大力疏風泄汗,連翹、杏仁、前胡清宣氣分,枇杷葉、赤檉柳輕揚達表,冀其汗泄胰開,斑疹速透,毋使傳變為要。

白話文:

斑疹初期,會出現畏寒發熱、頭痛、口渴、咳嗽、流鼻涕、眼睛紅腫、脈搏快速等症狀,這是麻疹。應該使用薄荷、防風(大力指防風)、荊芥、連翹、杏仁、前胡、枇杷葉、赤芍(赤檉柳指赤芍)等藥物,這些藥性辛涼,可以疏散風熱。

斑疹的「斑」屬陽明經的熱毒,「疹」屬太陰經的風熱,總體來說是溫熱之邪引起的,向外發散。初期,肌膚腠理閉塞不通則會畏寒,陽邪在體表則會頭痛,內在熱邪上蒸則會口渴,邪氣侵犯肺部則會咳嗽、流涕。在疹子還沒出現之前,應當先疏散風熱。所以用薄荷、荊芥、防風疏散風寒,發汗解表;連翹、杏仁、前胡清利肺氣;枇杷葉、赤芍輕柔地使藥力達於肌膚表面,期望透過發汗、肌膚疏通,讓疹子迅速透發,避免病情轉變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