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卷中 (4)
卷中 (4)
1. 伏暑條辨第十
(予)於道光十九年春,有舵工張姓者,自三月間溫病愈後,飲食如常,惟腰間作痛,始疑病後腎虛,投以補腎,其痛益甚。轉邀外科,認為腎俞發,而投陽和湯數劑,病仍不減,且無腫形,其痛每甚於午後,劇於戌亥,呼號不絕,直至天明,其痛若失。一月以來,無所不至,而痛仍不減。
比時閱喻氏《醫門法律》,至《寓意草》中,有病腰痛,將成僂廢一案。嘉言謂熱邪逗留太陽經脈,與血凝滯,結於腰間,即用桃仁承氣數服而安。讀之恍然大悟,如法投治,果獲痛愈。此太陽經,血結之一證也。後有外甥範姓者,濕溫病後,亦腰痛異常,曾服補腎不應,(予)即用安桂、桃仁、山甲、歸鬚、旋覆、新絳等味,二劑頓愈。此可見為醫者,必旁搜博採,以廣見聞,則勿貽管窺之誚矣。
白話文:
我於道光十九年春天,有個姓張的舵工,從三月間患溫病痊癒後,飲食都正常,只有腰部會疼痛,起初懷疑是病後腎虛,給他吃補腎的藥,結果疼痛更加劇烈。後來找了外科醫生,認為是腎俞穴發炎,給他服用幾帖陽和湯,病痛仍然沒有減輕,而且也沒有腫脹的樣子,疼痛的時間總是午後比較嚴重,到了戌時亥時(晚上七點到十一點)更是劇烈,不停地叫喊,直到天亮,疼痛才會消失。這樣持續一個月以來,看了許多醫生都沒用,疼痛還是沒有減輕。
當時我正在閱讀喻昌的《醫門法律》,看到《寓意草》中,有一個病人腰痛,幾乎要變成駝背殘廢的案例。喻昌說是因為熱邪停留在太陽經脈,與血凝結堵塞在腰部,使用桃仁承氣湯服用幾帖就痊癒了。讀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依照這個方法治療,果然疼痛就痊癒了。這是一個太陽經脈血瘀的病例。後來我有一個外甥姓範,濕溫病後,也出現異常的腰痛,曾經服用補腎的藥沒有效果,我就用安桂、桃仁、穿山甲、當歸鬚、旋覆花、新絳等藥材,服用兩劑就馬上痊癒了。由此可見,身為醫生,必須廣泛蒐集資料,擴展見聞,才不會被人譏笑是見識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