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中 (5)

回本書目錄

卷中 (5)

1. 伏暑條辨第二十六

伏暑痢赤,身熱口渴,腹痛窘迫,肛門如火,脈數弦滑,此濕火奔迫,宜用白頭翁湯,苦味堅陰也。

此條熱迫下注,邪火消爍,故腹痛下墜,窘迫無度,常如裡急之狀,且肛門如烙,而身熱口渴,脈得滑數。若非白頭翁湯之苦以堅陰,寒以清熱,則痢必不止。如熱甚者,再加大黃以滌之。若熱不甚。而脈虛數,舌乾少津,咽燥口乾,乃陰虛火熾,宜用黃連阿膠湯,養陰清熱為要。

白話文:

中暑導致赤痢,身體發熱口渴,腹部疼痛難忍,肛門灼熱如火,脈搏頻數有力滑利,這是濕熱之邪急速下注的症狀,應該服用白頭翁湯,因為苦味能滋陰固本。

這種情況是熱邪急迫向下衝,邪火灼傷腸道,所以腹部疼痛下墜,難受至極,經常像裡急後重一樣,而且肛門像被燒烙一樣灼痛,同時伴有身熱口渴,脈象滑數。如果不是用白頭翁湯的苦味來滋陰,寒涼來清熱,痢疾就一定不會停止。如果熱證很嚴重,可以再加大黃來瀉熱。如果熱證不嚴重,但脈象虛弱而頻數,舌頭乾燥津液少,咽喉乾燥口渴,這是陰虛火旺的表現,應該服用黃連阿膠湯,以滋陰清熱為主。

2. 伏暑條辨第二十七

伏暑痢色如凍,雜以水穀,肛垂裡急,隨食隨痢,完穀不化,此直腸痢也。宜用赤石脂、禹糧石、炮薑、粳米,共研粉調服,兼補中益氣湯,堵截陽明也。

凡痢初起,必先傷脾,而後及腎。故古人治痢,雖先辨明暑濕之在氣在血,而後施治,必以脾腎兩臟為主。今痢色如凍,而雜有水穀,虛寒之狀已著,更兼肛垂裡急,完穀不化,此脾腎失固,關閘乙撒的是直腸之險。《內經》云腎者胃之關也,開竅於二陰。腎真失固,則胃關不守,致食入於胃,不及腐化而仍完穀。

若非砥柱中流,截堵閘道,則痢何以休,仿仲景少隊下痢之桃花湯,合禹糧石,澀腸堵胃,毋使直下。庶得運化如常,而出納有度,再兼補中益氣以扶土升陽,得清氣上升。庶善會《內經》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在下,則生飧泄之旨矣。再按仲景論瀉痢,有寒而下利清穀者,因釜中無火,不能熟腐五穀,固屬虛寒。

又有熱甚而亦完穀不化者,雖云邪熱不殺穀,據(愚)意言之,究系胃關失守,攝納無權。(予)所閱是證,秘系身熱口乾,舌赤少津,脈數無力,虛熱者居多。大抵陰虧陽動,化生內風,縱橫擾亂,清濁混淆,總屬虛象,並非邪熱。故每用胃關煎加赤石禹糧,以固澀之,往往收功。

更有肢冷脈虛,面慘舌淡,此屬虛寒,用桃花湯,加人參、附子以溫補之。亦可奏效,要之完穀直腸之病,雖有陰陽寒熱之分,然寒固屬虛,熱亦不外乎虛也。若云邪熱不殺穀,數廿年閱歷以來,未可準信,故辨及之。以俟明眼定裁。

白話文:

伏暑痢疾,大便像冰塊一樣,夾雜著未消化的食物,肛門下垂且裡急後重,吃什麼拉什麼,食物完全沒消化,這是直腸炎。可用赤石脂、禹糧石、炮薑、粳米研磨成粉末服用,同時服用補中益氣湯,以收斂陽明經。

所有痢疾初期,都先傷脾,然後才會影響到腎。所以古人治療痢疾,雖然先要辨別暑濕是屬於氣分還是血分,再進行治療,但一定是以脾腎兩臟為主。現在這種大便像冰塊,又夾雜食物的情況,虛寒的症狀已經很明顯,再加上肛門下垂、裡急後重、食物不消化,這是脾腎功能失調,就像關卡失守一樣,危及直腸。《內經》說腎是胃的關口,開竅於二陰。腎氣虛弱,則胃門失守,導致食物進入胃後,來不及消化就排出。

如果不加以阻止,痢疾怎麼會好?可以參考張仲景治療下痢的桃花湯,加入禹糧石,澀腸固胃,防止食物直接排出,這樣才能恢復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進出有度,再配合補中益氣湯來扶助脾胃,升發陽氣,這樣就能符合《內經》中“濁氣在上則生脹滿,清氣在下則生飧泄”的道理。再參考仲景論述瀉痢,有寒邪而大便稀溏,排出未消化的食物,這是因為胃中缺乏陽氣,無法消化食物,屬於虛寒。

也有熱邪很重,但食物依然不消化的情況,雖然說熱邪不會直接腐蝕食物,但依我的看法,根本原因還是胃門失守,攝納功能失調。我所見到的這種病例,患者通常伴有發熱口乾、舌紅少津、脈數無力,多數是虛熱。大多是陰虛陽亢,化生內風,導致氣血紊亂,清濁混淆,總體屬於虛證,並非實熱邪毒。所以我常常用胃關煎加赤石脂、禹糧石來固澀止瀉,往往能收到效果。

還有一些患者肢體冰冷、脈象虛弱、面色蒼白、舌淡,這是虛寒證,用桃花湯加人參、附子溫補,也能奏效。總之,完穀不化的直腸病,雖然有陰陽寒熱之分,但寒證也屬於虛證,熱證也大多是虛證。如果說熱邪不腐蝕食物,根據我幾十年的經驗來看,並不可靠,所以在此提出我的看法,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3. 伏暑條辨第二十八

伏暑痢下赤白,奔迫無度,痛隨痢減,舌黃脈緊,此寒凝氣滯。宜用當歸、白芍、黃連、木香、山楂、厚朴、大黃、附子等味,溫通理氣也。

上條言熱,此條言寒,且痛隨痢減,奔迫後重,日夜無度,脈緊舌黃,乃寒濕黏滯,蘊蒸阻遏,而致腸胃失宣也。考《內經》五臟者,主藏而不泄,六腑者,主通而不滯。此大腸與胃,皆手足陽明之腑,又為水穀之海,主傳導化物者也。蓋因寒濕蘊釀,氣道阻遏,致腹痛裡急,數圊不爽。

例宜宣通疏化,使氣極運則濕濁走,而病可霍然矣。再按古人謂暴崩暴痢,宜溫宜補,久崩久痢,宜清宜通,要非暴崩暴痢,總宜溫補,久崩久痢,總宜清通。究在臨症時,細心謗審,隨症用藥,不可執一。即下痢一證,固宜疏通,然有寒通溫通之異。如脈症屬熱屬實,原以苦寒通利。

若脈症屬寒屬虛,又宜甘溫固補。倘寒中挾實,仿附子大黃湯,溫而且通。若熱而兼虛,仿黃連阿膠湯,清而且補。如虛中挾積,仿人參芍藥湯,通而且補。若虛中挾滯,仿景岳通解散,清疏帶補。以上諸條,苟能參互考訂,潛心玩味,庶無膠柱鼓瑟,涉海問津之患矣。近世以積滯二字,為痢症之通稱,(予)意積者屬實,由無形而釀為有形。

滯者屬虛,本運氣而凝為滯氣,要不可以積滯二字,混稱為實,故並及之。以質諸高明,為是為否,當有能辨之者。

白話文:

伏暑痢下,赤白混雜,腹瀉急迫,程度不定,疼痛隨腹瀉減輕,舌苔黃膩,脈象緊弦。這是寒邪凝滯,氣機阻礙所致。應當使用當歸、白芍、黃連、木香、山楂、厚朴、大黃、附子等藥物,溫通理氣。

上一條論述的是熱證,這一條論述的是寒證。疼痛隨腹瀉減輕,瀉下急迫,裡急後重,日夜無間斷,脈象緊,舌苔黃,這是寒濕黏滯,蘊積阻塞,導致腸胃氣機失調。根據《內經》的理論,五臟主藏而不瀉,六腑主通而不滯。大腸與胃,都是手足陽明經的腑臟,也是水穀的消化吸收場所,負責傳化食物。寒濕積聚,氣道阻塞,導致腹痛裡急,多次腹瀉仍不能緩解。

治療應該宣通疏散,化解寒濕,使氣機通暢,則濕濁之邪得以排出,疾病即可痊癒。古人認為,暴發性的痢疾,宜溫補;久病的痢疾,宜清通。但並非所有暴發性痢疾都需溫補,所有久病的痢疾都需清通。臨床上應仔細辨證,根據症狀用藥,不可死守一種方法。痢疾固然要疏通,但有寒症需溫通,熱症需清通的區別。如果脈象和症狀屬於熱證實證,則應使用苦寒藥物通利;如果脈象和症狀屬於寒證虛證,則應使用甘溫藥物溫補。如果寒證兼見實證,可參考附子大黃湯,溫通兼施;如果熱證兼見虛證,可參考黃連阿膠湯,清補兼顧;如果虛證兼見積滯,可參考人參芍藥湯,通補兼施;如果虛證兼見氣滯,可參考景岳通解散,清疏兼補。以上諸法,需互相參照,細心體會,不可僵化,才能避免治療失誤。近世將「積滯」二字作為痢疾的通稱,但我認為,「積」屬實證,由無形之邪化為有形之物;「滯」屬虛證,是氣機的停滯。不可將「積滯」混為一談,都當作實證。以上看法,謹供參考,希望有識之士能加以辨析。

4. 秋燥辨論

嘗觀《內經》、《金匱》,及後賢諸書,所論六淫之病,因於四時。故冬有傷寒,春有溫症,夏有暑濕,惟秋令燥氣,則並未論及。迨喻嘉言先生,著有秋燥一症,誠為另開手眼。然仲景先師,非無卓識而遺漏也。其散見諸條之內者,如《金匱》但熱無寒之癉瘧,寒少熱多之溫瘧,及《內經》脾癉消渴,而為風發,傷寒燒針發狂,而為風溫。皆用甘涼濡潤,清肅肺胃等法,非燥火而何。

(予)三十餘年,閱歷以來,留心斯症,都因秋令太溫,兩澤愆期,風陽化燥,鼓盪寰宇,以致消爍之勢,乘虛襲肺,肺失清肅。則洒洒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燥,咳逆衄血,舌赤齒枯,諸症叢生。蓋犯是症者,必由稟賦陰虧,亢陽偏盛,或形瘦身長,或色蒼少澤。稟乎木火之質者,比比皆然。

是則水流濕,火就燥,以類相招,其感甚易。況陽有餘,便是火,火必從燥,先傷肺金。故每現之症,多是肺熱為幻,喻嘉言所著清燥湯,但取甘寒養陰,辛涼清肺,真對症之良方,濟世之慈航焉。

白話文:

秋燥辨論

我研讀《內經》、《金匱要略》以及歷代醫家的著作,發現他們論述六淫致病,都與四季相關:冬天有傷寒,春天有溫病,夏天有暑濕,唯獨秋季的燥氣並未單獨論述。直到喻嘉言先生著述,才專門闡述秋燥這一症候,實乃醫學上的重大突破。然而,仲景大師并非有所遺漏,只是他將秋燥的症狀散見於其他條目中,例如《金匱要略》中所述的「但熱無寒」的瘧疾、「寒少熱多」的溫瘧,以及《內經》中提到的脾胃虛弱引起的消渴,以及因風而發的傷寒燒針發狂等,這些都用甘涼濡潤、清肅肺胃的方法治療,這不就是燥熱引起的嗎?

我行醫三十餘年,深入研究秋燥,發現它主要是因為秋季氣候過於溫暖,雨水異常,風陽之氣轉化為燥邪,瀰漫於天地之間,導致燥邪乘虛而入肺臟,使肺臟失去清肅的功能。於是便出現惡寒、發熱、鼻塞乾燥、咳嗽、鼻出血、舌紅、牙齒乾燥等症狀。患此症的人,大多是因為先天稟賦不足,陰虛陽亢,或體形瘦長,面色蒼白,少津液。屬木火體質的人,尤其容易患此症。

水遇濕則聚,火遇燥則盛,物以類聚,所以容易受燥邪侵襲。尤其陽氣過盛,就如同火一樣,火必然導致乾燥,首先傷害肺金。因此,秋燥的症狀大多表現為肺熱。喻嘉言先生所著的清燥湯,選用甘寒滋陰、辛涼清肺的藥物,的確是治療秋燥的良方,造福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