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

1. 伏暑辨論

嘗觀醫書林立,並無伏暑之名,惟已任編,有秋時晚發,以感證之法治之一語,因著伏暑之稱。蓋人於盛暑之際,汗泄氣疏,百節弛張,設或有隙,邪乘虛入。《內經》所謂至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也。又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發瘧;秋傷於燥,冬生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白話文:

我曾看過許多醫書,上面都沒有「伏暑」這個名堂。但有人把《已任編》中「秋季晚發,用治感證之法」這句話,拿來套用在伏暑之上。那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季,人體大量出汗,氣息耗散,筋骨鬆弛,如果稍有不慎,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內經》中說:「極度虛弱的地方,正是邪氣容身之處。」書中又說:「春季受風寒,夏季一定會拉肚子;夏季受暑氣,秋季一定會發瘧疾;秋季受燥邪,冬季一定會咳嗽;冬季受寒邪,春季一定會得溫熱病。」

可知四時伏氣,皆能為病,即伏寒、伏風、伏燥,皆可與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溫為冬令之伏寒,腸風為春令之伏風,瘧痢為夏間之伏暑,咳嗽為秋天之伏燥,以類而推,古人治病立法,良有以也。惜後人習焉不察,漫不關心耳。(予)若心斯道,廿載虛名,何敢妄為議論,特前賢既啟其端,後人未窮其旨,聊為引仲,以備葑菲之遺。庶可測伏暑之有由名,且不但可測伏暑之有由名,更可測伏暑之有由病,而有由治焉矣。

白話文:

瘧疾和咳嗽在秋季會流行。法律尚未完善。而且不僅如此。

2. 伏暑條辨第一

伏暑秋髮,頭痛無汗,惡寒發熱,身痛,胸腹滿悶,或吐或瀉,此新感外邪,引動伏暑。宜用香薷飲,合正氣散,表裡兩和也。

白話文:

在炎熱的夏季受涼,出現頭痛不流汗、怕冷發熱、全身痠痛、胸腹脹悶的症狀,有的還會嘔吐或腹瀉,這是因為新受的外邪引動了體內潛伏的暑邪。此時應使用香薷飲和正氣散同時服用,這樣才能使身體的表裏都得到調和。

此伏暑之提綱,凡夏間伏暑,因遇秋令姜愴之寒,襲於腠理,致內邪亦為引動。故無汗頭痛身疼,發熱惡寒,系新感之見證,病尚在表,胸腹滿悶,吐瀉交作,系伏暑之發動,病涉在裡。大凡看法,須辨明新感與伏邪,何有可無,孰輕孰重。故用香薷飲合正氣散者。藉香薷、藿香、蘇葉、芷、桔之苦辛走表,而散新邪,夏、樸、陳皮、大腹、神麯之辛溫理中,而疏伏邪,則內外通徹,邪自疏泄矣。

白話文:

夏天的天氣潮濕悶熱,在初秋時節,如果遇到涼意襲人,外邪就會侵入皮膚組織,導致內部的伏暑也被引發出來。

  • **新感之見證:**無汗、頭痛、肌肉痠痛、發燒、惡寒,表示新的外邪入侵,疾病主要在體表。
  • **伏暑之發動:**胸悶、腹脹、嘔吐腹瀉,表示伏暑爆發,疾病已經深入體內。

看病時,必須區分是新感之邪還是伏邪,哪些症狀需要治療,哪些可以忽略,哪些症狀輕微,哪些嚴重。

因此,使用香薷飲和正氣散,利用香薷、藿香、蘇葉、芷、桔的苦辛味藥物驅散體表的新邪,而夏、樸、陳皮、大腹、神麯的辛溫味藥物調和中氣,疏通伏邪,使內外貫通,邪氣自然排出體外。

3. 伏暑條辨第二

伏暑微惡寒,發熱,嘔惡,泄瀉,脘悶舌白,此伏邪內動。宜用藿香正氣散,疏滯利濕也。

白話文:

飲食過量會導致腹瀉、腹脹和腹痛。

此發明伏邪之異於新邪,既無頭痛身疼,則表邪甚微,而惡寒發熱,脘悶吐瀉,為伏邪發動,並無新邪勾引也明矣。非藉藿、樸、蘇葉、白芷、陳、腹、夏、曲,以祛穢疏泄,則恐邪無泄越,蔓延傳變焉。

白話文:

這種病症的發作與新發病症的不同之處在於,既沒有頭疼身體疼,說明表層邪氣很微弱,而惡寒發熱、胸悶嘔吐腹瀉,這是伏邪發作,並且沒有新的邪氣引發的緣故,明顯無疑。如果不借助藿香、木香、蘇葉、白芷、陳皮、腹皮、夏枯草、神曲,來祛除邪氣、疏通泄導,恐怕邪氣不會排出,還會蔓延傳變。

4. 伏暑條辨第三

伏暑熱不解,咳逆欲嘔,煩悶泄瀉,此伏邪瀰漫三焦。宜用蘇子降氣湯,合六一散通草、赤苓等味,通泄三焦也。

白話文:

伏暑熱侵體未散,咳嗽反胃想嘔吐,煩躁悶熱,腹瀉腹瀉,這是暑邪瀰漫於三焦所致。應使用蘇子降氣湯,並加入六一散、通草、赤苓等藥材,起到通利三焦的作用。

此言熱不解,而伏邪傳變,逗留肺胃,則咳而欲嘔,盤踞中焦,則脘悶不舒。奔迫下趨,則泄瀉無度,是邪既瀰漫三焦,上下交爭。故用蘇子降氣宣肺胃,六一、通、苓分水道,則上下三焦,得一齊通泄,不致留邪變患為妙。

白話文:

意思是:說的是邪熱沒有解除,邪氣潛伏而轉變,逗留在肺和胃,就會咳嗽而且有嘔吐的感覺;盤踞在中焦,就會感到胸腹脹悶不適;邪氣奔波向下運行,就會腹瀉不止。這是因為邪氣已經瀰漫了上中下三焦,上下交爭。因此採用蘇子降氣,疏通肺和胃;六一、通草、茯苓分利水,這樣上中下三焦,就能同時疏通暢利,不會留下邪氣和後患。

5. 伏暑條辨第四

伏暑熱漸甚,咳逆不眠,胸脅刺痛,痰多舌白,此痰滯肺絡,肺氣失降。宜用旋覆花、新絳、枳殼桔梗、桑皮、薏仁、蘇子降香枇杷葉蘆根滑石等味,降氣通絡也。

白話文:

隨著夏季的炎熱加劇,出現咳嗽、反胃、失眠、胸脅疼痛、痰液增多、舌苔發白等症狀。這是因為痰液滯留在肺部的脈絡中,導致肺氣無法正常下降。因此,需要使用旋覆花、新絳、枳殼、桔梗、桑皮、薏仁、蘇子、降香、枇杷葉、蘆根、滑石等藥材,以宣降肺氣,疏通脈絡。

上條熱不解,而傳布三焦,此條熱不解,而邪與痰冱,阻滯肺絡。若不通調,恐致痿癰纏綿。故用金匱旋覆花湯,藉新絳、青蔥,一通氣分,二通血絡,再兼枳、桔、桑皮、蘇子、降香,開肺降氣,苡仁、枇杷葉、蘆根、滑石甘淡之味,清熱泄濕也。

白話文:

如果上面的熱氣無法消散,並散佈到三焦,而這股熱氣又無法消散,邪氣就會和痰液結合,阻滯肺部的經絡。如果不疏通調和,恐怕會導致纏綿難癒的癰疽。因此,我們使用《金匱要略》中的旋覆花湯,以大紅花、青蔥作為藥材。大紅花可以疏通氣血,青蔥可以疏通血管。再加入枳實、桔梗、桑皮、蘇子、降香,它們可以宣肺降氣。苡仁、枇杷葉、蘆根、滑石味道甘淡,可以清熱利濕。

6. 伏暑條辨第五

伏暑發熱,喘不得臥,痰嘶胸板,此暑滯肺絡。宜用葶藶大棗湯,合六一散枇杷葉等味,徹清肺飲也。

白話文:

在炎熱的夏季,出現發熱、喘息、無法平躺睡覺、痰粘胸悶的情況時,這可能是暑氣滯留在肺部經絡所致。此時應使用葶藶大棗湯、合六一散、枇杷葉等藥物,以徹底清除肺部濕熱。

上條脅痛痰多而咳,此條胸板痰嘶而喘,病甚深於咳矣。雖喘有虛實之分,治有肺腎之異,今由伏暴內發,身熱胸板痰嘶,其候舌必黃膩,脈必滑數,溺必黃赤,體必豐盛,斯為肺實。故宜葶藶苦寒以瀉肺熱,然古人猶恐損胃,合大棗之甘以緩之。得漸馴以除上焦之飲。凡用葶藶而不用大棗者,未識仲景之心法也。再兼六一、枇杷葉,清氣利濕也。

白話文:

上條說脅痛多痰咳嗽,這條說胸口胸板有痰有喘鳴音,這個病比咳嗽嚴重多了。雖然喘息有虛實之分,治療有肺虛腎虛之別,但是現在這種由潛伏發作的,身體發熱胸板有痰有喘鳴音,症狀應該是舌頭發黃發膩,脈搏滑動跳動較快,小便發黃發紅,身體肥胖豐盛,這是肺裏實證。所以應該用葶藶的苦寒來瀉肺熱,但是古人還是擔心會傷胃,所以搭配大棗的甘味來緩衝。這樣可以循序漸進地去除上焦的飲水。凡是用葶藶而不搭配大棗的,就沒有理解仲景的醫療原理。另外還可以加上些六一散和枇杷葉,清利氣,化濕。

7. 伏暑條辨第六

伏暑惡寒發熱,乍有乍無,或輕或重,如瘧非瘧,舌白脈大,此暑必挾濕,薰蒸黏膩之邪,伏於肺胃。宜用溫膽湯,加杏仁通草青蒿黃芩等味,通胃泄邪也。

白話文:

夏天躲在體內沒發出來的暑熱,會引起怕冷又發燒,有時有症狀,有時又會沒事,有時症狀輕微,有時候又很嚴重,就像得了瘧疾又不像得了瘧疾,舌頭發白,脈象很明顯,這種情況下的暑熱一定是夾帶著濕氣,黏黏又熱熱的邪氣躲在肺和胃裡,這時候要使用溫膽湯來治療,再搭配杏仁、通草、青蒿、黃芩等藥材,讓胃氣暢通,把邪氣排出。

凡伏暑濕,亦有輕重之分,其重者,勢難延緩,乘時竊發,其輕者,直至露冷氣肅,金飈颯爽,陽氣漸收,腠理漸閉。所伏之邪,遂無隙可容,然後發出,其見證如瘧非瘧,或有微寒,或單發熱,但無六經之可辨,無表裡之可分。其舌白,其脈大者,正虛濕盛也明矣。若不從中驅泄,必致變成瘧患,故用溫膽湯通胃腑,加杏仁、通草清肺泄濕,黃芩、青蒿清氣泄肝,則邪可盡解也。

白話文:

當暑濕侵入體內後,也分輕重程度。嚴重的暑濕,情況緊急,會趁機發作。輕微的暑濕,會一直到天氣涼爽,風勢強勁,陽氣漸漸減弱,肌膚毛孔逐漸閉合的時候,才會發作。這時,侵入體內的邪氣無處可容,於是就會發病,症狀類似於瘧疾,但卻不是瘧疾。病人可能會感到稍微發冷,或只有發熱,但沒有明顯的經絡症狀,也無法區分表證和裡證。患者的舌苔通常是白色的,脈搏強而有力,表示體質虛弱,濕邪嚴重。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變成真正的瘧疾。因此,使用溫膽湯來疏通胃腑,再搭配杏仁、通草,以清肺祛濕,黃芩、青蒿,以清氣瀉肝,這樣才能完全去除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