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中暑條辨第五

中暑吐瀉,四肢逆冷,吐蛔者,用為梅安胃丸,肝胃兩和也。

按仲景謂蛔厥無陽症。又厥陰篇云:氣上撞心,飢不欲食,食則吐蛔者,亦由中陽大損,厥濁上泛而然,故蛔乃平人皆有。惟胃氣調和,不得上湧,且狂不犯厥陰,亦不上出,茲因吐瀉已多,四肢厥冷,中焦陽氣大傷,厥濁乘虛上泛,故蛔自吐出。凡厥陰為病,必錯雜不一,用藥亦難純粹。

故用黃連之苦寒降其逆,梅芍之酸寒制其肝,又合椒姜之辛辣驅其陰濁,參歸桂附之甘溫溫補真陽也。

2. 中暑條辨第六

中暑吐瀉後,汗多肢冷,舌潤而黑,並不渴飲,此水極如火。宜用回陽救急湯,驅陰復陽也。

此條全以辨舌為要,不可以舌黑而遽為熱極。蓋凡黑而焦者,果火極如水,今吐瀉之後,汗多肢冷,陰症昭然,況雖黑而潤,並不渴飲,的是水極如火。系陰盛既劇,一線之陽,杳杳欲脫,非藉六君子湯補中州,兼姜附歸桂,助陽驅陰,其不致危殆者幾希矣。

3. 中暑條辨第七

中暑吐瀉後,身反熱,舌焦赤無苔,口渴不欲食,此邪去陰傷。宜用金匱麥門冬湯,加白芍烏梅穀芽荷葉等味,兩濟其陰也。

吐瀉傷陰,故身反熱,舌乾赤無苔,口渴不欲食,皆胃津大傷,不得化液上升。且胃為陽土,非柔莫濟。故用金匱麥門冬湯合烏梅、白芍之酸,穀米之甘,化陰和陽也。

4. 中暑條辨第八

中暑之後,舌淡不渴,身痛,脈軟,不食,此邪去陽傷。宜用黃耆五物湯,加麥芽穀芽木瓜藿香等味,甘溫扶陽也。

上條邪去陰傷,治以甘酸。此條邪去陽傷,主以甘溫。況身痛脈軟,表陽亦傷。故用黃耆五物,合藿香、益智、麥芽、穀芽,甘溫之味,固表扶陽,庶為合例。

5. 中暑條辨第九

中暑惡寒發熱,肢節痠疼,頭痛頸強,此暑風襲表,防發痙。宜用桂枝杏仁黃耆防風、蒺藜、鉤藤、海風藤桑葉防己地龍等味,祛風宣絡也。

夏間暑炎,汗多氣泄,風邪易襲,以致頭痛項強,惡寒發熱,骨節不和,乃虛中挾風。故宜桂枝、黃耆固表,防、杏、二藤、地龍、桑葉祛風,俾表和風熄,則不致延為痙厥之患。夫痙者,仲景原有剛痙、柔痙之異,猶恐後人虛實難明,故以有汗、無汗為辨。然愚意言之,無汗惡寒發熱,頭項強痛,手足抽搐,角弓反張,此風自外來,即無汗為剛痙也。

更有吐瀉之後,或產後血虛,或熱極傷津,汗多液虧,而身熱口噤,頭搖直視,抽搐反張,斯風自內作,即有汗為柔痙也。是則風有內外,病有虛實,外來者,宜散宜清,內作者,宜柔宜補,宜清宜散者,用小續命湯加減,宜柔宜補者,用復脈湯加減。此為治痙之權衡,明理者裁之。

6. 中暑條辨第十

中暑過汗,肢冷脈微,息淹神疲,狀如欲脫,小便黃赤,此濕留氣脫。宜用歸蓍建中湯,加赤苓、車前滑石萆薢等味,護陽利濕也。

汗多肢冷脈微,神倦,氣脫之象已著,但小便黃赤,則濕熱內蘊之形昭然。故用歸蓍建中護陽氣,合車前、赤苓、滑石、萆薢清濕熱,庶得邪正兩清之妙。若一路扶補,則濕熱翕盛,慎之可也。

7. 中暑條辨第十一

中暑汗之清之,旬外不解,漸致神迷,默默不知飲食,面反淡,肢反冷,脈微如絲,身僵如死,此邪入厥陰,與血沉混。宜用吳又可三甲散,加柴胡、殭蠶、廣鬱金、鮮菖蒲、連翹心、元參心、紫雪丹等味,從血透表也。

此邪熱入絡,與血混淆,非清涼攻瀉可解。故宜土炒山甲、醋炒鱉甲、酒浸地鱉蟲,俾潛竄入絡,以攻隱伏之邪。合柴胡、殭蠶、紫雪丹疏透宣泄,由內達表,用得其宜,可救萬一,否則幾無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