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0)

1. 傷暑條辨第二十五

傷暑身無大熱,汗多神疲,嗜臥不食,舌黃溺赤,此暑濕傷陽。宜用清暑益氣湯,益氣利濕也。

白話文:

受暑傷身的症狀:身上沒有明顯高熱,但大量出汗、精神疲倦,愛睡覺、不思飲食,舌頭發黃、小便顏色偏紅,這是暑熱濕氣損傷了陽氣所致。適宜服用清暑益氣湯,以補氣利濕。

上條虛中挾暑,身熱汗多,故升降疏補之中,少雜苦寒,以清內熱。此條暑濕傷陽,無熱汗多,故不加清涼之味,再損中陽也。

白話文:

第一種方子適用於虛弱體質伴有暑熱的情況,症狀為發熱多汗。因此,方中的藥物以疏利氣機、補虛益氣為主,並適當加入一些苦寒藥物以清熱。

第二種方子適用於暑濕損傷陽氣的情況,症狀為無熱汗多的情況。因此,方中不加入清涼性藥物,以免進一步損傷陽氣。

2. 傷暑條辨第二十六

傷暑日多,病仍不解,朝涼暮熱,舌黃尖赤,口渴汗多,夜或昏評,此熱傷陰分,邪逗營中。宜用玉女煎,加人參、元參、骨皮、柴胡、荷葉、青蒿、鮮菖蒲等味,育陰清營也。

白話文:

持續受到暑熱侵襲,但病情仍未好轉,早上感到涼爽,傍晚後發熱,舌頭偏黃且尖端發紅,口渴並大量出汗,夜間可能會昏迷或神志不清。這是熱邪耗損身體津液陰氣,邪氣滯留在氣血循環系統中。適宜使用玉女煎,並加入人參、元參、骨皮、柴胡、荷葉、青蒿、新鮮菖蒲等藥材,滋養陰氣,清除邪熱。

暑熱不解,而致朝涼暮熱,此名潮熱。狀雖如瘧,卻無寒戰,如潮之不愆其期,故名。甚至舌尖赤,而夜則昏譫,乃熱傷陰液,邪逗營中,午後則衛氣行陰,陰邪用事,所伏餘熱,乘時而動。故用玉女煎之石膏、知母清氣分,生地、元參滋血分,青蒿、荷葉、柴胡透里邪也。

白話文:

暑熱長時間不退,導致白天涼爽,傍晚發熱,這叫做潮熱。症狀雖然像瘧疾,但沒有寒戰。就像潮水一樣,按時發作,因此得名。嚴重時舌尖發紅,晚上神志不清,這是熱邪損傷陰液,邪氣侵犯營血所致。下午衛氣運行於陰分,陰邪趁虛而入,潛伏的餘熱趁機發作。因此使用玉女煎中的石膏、知母清熱氣分,生地、元參滋養血分,青蒿、荷葉、柴胡祛除體內邪氣。

3. 中暑條辨第一

中暑頭脹,惡寒身熱,胸腹滿悶,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煩悶難安,此暑濁中胃。宜用食鹽一撮,童便調服,用指探吐,以宣上焦也。

白話文:

中暑後感到頭脹、畏寒發熱、胸腹脹悶、想吐吐不出來、想拉肚子拉不出來、心情煩悶不安,這是暑熱的濁氣進入了胃中。此時應當用一撮鹽巴拌入童便服下,用手指探進喉嚨催吐,以此疏通上焦氣滯。

凡中暑穢,必先入胃,胃氣阻遏,升降失宣,致不得吐瀉,而煩悶不安,此屬閉症,非吐不解。故用食鹽一撮,放鍋刀上燒紅,衝入童便一杯調服,以指探吐。蓋吐中即有發散之意也。況食鹽、童便性皆鹹寒下降,才下咽而隨即探吐,使邪仍從上散。吐後稍平,即以梔豉湯,加杏仁、厚朴、扁豆和之。若吐瀉不止者,即用藿香正氣散,祛穢化邪也。

白話文:

凡是感染暑熱之邪,必定先進入胃部。胃氣受阻,升降失調,導致無法嘔吐或腹瀉,而感到煩悶不安。這是屬於閉症,不嘔吐無法解除。因此,可以取食鹽一撮,放在鍋鏟上燒紅,倒入一杯童便中調和服用,並用手指誘發嘔吐。因為嘔吐中含有發散之效。此外,食鹽和童便都具有鹹寒下降的性質,只要服下後馬上誘發嘔吐,讓邪氣從上部排出體外。嘔吐後症狀稍緩,可以用梔子豉湯,加入杏仁、厚朴、扁豆一同服用。如果嘔吐腹瀉不止,則用藿香正氣散,祛除暑邪。

4. 中暑條辨第二

中暑發熱,心下似煩,洋洋欲嘔,此暑侵上焦,肺胃不知。宜用蘇葉、藿香葉、白蔻殼、人中白等味,宣通肺氣也。

白話文:

中暑會發燒,心中煩躁不安,噁心想吐,這是暑氣侵入上焦,影響肺和胃所導致。適合使用蘇葉、藿香葉、白蔻殼、人中白等藥材,疏通肺氣。

古稱有聲無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然嘔則在脾,吐則在胃。更有軋軋連聲似噫氣而短促者,謂噦,病亦在胃,即呃逆是也,乃胃敗之象。《內經》所謂土敗,則其聲噦也。又軋軋連聲似呃逆而緩長者,則謂噫,病在肝,即噫氣是也。今邪狂上焦,未盡傳胃,而洋洋欲嘔,乃肺氣不和。

白話文:

古人把只有聲音而沒有動作的稱為「呃」,有動作而沒有聲音的稱為「嘔」。然而「呃」在膈肌,「嘔」則在胃。還有一種聲音連續好像喘氣聲但較短促的,叫做「嗝」,病症也在胃,也就是所謂的「打嗝」,這是胃出問題的徵兆。《內經》中提到的「土敗」,就是聲音像「嗝」這樣的情況。此外,聲音連續好像「打嗝」但較緩慢和悠長的,就稱為「噯」,病症在肝,也就是「打呃」。如今邪氣侵犯上焦,尚未完全傳到胃部,而已經有想要「呃」的感覺,這是肺氣不調和的緣故。

故用蘇葉、藿香葉、白芷、蔻殼,辛香輕薄,恰到肺位。兼用人中白者,因暑本濁邪,以濁攻濁也。

白話文:

因此使用蘇葉、藿香葉、白芷、蔻殼等辛香、清淡藥材,恰好作用於肺部。同時使用人中白,因為暑邪性質渾濁不清,所以用濁物攻濁邪。

5. 中暑條辨第三

中暑吐瀉並作,吐既止而瀉不止者,宜胃苓湯泄之。若瀉止而吐不止者,宜黃連溫膽湯和之。

白話文:

中暑後出現嘔吐和腹瀉,如果嘔吐停止而腹瀉持續,則應服用胃苓湯來止瀉。如果腹瀉停止而嘔吐持續,則應服用黃連溫膽湯來和胃止嘔。

既吐且瀉,邪已分布,今吐止而瀉不止,為上焦既清,而邪趨於下,用五苓以分泄,合平胃以驅濕。若瀉止而吐猶未止,乃邪在中焦,用黃連溫膽湯。若降辛通,勿使邪結中焦,而成痞脹為要。

白話文:

既嘔吐又腹瀉,邪氣已經分佈到全身。現在嘔吐已經停止,但腹瀉卻更加嚴重,這是因為上焦已經清理乾淨,邪氣轉移到了下焦。使用五苓散來利尿通便,配合平胃散來祛除濕氣。如果腹瀉停止,但嘔吐仍未停止,說明邪氣在中焦。使用黃連溫膽湯來溫暖膽,驅散邪氣。如果用辛溫通暢的方法,可以防止邪氣在中焦結聚,避免形成痞脹。

6. 中暑條辨第四

中暑吐瀉不止,漸致肢厥汗冷,甚而轉筋麻木。初起宜六和湯,甚則四逆湯,加吳萸、木瓜、薑汁、炒川連等味,溫胃制肝也。

白話文:

中暑導致嘔吐腹瀉不停,逐漸出現四肢冰冷、出冷汗的症狀,甚至抽筋麻痺。初期適合服用六和湯,情況嚴重時使用四逆湯,再加入吳茱萸、木瓜、薑汁、炒川連等藥材,暖胃同時抑制肝氣。

凡暑中在脾,秋髮則發瘧痢,驟發則為霍亂,今吐瀉不止,而致四肢厥逆,汗冷氣衰,陽津陰液俱涸,氣血營衛皆傷,霎時形肉頓癟,轉筋麻痹,皆氣血不能運達四末,急宜大劑峻補中陽,仍兼和榮益氣,以冀吐瀉止。而肢溫汗斂,即是回陽之兆,若再疏泄,則投石下井矣。

白話文:

在暑天時,暑邪入侵脾臟,到了秋天就會引發瘧疾或痢疾。如果突然發作,就會變成霍亂。現在患者吐瀉不止,導致四肢冰冷、虛弱,汗液減少、元氣虛弱,陽氣和陰液都消耗殆盡,氣血運行受阻,導致肌肉快速萎縮,筋脈抽搐、麻痺,都是因為氣血無法運送到四肢末端。此時應立即服用大量補益中氣的藥物,同時兼顧和血益氣,希望吐瀉能停止。如果四肢回溫、汗液減少,就是陽氣恢復的徵兆。如果再進行瀉藥治療,就猶如把石頭投進井裡,有害無益。

至於嘔吐頻頻,藥難下咽,陰盛於內,陽藥拒格,故用四逆湯,加吳萸、木瓜、平肝斂液。更用薑汁炒川連三四分,另煎取汁一杯,滴入藥內飲之。俾以類相招,不致嘔出,此即仲景白通湯中,加人尿、豬膽汁之意也。再按轉筋霍亂,年來屢見,甚至如疫一般,同時並染。雖系人間病象,究亦天時所侵。

白話文:

至於常常嘔吐,藥物難以下嚥,是因為人體內部陰氣過於旺盛,陽性藥物難以接受,所以使用四逆湯,再加入吳茱萸、木瓜,平肝收斂體液。另外用生薑汁炒川連三到四錢,再煎煮取出一杯汁液,滴入藥液中飲用。這樣做是利用同類相吸的原理,避免藥液嘔吐出來,這和仲景先生的「白通湯」中加入人尿和豬膽汁的用意類似。另外,再根據轉筋霍亂的症狀,近年來屢見不鮮,甚至像瘟疫一般,同時多人感染。雖然這是一種人間的疾病,但究其原因還是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

蓋大江以南,地卑氣濕,其沿江瀕海,霧露潮濕,甚於別處,故濕邪為患,四時多有,山嵐瘴氣,夏秋益倍。苟其人正氣素虛,暑穢濕濁乘虛犯之。必由口鼻直趨中道,勿然胸腹悶痛,煩亂不安,且不得吐瀉,此屬閉症,宜與探吐。更有胸腹滿悶,即時吐瀉,甚至頻頻,而肢冷汗多,形肉頓癟,且轉筋麻木,此屬脫症,宜用溫補。蓋既吐且瀉,水穀傾囊,冷汗不止,氣液外泄。

白話文:

南方地區,由於地勢低窪,天氣潮濕,靠近河流和沿海地區,霧露和潮濕的情況比其他地方更嚴重,因此濕邪對人體的侵擾較為普遍,而且四季皆有。加上山間的瘴氣,在夏季和秋季會更加嚴重。如果一個人本身的正氣虛弱,那麼暑熱、穢氣和濕濁之邪就會乘虛而入,必定會從口鼻直接入侵身體的中樞部位,引起胸腹悶痛、煩躁不安等症狀,而且無法嘔吐或腹瀉。這種情況屬於閉症,應該採取催吐的方法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胸腹滿悶,會立即嘔吐或腹瀉,甚至頻繁嘔吐腹瀉,同時肢體冰冷、汗液很多,身體迅速消瘦,而且會出現抽筋和麻木的症狀。這種情況屬於脫症,應該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因為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會導致體內的水分和食物大量流失,而且冷汗不止,氣血外泄。

致身中陽津陰液俱涸,氣血營衛皆損,無以榮養筋脈,自然肢節拘攣,麻痹不仁並至矣。此時急宜大補,以附子理中湯溫理中陽,合吳萸、木瓜舒筋泄肝,或以為梅安胃丸,去黃柏,倍用參附,亦對症之良方。余遇是症,每用此湯,屢獲奇效,較之四逆理中湯,更為合宜。

白話文:

當身體中的陽氣和陰液都枯竭時,氣血和營衛都受損,沒有東西可以滋養筋脈,自然會導致四肢抽搐,麻木不仁。此時急需進補,用附子理中湯溫暖中陽,加入吳茱萸和木瓜舒筋解肝,或用梅安胃丸,去掉黃柏,加倍使用人參和附子,也是對症的良方。我遇到的這種症狀,每次都用這個方,屢獲奇效,比四逆理中湯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