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9)

1. 傷暑條辨第十七

傷暑汗多身熱,經旬不解,胸腹發出白㾦,狀如水晶粒,此濕邪化熱,氣液外泄。急宜洋參、連翹、甜杏、花粉、骨皮、銀花、麥冬、綠豆殼、鮮荷葉等味,清養氣液也。

身熱汗多,而病不肯解,正氣已虛,又見白㾦,是氣液外泄。不可再用疏散,以傷其氣。惟宜洋參、麥冬、銀花、綠豆殼清養氣液,而又兼化邪也。若舌紅少津,而食不甘味,即以復脈湯,去薑桂,養陰益氣。更有舌淡少苔,而胃不加納,當以六君子湯,加牡蠣白芍,扶胃斂陰,勿因見㾦而躊躇莫進。

近時醫輩,都以治痧之法治㾦,不知痧為太陰風熱,斑為陽明火毒,其初見隱隱,固宜清之透之。若已見點粒,即宜解之化之。尚不敢恣意透泄,以虛其內,而恐邪陷莫救也。至白㾦乃氣液外泄之候,若既現而再行疏泄透汗,其不致氣脫而斃者幾殺矣。予見知醫之輩,不惟青年淺見者,蹈此流弊,即皓首老成者,尚難覷破此關,故並及之,以質諸高明,為是否耶。

2. 傷暑條辨第十八

傷暑解後,胸脘不爽,舌淡不渴,脈緩不飢,此濕去陽傷。宜用六君子去朮,加蔻殼、檀香、粳米、姜渣、益智、麥芽等味,扶胃運陽也。

此熱勢雖解,而陽已受傷,故胸脘不爽,舌淡不渴也。蓋脈已和緩,則無熱可知,而猶不飢不食,乃胃陽被傷,失運行之機。故用六君子合蔻殼、姜渣、檀香,斡旋坤陽。去白朮者,恐致壅滯耳。

3. 傷暑條辨第十九

傷暑初起,惡寒發熱,咳逆氣喘,此素有痰飲,復挾暑穢。宜用溫膽湯,合蘇子降氣湯,清暑化痰也。

凡有痰飲,陽氣必虛,加以暑穢乘襲,則痰動氣升,肺失清降,故喘咳並作。用溫膽湯以逐飲,蘇子以降氣,俾痰開氣順,則暑邪不攻自走矣。

4. 傷暑條辨第二十

傷暑發熱咳喘,胸肋刺痛,痰中帶血,此暑熱壅滯,激傷肺絡。宜用葦莖湯,加沙參川貝、新絳、旋覆花杏仁等味,清肺和絡也。

前條暑熱動飲,此條暑熱動血,故胸肋刺痛,咳痰帶血。用葦莖湯,加旋覆、新絳、沙參、杏仁、川貝,兩清手太陰氣血也。

5. 傷暑條辨第二十一

傷暑發熱頭痛,泄瀉不止,此肺邪下迫。宜用黃芩湯,加葛根、豆卷、二苓、澤瀉等味,清肺利濕也。

發熱頭痛,邪尚在表,而泄瀉頻頻者,乃肺邪不解,下傳大腸。因肺與大腸相為表裡,原是一臟一腑也。蓋邪既不能外解,勢必直趨大腸,而為瀉利,即仲景《傷寒》例中,三陽合病,協熱下利之義。故用黃芩之苦寒清肺,甘芍之甘苦斂脾。其頭痛者,加葛根以解表邪,合二苓、豆卷、澤瀉分利膀胱也。

6. 傷暑條辨第二十二

傷暑熱不解,先瀉後痢者,此腑邪傳臟,熱積氣滯。宜用潔古芍藥湯,加杏仁厚朴山楂等味。若轉紅者,為病進,更加當歸桃仁地榆清氣和血也。此言表邪已解,而瀉漸轉痢,是邪既入內,而腑邪傳臟,最為凶兆。故用潔古芍藥湯,藉芩連之苦寒,以清濕熱,檳木之辛溫,以通氣滯,合歸芍和血,楂樸破積。若轉紅痢,乃氣已轉血,更加桃仁地榆,和營止血。

所謂和其血,而痢自止,調其氣,而後重除焉。

7. 傷暑條辨第二十三

傷暑熱不解,脘悶嘔惡便瀉,舌白罩灰,此胃陽不足,濕濁阻遏。宜用生薑半夏厚朴通草六一散,通陽泄濁。熱甚者,加黃芩黃連,苦寒清熱也。

此言中陽不振,暑穢內結,上嘔下瀉,胸脘痞悶。例宜生薑、半夏、厚朴辛溫通陽,通草、六一淡滲泄濁。但舌白罩灰,發熱煩躁,又為熱邪內伏,加芩連,苦寒泄熱,俾邪熱解而胃陽復,則濕濁自祛也。

8. 傷暑條辨第二十四

傷暑身有大熱,而汗多口渴,舌黃神疲氣喘,脈大而虛,此氣虛挾暑。宜用清暑益氣湯,加熟石膏、鮮荷葉,扶正卻邪也。

暑必傷氣,故汗多,熱則傷津,故口渴,證類白虎。而舌不甚赤,苔帶微黃,脈似洪而虛軟無力,乃虛中挾暑。非若熱傳陽明之汗多口渴,舌赤苔黃,脈洪有力者可比。兼之神疲肢倦,氣逆煩躁,正《內經》所謂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是也。用東垣清暑益氣湯者,藉參蓍術甘補中州,麥冬、五味生津液,合升、葛升陽,苓、澤泄濕,神麯、青皮疏脾氣,石膏、黃柏清內熱。

此為升降疏補,表裡上下,一齊分消之意,勿以藥味之多而妄為增減,用得其宜,效如桴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