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氣宜論第八

論曰。治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臟所宜。五行之運行數。六氣之臨御化。然後明陰陽三才之數。故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故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經曰。丹天之氣。

白話文:

治療疾病必須明白六化分治法。五味、五色所主治的病症,五臟所適宜的事物,五行運行的次序,六氣交替出現時所產生的變化。然後才能明白陰陽三才的道理。因此,能數字化的事物就是我們人體中的陰陽變化,就像五行、六氣等。然而,這些數字化的變化還是可以探求得到的。

陰陽的變化,數字化可以達十,推廣開來可以達百;數字化可以達千,推廣開來可以達萬。因此,天地之間的陰陽變化是用數量來推廣的,但這只是象徵性的說法。經典記載:「丹田之氣,……」

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昂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是以將前三數與天象俱明。始終之六氣所司之高下。在泉淺深之勝復。左右之間同與不同。三紀太過不及之理。

白話文:

經脈運行為牛女戊分時,代表著黅天之氣;運行為心尾己分時,代表著蒼天之氣;運行為危室柳鬼時,代表著素天之氣;運行為亢氐昂畢時,代表著玄天之氣;運行為張翼婁胃時,代表著黃天之氣。所謂戊己分者,指的是奎壁角軫這四個星宿,是天地氣機的門戶所在。因此結合前面這三組數字與天象,可以明白始終六氣運行的高低起伏,取決於源泉深淺的盛衰變化。左右之間的氣血運作也各有不同,能夠理解三紀太過不及的道理。

故可分天地之化產。民病之氣宜矣。經所謂太陽司天之政。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陽明司天之政。故宜以辛苦。汗之清之散之。又宜以咸。少陽司天之政。故歲宜以咸宜辛宜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觀氣寒溫。以調其過。太陰司天之政。故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泄之。不發不泄。

白話文:

因此可以區分天地的化育所產生的氣候,民眾得病的原因也就明瞭了。經典中所說的太陽之氣主管天地間的政令,所以當太陽之氣旺盛時,宜服食苦寒的食物,以燥熱來溫暖身體。陽明之氣主管天地間的政令,所以宜服食辛苦的食物,以發汗、清熱、散寒、利水。同時也宜服食鹹味的食物。少陽之氣主管天地間的政令,所以當少陽之氣旺盛時,宜服食鹹、辛、酸的食物,以滲濕、瀉熱、利水、發散。根據寒溫變化來調節這些食物的過度性。太陰之氣主管天地間的政令,所以宜服食苦寒的食物,以燥熱來溫暖身體。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發散、瀉下。如果不發散、瀉下,

則濕氣外溢。肉潰皮拆而水血交流。少陰司天之政。故歲宜咸以耎之。而調其上。甚則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則以苦泄之。厥陰司天之政。故歲宜辛以調上。以咸調下必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是以迎而奪之。王氣之法也。故云六氣有餘。用熱遠熱。用溫遠溫。

白話文:

因此濕氣由體內外溢,使得皮膚潰爛,血水相流。少陰主宰季節更替,所以應該用鹹味來滋潤陽氣,調節上部位。如果濕氣過盛,就用苦味來發散濕氣,用酸味來收斂固澀,使下部位安穩。如果濕氣極為嚴重,就用苦味來瀉除。厥陰主宰季節更替,所以應該用辛味來調節上部位,用鹹味來調節下部位,這一定可以消除鬱結的濕氣。要先調動人體自身的化濕能力,所以要使用迎而奪之的方法,也就是熱證用寒涼藥,溫證用涼藥。

用寒遠寒。用涼遠涼。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故王注曰。夏寒甚。則可以熱犯熱。寒不甚。則不可犯也。若有表證。若有里證。故法云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使寒熱內賊。其病益甚。故無者生之。有者甚之。所以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其寒至。

白話文:

要用寒藥治療寒病,用涼藥治療涼病,飲食上也要遵循這個原則。這纔是正確的方法。因此王註說,如果是盛夏酷熱,就可以用熱藥治療熱病。如果寒邪不盛,就用涼藥來治療。如果患者既有表證,又有裏證,所以治法上說發散治療表證不要過用熱藥,攻下治療裏證不要過用寒藥。如果不發散也不攻下,卻使用了寒藥或熱藥,就會使寒熱之邪內侵,使病情更加嚴重。所以,沒有寒熱之邪就要避免用寒熱之藥,有寒熱之邪就要用寒熱之藥。因此,不用寒藥則寒邪會加重,不用熱藥則熱邪會加重。

則堅痞腹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眛昏郁。注下瞤瘛。腫脹吐嘔。鼽血衄血。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閉之病生矣。王注曰。食已不肌。吐利腥穢。亦寒之疾也。暴喑冒眛。目不認人。躁擾狂越。譫語罵詈驚癇。亦熱之病也。故經所謂無失天信。

白話文:

如果遭受過分寒涼的影響,就會產生腹中結塊、腹痛、急劇腹瀉的疾病。如果寒涼過度,就會出現發燒、嘔吐、腹瀉、霍亂等病。同時還會導致癰疽、瘡瘍、視力模糊、昏沉、鼻涕倒流、眼睛腫痛、腫脹、嘔吐、吐血、衄血、頭痛、骨節疼痛、肌肉疼痛、流血、腹瀉等疾病。王注說,吃東西後感覺身體疲憊,吐出來的或拉出來的都是腥臭的,這也是寒症。如果突然發生不能說話、昏迷、不認人的現象,並且躁動不安、狂妄過度、說胡話、罵人、驚厥,這也是熱症。所以經文所說的「不違背天理」,就是這個意思。

無逆氣宜。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也。倘不知斯。寒熱內賊。失氣之宜。因不知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絕人長命。術不通經。為粗工之戒。是以六氣上司九宮。中司九元。下司九宣。三數俱明。各分主客。勝復淫治。克伐主病。歲物氣味之厚薄。故經所謂氣味有厚薄。

白話文:


順應自然規律是很重要的。不要過度激發陽氣,不要過度抑制陰氣,不要妄加幹預自然的恢復。這纔是最完美的境界。

如果不知道這些原則,寒邪或熱邪就會入侵人體,造成疾病。這是因為不知道四季五行變化規律,而隨意採用相剋相勝的方法來治療,結果會損傷正氣,危及生命。

如果醫術不精通經絡學說,就會陷入粗暴的治療模式。因此,六氣分管上九宮,中氣分管中九元,下氣分管下九宣。這三組數字都很重要,它們分別掌管著不同的生理功能。

醫生要根據這些生理功能,辨別出疾病的主客關係,以及勝復淫治、克伐主病的變化規律。此外,還要了解四季物候氣味的濃淡變化,這樣才能正確治療疾病。

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太陽在泉。熱毒不生。故其氣專。其味正。少陰在泉。寒毒不生。太陰在泉。燥毒不生。此所謂天化地產。故天地氣合。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經所謂謹候氣宜。無失病機。病機者。寒暑燥濕風。金木水火土。

白話文:

萬種疾病都源自於此(六氣五行)。因此,仔細觀察疾病的根本原因非常重要。只有掌握治療的要領,才能治癒疾病。如果不能確切瞭解六氣五行的變化適應、氣味的濃淡用量,以及人體生病的原因,很少能收到顯著療效。

萬病悉自此而生矣。故謹察病機之本。得治之要者。乃能愈疾。亦常有不明六氣五行之所宜。氣味厚薄之所用。人身為病之所由。而能必獲其效者。鮮矣哉。

2. 本草論第九

論曰。流變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三者並明。則可以語七方十劑。宣通補瀉輕重澀滑燥濕。是十劑也。大小緩急奇偶復。是七方也。是以制方之體。欲成七方十劑之用者。必本於氣味生成而成方焉。其寒熱溫涼四氣者生乎天。酸苦辛鹹甘淡六味者成乎地。氣味生成。

白話文:


論語說:診察疾病的變化,確定治療疾病的藥物,制定藥方來治療人,這三者都必須明確。明白了這三者,就可以掌握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例如,宣通、補益、輕重、滑利、燥急,這五種功效是「十則」;大小、緩急、奇偶、陰陽,這七種性質是「七方」。因此,制定藥方的原則是,想要達到「七方十則」的效果,必須以「氣味生化」的理論為依據。其中,「寒熱溫涼」四種氣味是由天地形成的,「酸苦辛甘淡」六種味道是由地氣形成的。這些氣味生化而結合,形成藥物。

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是以一物之中。氣味兼有。一藥之內。理性不無。故有形者為之味。無形者謂之氣。若有形以無形之治。喘急昏迷乃生。無形以有形之治。開腸洞泄乃起。經所謂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王注曰。味有質。故下流於便瀉之竅。氣無形。故上出於呼吸之門。

白話文:

而陰陽造化運作的原理就存在其中。因此,一種物品裡,既有氣味,也有味道。一種藥物裡,既有形質,也有性質。所以,有形質的就是味道,無形質的就是氣味。如果用有形質的藥來治療無形質的病,就會產生呼吸急促、昏迷等症狀。如果用無形質的藥來治療有形質的病,就會出現腹瀉、大便不成形等症狀。正如經書中所說:「陰味從下竅排出,陽氣從上竅排出。」王注說:「味道有實質,所以往下流入排泄的竅穴。氣味沒有形質,所以往上排出呼吸的門戶。」

故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王注曰。氣化則精生。味和則形長。是以有生之大形。精為本。故地產養形。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天產養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形精交養。充實不虧。雖有苛疾。弗能為害。故溫之以氣者。是溫之以肺。

白話文:

因此,陽(屬氣),陰(屬味)。味能滋養形體,形體能滋養氣,氣能滋養精,精能化生。精藉由氣滋養,形體藉由味滋養。王冰註釋道:氣化生精,味和諧則形體生長。所以有生長的大形體,精氣為根本。因此,地產(食物)能滋養形體。形體不足的人,用氣溫補來調養。天產(藥物)能滋養精氣。精氣不足的人,用味(藥物)來補養。形體和精氣相互滋養,充實不虧損。即使有嚴重疾病,也不容易受到傷害。所以用氣溫補,就是用肺氣溫補。

補之以味者。是補之以腎。是以人為萬物之靈。備萬物之養。飲和食德。以化津液。以淫筋脈。以行榮衛。故經所謂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所以為全生之術。故五穀五畜五菜五果。甘苦酸辛鹹。此為補養之要也。何則谷入於口。而聚於胃。胃為水穀之海。

白話文:

用食物來滋補身體,就是補腎。人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可以享用萬物的滋養。飲食有節,適應自然,可以滋養體液,滋潤經脈,促進氣血運行。因此經典中所說的「陰之本始」,就在於五味。將氣味相配的食物一起食用,可以補精益氣,這是養生的根本方法。所以五穀、五畜、五菜、五果,具有甘、苦、酸、辛、鹹五味,這些都是滋補身體的關鍵。這是因為食物入口後,會聚集在胃中,而胃是飲食水穀的海洋。

喜谷而惡藥。藥之所入。不若穀氣之先達。故治病之法。必以穀氣為先。是以聖人論真邪之氣者。謂汗生於穀。不歸於藥石。辨死生之候者。謂安穀則生。過期不惟數於五臟。先明胃氣為本。以此知五味能養形也。雖毒藥攻邪。如國之用兵。蓋出於不得已也。是以聖人發表不遠熱。

白話文:

人們偏愛五穀而厭惡藥物。藥物進入體內,不如五穀之氣先到達。因此,治療疾病的方法,必須以五穀之氣為主。所以聖人討論真邪之氣時,說汗是由五穀產生,而不是歸功於藥物。分辨生死徵候的人,說吃五穀能生,一旦過了期限,五臟受損,首先要明白胃氣為根本。由此可知,五味能養育人體。即使是有毒的藥物,也能用來攻邪,就像國家不得已時要用兵一樣。因此,聖人在發汗時,不會過度熱敷。

攻裡不遠寒。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故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耎。隨五臟之病證。施藥性之品味。然後分奇偶大小緩急之制也。故奇偶者。七方四制之法。四制者。大小緩急也。所謂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故大小者。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

白話文:

治療內臟疾患不可離寒。辛甘性質發散,屬陽性。酸苦性質湧動泄瀉,屬陰性。因此,辛味發散,酸味收斂,甘味緩和,苦味堅固,鹹味耎瀉。根據五臟病症,選擇具有不同性質的藥材。然後再分為奇數、偶數、大小、緩急的劑型。

所謂奇偶,是指七種方劑和四種劑型的原則。四種劑型是指大小緩急。醫生的決定取決於氣的多少、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方劑的大小。大小指的是君藥一、臣藥二,屬於奇數劑型;君藥二、臣藥四,屬於偶數劑型。

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又曰。奇方云君一臣二。君二臣三。偶方云君二臣四。君二臣六。所以七方者。四制之法。奇偶四制。何以明之。假令小承氣調胃承氣為奇之小方也。大承氣抵當湯為奇之大方也。所謂因其攻下而為之用者如此。桂枝麻黃為偶之小方。

白話文:

偶數配方的結構。君藥二味,臣藥三味。

奇數配方的結構。君藥二味,臣藥六味。

偶數配方的結構。另外一種說法,奇數方中:君藥一味,臣藥二味;君藥二味,臣藥三味。偶數方中:君藥二味,臣藥四味;君藥二味,臣藥六味。

為什麼有這七種配方結構呢?這是因為有四種配方法則:偶數制、奇數制、偶數制、奇數制。

如何證明呢?舉例來說,小承氣湯和調胃承氣湯是小劑量的奇數方。大承氣湯和抵當湯是大劑量的奇數方。所謂根據它們的攻下作用來使用,就是這樣的道理。桂枝麻黃湯是偶數小方。

葛根青龍為偶之大方。所為因其發而用之者如此。經所謂近者奇之。遠者偶之。身之表者為遠。身之裡者為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不以者。不用也。故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為味不純粹者也。故味所厚。

白話文:

葛根青龍湯是作為偶方使用的,因為它的發散作用和緩解作用。經絡學說中提到,近的部位用奇數,遠的部位用偶數。身體外部是遠,身體內部是近。出汗不屬於奇數,下行不屬於偶數。不屬於奇數和偶數的,就是不用。因此,補上焦治上焦用緩和的方法,補下焦治下焦用急迫的方法。急迫的方法,氣味就濃烈;緩和的方法,氣味就清淡。所以,氣味濃烈的藥材是陰性的,氣味清淡的陽性,但不是純粹的陽性。

則泄之以下。味所薄。則通氣者也。王注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故附子乾薑味甘溫大熱。為純陽之藥。為氣厚者也。丁香木香味辛溫平薄。為陽之陰。氣不純粹者也。故氣所厚則發熱。氣所薄則發泄。經曰。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王注曰。陰氣潤下。

白話文:

如果是味道濃鬱的藥物,就會導致腹瀉。味道清淡的藥物,就會疏通氣機。王冰註解說:味道濃鬱的藥物會導致腹瀉,味道清淡的藥物會疏通氣機。味道濃鬱的藥物屬於陽氣,味道清淡的藥物屬於陽氣中的陰氣。因此,附子、乾薑這些味道甘、溫、大熱的藥物是純陽性的藥物,屬於味道濃鬱的藥物。丁香、木香這些味道辛、溫、平、薄的藥物是陽氣中的陰氣,屬於味道清淡的藥物。所以,味道濃鬱的藥物會發熱,味道清淡的藥物會腹瀉。經典中說:味道清淡的藥物會腹瀉,味道濃鬱的藥物會發熱。王冰註解說:陰氣有滋潤和下行的作用,所以會導致腹瀉。

故味薄則發泄。陽氣炎上。故氣厚則發熱。味薄為陰少。故通泄。氣薄為陽少。故汗出。是以論氣味之薄厚。合奇偶之大小。故腎肝位遠。數多則其氣緩。不能速達於下。必大劑而數少。取其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位近。數少則其氣急。不能發散於上。必小劑而數多。取其氣易散。

白話文:

味道淡薄,容易發泄,讓陽氣上升。氣息厚重,容易發熱。味道淡薄,陰氣少,所以會通暢泄瀉。氣息淡薄,陽氣少,所以會出汗。

因此,在討論氣味濃淡時,要結合奇數偶數的大小。腎和肝臟的位置較遠,次數多,氣息緩慢,不能快速到達下部。因此需要劑量大,次數少,以達到迅捷的效果,可以下行。心和肺的位置較近,次數少,氣息急促,不能向上發散。因此需要劑量小,次數多,以使氣息容易發散。

可以補上也。王注曰。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腎服一。乃五臟生成之常數也。若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也。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王注曰。是以聖人反其佐。以同其氣。令聲氣應合。復令寒熱參合。使其終異始同。燥潤而敗。

白話文:

肺需要九分補益,心需要七分,脾需要五分,肝需要三分,腎需要一分,這是五臟生成的基本比例。如果單一補益效果不佳,就需要搭配其他臟腑一起補,這就是所謂的重方。如果重方也不理想,就需要採取反佐之法,也就是根據寒熱溫涼的病症,選擇相反的藥物來治療。因此聖人會反其佐,以達到同氣相求,使聲音氣息相合,讓寒熱參合,最終使病症與初始狀態相反,達到燥潤平衡的效果。

堅剛必折。柔脆自消爾。故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可也。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而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者。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人尿。注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

白話文:

太過堅硬必然會折斷,柔弱脆弱自然會消亡。所以,逆行之症狀需要用正治法治療,順行之症狀需要用反治法治療。從少到多,觀察其變化,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

仲景說:少陰病,出現腹瀉、脈搏微弱的,可以用白通湯治療。如果腹瀉不止、肢體厥冷、脈象消失的,再伴有乾嘔煩躁,則在白通湯中加入豬膽汁和人尿。

註解:如果要調節寒熱的逆行,熱症要用冷藥來治療,冷症要用熱藥來治療。治療後,熱症的熱性會消退,冷症的寒性也會消退。這樣一來,病氣就會逐漸痊癒,嘔吐和呃逆也會消失。

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加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於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可去格拒之寒也。經所謂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此之謂也。若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

白話文:

溫熱藥物和寒涼藥物適量配伍,就能發揮良好的效果。這裡加了人尿、豬蹄汁和苦寒的藥物,在發熱的湯液中服用,目的是讓它們的藥性協調一致,可以驅除體內的寒氣。經書上說,遇到熱性病,要用寒性藥物;寒性病,要用熱性藥物;塞住的,要用疏通的;通暢的,要用堵塞的。必須緊扣疾病的根源,先找出病因。病症的起因相同,但最終的表現卻不同。因此,可以通過藥物打通淤積、軟化堅硬、調和氣血、使疾病痊癒。這就是中醫的用藥原則。但是,如果疾病的病竈離得很遠,藥物的氣味在中途消失了,就無法發揮作用了。

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王注曰。假命病在腎。而心之氣味飼而冷。是仍急過之。不飼以氣味。腎藥凌心。心腹益衰。與上下遠近例同。是以聖人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和中上下俱無犯。故經所謂誅罰無過。命曰大惑。此之謂也。有中外不相及。則治其主病。皆論標本。

白話文:

飲食過量,不可超過一定的限度。王注說:假設疾病在腎臟,而心臟卻用寒涼的食物來滋養,這仍然是過頭了。不以食物來滋養,腎臟專有的藥物就會凌駕於心臟之上,心臟和腹部就會更虛弱。與其他遠近不同的部位相同。因此,聖人治療上部時不會影響下部,治療下部時不會影響上部。調理中氣時,既不影響上部也不影響下部。所以經文所說的「懲罰不超過(過頭)」、「叫做大惑」,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有內外不相干的疾病,則要治療主要的疾病。都要討論標本。

不令妄攻也。故從所來者為本。其所受者為標。是以內者內調。外者外治。內者調之。不言其治。外者治之。不言其調。經所謂上淫於下。所勝平之。外淫於內。所勝治之。此之謂也。若從內之外。盛於外。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

白話文:

「不令妄攻也」。所以以病症的來源為主,病症被影響的地方為次。因此症狀在內部的,就內部調理;症狀在外部的,就外部治療。針對內部的,用「調治」來說,不用「治療」;針對外部的,用「治療」來說,不用「調治」。經典上所說的「上面侵犯下面,就要調和下面」,「外面侵犯裡面,就要治療裡面」。就像這樣。如果從內部侵犯到外部,而外部病勢較重,就先調理內部,再治療外部。如果從外部侵犯到內部,而內部病勢較重,就先治療外部,再調理內部。

王注曰。皆謂先除其根底。後削其枝條也。是故病發有餘。本而標之。後治其本。故仲景曰。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里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故里不足。必先救之。清便自調。知裡氣已調。然後急與桂枝湯以救表。

白話文:

王註解釋說:都指的是先除掉病的根源,再消除病的枝節。所以疾病發作有餘熱的,先治療本源(病根),再治療標證(病症)。因此仲景說,傷寒患者拉肚子拉得水樣,全身疼痛的,應當緊急救治裡證。等身體疼痛停止,水樣便自己好了,則應當緊急救治表證。救治裡證用四逆湯。救治表證用桂枝湯。所以裡虛的,一定要先救治裡證。水樣便自行恢復,表示裡氣已經調和,再急用桂枝湯救治表證。

是謂病發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此以寒為本也。故知標本者。萬舉萬全。不知標本。是謂妄行。此之謂也。雖本草曰。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應天。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應人。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使應地。若治病者。特謂此三品之說末也。經所謂有毒無毒。所治為主。

白話文:

不知者不怪,過了一百二十年,一百二十年,一百二十年,所謂主要為人。

適小大為制也。故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王注曰。但能破積愈疾。解急脫死。則為良方。非必要以先毒為是。後毒乃非。有毒為是。無毒為非。必量病輕重大小制之者也。帝曰。三品何謂。岐伯曰。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是以聖人有毒無毒。

白話文:

適應病情的大小程度而製訂藥方。因此,主治疾病的藥物稱為君藥。輔助君藥的藥物稱為臣藥。配合臣藥的藥物稱為使藥。這三種藥物並非指上、中、下三品。

王注中說:只要能消除病症、治癒疾病、解救危急、脫離死亡,就可以算是良方。不必拘泥於先下毒藥纔算好,後下毒藥纔算不好;有毒纔算好,無毒纔算不好。而是要根據病情的輕重大小來決定藥物的配伍。

黃帝問:三品指的是什麼?

岐伯回答:三品是為了區分藥物的善惡性質。所以,聖人用藥,既有毒藥,也有無毒藥。

服自有約。故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王注曰。法謂前四約也。余病不盡。然再行之。毒之小大。如約而止。

白話文:

服藥應遵循一定的規律,所以疾病有新舊之分,藥方有大小之別,有毒無毒之別。因此藥方的配製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大毒之藥治療疾病,十次中有六次會使疾病加重。常毒之藥治療疾病,十次中有七次會使疾病加重。小毒之藥治療疾病,十次中有八次會使疾病加重。無毒之藥治療疾病,十次中有九次會使疾病加重。穀物、肉類、水果和蔬菜,飲食調理可以將疾病治癒,但不要過量食用,以免損傷身體的正氣。如果疾病沒有治癒,可以再次服藥。根據藥物的毒性大小,按照一定的規律停止服藥。

必無過也。是以上古聖人。謂重身之毒。有故無殞。衰其大半而止。故藥之性味。本以藥治疾。誠能處以中庸。以疾適當。且如半而止之。亦何疑於攻治哉。此之謂也。故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王注曰。夫病生之類。其有四焉。一者始因氣動而內有所成。

白話文:

所以一定不會過度。因此古代聖人說,重視身體的毒性,有原因就不會消亡,衰落到一半就停止了。所以藥物的味道性質,本來就是用藥來治療疾病。如果真的能以中庸之道來處置,以疾病適當對應,像前面說的衰落一半就停止,又何必疑惑於攻治呢?這是這樣說的道理。所以如果不是調氣而得到的,如何治療?有毒無毒,先後怎麼樣?希望聽到其中的道理。王註解說:疾病產生的種類,大約有四種。一種是最初因為氣的運行而內部有所形成的。

為積聚癥瘕瘤氣癭起結核癲癇之類是也。二者不因氣動而外有所成者。謂癰腫瘡瘍痂疥疽痔掉瘛浮腫目赤瘭胗胕腫痛癢之類是也。三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內。留飲澼食飢飽勞損宿食霍亂悲恐喜怒想慕憂結之類是也。四者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為瘴氣賊魅蟲蛇蠱毒蜚屍鬼擊沖薄墮墜風寒暑濕斫射剌割捶樸之類是也。

白話文:

第一種是因積聚的糟粕、濁氣和氣結導致的疾病,例如結核。

第二種不受氣的影響而自行形成的疾病,例如癲癇、中風、癱瘓、目赤、耳鳴、肌肉疼痛。

第三種不受氣的影響而由內部疾病引起的,例如消化不良、飲食過量、過度勞累、食物停滯、霍亂、悲傷、恐懼、喜怒和思念。

第四種不受氣的影響而由外部疾病引起的,例如瘟疫、妖魔鬼怪、蛇毒、毒藥中毒、鬼魂沖擊、風寒暑濕的侵襲、刀傷、割傷。

如此四類者。有獨治內而可愈。大小承氣陷胸抵當湯三花神祐藏用之類是也。有兼治內而愈者。大小柴胡通聖洗心涼膈黃連解毒之類是也。有獨治外而愈者。善應膏拔毒散點眼藥生肌之類是也。有兼治外而愈者。撥雲散苦參散千金內托散之類是也。有先治內後治外而愈者。瘭胗丹毒瘡瘍癰疽斑疹之類。

白話文:

這四種類型:

  • 有的只需要治療內部就能痊癒,例如大小承氣湯、陷胸湯、抵當湯、三花神祐湯、藏用湯等。
  • 有的需要同時治療內部和外部才能痊癒,例如大小柴胡湯、通聖散、洗心湯、涼膈散、黃連解毒湯等。
  • 有的只需要治療外部就能痊癒,例如善應膏、拔毒散、點眼藥、生肌散等。
  • 有的需要同時治療內部和外部才能痊癒,例如撥雲散、苦參散、千金內託散等。
  • 有的需要先治療內部,然後再治療外部才能痊癒,例如瘭疹、丹毒、瘡瘍、癰疽、斑疹等。

悉因三焦相火。熱甚於內。必先疏啟其中。涼苦寒之劑。盪滌臟腑。或以砭射敷掃塗抹於外者是也。有先治其外後治其內而愈者。傷寒刺割破傷。皆因風寒之邪。從外之內。先以發散其外。發之不已。量其淺深峻泄之。有齊毒而攻擊者。暴病大小便不利胎死堅積滿脹之類是也。

白話文:

所有這些症狀都是由於三焦內部的火熱過於旺盛造成的。必須先疏通和開啟三焦,使用涼苦寒藥物來淨化臟腑。有的人還可以通過針灸、艾灸、敷藥等外治方法。有些人先治外部,再治內部,最後痊癒了。因外感風寒之邪而引發的傷寒、刺傷、割傷等疾病,都從體外侵入體內。首先要使用發散藥物散發外邪。如果發散藥物效果不佳,就根據邪氣侵犯的深淺程度使用峻攻的方法。有些疾病需要使用攻毒藥物來攻擊邪毒。比如,突然發病、大小便不通、胎死腹中、硬結積聚、腹脹等疾病。

復有無毒而調引者。痰滯氣痞。胃虛脾弱。氣不往來。以通經利其氣之藥之類是也。方法所施。或勝或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散者收之。抑者折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剛者耎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堅者削之。留者攻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溫養也。

白話文:

除了有毒性的藥物,還有一些無毒但具有調整和引導作用的藥物。這些藥物用於治療痰液滯留、氣息不通暢、胃氣虛弱、脾臟虛弱、氣機不暢等疾病。

具體的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有的採用發散氣機的藥物,有的採用補益氣血的藥物,有的採用寒熱相濟的藥物。

治療原則是:寒性的疾病用溫熱的藥物治療,熱性的疾病用寒涼的藥物治療,溫熱的疾病用清涼的藥物治療,散證用收斂的藥物治療,抑遏的證候用疏通的藥物治療,乾燥的證候用滋潤的藥物治療,急性的證候用緩和的藥物治療,強盛的證候用瀉下的藥物治療,堅實的證候用削弱的藥物治療,停滯的證候用攻下的藥物治療,外來的病邪用驅除的藥物治療,勞累的證候用溫補的藥物治療,以達到溫養的目的。

結者散之。燥者濡之。損者溫之。溫補也。逸者行之。勞者動之。驚者平之。平常也。常見常聞。上之吐之。下之泄之。磨之灸之。浴之薄之。劫之燔之。針劫其下。開之發之。適可為故。各安其氣。必清必淨。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是以聖人法無定體。體變布施。

白話文:

  • 過於緊結的要疏散它,過於乾燥的要滋潤它。
  • 虛弱的要溫補,過度安逸的要讓它動起來。
  • 勞累的要讓它休息,受驚的要平復它。這些都是讓身體保持平衡的方法。
  • 平時要多見多聞,向上嘔吐,向下腹瀉。
  • 針灸、拔罐、泡澡、刮痧、針刺、艾灸,適當使用這些方法,讓氣血運行通暢。
  • 必須保持清淨無毒,病邪才會自然離去,迴歸其原位。
  • 治療的總體原則就是這些,所以聖人治病沒有固定的方法,而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變。

藥不執方。合宜而用。故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諸寒而熱者。取之以陰。熱之寒者。取之以陽。所謂求其屬也。王注曰。謂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因熱寒而隨生寒熱。

白話文:

不需要執著於固定的藥方,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用藥。因此,經典論述中提到用熱性藥物治療寒症,用寒性藥物治療熱症,但實際治療中不能死板地拘泥於此。有些人得熱病後發寒,有些人得寒病後發熱,這兩種情況都可能發生。如果新病在上一次發作後再次發作,應該怎麼治療呢?治療那些寒症而發熱的患者,要用陰性藥物;治療那些熱症而發寒的患者,要用陽性藥物,這就是所謂的「求其屬」。王冰注釋說:就是說,治療後病情沒有改善,反而因熱或寒而產生新的寒熱症狀。

病之新者也。謂其益火之原。以消陰翳。用水之主。以制陽光。故曰求其屬也。夫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若強腎之陰。熱之猶可。此論五味所歸五臟寒熱溫涼之主也。嗚呼。聖人之道久塞。而後之人獨不能之也。王注曰。言少可以貫多。

白話文:

疾病剛開始的時候,要增強它對應臟腑的陽氣,以此消除陰邪。用水作為主要手段,來抑制陽氣過盛。所以說要尋找它所屬的特性。

治療心臟病,不一定要用熱性的藥物;治療腎臟病,也不一定要用寒性的藥物。只要增強心臟的陽氣,寒性的藥物也能通行。如果強行用陰寒的藥物來治療腎臟,熱性的藥物也仍然可以使用。

這段話講的是五味歸屬於五臟,以及寒熱溫涼的藥性對應五臟的關係。唉!聖人的醫道已經很久被阻礙了,後人獨自無法理解它。王注說:少數可以貫穿很多,也就是說只要掌握了少數關鍵的原則,就能理解很多道理。

舉淺可以料深。何法之明也如此。故非聖人之道。孰能至於是耶。是以治病之本。須明氣味之厚薄。七方十劑之法也。方有七。劑有十。故方不七。不足以盡方之變。劑不十。不足以盡劑之用。方不對病。非方也。劑不蠲疾。非劑也。今列而論之。

七方者。大小緩急奇偶復。

白話文:

從淺顯的症狀可以推測深層的病變。這種高明的醫術怎麼比擬得來。所以不是聖人才能領會的醫道。誰能達到這種境界呢?因此,治療疾病的根本在於明白藥物的寒熱屬性以及劑量的多少。共有七方十劑的治療方法。藥方有七種,劑量有十種。所以,如果藥方沒有七種,不足以窮盡藥方的變化。如果劑量沒有十種,不足以發揮劑量的作用。如果藥方無法對應病情,那就不算是藥方了。如果劑量不能緩解病情,那就不算是劑量了。現在把治療方法列舉出來,用來討論。

大方之說有二。一則病有兼證。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之。宜君一臣三佐九之類是也。二則治腎肝在下而遠者。宜分兩多。而頓服之是也。

白話文:

大方說法有兩種。一種是疾病有兼證,邪氣不專一,不能用一兩味藥治療。所以要用君藥、佐藥、臣藥九種藥組成方劑,例如:桂枝湯就是這種情況。第二種是治療腎臟、肝臟等位於身體下方的遠處臟腑時,應該分次服用大量藥物,例如:六味地黃丸就是這種服用方式。

小方之說有二。一則病無兼證。邪氣專一。可以君一臣二小方之治也。二則治心肺在上而近者。宜分兩微。而頻頻少服之。亦為小方之治也。

白話文:

小方的應用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疾病沒有合併其他症狀,病邪單純,可以使用一個君藥和兩個臣藥組成的小方治療。

第二種情況是治療心肺等上焦和靠近體表的疾病,適合將藥物分為兩部分,少量多次服用,這也是小方治療的運用方式。

緩方之說有五。有甘以緩之為緩方者。為糖蜜甘草之類。取其戀膈也。有丸以緩之為緩方者。蓋丸之比湯散。藥力宣行遲故也。有品味群眾之緩方者。蓋藥味眾多。各不能騁其性也。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者。蓋藥性無毒。則攻自緩也。有氣味薄而緩方者。藥氣味薄。則常補於上。比至其下。藥力既已衰。為補上治上之法也。

白話文:

緩和藥方的理論有五種。

  1. **味甘緩和:**使用甘草、蜂蜜等味甘藥物。因為味甘能黏附腸胃,減緩藥效發揮。

  2. **丸藥緩和:**丸藥比湯藥和散藥溶解速度慢,藥效發揮較緩。

  3. **羣藥共濟緩和:**同時使用多種藥物,讓不同的藥效相互制約,減緩整體藥性。

  4. **無毒緩和:**使用無毒藥物治療疾病。無毒藥物作用較溫和,緩解症狀的速度較慢。

  5. **氣味薄弱緩和:**氣味薄弱的藥物,藥力通常會優先作用於上焦(頭胸部),等到藥物到達下焦(腹部)時,藥效已經減弱。這種藥物適合用於治療上焦疾病。

急方之說有四。有急病急攻之急方者。如腹心暴痛。前後閉塞之類是也。有急風盪滌之急方者。謂中風不省口噤是也。取湯劑盪滌。取其易散而施攻速者是也。有藥有毒之急方者。如上湧下泄奪其病之大勢者是也。有氣味厚之急方者。藥之氣味厚者。直趣於下而力不衰也。謂補下治下之法也。

白話文:

急救方法有四種。

  1. **急病急攻之急方:**針對突然發作的劇烈疼痛,例如腹心劇痛、前後不通等。

  2. **急風盪滌之急方:**針對中風不省人事、口齒緊閉的情況,使用湯劑盪滌、散瘀,快速攻治。

  3. **藥有毒之急方:**使用毒性藥物,以奪取疾病的強勢,例如上吐下瀉的方法。

  4. **氣味厚之急方:**選用藥性濃烈的藥物,直達病竈,持續發揮療效,例如補下或治下的方法。

奇方之說有二。有古之單行之奇方者。為獨一物是也。有病近而宜用奇方者。為君一臣二君二臣三。數合於陽也。故宜下不宜汗也。

白話文:

奇特方劑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古傳的單方奇方,只含有一味藥材。另一種是針對接近且適合使用奇方的病症,其組成包括君藥一味、臣藥二味、君藥二味、臣藥三味。此類方劑數字合於陽數,所以宜於瀉下,不宜於發汗。

偶方之說有二。有兩味相配而為偶方者。蓋兩味相合者是也。有病遠而宜用偶方者。君二臣四。君四臣六。數合於陰也。故宜汗不宜下也。

白話文:

偶方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將兩種藥材配伍在一起構成偶方。也就是兩味藥材相結合的意思。另一種說法是當疾病症狀較輕時,可以使用偶方。君臣藥比例為君二臣四或君四臣六,數量符合陰數。因此,偶方宜發汗,不宜瀉下。

複方之說有二。有二三方相合之為複方者。如桂枝二越婢一湯之類是也。有分兩勻同之複方者。如胃風湯各等分之類是也。又曰重複之復。二三方相合而用也。反復之復。謂奇之不去則偶之是也。

十劑者。宣通補瀉輕重澀滑燥濕。

白話文:

複方的概念有兩種。第一種是二三個方子組合而成的複方,比如桂枝二越婢一湯;另一種是不同藥材按固定比例配合的複方,如胃風湯等。重複的複,指二三個方子合用;反複的複,指如果奇方無效則使用偶方。

宣者。宣散也。鬱而不散為壅。必宣劑以散之。如痞滿不通之類是也。本草曰。宣可去壅。必宣劑以散之。如姜橘之屬。攻其里則宣者上也。泄者下也。湧劑則瓜蒂梔豉之類是也。發汗通表亦同。

白話文:

宣洩

宣洩是指擴散散發。堵塞而不散發就會壅塞。一定要使用宣洩的藥物來散發。例如胸腹脹滿、不通暢等情況。

《本草》中說,宣洩可以去除壅塞。所以必須使用宣洩的藥物來散發。比如薑、橘類藥物。攻裡(內部)則宣洩向上;攻下(外部)則洩出。

湧泄的藥物也屬於宣洩的範疇,比如瓜蒂、梔子、豉等。發汗通表的藥物也具有類似的作用。

通。留而不行為滯。必通劑以行之。如水病痰癖之類也。本草曰。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攻其內則通者行也。甘遂滑石茯苓芫花大戟牽牛木通之類是也。

白話文:

暢通。滯留不動就叫滯塞。必須用通暢的藥物來幫助其通暢。比如水腫和痰癖等症狀。本草經記載,通暢可以去除滯塞。通草、防己等藥材屬於通暢內在的。甘遂、滑石、茯苓、芫花、大戟、牽牛、木通等藥材也具有通暢作用。

補。不足為弱。必補劑以扶之。如氣形羸弱之類是也。本草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攻其里則補養也。經所謂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故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是以膏粱理疾。藥石蠲疾。五穀五畜。能補善養也。

白話文:

不足就是虛弱的表現。必須用補藥來幫助身體恢復。比如氣血虛弱等情況就是如此。本草經上說,補藥可以消除虛弱。像人參、羊肉之類的藥食,通過作用於身體內部,就能起到補養的作用。經書上說:「說話的聲音很虛弱,過了很久才又說話。」這說明身體虛弱,氣不足。所以形體不足的人,可以用溫補氣血的藥物來治療;精氣不足的人,可以用滋補精血的藥物來治療。因此,膏粱厚味可以治療虛弱的疾病,藥物湯石可以消除虛弱的病症。五穀和家畜中的肉,可以補養身體,促進健康。

瀉。有餘為閉。必泄劑以逐之。如腹脹脾約之類是也。本草曰。瀉可去閉。即葶藶大黃之屬。經所謂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故氣不施化而鬱閉不通。所以葶藶大黃味苦大寒。專能瀉熱去濕下氣。仲景曰。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難。其脾為約。故約束津液不得四布。苦寒之劑。通塞潤燥而能泄胃強也。

白話文:

「瀉」是指把體內多餘的東西排出去。當體內有過多的東西,就會造成閉塞。必須使用瀉藥來排出這些東西。例如,腹部脹氣就是脾氣約束造成的。本草經上說:「瀉可以消除閉塞。」例如葶藶和大黃等藥物。醫經上說:「濁氣在上,就會產生腹脹。」因此,氣無法運化,導致閉塞不通。所以,葶藶和大黃味道苦、寒性大,專門能夠瀉熱、去濕、下氣。仲景說:「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難。」說明患者的脾氣約束,導致津液無法四處流佈。苦寒的藥物可以通塞潤燥,能夠瀉胃強。

輕。實則氣壅。欲其揚也。如汗不發而腠密。邪勝而中蘊。必輕劑以揚之。本草曰。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經所謂邪在皮者。汗而發之。其實者。散而泄之。王注曰。陽實則發散。

白話文:

雖然症狀輕微,但實際上是氣血不通暢。想讓它發散,就好比汗液不出而皮膚緻密。邪氣過盛而積聚在體內,必須使用輕劑來發散它。《本草經》說:輕劑可以去除實症,如麻黃、葛根等。正如經文中所說的,邪氣在皮表,用發汗的方法把它排出;實證,用散瘀瀉下的方法把它排出。王冰註解說:陽實證就用發散的方法治療。

重。怯則氣浮。欲其鎮也。如喪神守而驚悸。氣上厥以顛疾。必重劑以鎮之。本草曰。重可去怯。即磁石鐵粉之屬。經所謂厥成為癲疾。故驚乃平之。所以鎮涎也。故使其物體之重則下涎而用之也。

白話文:

重量。如果失重,氣就會浮散。想要讓氣沉降,就像失去魂魄的人受到驚嚇時,氣會上逆於頭部,導致顛癇。必須用重劑來鎮壓。本草綱目記載,重量可以去除失重,這類物質包括磁石和鐵粉。經書中提到,天虛之氣上逆會導致癲癇,因此治療驚悸的方法是使氣平穩,這樣才能鎮壓涎液。所以使用這種重量大的物質,可以將涎液沉降下來。

澀。滑則氣脫。欲其收斂也。如開腸洞泄。便溺遺失。必澀劑以收之。本草曰。澀可去脫。則牡蠣龍骨之屬。如寧神寧聖散之類是也。

白話文:

滑腸則氣息不通暢,需要收斂調理。像發炎、潰瘍一樣,導致排便頻繁和遺失精液。必須用收斂藥物來控制病情。本草綱目中說,藥材中能除去虛火的,就是牡蠣、龍骨之類。像寧神寧聖散這類藥物就是如此。

滑。澀則氣著。欲其利也。如便難內閉。必滑劑以利之。本草曰。滑可去著。即冬葵榆皮之屬。滑能養竅。故潤利也。

白話文:

如果腸道阻塞,則氣會堵塞。想要疏通它,如果便祕難解。必然要使用潤滑劑來疏通。藥草典籍說,潤滑劑可以去除堵塞。就像冬葵和榆樹皮之類的藥材。潤滑能滋養竅道,所以能潤滑通便。

燥。濕淫氣勝。腫滿脾濕。必燥劑以除之。本草曰。燥可去濕。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所謂濕甚於上。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是也。

白話文:

乾燥。潮濕的邪氣過剩。腫脹滿脹是因為脾臟濕熱。一定要用乾燥的藥劑來去除。本草綱目說,乾燥可以去除濕氣。桑白皮、赤小豆等藥材就是這樣的。所謂濕氣過重在上面,用苦燥的藥來去除。用淡味的藥來通泄。這就是這個意思。

濕。津耗為枯。五臟痿弱。榮衛涸流。必濕劑以潤之。本草曰。濕可去枯。即紫石英之屬。故痿弱者用之。王注曰。心熱盛則火獨光。火獨光則內炎上。腎之脈常下行。今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腎脈亦隨火炎爍而逆上行也。陰氣厥逆。火復內燔。陰上隔陽。下不守位。心氣通脈。

故生脈痿。腎氣主足故膝腕樞紐如折去。而不相提挈。脛筋縱緩。而不能任用於地也。可下數百行而愈。

白話文:

人體受到過度濕氣侵襲,會導致津液耗盡而乾枯。這時,五臟六腑也會跟著衰弱,體內的氣血運行也會不暢通。中醫治療原則是:必須使用滋潤的藥物來改善體質。

《本草綱目》中提到:「濕氣可以消除乾枯之症」,也就是說,可以用紫石英一類的藥物來治療體質衰弱的人。

《素問》中王冰註解說:「心臟火氣過旺,會導致火氣上升。而腎臟的脈絡本該向下運行,但當心臟火氣過旺時,腎臟的脈絡也會跟著火氣上升,阻撓腎臟的正常運行。這會導致陰氣無法正常運轉,而火氣過盛,導致陰陽相隔,腎臟無法守住自己的本分。同時,會影響心臟與脈絡的相通之處。

故此十劑七方者。乃太古先師。設繩墨而取曲直。何叔世方士。出規矩以為方圓。王注曰。嗚呼。人之死者。但曰命。不謂方士愚昧而殺之邪。是以物各有性。以謂物之性有盡也。制而用之。將使之無盡。物之用有窮也。變而通之。將使之無窮。夫惟性無盡用無窮。故施於品劑。

白話文:

因此這十劑七方,是上古先師們設定了準繩和墨線,用來衡量事物曲直。後世方士們制定了規矩,用來界定事物方圓。王注說:唉,人的死亡,只說成是命運,難道不該說是方士們愚昧而間接害死了嗎?因此,萬物各有其本性。說萬物本性有限,但通過制約和利用它們,就可以讓它們的本性用之不盡。萬物用途終有限,但通過改變和貫通它們,就能讓它們的用途無窮無盡。只要本性無盡,用途無窮,那麼施加於各種藥劑上就能奏效。

以佐使斯人。其功用亦不可一而足也。於是有因其性而為用者。有因其所勝為制者。有氣同則相求者。有氣相剋則相制者。有氣有餘而補不足者。有氣相感則以意使者。有質同而性異者。有名異而實同者。故蛇之性上竄而引藥。蟬之性脫而退翳。虻飲血而用以治血。鼠善穿而用以治漏。

白話文:

什麼東西可以滲透的東西但沒有縫隙,可以穿過它但沒有孔,既有形狀又無形狀,可以蓋住東西但沒有形狀?

答案:影子

所謂因其性而為用者如此。弩牙速產。以機發而不括也。杵糠下噎。以杵築下也。所謂因其用而為使者如此。萍不沉水。可以勝酒。獨活不搖風。可以治風。所謂因其所勝而為之用制也如此。麻。木谷而治風。豆。水穀而治水。所謂氣相同則相求者如此。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

白話文:

所謂根據藥物的特性而利用其功效,有以下幾種:

  • **弩牙速產:**弩牙(一種中藥)可快速促進生產,因為它的特性能夠發動而不阻塞。
  • **杵糠下噎:**杵糠(一種中草藥)可以治療噎塞,因為它的特性是搗碎後可以通暢下行。

所謂根據藥物的用途而應用其功效,有以下幾種:

  • **萍不沉水,可以勝酒:**萍草不沉於水中,可以解酒。
  • **獨活不搖風,可以治風:**獨活風吹不動,可以治療風疾。

所謂根據藥物對某些疾病的剋製作用而使用它制約疾病,有以下幾種:

  • **麻,木谷而治風:**麻屬木性穀物,可以治療風疾。
  • **豆,水穀而治水:**豆屬水性穀物,可以治療水腫。

所謂氣質相似的物體會相互吸引,有以下幾種:

  • **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牛屬土性畜類,它的乳汁可以止渴。

豕水畜。心可以鎮恍惚。所謂因其氣相剋則相制也如此。熊肉振羸。兔肝明視。所謂因其氣有餘。補不足也如此。鯉之治水。鶩之利水。所謂因其氣相感。則以意使者如此。蜂蜜成於蜂。蜜溫而蜂寒。油本生於麻。麻溫而油寒。茲同質而異性也。蘼蕪生於芎藭。蓬虆生於覆盆。

白話文:

豬肉:

豬肉能補腎臟,有鎮定安神的效果。這是因為豬肉的氣屬水,水的特性是滋潤鎮靜,可以剋制神志恍惚的火氣。

熊肉:

熊肉能增強體力,適合體虛者食用。這是因為熊肉的氣屬陽,陽氣充足可以補足體虛者的氣血。

兔肝:

兔肝能明目,適閤眼睛疲勞者食用。這是因為兔肝的氣屬木,木氣具有提升視力的作用。

鯉魚:

鯉魚能利水,適合水腫者食用。這是因為鯉魚的氣屬水,同氣相吸,可以引流身體裡多餘的水分。

鴨肉:

鴨肉也能利水,適合水腫者食用。這是因為鴨肉的氣屬水,與鯉魚的利水作用相輔相成。

蜂蜜:

蜂蜜是由蜜蜂釀造而成,蜂蜜的氣屬火,火氣溫熱;而蜜蜂的氣屬金,金氣寒涼。儘管二者同源,但氣性卻截然不同。

蘼蕪:

蘼蕪這種植物與芎藭同科,藥用功效相近,都是活血化瘀的良藥。

蓬虆:

蓬虆這種植物與覆盆同科,藥用功效相近,都是健脾消食的良藥。

茲名異而實同者也。所以如此之類。不可勝舉。故天地賦形。不離陰陽。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毛羽之類。生於陽而屬於陰。鱗介之類。生於陰而屬於陽。空青法水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雲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腎。黃石脂法土色黃而主脾。故觸類而長之。

白話文:

這些東西名稱不同,但實際上是同類。這種情況數不勝數。所以天地萬物都是由陰陽組成的,它們的形狀和顏色都是有規律的。

比如毛羽類動物,它們出生在陽氣中,但屬於陰性;鱗介類動物,它們出生在陰氣中,但屬於陽性。

空青的顏色青色,象徵著肝臟;丹砂的顏色赤色,象徵著心臟;雲母的顏色白色,象徵著肺臟;磁石的顏色黑色,象徵著腎臟;黃石脂的顏色黃色,象徵著脾臟。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類別來判斷它們的主治功效。

莫不有自然之理也。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以愈人之疾病。不然。則如無目夜遊。無足登涉。動致顛殞。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故治病者。必明天地之理道。陰陽更勝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王注曰。不明天地之理。

白話文:

自然萬物之理,天文地理之理,人事之理,然後可以預測人的疾病。如果不明白這些道理,就會失常而滅亡。生命的長短,可以預知。如果不明白天地萬物之理,就無法預知生命之長短。

又昧陰陽之候。則以壽為夭。以夭為壽。雖盡上聖救生之道。心明經脈藥石之妙。猶未免世中之誣斥也。明乎醫者。幸詳究焉。

白話文:

如果不懂陰陽變化,就會把壽命看成短命,把短命看成壽命。即使窮盡醫學聖人的救生之道,懂得經脈藥理的神奇奧妙,也難免受到世人的誣蔑和指責。明白這個道理的醫者,應認真透徹地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