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下 (2)
卷下 (2)
1. 咳嗽論第二十一
南星,半夏(俱洗各一兩),官桂(去皮一兩)
上為細末。薄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薑湯下食後。及局方中防己丸亦可。玉粉丸加減在後。心下痞者。加枳實五錢。身熱甚者。加黃連五錢。體重者。加茯苓一兩。氣上逆者。加苦葶藶五錢。氣促者。加人參桔梗各五錢。浮腫者。加郁李仁杏仁各五錢。大便秘者。加大黃五錢。
雙玉散,治痰熱而喘。痰湧如泉。
寒水石,石膏(各等分)
上為細末。煎人參湯調下三錢。食後服。
治痰,千緡湯
半夏(生末一兩),大皂角(去皮子半兩剉)
上同於絹袋中盛之。用水三升。生薑七大片。同煎至一半。以手操洗之。取清汁。分作三服。食後。並服二服效。
防風丸,治痰嗽。胸中氣不清利者。枳朮丸亦妙。
防風(半兩),枳殼(半兩去穰麩炒),白朮(一兩)
上細末。燒餅為丸。每服五七十丸。生薑湯下。
天麻丸
天麻(二兩),半夏,南星(各一兩),雄黃(少許)
上以白麵二兩。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煎淡水令沸。下藥煮十餘沸漉出。食前生薑湯下。
利膈丸,主胸中不利。痰嗽喘促。利脾胃壅滯。調藏秘瀉。推陳致新。消進飲食。治利膈氣之勝藥也。
木香(一錢半),檳榔(一錢半),人參(三錢),當歸(二錢),藿香(一錢半),大黃(酒浸焙一兩),厚朴(薑製三兩),枳實(一兩炒),甘草(三錢炙)
上為細末。滴水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諸飲皆可下。
款氣丸,治久嗽痰喘。肺氣浮腫。
青皮(去白),陳皮(去白),檳榔,木香,杏仁(去皮尖),郁李仁(去皮),茯苓,澤瀉,當歸,廣朮(炮),馬兜鈴,苦葶藶(以上各三兩),人參,防己(各五錢),牽牛(取頭末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加至五七十丸。生薑湯下。食後服。
玉粉丸,治痰結咽喉不利。語音不出。
半夏(洗五錢),草烏(一字炒),桂(一字)
上同為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多歲不愈者。亦效。
枳殼湯,治久痰胸膈不利者。多上焦發熱。
枳殼(麩炒去穰三兩),桔梗(三兩),黃芩(一兩半)
上同剉。每日早。用二兩半。水三盞。煎至二盞。勻作三服。午時一服。申時一服。臨臥時一服。三日七兩半藥盡。服生半夏湯。
生半夏湯
半夏(不以多少洗七遍切作片子)
上每服。秤三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五大片。同煎至一盞。和滓食後服。一日三二服。服三日畢。再服枳朮丸。盡其痰為度。論曰。先消胸中氣。後去膈上痰。再服枳朮丸。謂首尾合盡消其氣。令痰不復作也。
白話文:
咳嗽論第二十一
南星、半夏(都要洗過,各用一兩)、桂皮(去掉外皮,用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稀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七十顆,用生薑湯送服,在飯後服用。也可以用局方中的防己丸。玉粉丸的加減配方在後面。如果胸口覺得悶脹,就加枳實五錢。如果身體發熱很嚴重,就加黃連五錢。如果感覺身體沉重,就加茯苓一兩。如果感覺氣向上衝,就加苦葶藶五錢。如果呼吸急促,就加人參、桔梗各五錢。如果身體浮腫,就加郁李仁、杏仁各五錢。如果大便不通暢,就加大黃五錢。
雙玉散,治療痰熱引起的喘,痰多像泉水一樣湧出。
寒水石、石膏(用量相等)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人參湯調和後服用三錢,在飯後服用。
治療痰的千緡湯
生半夏(磨成粉,用一兩)、大皂角(去掉皮和籽,切成碎片,用半兩)
將以上藥材裝在絹布袋裡,用水三升,加上生薑七大片,一起煎煮到剩下一半的量。用手揉搓布袋,取出清澈的汁液,分成三份,在飯後服用。服用兩次就能見效。
防風丸,治療咳嗽痰多,胸中氣機不暢。枳朮丸也有同樣的效果。
防風(半兩)、枳殼(去掉瓤,用麩皮炒過,半兩)、白朮(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燒餅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顆,用生薑湯送服。
天麻丸
天麻(二兩)、半夏、南星(各一兩)、雄黃(少量)
將以上藥材加入白麵二兩,滴水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顆,用燒開的淡水煮一下,煮開十幾次後撈出,在飯前用生薑湯送服。
利膈丸,主要治療胸中不舒服、咳嗽、痰多、呼吸急促。可以疏通脾胃的壅塞,調節臟腑的閉塞和排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慾。是治療膈氣問題的好藥。
木香(一錢半)、檳榔(一錢半)、人參(三錢)、當歸(二錢)、藿香(一錢半)、大黃(用酒浸泡後烘乾,一兩)、厚朴(用薑汁炮製,三兩)、枳實(炒過,一兩)、甘草(炙過,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滴水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五十顆,飯後可以用各種飲料送服。
款氣丸,治療久咳痰喘,肺氣浮腫。
青皮(去掉白色的部分)、陳皮(去掉白色的部分)、檳榔、木香、杏仁(去掉皮和尖)、郁李仁(去掉皮)、茯苓、澤瀉、當歸、廣朮(炮製過)、馬兜鈴、苦葶藶(以上各用三兩)、人參、防己(各用五錢)、牽牛子(取頭末,用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生薑汁和麵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二十顆,可以逐漸增加到五七十顆,用生薑湯送服,在飯後服用。
玉粉丸,治療痰結在咽喉,導致喉嚨不舒服,說話聲音不清。
半夏(洗過,用五錢)、草烏(炒過,用一字)、桂(用一字)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粉,用生薑汁浸泡蒸餅,做成丸子,像雞頭那麼大。每次服用一顆,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對於多年不癒的患者,也有效果。
枳殼湯,治療慢性痰多、胸膈不舒服,多數是上焦發熱。
枳殼(用麩皮炒過,去掉瓤,三兩)、桔梗(三兩)、黃芩(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一起切碎,每天早上,用二兩半的藥材,加三碗水,煎煮到剩兩碗,分成三次服用,中午一次,下午一次,臨睡前一次。三天服完七兩半的藥。之後服用生半夏湯。
生半夏湯
半夏(用量不限,洗七遍,切成片)
每次服用,稱取三錢的半夏,加一碗半的水,放入生薑五大片,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碗,連藥渣一起在飯後服用。一天服用兩到三次。服用三天後,再服用枳朮丸,直到痰完全清除。文中說,先消除胸中的氣滯,再去除膈上的痰。之後再服用枳朮丸,這樣才能徹底消除氣滯,讓痰不再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