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上 (2)
卷上 (2)
1. 攝生論第三
論曰。內經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且飲食起居,
乃人生日用之法,縱恣不能知節,而欲傳精神服天氣者,不亦難乎。又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起居如驚,神氣乃浮。是以聖人春木旺以膏香助脾,夏火旺以膏腥助肺,金用事,膳膏臊以助肝,水用事,膳膏膻以助心,所謂因其不勝而助之也。故食飲之常,保其生之要者,
五穀五果五畜五菜也。脾胃待此而倉廩備,三焦待此而道路通,榮衛待此以清以濁,筋骨待此以柔以正。故經云,蓋五味相濟,斯無五宮之傷,所以養其形也。雖五味為之養形,若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
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所謂失五味之常,而損其形也。王注曰,味有偏緣,臟有偏絕,此之謂也。飲食者養其形,起居者調其神。是以聖人春三月夜臥早起,被髮緩形,見於發陳之時,且曰以使志生。夏三月夜臥早起,
無厭於日,見於蕃秀之時,且曰使志無怒,使氣得泄。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見於容平之時,收斂神氣,且曰使志安寧,以應秋氣。冬三月早臥晚起,去寒就溫,見於閉藏之時,且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順生長收藏之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四時起居法,
所以調其神也。經所謂逆於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於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涸;逆於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於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此失四時之氣,所以傷其神也。智者順四時,不逆陰陽之道,而不失五味損益之理,故形與神俱久矣,乃盡其天年而去。
與夫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者,何足與語此道哉。故聖人行之,賢者佩之,豈虛語哉。
白話文:
攝生論第三
內經說,要順應陰陽的規律,配合養生的方法,飲食有節制,作息有規律,不胡亂勞累,這樣才能使形體和精神都健康,活到盡頭壽命,百歲之後才離去。但現在的人不是這樣,把酒當水喝,胡作非為當作常事,喝醉了就同房,縱慾耗盡精氣,不知節制,不按時休息,只圖一時痛快,違背養生之道,作息沒有規律,所以五十歲就衰老了。
而且飲食起居是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如果放縱自己不知節制,還想保養精神,順應天時,不是很難嗎?經書上也說,飲食過量,腸胃就會受損;作息無規律,精神就會渙散。所以聖人春天木氣旺盛時,用膏粱厚味來滋補脾臟;夏天火氣旺盛時,用肥甘厚膩的食物來滋補肺;秋天金氣當令時,用肥膩的食物來滋補肝;冬天水氣當令時,用肥甘厚膩的食物來滋補心。這就是說,根據人體的不足之處來加以補充。
所以飲食的常規,保持生命根本的要素,就是五穀、五果、五畜、五菜。脾胃依靠這些來充盈,三焦依靠這些來暢通,榮衛依靠這些來調節清濁,筋骨依靠這些來柔韌強健。所以經書上說,五味調和,就不會有五臟的損傷,這是養生的方法。雖然五味可以養形,但如果酸味過多,肝氣會損傷津液,脾氣會衰竭;鹹味過多,骨骼會勞損,肌肉會萎縮,心氣會受壓抑;甜味過多,心氣會喘滿,面色會發黑,腎氣也會失衡;苦味過多,脾氣會不濡潤,胃氣會過盛;辛味過多,筋脈會鬆弛,精神會衰竭。這就是說,失去五味的平衡,就會損傷身體。王注說,味道偏嗜,臟腑就會虧損,就是這個道理。
飲食是養護形體,起居是調養精神。所以聖人在春季的夜晚睡得晚,早上起得早,頭髮披散,身體放鬆,這是順應春天萬物萌生的時候。而且要使精神舒暢;夏季的夜晚睡得晚,早上起得早,不厭倦白天,這是順應夏天萬物繁茂的時候,而且要使精神不暴躁,使氣機得到宣洩;秋季的夜晚睡得早,早上起得早,和雞一起打鳴起床,這是順應秋天萬物成熟的時候,要收斂精神;而且要使精神安寧,來順應秋天的氣候;冬季的夜晚睡得早,早上起得晚,避寒就溫,這是順應冬天萬物收藏的時候,而且要使精神像潛藏一樣,有所積蓄,有所收穫。這是順應生長收藏的規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應四時的起居方法,是調養精神的方法。
經書上說,違背春天的氣候,少陽之氣就不會生髮,肝氣就會內傷;違背夏天的氣候,太陽之氣就不能生長,心氣就會枯竭;違背秋天的氣候,太陰之氣就不能收斂,肺氣就會鬱結;違背冬天的氣候,少陰之氣就不能收藏,腎氣就會獨自衰弱。這就是違背四時之氣,所以會損傷精神。聰明的人順應四時,不違背陰陽的規律,不失掉五味調養的道理,所以形體和精神都能長久,就能活到盡頭壽命,然後才死去。
至於那些只圖一時痛快,違背養生之道的人,有什麼資格談論這些道理呢?所以聖人實行這些,賢者遵守這些,難道是虛言嗎?
2. 陰陽論第四
論曰。天地者,陰陽之本也。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倘不知此,謂天自運乎?地自處乎?豈足以語造化之全功哉?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所以天為陽,地為陰。
水為陰,火為陽。陰陽者,男女之血氣。水火者,陰陽之徵兆。惟水火既濟,血氣變革,然後剛柔有體,而形質立焉。經所謂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乎人。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故人生於地,懸命於天。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蓋人居天之下,地之上,氣交之中,不明陰陽而望延年,
未之有也。何則?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王注曰:且蒼天布氣,尚不越於五行,人在氣中,豈不應於天道?左傳曰:違天不祥。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故偏陰偏陽謂之疾。夫言一身之中,外為陽,內為陰。
氣為陽,血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臟為陰。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蓋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豈偏枯而為道哉?經所謂治心病者,必求其本,是明陰陽之大體,水火之高下,盛衰之補瀉,遠近之大小,陰陽之變通。夫如是,惟達道人可知也。
白話文:
天地是陰陽的根本,陰陽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是萬物運行的綱領,是萬物變化之源,是生死之根本,也是神明的居所。因此,陰陽變化莫測,稱為神妙;神妙的運用無窮無盡,稱為聖明。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就以為天是自然運轉,地是自然存在,怎麼能談得上理解造化的全部功用呢?乾卦代表天,是陽氣的根本,萬物從它開始;坤卦代表地,是陰氣的根本,萬物依靠它而生長。所以天屬陽,地屬陰;水屬陰,火屬陽。陰陽就是男女的精氣,水火是陰陽的徵兆。只有水火交融,精氣發生變化,才能剛柔相濟,形體才能建立。經典上說:「天覆蓋著大地,萬物都齊備了,沒有什麼比人更尊貴。」人吸收天地之氣而生,順應四時變化而長成。所以人出生於地,生命依賴於天;人有形體,離不開陰陽。人處於天地之間,氣息交會之中,不明白陰陽的道理就想長壽,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為什麼呢?因為蒼天之氣變化無常,氣的運行不順暢就叫做非常,非常就會導致變化。王注說:即使蒼天佈散元氣,也不會違背五行之理,人生活在元氣之中,怎麼能不順應天道呢?《左傳》說:「違背天道是不吉利的。」《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所以,陰陽偏盛偏衰都會導致疾病。人體內外,外屬陽,內屬陰;氣屬陽,血屬陰;背屬陽,腹屬陰;腑屬陽,臟屬陰。肝、心、脾、肺、腎五臟都屬陰;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屬陽。但實際上,陽中含有陰,陰中含有陽,怎麼能單純依靠偏陰或偏陽來養生呢?經典上說:「治療心臟疾病,必須尋找其根本原因。」這就說明要明白陰陽的大體規律,水火盛衰的變化,以及陰陽變化的通達之道。只有通曉大道的人才能明白這些道理。
3. 察色論第五
論曰。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聲色符同,然後定立臟腑之榮枯。若滋榮者其氣生,如翠羽、雞冠、蟹腹、豕膏、烏羽是也。枯夭者其氣敗,如草茲、衃血、枳實、枯骨、炲煤是也。至如青赤見於春,赤黃見於夏,黃白見於長夏,白黑見於秋,黑青見於冬,是謂五臟之生者,以五行之相繼也。得肝脈色見青白;
心脈色見赤黑;脾脈色見黃青;肺脈色見白赤;腎脈色見黑黃。是謂真臟之見者,以五行之相剋也。若乃肺風而眉白,心風而口赤,肝風而目青,脾風而鼻黃,腎風而肌黑,以風善行數變故爾。肝熱而左頰赤,肺熱而右頰赤,心熱而顏赤,脾熱而鼻赤,腎熱而頤赤,以諸熱皆屬火故爾。
以至青黑為痛,黃白為熱,青白為寒,以九氣不同故爾。鼻青為腹水,黑為水氣,白為無血,黃為胸寒,赤為有風,鮮明為留飲,而五色取決於此故爾。然審病者,又皆以真脾為本。蓋真脾之黃,是謂天之氣,五色又明,病雖久而面黃必生者,以其真氣外榮也。此數者雖皆成法,
然自非心清見曉於冥冥,不能至於此。故五色微診,可以目察,尤難。《難經》曰:「望而知之謂之神。」為見五色於外,故決死生也。
白話文:
察色論第五
聲音與五音相對應,顏色與五行相對應。聲音和顏色互相印證,才能確定臟腑的盛衰。如果臟腑滋潤旺盛,其氣就生發,例如翠綠羽毛、雞冠、蟹腹、豬膏、烏黑羽毛等顏色。如果臟腑枯萎夭亡,其氣就敗壞,例如枯草、萎黃的顏色、血色、枳實的顏色、枯骨、焦炭等顏色。
春天見到青色和赤色,夏天見到赤色和黃色,長夏見到黃色和白色,秋天見到白色和黑色,冬天見到黑色和青色,這是五臟生發的表現,順應五行相生的次序。肝脈的顏色呈現青白色,心脈的顏色呈現赤黑色,脾脈的顏色呈現黃青色,肺脈的顏色呈現白赤色,腎脈的顏色呈現黑黃色,這就是臟腑的真實顏色,順應五行相剋的次序。
如果出現肺風,則眉毛發白;心風,則口唇發赤;肝風,則眼睛發青;脾風,則鼻子發黃;腎風,則肌膚發黑,這是因為風的特性是善於運行和變化多端。肝熱則左臉頰發紅,肺熱則右臉頰發紅,心熱則臉色通紅,脾熱則鼻子發紅,腎熱則下巴發紅,這是因為各種熱症都屬於火性。
青黑色表示疼痛,黃白色表示熱症,青白色表示寒症,這是因為九種不同的氣息造成的。鼻子發青表示腹水,黑色表示水氣過盛,白色表示缺血,黃色表示胸部寒冷,赤色表示有風症,顏色鮮明表示體內有積液,五種顏色判斷疾病的依據就在於此。然而,判斷病情,最終都要以脾胃的健康為根本。因為脾胃的健康所呈現的黃色,是天賦之氣的表現,五種顏色的變化也因此更加明顯。即使病情很久,但只要面色黃潤,就表示生命力旺盛,因為真氣外顯。以上這些診斷方法雖然都是成熟的規律,
但是,如果沒有清澈的心境,深入觀察,就無法領會這些奧妙。因此,通過觀察微小的顏色變化診斷疾病,非常困難。《難經》說:「望而知之謂之神」,就是指通過觀察外在的顏色變化,就能判斷生死。
4. 傷寒論第六
論曰。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止於六七日間。若兩感於寒者。必不免於死。經所謂人之傷於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蓋傷寒者。非雜病所比。非仲景孰能明此。故張仙公深得玄機之理趣。達六經之標本。知汗下之淺深。若投湯劑。正與不正。禍福影響。
何暇數日哉。然仲景分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證有六。其治有四。經云。一日巨陽受之。其脈尺寸俱浮。二日陽明受之。其脈尺寸俱長。三日少陽受之。其脈尺寸俱弦。四日太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細。五日少陰受之。其脈尺寸俱微緩。六日厥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澀。
其太陽病者。標本不同。標熱本寒。從標則太陽發熱。從本則膀胱惡寒。若頭項痛腰脊強。太陽經病也。故宜發汗。其陽明病者。雖從中氣。標陽本實。從標則肌熱。從本則譫語。若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陽明經病。故宜解肌。太陽傳陽明。非表裡之傳。若譫語從本為實。故宜下便。
王注曰。以陽感熱。其少陽病者。標陽本火。從標則發熱。從本則惡寒。前有陽明。後有太陰。若胸脅痛而耳聾。往來寒熱。少陽經病。故宜和解。其太陰病者。標陰本濕。從標則身目黃。從本則腹脹滿。若腹滿而嗌乾。太陰經病。故宜泄滿下濕。從其本治其標。少陰病者。
標陰本熱。從標則爪甲青而身冷。從本則脈沉實而發渴。若口燥舌乾而渴。少陰經病。故宜溫標下本。其厥陰病者。故厥陰之中氣宜溫也。若煩滿囊縮。厥陰經病。故為熱。宜苦辛下之。故經所謂知標知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行。又曰。各通其臟。乃懼汗泄非宜。
此之謂也。故明斯六經之標本。乃為治傷寒之規矩。此所謂證有六也。且如發汗桂枝麻黃之輩。在皮者汗而發之。葛根升麻之輩。因其輕而揚之法也。承氣陷胸之輩。下者因而竭之法也。瀉心十棗之輩。中滿泄之法也。瓜蒂梔豉者。高者因而越之法也。故明此四治之輕重。可為了傷寒之繩墨。
此之謂其治有四也。若明六經四法。豈有發黃生斑蓄血之壞證。結胸痞氣之藥過。難經所謂未滿三日可汗而已。其滿三日可泄而已。故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當發其汗。宜麻黃湯主之。少陰病。得三二日口燥咽乾者。急宜大承氣下之。
孰敢執於三四日汗泄之定法也。是以聖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說其大概。此之謂也。經所謂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余自制雙解通聖辛涼之劑。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黃髮表之藥。非余自衒。理在其中矣。故此一時。彼一時。奈五運六氣有所更。世態居民有所變。天以常火。
人以常動。動則屬陽。靜則屬陰。內外皆擾。故不可峻用辛溫大熱之劑。縱獲一效。其禍數作。豈曉辛涼之劑。以蔥白鹽豉。大能開發鬱結。不惟中病令汗而愈。免致辛熱之藥。攻表不中。其病轉甚。發驚狂衄血斑出。皆屬熱藥所致。故善用藥者。須知寒涼之味況。兼應三才造化通塞之理也。
故經所謂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大抵雜病者。氣之常也。隨方而異。其治不同。卒病者。氣之異也。其治則同。其愈則異。昔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故傷寒之法備矣哉。大矣哉。若視深淵。如迎浮雲。莫知其際。是以知發表攻裡之藥性。
察標本虛實之並傳。量老少壯弱之所宜。勞逸緩急之稟性。切脈明陰陽之分部。詳證之邪氣之淺深。故可宜會通之法矣。內經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此之謂也。
白話文:
傷寒論第六
總論:熱病皆屬傷寒範疇,病情輕重不一,有的痊癒,有的死亡,大多數在六七天內會有結果。但若再次受寒,則必死無疑。經書所云「人傷於寒則為病熱」,即使熱象很重,也不一定致死,因為傷寒與其他雜病不同,非張仲景不能明白此理。張仲景深得傷寒之精髓,通曉六經的標本,瞭解汗法、下法的深淺,以及湯劑的運用,正與不正,禍福相關,豈能僅憑幾日觀察就斷定?故仲景制定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以六種證候,四種治法加以闡述。
經書記載:一日巨陽受邪,脈浮;二日陽明受邪,脈長;三日少陽受邪,脈弦;四日太陰受邪,脈沉細;五日少陰受邪,脈微緩;六日厥陰受邪,脈沉澀。
太陽病:標證為熱,本證為寒。從標證論治則表現為發熱,從本證論治則表現為膀胱惡寒。若頭項痛、腰脊強直,皆屬太陽經病,宜發汗。陽明病:雖從中氣,但標證為陽,本證為實。從標證論治則表現為肌膚發熱,從本證論治則表現為譫語。若身熱、目痛、鼻乾、不能臥臥,皆屬陽明經病,宜解肌。太陽傳陽明,並非表裡傳變,若譫語從本證出現,則為實證,宜下瀉。
王注云:陽邪引起的熱證。少陽病:標證為陽,本證為火。從標證論治則表現為發熱,從本證論治則表現為惡寒。少陽居於陽明之後,太陰之前。若胸脅痛、耳聾、往來寒熱,皆屬少陽經病,宜和解。太陰病:標證為陰,本證為濕。從標證論治則表現為身目發黃,從本證論治則表現為腹脹滿。若腹滿、咽喉乾燥,皆屬太陰經病,宜泄滿利濕,從本證入手治療標證。少陰病:標證為陰,本證為熱。從標證論治則表現為指甲青紫、肢體冰冷,從本證論治則表現為脈沉實、口渴。若口乾舌燥、口渴,皆屬少陰經病,宜溫散標證、瀉下本證。厥陰病:厥陰之中氣宜溫。若煩躁、腹部脹滿、陰囊縮小,皆屬厥陰經病,屬熱證,宜用苦辛之藥瀉下。故經書所云「知標知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行」。又云,各通其臟腑,方能避免汗下治療失當。
這就是六經標本的意義。掌握六經標本,才能成為治療傷寒的準則。這就是所謂的「證有六」。如發汗藥物(桂枝、麻黃等),治療表證,使汗出而解;升提藥物(葛根、升麻等),因其輕揚之力而上達;承氣湯、陷胸湯等瀉下藥物,治療裡證,使邪氣排出;瀉心湯、十棗湯等,治療中滿之證;瓜蒂、梔子、豉等,治療氣機鬱滯之證。這就是所謂的「治有四」,掌握四種治法的輕重緩急,才能成為治療傷寒的準繩。
如果明瞭六經和四法,就不會出現黃疸、斑疹、出血等嚴重併發症,以及胸部痞滿、氣滯等因藥物過度使用而產生的後果。《難經》所云「未滿三日可汗而已,其滿三日可泄而已」,仲景也說:「太陽病,脈浮緊無汗,身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當發汗,宜用麻黃湯。」少陰病,得病三二日,口乾咽燥者,急宜用大承氣湯瀉下。
誰敢拘泥於三四日汗瀉的固定方法?所以聖人著書言簡意赅,只講述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我(作者)自己創製雙解通聖辛涼之劑,不遵循仲景的桂枝、麻黃等發表之法,並不是自我標榜,而是道理在此。
時勢不同,五運六氣變化無常,社會狀況和人群體質也在變化。天有常規之火,人有常規之動,動則屬陽,靜則屬陰,內外皆受擾亂,因此不可峻猛使用辛溫大熱之劑,即使一時見效,後患無窮。辛涼之劑,如蔥白、鹽豉,能很好地疏通鬱結,不僅能使患者出汗而愈,更能避免辛熱藥物攻邪不中,病情加重,出現驚狂、鼻衄、出血、斑疹等情況,這些都是熱藥所致。善用藥者,必須了解寒涼藥物的特性,以及三才造化、氣機通塞的道理。
所以經書所云「不知年份、氣候盛衰、虛實之變化,則不能稱之為醫術精湛」。總的來說,雜病是氣機的常態,因時因地而異,其治療方法也不同;急症是氣機的異常,其治療方法相同,但療效卻不同。黃帝曾詢問四方醫術,岐伯也闡述了四種治法,所以傷寒的治法已經很完善了,實在是博大精深,如同探尋深淵,如同迎接浮雲,沒有盡頭。因此,要了解發表、攻裡的藥性,觀察標本虛實的相互傳變,衡量患者年齡、體質、勞逸情況,仔細切脈,分辨陰陽的部位,詳細分析邪氣的深淺,才能運用恰當的治療方法。《內經》所云「謹察陰陽,不可與眾謀」,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