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中 (19)
卷中 (19)
1. 吐論第十七
紫沉丸,治中焦吐食。由食積為寒氣相假。故吐而痛。宜服之。
半夏曲(三錢),烏梅(二錢去核),代赭石(三錢),杏仁(一錢去皮尖),丁香(二錢),縮砂仁(三錢),沉香(一錢),檳榔(二錢),木香(一錢),陳皮(五錢),白豆蔻(半錢),白朮(一錢),巴豆霜(半錢另研)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令勻。醋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生薑湯下吐愈則止。小兒另丸。治小兒食積吐食。亦大妙。
一法。治翻胃吐食。用橘皮一個。浸少時去白。裹生薑一塊。麵裹紙封。燒令熟去面。外生薑為三番。並橘皮煎湯。下紫沉丸一百丸。一日二服。得大便通至不吐則止。此主治寒。積氣皆可。
治嘔吐腹中痛者。是有積也。胃強而乾嘔。有聲無物。脾強而吐食。持實擊強。是以腹中痛。當以木香白朮散和之。
木香白朮散
木香(一錢),白朮(半兩),半夏曲(一兩),檳榔(二錢),茯苓(半兩),甘草(四錢)
上為細末。濃煎芍藥生薑湯。調下一二錢。有積而痛。手按之愈痛。無積者。按之不痛。
治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宜,附子丸。
附子炮(五錢),巴豆霜(一錢),砒(半錢研細)
上同研極細。熔黃蠟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丸。冷水送下。利則為度。後更服紫沉丸。常服不令再閉。
厚朴丸,主反胃吐逆。飲食噎塞。氣上衝心。腹中諸疾。加法在後。烏頭減半更妙。
厚朴(二兩半),黃連(二兩半),紫菀(去苗土),吳茱萸(湯洗七次),菖蒲,柴胡(去苗),桔梗,皂角(去皮弦子炙),茯苓(去皮),官桂(刮),乾薑(炮各二兩),人參(二兩),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二兩半),蜀椒(二兩去目閉口者微炒出汗)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一兩和勻。煉蜜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漸次加。至以利為度。生薑湯下食後臨臥服。此藥治療。與局方溫白丸同。及治處暑以後秋冬間。臟腑下利大效。春夏再加黃連二兩。秋冬再加厚朴二兩。
治風癇病。不能愈者。從厚朴丸。依春秋加添外。又於每料中。加人參菖蒲茯苓各一兩半。
上依前法和劑服餌。治反胃。又大便不通者。是腸勝胃也。服局方中,半硫丸。
硫黃(明淨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絞過),半夏(湯洗七次焙乾為末各等分),一二百丸。如大便秘。用後藥。
附子(半兩),巴豆(二枚),砒(一豆許),
上為極細末。生薑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白湯下。
白話文:
紫沉丸,治療因食物積滯導致的中焦(胃部)嘔吐。這是因為食物積滯,加上寒氣的影響,所以會嘔吐並伴隨疼痛,適合服用此藥。
藥方組成:半夏曲(12克),烏梅(8克,去核),代赭石(12克),杏仁(4克,去皮尖),丁香(8克),縮砂仁(12克),沉香(4克),檳榔(8克),木香(4克),陳皮(20克),白豆蔻(2克),白朮(4克),巴豆霜(2克,另外研磨)。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加入研磨好的巴豆霜混合均勻,再用醋調成的糊製成丸子,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吐止就停止服用。小孩用藥劑量需另作調整,此方治療小孩因食積引起的嘔吐效果也很好。
另一種用法:治療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用一個橘皮,浸泡一下後去掉白色的部分,包裏一塊生薑,用麵包住,再用紙封好,燒熟後去掉麵,外面的生薑換三次,再將橘皮和生薑一起煎湯,服用紫沉丸一百丸,一天服用兩次。如果大便通暢,嘔吐停止,就可以停止服藥。這個方法主要治療寒證引起的積滯。
治療嘔吐且腹痛,是因為有積食。如果胃氣過盛而乾嘔,有聲音卻沒有東西吐出,是脾氣過盛而嘔吐食物,這是實證,應當攻實。所以腹中疼痛,應該用木香白朮散來調和。
木香白朮散
藥方組成:木香(4克),白朮(20克),半夏曲(40克),檳榔(8克),茯苓(20克),甘草(16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濃煎的芍藥生薑湯調服,每次服用4-8克。如果有積食而引起的疼痛,用手按壓會更痛,沒有積食的話按壓就不會痛。
治療下焦(小腹)引起的嘔吐,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而且大便不通暢,應該服用附子丸。
附子丸
藥方組成:炮附子(20克),巴豆霜(4克),砒霜(2克,研磨細粉)。
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粉,用熔化的黃蠟製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兩丸,用冷水送服,瀉利後就停止服用,之後可以再服用紫沉丸,經常服用可以避免便秘再次發生。
厚朴丸,主要治療胃氣上逆、嘔吐、飲食哽噎、氣往上衝心口、腹部各種疾病。用法在後面說明,如果把烏頭減半會更好。
藥方組成:厚朴(100克),黃連(100克),紫菀(去莖和泥土),吳茱萸(用熱水洗七次),菖蒲,柴胡(去莖),桔梗,皂角(去皮和筋,炙),茯苓(去皮),官桂(刮皮),乾薑(炮製,各80克),人參(80克),炮製的川烏頭(去皮臍,100克),蜀椒(去眼睛,閉口者稍微炒一下,讓它出汗,80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加入巴豆霜40克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丸,可以逐漸增加劑量,以瀉利為度。用生薑湯送服,飯後睡前服用。此藥的療效,和局方中的溫白丸相同,而且治療處暑以後秋冬季節,臟腑下痢效果很好。春夏季節再加黃連80克,秋冬季節再加厚朴80克。
治療風癇病,如果病情無法治癒,可以用厚朴丸,依據春秋季節增減藥量,另外在每份藥中,加入人參、菖蒲、茯苓各60克。
按上述方法配製服用。治療胃氣上逆,如果同時大便不通,是腸道機能過強、胃氣衰弱的表現,服用局方中的半硫丸。
半硫丸
藥方組成:硫磺(明淨且質量好的,磨成極細粉,用柳木槌子絞過),半夏(用熱水洗七次,焙乾成粉末,兩者等量)。製成一百到兩百個丸子。如果大便秘結,就用下面的藥方。
治療便秘藥方
藥方組成:附子(20克),巴豆(2枚),砒霜(一豆大小)。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粉,用生薑糊製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