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中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7)

1. 諸瘧論第十六

上為粗末。每服五七錢。至半兩。水煎如前藥服之。寒熱轉大者。知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也。宜用桂枝黃芩湯和之。

桂枝黃芩湯

柴胡(一兩二錢),黃芩(四錢半),人參,甘草(各四錢半),半夏(四錢),石膏,知母(各五錢),桂枝(二錢)

上為粗末。依前服之。服藥已。如外邪已罷。內邪未已。再服下藥。從卯至午時發者。宜以大柴胡湯下之。從午至酉時發者。知其邪氣在血也。宜以桃仁承氣湯主之。

前項下藥。微利為度。便以小柴胡湯徹其微邪之氣。

立秋之後及處暑前發瘧。漸瘦不能食者。謂之痎瘧。此邪氣深遠而中陰經。為久瘧也。

治久瘧不能飲食。胸中鬱郁如吐。欲吐不能吐者。宜吐則已。當以藜蘆散雄黃散吐之。

藜蘆散

大藜蘆末半錢。溫齏水調下。以吐為度。

雄黃散

雄黃,瓜蒂,赤小豆(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溫齏水調下。以吐為度。

治秋深久瘧。胃中無物。又無痰癖。腹高而食少。俗謂瘧氣入腹。宜,蒼朮湯,主之。

蒼朮(四兩),草烏頭(一錢),杏仁(三十個)

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三升。煎至一半。均作三服。一日服盡。迎發而服。

局方中七宣丸。治瘧之聖藥也。

局方中神效飲子。乃瘧疾之聖藥也。又名,交結飲子。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到七錢,嚴重時可增至半兩。用水煎煮,煎法和之前的藥方一樣。如果發冷發熱的症狀加重,表示是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經合併的病症,應該用桂枝黃芩湯來調和。

桂枝黃芩湯

柴胡(一兩二錢),黃芩(四錢半),人參,甘草(各四錢半),半夏(四錢),石膏,知母(各五錢),桂枝(二錢)

將藥材磨成粗粉。煎服方法同前。服藥後,如果外邪已除,但內邪未解,再服用以下藥方。若是從早上五點到中午發作,宜用大柴胡湯來瀉下。若是從中午到傍晚發作,表示邪氣在血液中,宜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

前面提到的瀉下藥,要達到微瀉的效果。然後再用小柴胡湯來清除殘餘的邪氣。

立秋之後到處暑之前發作的瘧疾,如果患者逐漸消瘦且食慾不振,稱為痎瘧,表示邪氣深入陰經,屬於久病瘧疾。

治療久病瘧疾導致食慾不振、胸悶想吐、但又吐不出來的症狀,應該用催吐的方式來治療。可以用藜蘆散或雄黃散來催吐。

藜蘆散

大藜蘆粉末半錢。用溫熱的稀粥水調和後服用,直到嘔吐為止。

雄黃散

雄黃、瓜蒂、赤小豆(各一錢)

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溫熱的稀粥水調和後服用,直到嘔吐為止。

治療秋季深入的久病瘧疾,胃中沒有食物、也沒有痰飲等其他問題,卻腹部隆起且食量減少,俗稱「瘧氣入腹」,應該用蒼朮湯來治療。

蒼朮(四兩),草烏頭(一錢),杏仁(三十個)

將藥材磨成粗粉。全部藥材煮成一帖。用水三升煎煮至剩一半。分成三份服用,一天內服完。在瘧疾即將發作前服用。

局方中的七宣丸,是治療瘧疾的良藥。

局方中的神效飲子,是治療瘧疾的良藥,也稱為交結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