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中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2)

1. 解利傷寒論第十三

起臥不安。眠睡不穩。謂之煩。梔豉湯竹葉石膏湯。解利四時傷寒。混解六經。不犯禁忌。

大白朮湯

白朮(二兩),防風,羌活,川芎(各一兩),黃芩(五錢),細辛(三錢),白芷(一兩半),石膏(二兩),知母(七錢),甘草(五錢或一兩),枳實(五錢去穰)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大溫服清。未解更一服兩服。藥滓又作一服。春倍防風羌活。夏倍黃芩知母。季夏雨淫倍白朮白芷。秋加桂枝五錢。冬桂枝八錢或一兩。立夏之後至立秋處暑之間傷寒者。身多微涼。微有自汗。四肢沉重。謂之濕溫。又謂之濕淫。宜蒼朮石膏湯。

蒼朮石膏湯

蒼朮(半兩),石膏(三錢),知母(一錢半),甘草(一錢)

上剉細。同和均。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清。謂內有濕熱也。多不欲飲水。如身熱脈洪無汗多渴者。是熱在上焦。積於胸中。宜桔梗散治之。

桔梗散

薄荷,黃芩,甘草,山梔子(各一錢),桔梗(半兩),連翹(二錢)

上剉。每服五錢或七錢。秤半兩水煎。加竹葉。如大便秘結。加大黃半錢。

白話文:

身體翻來覆去,坐立難安,睡覺也不安穩,這種情況叫做「煩」。可以用梔子豉湯或竹葉石膏湯來治療,可以緩解一年四季的傷寒,不論是哪一經的病症都可以用,而且沒有什麼禁忌。

大白朮湯

藥材:白朮(二兩)、防風、羌活、川芎(各一兩)、黃芩(五錢)、細辛(三錢)、白芷(一兩半)、石膏(二兩)、知母(七錢)、甘草(五錢或一兩)、枳實(五錢,去除內瓤)。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半兩,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一碗。溫熱服用,把藥渣倒掉,如果還沒痊癒可以再服用一到兩次,藥渣還可以再煮一次服用。春天要加倍防風和羌活的用量,夏天要加倍黃芩和知母的用量。夏末雨季時要加倍白朮和白芷的用量。秋天要加桂枝五錢,冬天要加桂枝八錢或一兩。立夏到立秋處暑之間患上傷寒的人,身體大多會微微發涼,稍微出汗,四肢感到沉重,這叫做「濕溫」,也叫做「濕淫」,適合用蒼朮石膏湯來治療。

蒼朮石膏湯

藥材:蒼朮(半兩)、石膏(三錢)、知母(一錢半)、甘草(一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全部作為一服。用水兩碗煎煮至一碗,溫熱服用。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有濕熱,所以患者多數不想喝水。如果身體發熱、脈搏洪大而且沒有汗、口渴嚴重,這是因為熱在上焦,積聚在胸中,適合用桔梗散來治療。

桔梗散

藥材:薄荷、黃芩、甘草、山梔子(各一錢)、桔梗(半兩)、連翹(二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或七錢,用半兩水煎煮,加入竹葉一起煎。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加大黃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