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下 (8)

1. 藥略第三十二(針法附)

羌活(治支節痛太陽經風藥也),防風(療風通用),甘草(和中調諸藥),肉桂(通氣助陽),桂枝(閉汗和表),麻黃(發太陽太陰經汗),桃仁(滋血破血),黃芩(瀉肺氣),雄黃(去風),白芷(治正陽明頭痛),知母(泄腎火助陰),石膏(瀉肺火是陽明大涼藥),半夏(去痰),柴胡(治少陽厥陰寒熱往來),芍藥(止腹痛安太陰),人參(補氣和中),瓜蒂(治濕在上頭去中脘痰涎吐藥),赤豆(利小便),杏仁(潤肺除嗽),蒼朮(溫中去濕熱強胃),草烏頭(熱行經),南星(治風痰須用),天麻(治頭風),神麯(消食強胃),白朮蒼朮同功,陳皮(益氣),枳實(治心下痞),枳殼(利胸中氣消痞),黃連(泄心火),白茯苓(止渴利小便太陰經藥),苦葶藶(瀉肺火),桔梗(治咽喉痛利肺氣),大黃(泄實熱),厚朴(治脹滿厚腸),黃耆(止汗治諸氣虛不足),檳榔(破氣下行),荊芥(清利頭目),烏梅肉(助脾收胃飲食),沉香(益氣和神),肉豆蔻(治大腸腸滑),附子(補命及心火),朴硝(寒咸去燥),梔子(除煩利氣行小便),當歸(補三陰血不足),川芎(太陽頭痛),地黃(補腎真陰不足臍下痛),萆薢(補腎不足),杜仲(壯筋骨兩全),牛膝(補筋益脾),蓯蓉(益陽道及命門火衰),沙苑蒺藜(補腎水真陰),破故紙(補命門不足),五味子(補五臟氣不足),巴豆(去濕痰藥),細辛(少陰頭痛不足),升麻(陽明經和解藥),蛇蛻(去皮膚風燥),茴香(利小便補腎去濕寒助陽),苦楝子(去小腹痛),廣朮(去積聚),乾薑(益氣和中),生地黃(涼血),沒藥(除血痛和血之勝藥也),地榆(治下部有血),澤瀉(治少陰不渴而小便不利及膀胱中有留垢)

真假形金木水火土

深淺色青赤黃白黑

急緩性寒熱溫涼平

厚薄味辛酸鹹苦甘

潤枯體虛實輕重中

白話文:

羌活(治療四肢關節疼痛,屬於太陽經風藥)

防風 (治療各種風症) 甘草 (調和中氣,調和各種藥物) 肉桂 (通氣,溫補陽氣) 桂枝 (發汗,溫暖表層) 麻黃 (發太陽經和太陰經汗) 桃仁 (滋養血液,破血) 黃芩 (清肺熱) 雄黃 (驅風) 白芷 (治療陽明經頭痛) 知母 (清腎火,補陰) 石膏 (清肺熱,是陽明經大寒藥) 半夏 (化痰) 柴胡 (治療少陽經和厥陰經寒熱交替) 芍藥 (止腹痛,安撫太陰經) 人參 (補氣,調和中氣) 瓜蒂 (化解上焦濕氣,祛除中脘痰涎) 赤豆 (利尿) 杏仁 (潤肺,止咳) 蒼朮 (溫中,祛濕熱,健胃) 草烏頭 (溫熱經絡) 南星 (治療風痰,必須使用) 天麻 (治療頭風) 神麯 (消食,健胃) 白朮 (與蒼朮作用相同) 陳皮 (健脾益氣) 枳實 (治療心下痞滿) 枳殼 (利胸中氣,消痞滿) 黃連 (清心火) 白茯苓 (止渴,利尿,太陰經藥物) 苦葶藶 (清肺熱) 桔梗 (治療咽喉痛,利肺氣) 大黃 (瀉實熱) 厚朴 (治療腹脹,厚腸) 黃耆 (止汗,治療各種氣虛不足) 檳榔 (破氣,下行) 荊芥 (清利頭目) 烏梅肉 (健脾攝胃,幫助消化) 沉香 (益氣,安神) 肉豆蔻 (治療大腸滑脫) 附子 (補腎陽和心火) 朴硝 (寒涼,去燥) 梔子 (除煩,利氣,行小便) 當歸 (補三陰經血虛) 川芎 (治療太陽經頭痛) 地黃 (補腎陰虛,治療臍下疼痛) 萆薢 (補腎虛) 杜仲 (強筋骨,兼補腰腎) 牛膝 (補筋,益脾) 蓯蓉 (益陽氣和腎陽,治療命門火衰) 沙苑蒺藜 (補腎水陰虛) 破故紙 (補腎陽虛) 五味子 (補五臟氣虛) 巴豆 (祛濕痰) 細辛 (治療少陰經頭痛) 升麻 (陽明經調和藥物) 蛇蛻 (祛除皮膚風燥) 茴香 (利小便,補腎,祛濕寒,助陽) 苦楝子 (治療小腹痛) 廣朮 (祛積聚) 乾薑 (益氣,調和中氣) 生地黃 (涼血) 沒藥 (治療血痛,和血止痛) 地榆 (治療下部出血) 澤瀉 (治療少陰經不渴但小便不利,以及膀胱中有積垢)

輕枯虛薄緩淺假宜上。厚重實潤深真急宜下。其中平者宜中。余形色性味。皆隨臟腑所宜。此處方用藥之大概耳。知此者用心。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質地輕盈、乾燥、虛空、薄弱、緩和、淺薄、假的宜於升提。質地厚重、實大、濕潤、深沉、真實、急性的宜於下降。其中性質平穩的宜於中間。其他藥物的形色性味,都要根據臟腑的需要而定。這裡記載的只是用藥的大概原則。明白這個原則的人用心思考,就能理解藥物用法的一半了。

流注針法

心痛脈沉。腎經原穴。弦。肝經原穴。澀。肺經原穴。浮。心經原穴。緩。脾經原穴。

腰痛,身之前足陽明原穴。(衝陽)身之後足太陽原穴。(京骨)身之側足少陽原穴。(丘墟)

針之最要

白話文:

心臟疼痛,脈象沉。腎經的原穴是太溪。肝經的原穴是太沖。肺經的原穴是太淵。心經的原穴是神門。脾經的原穴是太白。

腰部疼痛,身體前面的足陽明胃經原穴是衝陽。身體後面的足太陽膀胱經原穴是京骨。身體側面的足少陽膽經原穴是丘墟。

針刺最重要的部分。

兩脅痛。針少陽經丘墟。心痛。針少陰經太谿湧泉。及足厥陰原穴。腰痛不可忍。針崑崙及刺委中出血。太陽喘滿痰實。口中如膠。針太谿穴。噦嘔無度。針手厥陰大陵穴。頭痛不可忍。針足厥陰太陽經原穴。熱無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骨熱不可治。前板齒乾燥。當灸百會大椎。

白話文:

  • **兩側疼痛:**針灸少陽經的丘墟穴。
  • **心痛:**針灸少陰經的太谿、湧泉穴。以及足厥陰經的原穴。
  • **腰痛難忍:**針灸崑崙穴並刺出血委中穴。
  • **太陽經喘息、痰多、口中粘稠:**針灸太谿穴。
  • **嘔吐不止:**針灸手法厥陰經的大陵穴。
  • **頭痛難忍:**針灸足厥陰、太陽經原穴。
  • **發熱不止:**刺陷骨穴出血。
  • **骨骼發熱難以治療:**艾灸百會、大椎穴。

小腸疝痛。當刺足厥陰肝經太衝穴。血不止。鼻衄。大小便皆血。血崩。當刺足太陰井隱白。喉閉。刺手足少陽井。並刺少商。及足太陰井。大煩熱。晝夜不息。刺十指間出血。謂之八關大刺。目疾睛痛欲出。亦大刺八關。百節疼痛。實無所知。三稜針刺絕骨出血。

白話文:

小腸疝痛 :可以針刺足厥陰肝經的太衝穴。

血不止鼻血大小便有血血崩 :可以針刺足太陰井穴的隱白穴。

喉嚨阻塞 :可以針刺手足少陽井穴和少商穴,以及足太陰井穴。

高燒不退,晝夜不息 :可以刺破十指之間,讓血流出,稱為「八關大刺」。

眼睛疼痛,眼睛腫脹欲突出 :也可以進行「八關大刺」。

全身疼痛,但不知道病因 :可以用三稜針刺穿骨頭,讓血流出。

眼大眥痛。刺手太陽井穴少澤。

小眥痛。刺少陽井穴關衝。

陰頭中痛不可忍者。卒疝也。婦人陰中痛。皆刺足厥陰井大敦穴。

白話文:

眼睛外部疼痛,應刺手太陽小腸經的井穴少澤。

眼睛內部疼痛,應刺少陽三焦經的井穴關沖。

生殖器中間疼痛難忍,這是突然發生的疝氣。女性生殖器內疼痛,都應刺足厥陰肝經的井穴大敦。

2. 附:素問元氣五行稽考

珞琭子云。天元一氣。定侯伯之遷榮。蓋論元氣也。許員曰。木瘦金方火尖水肥土厚。蓋論五行以元氣為根。富貴壽夭系之。由有尫羸而壽考。亦有壯盛而暴亡。元氣固藏則尫羸而無害。及其散漫。則壯盛而愈危。是以元氣為根本。五行為枝葉。夫元氣者。兌之位也。元始之祖。

白話文:

珞琭子說:「天元之氣決定了諸侯貴族的榮遷。這是在論述元氣。」

許元說:「木瘦、金方、火尖、水肥、土厚。這是在論述五行以元氣為根基。富貴壽夭都與此有關。」

有些人雖然身體瘦弱,卻能長壽;有些人雖然身強力壯,卻英年早逝。元氣如果能固守不散,即使身體瘦弱也不會生病。而元氣一旦散漫,即使身體強壯也會更加危險。因此,元氣是根本,五行只是枝葉。

元氣的部位在兌宮,是元始的祖先。

先天地生。圓而無隙。寂而不動。感而遂通。虛而生神。乾體成焉。乾為天。天一生水。故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五行形焉。四方之民。均受元氣一也。及其生焉。各類五行。形體殊異。是故西北之民。金水象。金方水肥。人方正肥厚。東南之人。木火象。木瘦火尖。人多瘦長尖小。

白話文:

天地初始誕生時,渾然一體而沒有空隙。萬物靜止不動,受到外在感應而開始運行。虛空之中孕育了神靈,於是形成了乾卦。乾卦代表天。天之本質為水,所以從水衍生出火、木、金、土,形成了五行的具體形態。四方的人民,都均等地稟受了宇宙中的原始元氣。但是等到萬物生長出來之後,卻各自分屬於不同的五行,體型外貌也各不相同。因此,西北方的居民,五行屬金水,身體豐腴肥大,性格方正敦厚。東南方的居民,五行屬木火,身體瘦長尖小。

北人肥。南人瘦。理宜然也。北人賦性沉厚。體貌肥。上長下短。頭骨大。腰骨小。此本體也。若光明磊落。見機疾速。腰背豐隆者。元氣固藏。富貴壽考。坎中藏真火升真水而為雨露也。南人賦性急暴。體貌尖瘦。下長上短。頭骨偏。腰骨軟。此本體也。若寬大度。機謀詳緩。

白話文:

腦額圓聳。元氣固藏。富貴壽考。離中藏真水降真火而為利氣也。又有南人似北人。北人似南人。不富則貴。以此推之。要在察元氣。觀五行。分南北。定壽夭。則攻守有方。調養有法。不妄藥人也。亦猶有刑曹總其權。使執法者不私。巡禁者申具禁。使出塗者不擾。朝廷在於上。

額頭圓潤飽滿,說明元氣充沛,健康長壽。前額中央藏有「真水」,它能降伏「真火」,化生有利於氣血運行的物質。

有些人雖然是南方人,但相貌卻像北方人;有些人是北方人,但相貌卻像南方人。這樣的人,如果不能富貴,也能長壽。

根據這些觀察,我們要重視元氣,觀察五行,分辨南北,判斷壽夭。這樣纔能有針對性地調養,採取正確的治療方法,避免亂用藥物。

就像官府中設有刑曹,負責監督執法官吏不徇私舞弊,巡邏人員恪守禁令,使百姓安居樂業。朝廷高高在上,統帥全局。

白話文:

額頭圓潤飽滿代表著元氣充足,預示著健康長壽。額頭中央蘊藏著「真水」,能抑制「真火」,並產生有利於氣血流通的物質。

有些南方人長相卻像北方人,有些北方人卻長相像南方人,這樣的人即使不能富貴,也能長壽。

我們要重視元氣,觀察五行,分辨南北,才能準確判斷壽命長短。這樣才能針對性地調養身體,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避免亂用藥物。

就像官府設有刑曹,監督執法官吏,巡邏人員嚴格執行法令,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朝廷居高臨下,統籌全局,才能使國家安定繁榮。

明賞罰於百官。施利氣於萬民。故君得以尊。無為而治。天下和平。災害不生。君臣和於上。百官和於朝。萬民和於下。庶物和於野。馴而行之於萬年計也。醫者明方術。製法度。以療民病。養性之藥。防其漸也。猶巡尉也。治病之藥。減其毒。猶守令也。保命之藥。濟其弱。

白話文:

朝廷明察賞罰,恩施百姓。因此君王得以尊貴,無為而治。天下安寧,災禍不生。君臣在上和睦,百官在朝和睦,萬民在下和睦。天地萬物生生不息,遵循這一法則,可以千秋萬代昌盛。

醫生了解醫術,制定方劑,用來治療百姓的疾病。養生藥物是用來預防疾病的,就像巡視防禦一樣。治病藥物是用來減輕病痛的,就像守令維持治安一樣。保命藥物是用來挽救生命危亡的。

猶曹憲也。延年之藥。防其危。猶朝廷也。良工總其要。明虛實於三部。調和氣於百骸。故心得以寧。神得以清。則四大和平。疾患不生。神氣和於上。五臟和於中。步履和於下。脈絡和於體。馴而行之。不死之道也。人之生也。自幼而至壯。自壯而老。血氣盛衰。其各不同。

白話文:

這就像曹憲一樣,他是延年益壽的藥方,用來防範疾病的危險。就像朝廷制定規章制度一樣,良醫抓住治病要領,瞭解身體三部(上、中、下)的虛實,調和百骸之氣。所以心神得以安寧,精神得以清澈。這樣,四大平衡,疾病不生。精神氣息在上面調和,五臟在中間調和,步履在下面調和,脈絡在全身調和。循序漸進地這麼做,就是長生不老的方法。人的一生,從幼年到壯年,從壯年到老年,血氣盛衰各有不同。

不可一概治之。六歲至十六歲者。和氣如春。日漸滋長。內無思想之患。外無愛慕之勞。血氣未成。不勝寒暑。和之違也。膚腠疏薄。易受感冒。和之傷也。父母愛之。食飲過傷。其治之之道。節飲食。適寒暑。宜防微杜漸。行巡尉之法。用養性之藥。以全其真。二十歲至五十歲。

白話文:

不能採用一概而論的治療方式。六歲到十六歲的人,身體像春天般溫和,日漸成長,內心沒有繁瑣的想法,外在也沒有愛慕的勞累。血氣尚未成熟,不耐寒暑,違背溫和的天性,皮膚腠理疏鬆,容易受寒感冒,損傷了溫和的本性。父母疼愛他們,飲食過度,治療的方法是節制飲食,適應寒暑,防微杜漸,採取巡視和保護的措施,使用養生的藥物,以保全他們的本性。二十歲到五十歲的人,

和氣如夏。精神鼎盛。內有思想之患。外有愛慕之勞。血氣方剛。不畏寒暑。和之違也。勞傷筋骨。冒犯八邪。和之傷也。以酒為漿。醉以入房。其治之之道。辨八邪。分勞佚。行守令之法。宜治病之藥。當減其毒。以全其真。五十歲至七十歲者。和氣如秋。精耗血衰。血氣凝泣。

白話文:

精神思想無畏強大,矢志不移五十年。

思慮無窮。形體傷憊。和之違也。百骸疏漏。風邪易乘。和之傷也。風雨晦明。飲食遲進。其治之之道。順神養精。調腑和臟。行憲曹之權。施賑濟之法。守令內恤。巡尉外護。宜保命之藥以全其真。七十歲至百歲者。和氣如冬。五臟空洞。猶蛻之蟬。精神浮蕩。筋骨沮弛。

白話文:

思慮太多,導致身體疲倦,這是違反人體和諧的。身體虛弱,容易被風邪侵襲,這是和諧受損造成的。遭遇風雨晦暗,飲食進食延遲,治理的辦法就是順應神志,養護精氣,調理臟腑,行使憲曹的權力,實施賑濟的措施。守令負責內部安撫,巡尉負責外部保護。應當用保命的藥物來保全其本真。

七十歲到一百歲的人們,和氣就像冬天一樣冷清。五臟空虛,就像蛻殼的蟬一樣。精神飄浮,筋骨鬆弛。

和之違也。觸物易傷。衣飲厚薄。和之傷也。大寒振慄。大暑煎燔。其治之之道。餐精華。處奧庭。行相傳之道。燮理陰陽。周流和氣。宜延年之藥。以全其真。夫如是則調御中節。治療得宜。陰陽協和。榮衛流暢。凡厥有生。同躋壽域矣乎。

白話文:

與自然和諧相處,避免過度損傷身體。飲食起居適中,避免過度飲食或過於單薄。嚴寒時應避免過度受凍,酷暑時應避免過度曝曬。

治療疾病的方法在於:攝取精華,處於安靜舒適的環境中,遵循自然規律的原則。調和陰陽平衡,氣血暢通,延緩衰老。這樣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如果能遵循這些原則,適度調節生活起居,恰當地治療疾病,讓陰陽協調,氣血暢通,那麼所有有生命力的個體都可以達到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