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病機論第七

寒勝熱。燥勝寒。若熱淫於內。治以鹹寒。火淫所勝。平以鹹冷。故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如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故水本寒。寒急則水冰如地而能載物。水發而雹雪。是水寒亢極。反似剋水之土化。

是謂兼化也。所謂寒病極者。反腎滿也。左腎不足。濟之以水。右腎不足。濟之以火。故此髒水平則靜順。不及則涸流。太過則流衍。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厥謂氣逆。固謂禁固。氣逆則肝腎失守。失守則不能禁固。出入無度。燥濕不恆。故氣下則愈也。經所謂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華蓋。故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是氣鬱不利。病喘息而嘔也。嘔謂嘔酸水。火氣炎上之象也。胃膈熱甚。則為嘔也。若衰火之炎。痿躄則愈。利肺之氣。喘息自調也。道路開通。吐嘔則除。凡病嘔湧溢食。皆屬之火也。王注曰。內格嘔逆。

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經所謂三陽有餘。則為痿易。王注曰。易有變常用。自痿弱無力也。故此者熱之明矣。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熱氣勝則濁亂昏昧也。瞀視乃昏也。經所謂病筋脈相引而急名曰瘛者。故俗謂之搐是也。熱勝風搏。並於經絡。故風主動而不寧。風火相乘。是以熱瞀瘛而生矣。治法祛風滌熱之劑。折其火勢。熱瘛可立愈。若妄加灼火。或飲以發表之藥。則取死不旋踵。

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禁慄驚惑。如喪神守。悸動怔忪。皆熱之內作。故治當以制火。制其神守。血榮而愈也。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寒濕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陽膀胱經屬水而位下。所以濕可傷也。其脈起目內眥。上額交於巔上。其支別從巔入絡於腦。還出別下項。故主項強。太陽表中風。加之以濕。客於經中。內挾寒濕。則筋脈抽急。故痙項強而不柔和也。此太陽寒濕。當詳有汗無汗。治以流濕祛風緩發表而愈也。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沖攻也。氣炎上。故作嘔湧溢。食不下也。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肺主於氣。貴乎通暢。若熱甚則鬱於內。故肺脹而腹大。是以火主長而高茂。形現彰顯。升明舒榮。皆腫之象也。熱去則見白利也。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胃實則四肢實而能登高也。故四肢者諸陽之本。經所謂陰不勝陽。則脈流薄疾。病乃狂。是以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神明之亂也。故上善若水。下愚若火。此之謂也。治之以補陰瀉陽。奪其食則病已。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暴虐而害也。強勁有力而不能和柔也。乃厥陰風木勢甚而成此。王注曰。陽鬱於內。而陰行於外。千金曰。強直為風。治以瀉火補金。木能自平也。

白話文:

寒盛會導致身體發熱,乾燥盛會導致身體寒冷。如果體內熱過盛,就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火氣太盛,就用鹹冷的藥物來平息。所以,相火(指腎火)之下有水氣承接著。如果體內寒氣過盛,就用甘熱的藥物來治療,並用苦辛的藥物來輔助。寒氣太盛,就用辛熱的藥物來平息。

另外,腎臟怕乾燥,要趕緊吃辛辣的食物來滋潤它;腎臟想要堅固,要趕緊吃苦味的食物來堅固它。所以,水本性寒冷,寒冷到極致,水會結冰像地面一樣能承載東西;水氣發散出來會變成冰雹雪花,這是水寒冷到了極點,反而會出現像土克水一樣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兼化」。所謂寒病到了極點,反而會出現腎臟脹滿的情況。左邊腎臟虛弱,就用水來滋養它;右邊腎臟虛弱,就用火來滋養它。所以,腎臟的功能正常時,體內水平靜順暢;腎臟功能不足時,體內水液會枯竭;腎臟功能太過時,體內水液會泛濫。

各種厥症(氣逆)以及大便失禁,都屬於下焦的問題。「厥」是指氣機上逆,「固」是指固澀。氣機上逆,就會導致肝腎功能失常,功能失常就不能控制排泄,導致出入無度,身體燥濕不恆定。所以,當氣機下行時,病症就會好轉。醫書說的「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就是這個意思。

各種痿軟、喘息、嘔吐等症狀,都屬於上焦的問題。肺臟是各臟器之首,就像心臟的保護傘。所以,肺熱導致肺葉焦枯,就會引發痿軟無力的病症,這是因為氣機鬱結不暢通,導致喘息和嘔吐。嘔吐是指嘔吐酸水,是火氣上炎的表現。胃部膈膜部位熱盛,也會導致嘔吐。如果虛火上炎,痿軟無力的症狀就會好轉;疏通肺氣,喘息就會自然調和。氣機通道暢通,嘔吐就會消失。凡是疾病出現嘔吐,吐出食物等,都屬於火熱的表現。有人說,內部的阻隔導致嘔吐和氣逆,食物無法進入,這也是有火的緣故。醫書上說「三陽經脈的陽氣有餘,就會導致肢體痿軟」,指的是陽氣太盛,肢體就會變得痿弱無力。所以,這明顯是熱邪的表現。

各種熱病導致的昏厥、抽搐,都屬於火熱的問題。熱氣太盛,就會導致神志昏亂不清。昏厥是指視線模糊不清。醫書上說,經脈和筋脈相互牽引拉扯而導致的抽搐叫做「瘛」,也就是俗稱的抽搐。熱邪過盛,風邪侵入,兩者一起侵襲經絡,風邪主動而不穩定,風火相乘,就會出現熱病導致的昏厥和抽搐。治療方法是用祛風清熱的藥物,來壓制火勢,熱性抽搐就能馬上好轉。如果隨便用火療或是服用發散的藥物,就會很快死亡。

各種驚恐戰慄,精神恍惚,都屬於火熱的問題。驚恐戰慄、神志恍惚、心悸怔忡,都是體內熱邪作祟的表現。所以,治療應該以控制火邪為主,安定神志,血脈充盈就能痊癒。

各種脖子僵硬,都屬於濕邪的問題。寒濕屬性相同,水火並存。足太陽膀胱經屬水,而且位置在下,所以容易被濕邪所傷。它的經脈從眼內角開始,向上經過額頭,交會在頭頂,分出一支進入大腦,再分出一支向下經過脖子,所以主導脖子僵硬。太陽經遭受風邪,再加上濕邪侵入,停留在經脈中,又被寒濕所夾,就會導致筋脈抽緊,所以脖子僵硬而不柔軟。這種情況屬於太陽經寒濕,要仔細辨別是否有汗,治療要用能去除濕氣、疏散風邪、緩和發散的藥物來痊癒。

各種氣機上衝,都屬於火熱的問題。「衝」是指氣機上攻。火氣上炎,所以會導致嘔吐、吐出食物、吃不下飯。

各種腹部脹大,都屬於熱邪的問題。肺主導氣機,貴在通暢。如果熱邪太盛,就會鬱積在體內,導致肺脹和腹部增大。火主長而高茂,腫脹外形明顯,都是熱邪的表現。熱邪去除,就會出現大便稀薄的現象。

各種煩躁狂躁、行為失常,都屬於火熱的問題。胃功能強盛,四肢也會強健有力。所以,四肢是各陽經的根本。醫書上說,陰氣不能勝過陽氣,就會導致脈象微弱快速,導致狂躁病症。陽氣太盛,就會導致人胡言亂語、謾罵、不分親疏,這是神志錯亂的表現。所以,上善若水,下愚若火,就是這個道理。治療要用滋陰瀉火的方法,減少食物的攝入,病症就會好轉。

各種突然發生的僵硬強直,都屬於風邪的問題。「暴」是指突然、強暴,「強直」是指強硬有力,不能柔和。這是因為厥陰風木的氣勢太盛所致。有人說,陽氣鬱積在內,而陰氣外走。醫書說,強直屬於風邪。治療要用瀉火補金的方法,木氣就能自己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