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上 (8)
卷上 (8)
1. 病機論第七
論曰。察病機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後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無以去深藏之大患。故掉眩收引膹郁腫脹諸痛癢瘡。皆根於內。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知化之變也。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
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汙。工巧神聖。可得備聞。靈樞經曰。刺深而猶可拔。汙深而猶可雪。莊子曰。雪猶洗也。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黃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少慮無怒。風勝則動。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
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此為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其脈弦。王注曰。肝有二布葉一小葉。如木甲拆之狀。故經所謂其用為動。乃木之為動。火太過之政。亦為動。蓋火木之主暴速。所以掉眩也。掉搖也。眩昏亂也。旋運皆生風故也。是以風火皆屬陽。
陽主動。其為病也。胃脘當心痛。上支兩脅。隔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裡急緛戾。脅痛嘔泄。甚則掉眩巔疾。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識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凡病肝木風疾者。以熱為本。以風為標。故火本不燔。
遇風冽乃焰。肝本不甚熱。因金衰而旺。肺金不勝心火。木來侮於金。故諸病作矣。其為治也。燥勝風。王注曰。風自木生。燥為金化。風余則制之以燥。肝勝則治以清涼。清涼之氣。金之氣也。木氣之下。金氣承之。又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木主生榮而主春。
其性溫。故風火則反涼而毀折。是兼金化制其木也。故風病過極。而反中外燥澀。是反兼金化也。故非為金制其木。是甚則如此。中風偏枯者。由心火暴盛。而水衰不能制。則火實剋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木勝。而兼於火熱。則卒暴僵仆。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肥貴膏粱之疾也。
故此臟氣平則敷和。太過則發生。不及則委和。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靜則神明。熱勝則腫。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其脈鉤。其味苦。其色赤。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此為陽中之太陽也。王注曰。心形如未敷蓮花。中有九空。以導引天真之氣。神之宇也。經所謂其用為燥。
火性燥動。其明於外。熱甚火赫。鑠石流金。火之極變也。燔焫山川。旋反屋宇。火之災眚也。故火非同水。水智而火愚。其性暴速。其為病也。當胸中熱嗌乾。右胠滿。皮膚痛。寒熱咳喘。唾血血泄。鼽衄嚏嘔。溺色變。甚則瘡癢胕腫。肩背臑缺盆中痛。瘍疹身熱驚惑。惡寒戰慄。
白話文:
病機論第七
論述察病機的要領,施以藥物,了解其藥性與功效,才能明白疾病的根本。所以治療疾病不探求其根本原因,就無法去除深藏的重大禍患。因此,頭暈眼花、肌肉抽搐、胸腹脹滿、腫脹疼痛、各種痛癢瘡瘍,都根源於內臟。百病的產生,皆源於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以及臟腑氣血的變異。經書上說:「盛者瀉之,虛者補之。」我曾經將這些方法傳授給方士,但方士運用這些方法,效果仍不能十分完善。我希望重要的治病之道能確實執行,如同桴鼓相應,如同拔除深刺,洗滌污垢一樣,精妙神奇,值得細細研讀。
《靈樞經》說:「刺入很深還能拔出來,污垢很深還能洗乾淨。」《莊子》說:「雪猶洗也。」岐伯說:「仔細察病機,不要錯失治療的時機,這就是所謂的治病之道。」黃帝問:「願聞病機是怎麼回事?」岐伯回答:「各種風引起的頭暈眼花,都屬於肝臟的病變。要少思慮,不發怒,風邪盛則肝氣動。肝是精氣的根本,魂魄的居所,其外在表現是指甲,其內在充盈在筋脈,以滋生血氣,其味酸,其色青,是將軍之官,謀慮皆出於此,為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其脈象弦急。」王注說:「肝臟有兩片大葉,一片小葉,像木甲拆開的樣子,所以經書說其作用是運動,那是木的運動,火太過旺盛的現象,也是運動。蓋因火與木主迅速,所以會頭暈眼花。」掉是搖晃,眩是頭昏眼花,旋轉都是因為風邪所致,所以風火都屬陽,陽氣主運動,其病症為胃脘部、心口疼痛,上肢、兩脅疼痛,咽喉梗塞不通,飲食不下,嚴重者則耳鳴、頭暈目眩,視物不清,容易突然昏倒,腹痛絞腸,脅痛嘔吐腹瀉,嚴重則頭暈眼花,劇烈頭痛,兩脅下疼痛牽引至小腹,容易發怒,虛證則視物模糊不清,耳聾,容易恐懼,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凡是肝木風疾,以熱為本,以風為標,所以火並非本身就熾盛,遇到寒冷的風才更加旺盛,肝臟本身並不十分熱,因為金氣衰弱而火氣旺盛,肺金不勝心火,木氣克伐金氣,所以各種疾病就產生了。其治療方法,燥能勝風,(王注:風從木生,燥為金所化,風邪盛則用燥氣來制之。)肝氣盛則用清涼之法治療。清涼之氣是金氣,木氣之下,金氣承之。又說:風邪侵入體內,則用辛涼之藥治療,肝氣欲散,需急用辛味之藥使其散開。所以木主生長茂盛,主春,其性溫,所以風火邪氣盛則反用涼藥來消除,這是利用金氣來制約木氣。所以風病過度,反而會出現內外乾燥澀滯,這是因為過度使用金氣所致。所以不是說一定用金來制約木,只是病情嚴重時才會如此。中風偏癱,是由於心火暴盛,而腎水不足以制約,則火實克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木更勝,又兼有火熱,則會突然昏倒。凡治療消瘦、癉症、中風、偏癱、痿厥、氣脹,以及肥胖、嗜食膏粱厚味引起的疾病,都要注意臟腑氣機的平衡。
各種痛癢瘡瘍,都屬於心臟的病變。心臟平靜則神志清明,熱盛則腫脹。心是生命的根本,神明的變化,其外在表現是面容,其內在充盈在血脈,是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其脈象尖細,其味苦,其色赤,是君主之官,神明皆出於此,是陽中之太陽。王注:心臟形狀像未盛開的蓮花,中間有九個空竅,用來引導元氣,是神明的居所。經書上說:其作用是燥,火性燥動,其光輝外顯。熱盛則火毒熾盛,能熔化金石,這是火邪的極端變化,焚燒山川,毀壞房屋,這是火邪的災禍。所以火與水不同,水聰明而火愚笨,其性暴烈迅猛。其病症為胸中煩熱,咽喉乾燥,右胸部滿悶,皮膚疼痛,寒熱咳嗽氣喘,吐血便血,鼻衄噴嚏嘔吐,小便顏色改變,嚴重則瘡癢腫脹,肩背、手臂、鎖骨上窩疼痛,癰瘍疹子,發熱驚恐,惡寒戰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