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傷寒論第六

故經所謂,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大抵雜病者,氣之常也,隨方而異,其治不同。卒病者,氣之異也,其治則同,其愈則異。昔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故傷寒之法備矣哉!大矣哉!若視深淵,如迎浮雲,莫知其際。是以知發表攻裡之藥性;

察標本虛實之並傳,量老少壯弱之所宜,勞逸緩急之稟性;切脈明陰陽之分部,詳證之邪氣之淺深,故可宜會通之法矣。內經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此之謂也。

白話文:

所以經典說的,不知道年齡增長所帶來的影響、氣的盛衰變化、虛實產生的原因,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一般來說,各種雜病是氣的正常狀態,會因為不同的情況而有不同的變化,治療方法也因此不同。突然發生的疾病是氣的異常狀態,雖然治療原則相同,但是痊癒後的狀況會不一樣。以前黃帝向四方請教問題,岐伯提出四種治療方法,所以治療傷寒的方法才能完備呀,真是太偉大了。如果把傷寒的診斷看成深淵一般,治療又像捉摸不定的浮雲,讓人難以掌握它的邊際,因此我們必須了解發散、攻下的藥物特性。

仔細觀察疾病的標本和虛實同時出現的情況,衡量老人、年輕人、壯年人、體弱者適合的治療方法,考慮勞動、休息、緩慢、急迫等體質因素,診斷時要切脈以了解陰陽在身體各部位的分佈狀況,詳細分辨病邪侵入的深淺程度,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治療方法。《內經》說,要謹慎地熟悉陰陽的變化,不要和不了解的人商量治療方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