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奇經八脈考》~ 二蹺為病

回本書目錄

二蹺為病

1. 二蹺為病

秦越人難經曰:陰絡者,陰蹺之絡;陰絡者,陽蹺之絡。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王叔和脈經曰:陰蹺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陽蹺脈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

又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蹺也。動苦腰背痛,叉為癲癇僵仆羊鳴,惡風偏枯、𤸷痹、身體強。又曰:微澀為風癇,並取陽蹺,在外踝上三寸,直絕骨是穴。(附陽穴也)

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陰蹺也。動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又為少腹痛,裡急,腰及髖窌下相連,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髖,髀骨也。窌,腰下穴也)

又曰:癲癇瘛瘲,不知所苦,兩蹺之下,男陽女陰。

張潔古曰:蹺者,捷疾也。二脈起於足,使人蹺捷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故名為陽蹺之絡;陽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故名為陰蹺之絡。陰蹺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表和里病;陽蹺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

陰病則熱,可灸照海、陽陵泉,(在膝下一寸䯒外廉陷中,足少陽之合也,筋病治此)陽病則寒,可針風池、風府。(風府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督脈,太陽、陽維之會也)又曰:在陽表者當汗之,在陰里者當下之。又曰:癲癇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

素問腰痛論曰:腰痛不可舉者,申脈、僕參舉之。(太陽之穴,陽蹺之本也)又曰: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慾飲,飲已欲走,刺直陽之脈上三痏。在蹺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王啟玄雲:足太陽之脈,循腰下會於後陰,故曰會陰。直陽之脈,挾脊下行,貫臀至膕,循腨,過外踝之後,條直而行者,故曰直陽之脈也。蹺,為陽蹺所生,申脈穴也。蹺上郄下,乃承筋穴也,即腨中央如外陷者中也。太陽脈氣所發,禁針刺,但視其兩腨中央有血絡盛滿者,乃刺之出血。

又曰: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內筋為三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王啟玄雲:陰蹺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循陰股入陰,而循腹入胸裡、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內廉,屬目內眥,會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故病狀如此。內筋,即陰蹺之郄,交信穴也。

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即申脈也)左刺右,右刺左,如人行十里頃而已。

靈樞經曰,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交信穴也)

又曰:風痙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及血絡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陰蹺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李瀕湖曰:足太陽,京骨穴也。在足外側小指本節後大骨下,赤白際陷中,針三分,灸七壯。膕中,委中穴也。在曲膝後橫文中,針三分。陰蹺取交信穴,見前。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指外側三毛中,肝脈之井也。針三分,灸三壯。血絡者,視其處有絡脈盛滿者,出其血也。

又曰: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熱厥取足太陽、少陽。

甲乙經曰:人病目閉不得視者,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

病目不得瞑者,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

靈樞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焉。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分間,行於五臟六腑。

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治當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荊,陰陽已通,其臥立至。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

覆杯則臥,汗出則已,久者三飲而已。

李瀕湖云:靈樞有云: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又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營衛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人氣血衰、氣道澀,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瞑。又云:多臥者,腸胃大而皮膚澀,分肉不解,衛氣行遲故也。

張子和云:思氣所至為不眠、為嗜臥。巢元方云:脾病困倦而嗜臥,膽病多煩而不眠。王叔和脈經云:水流夜疾有聲者,土休故也,人亦應之。人夜臥,則脾不動搖,脈為之數疾也。一云:脾之候在瞼,瞼動則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則瞼澀嗜臥矣。數說皆論目閉目不瞑,雖不言及二蹺,蓋亦不離乎陰陽營衛虛實之理。

可互考者也。

白話文:

二蹺的病症

《難經》說:陰蹺的脈絡是連接著陰的脈絡,陽蹺的脈絡是連接著陽的脈絡。陰蹺出現問題,會導致陽的經脈鬆弛,陰的經脈拘急;陽蹺出現問題,會導致陰的經脈鬆弛,陽的經脈拘急。

《脈經》說:陰蹺脈搏急促,會從內踝以上感覺到急促,外踝以上感覺到鬆緩;陽蹺脈搏急促,會從外踝以上感覺到急促,內踝以上感覺到鬆緩。

《脈經》又說:在寸口脈的前部左右跳動,這是陽蹺脈搏的表現。這種脈動會引起腰背疼痛,甚至導致癲癇發作、身體僵硬倒地、像羊一樣的叫聲,害怕風吹、半身不遂、麻木、身體僵硬等症狀。又說:脈象微弱而澀滯,這是風癇,要取陽蹺穴治療,這個穴位在外踝上三寸,正對著腓骨的盡頭。(這個穴位也叫做附陽穴)。

《脈經》又說:在寸口脈的後部左右跳動,這是陰蹺脈搏的表現。這種脈動會引起癲癇發作、忽冷忽熱、皮膚麻木瘙癢,還會引起小腹疼痛、內部拘急、腰部及髖部下方連成一片的疼痛、陰部疼痛,男子會陰部疝氣,女子會經血不止。(髖,就是髀骨;窌,指腰下方的穴位)。

《脈經》又說:癲癇發作抽搐,不知道痛苦的所在,這種情況通常和兩蹺(陰蹺、陽蹺)的陰陽有關,男子多為陽蹺問題,女子多為陰蹺問題。

張潔古說:蹺的意思是快捷。這兩條脈絡都起於足部,使人能夠快速行動。陽蹺在肌肉之上運行,屬於陽脈,貫通六腑,主導身體表面的功能,所以稱之為陽蹺的脈絡;陰蹺在肌肉之下運行,屬於陰脈,貫通五臟,主導身體內部的功能,所以稱之為陰蹺的脈絡。陰蹺出現問題,陰經拘急,會導致陰部厥冷、小腿僵硬,五臟的經絡不通,表現為表面平和但內部有病;陽蹺出現問題,陽經拘急,會導致狂躁走動、眼睛無法閉合,表現為表面有病但內部平和。

陰蹺的病屬於熱證,可以用艾灸照射海穴、陽陵泉穴(在膝蓋下方一寸,腓骨外側邊緣的凹陷處,是足少陽經的合穴,治療筋病有效);陽蹺的病屬於寒證,可以用針刺風池穴、風府穴(風府穴在後頸髮際內一寸,大筋內的凹陷處,是督脈、太陽經、陽維脈的交會處)。又說:病在體表陽的部分,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病在體內陰的部分,應該用通下的方法治療。又說:癲癇白天發作,就艾灸陽蹺穴;晚上發作,就艾灸陰蹺穴。

《素問·腰痛論》說:腰痛到無法抬起身體,可以取申脈穴、僕參穴來治療。(申脈穴是足太陽經的穴位,是陽蹺的根本)。又說:會陰的脈絡出現問題,會引起腰痛,疼痛時會不斷的流汗,汗乾了又想喝水,喝完水又想走動,可以針刺直陽的脈絡,取其上方三處進行放血。這個直陽的脈絡在蹺上郄下五寸的橫向位置,觀察哪裡血脈充盛,就在哪裡放血。

王啟玄解釋說:足太陽經的脈絡,沿著腰部向下,會合於後陰部,所以叫做會陰。直陽的脈絡,沿著脊椎兩側向下,貫穿臀部到腘窩,再沿著小腿,經過外踝後方,直行而下,所以叫做直陽的脈絡。蹺脈是從陽蹺產生的,申脈穴就是。蹺上郄下的位置,就是承筋穴,也就是小腿肚中央凹陷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太陽經脈氣發出的地方,禁止針刺,只能觀察小腿肚中央是否有血脈充盈,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放血。

又說:昌陽的脈絡出現問題,會引起腰痛,疼痛會牽引到胸部,眼睛昏花,嚴重時身體會向後仰,舌頭捲曲不能說話。可以針刺內筋(陰蹺之郄),取內踝上方,大筋的前方,太陰經的後方,踝骨上方兩寸處,放血。

王啟玄解釋說:陰蹺脈起於然谷穴的後方,向上經過內踝,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部,再沿著腹部進入胸腔、鎖骨上窩,向上到人迎穴的前方,進入顴骨內緣,連接著內眼角,會合於太陽經和陽蹺脈,然後向上運行,所以出現這樣的病症。內筋,也就是陰蹺的郄穴,是交信穴。

《素問·繆刺論》說:邪氣侵入足陽蹺脈絡,會引起眼睛疼痛,從內眼角開始。可以針刺外踝下方半寸的地方,左右各取兩處進行放血(也就是申脈穴)。左邊痛刺右邊,右邊痛刺左邊,就像人走十里路那麼遠,就會有效。

《靈樞經》說,眼睛紅腫疼痛,從內眼角開始,就要取陰蹺脈的穴位來治療(交信穴)。

《靈樞經》又說:如果出現風痙,身體向後仰,首先要取足太陽經的穴位,以及腘窩處和血脈充盈的地方放血;如果體內有寒邪,要取陰蹺穴,以及三毛穴和血脈充盈的地方放血。

李時珍說:足太陽經的京骨穴,在足外側小指本節後方大骨下方,紅肉和白肉交界的地方,針刺三分,艾灸七壯。腘窩的委中穴,在膝蓋後方橫紋中,針刺三分。陰蹺穴取交信穴,位置在前文已經說過了。三毛穴,就是大敦穴,在足大指外側三毛中,是肝經的井穴,針刺三分,艾灸三壯。所謂的血絡,就是觀察哪個地方的血脈充盛,就在哪個地方放血。

李時珍又說:陰蹺和陽蹺,陰陽互相交錯,陽氣進入陰部,陰氣出來進入陽部,在眼角的內側交會。陽氣旺盛眼睛就會睜大,陰氣旺盛眼睛就會閉合。熱厥,就取足太陽經和少陽經的穴位治療。

《甲乙經》說:如果人患病,眼睛閉著無法張開,這是因為衛氣滯留在陰部,無法運行到陽部,滯留在陰部,陰氣就旺盛;陰氣旺盛,陰蹺就充盛,無法進入陽部,陽氣就虛弱,所以眼睛閉合。

如果人患病,眼睛睜著無法閉合,這是因為衛氣無法進入陰部,總是滯留在陽部,滯留在陽部,陽氣就旺盛;陽氣旺盛,陽蹺就充盛,無法進入陰部,陰氣就虛弱,所以眼睛睜著。

《靈樞經》說:五穀進入胃部,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個通路。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出來,貫通心肺,進行呼吸。營氣,從津液中分離出來,注入脈絡,轉化為血液,滋養四肢,內注五臟六腑,應和體內的時辰節律。衛氣,從精悍的氣中分離出來,快速的運行於四肢,分佈於肌肉和皮膚之間,永不停息。白天在陽經運行,夜晚在陰經運行,通常從足少陰經的分間開始,運行於五臟六腑。

現在,如果厥氣停留在五臟六腑,就會導致衛氣獨自防禦體表,在陽經運行卻無法進入陰經,在陽經運行陽氣就旺盛,陽氣旺盛陽蹺就滯塞,無法進入陰經,陰氣就虛弱,所以眼睛無法閉合。治療應該補不足,瀉有餘,疏通經絡,去除邪氣,飲用半夏湯加荊芥,使陰陽氣機暢通,就能立刻睡著。這個藥方是用遠離千里之外的流水八升,揚動萬次,取澄清的五升煮沸,用蘆葦柴火燒,放入一升糯米和五合製過的半夏,慢慢煮到剩下一升半,去除藥渣,飲用一小杯湯汁,每天三次,慢慢增加用量,直到有效為度。這種病剛發作的,喝下藥就會睡著,出汗就會好;如果病情時間長了,喝三次藥就會好。

李時珍說:靈樞經說,足太陽經的筋脈是眼睛上方的提綱,足陽明經的筋脈是眼睛下方的提綱,寒冷時筋脈拘急眼睛就無法閉合,熱時筋脈鬆弛眼睛就無法睜開。又說:壯年人氣血旺盛,肌肉光滑,營衛氣運行正常,所以白天精神飽滿,夜晚就能安睡。老年人氣血衰弱,氣道阻塞,衛氣內伐,所以白天精神不佳,夜晚無法入睡。又說:如果喜歡睡覺,是因為腸胃過大,皮膚粗糙,肌肉鬆弛,衛氣運行遲緩。

張子和說:思慮過多,氣機鬱結,就會導致失眠或嗜睡。巢元方說:脾病會導致困倦嗜睡,膽病會導致煩躁失眠。《脈經》說:水流動時晚上聲音大,是因為土氣衰弱,人也一樣。人晚上睡覺時,脾臟不動,脈搏就會加快。還有一種說法是:脾的徵象表現在眼瞼,眼瞼跳動說明脾臟能夠消化。脾臟有病,眼瞼就會澀滯,就會嗜睡。以上這些說法都在討論眼睛閉合和無法閉合的問題,雖然沒有直接提到陰蹺和陽蹺,但它們都離不開陰陽、營衛、虛實的道理,可以互相參照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