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考》~ 二蹺為病 (1)
二蹺為病 (1)
1. 二蹺為病
秦越人難經曰:陰絡者,陰蹺之絡;陰絡者,陽蹺之絡。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
王叔和脈經曰:陰蹺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陽蹺脈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
白話文:
秦越人在《難經》中說:陰絡脈是與陰蹺脈相連的絡脈;陽絡脈則是與陽蹺脈相連的絡脈。當陰蹺脈發生病變時,會出現陽氣鬆弛而陰氣緊張的症狀;當陽蹺脈發生病變時,則會出現陰氣鬆弛而陽氣緊張的症狀。
王叔和在《脈經》中說:當陰蹺脈緊張時,從內踝向上會感到緊張,而從外踝向上則會感到緩和;當陽蹺脈緊張時,從外踝向上會感到緊張,而從內踝向上則會感到緩和。
又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蹺也。動苦腰背痛,叉為癲癇僵仆羊鳴,惡風偏枯、𤸷痹、身體強。又曰:微澀為風癇,並取陽蹺,在外踝上三寸,直絕骨是穴。(附陽穴也)
白話文:
古人還說:如果寸口脈的前部左右跳動,就叫做陽蹺脈。陽蹺脈有問題,會導致腰背疼痛,甚至出現癲癇、抽搐、昏倒、羊鳴(一種病症)等症狀,還會怕風、半身不遂、痺症、身體強壯無力。
還說:如果寸口脈感覺微澀,就是風癇,同樣需要取陽蹺穴,位於外踝上三寸,直達骨頭的地方,就是陽蹺穴。(附陽穴也是。)
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陰蹺也。動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又為少腹痛,裡急,腰及髖窌下相連,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髖,髀骨也。窌,腰下穴也)
又曰:癲癇瘛瘲,不知所苦,兩蹺之下,男陽女陰。
白話文:
又說:寸口脈後部左右有一條脈跳動的,這是腎陰虛衰的緣故。它會導致癲癇、寒熱交替發作、皮膚濕疹、少腹疼痛、裡急後重、腰與髖關節下方相連疼痛、陰部疼痛、男子陰囊腫痛、女子月經不止。(髖,大腿骨;窌,腰部下方的穴位)
張潔古曰:蹺者,捷疾也。二脈起於足,使人蹺捷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故名為陽蹺之絡;陽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故名為陰蹺之絡。陰蹺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表和里病;陽蹺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
白話文:
張潔古說:「蹺」的意思是快速敏捷。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從足部開始,使人動作敏捷。陽蹺脈在肌肉表面,陽氣流經,貫通六腑,支配身體表層,所以稱為陽蹺脈絡;陰蹺脈在肌肉深層,陰氣流經,貫通五臟,支配身體內部,所以稱為陰蹺脈絡。
如果陰蹺脈出問題,陰氣運行不暢就會導致陰厥(意識不清,手腳發冷,四肢伸直)和足部筋脈不通,造成身體表層和內部同時發病。如果陽蹺脈出問題,陽氣運行不暢就會導致狂奔亂走,眼睛無法閉合,造成身體表層發病而內部正常。
陰病則熱,可灸照海、陽陵泉,(在膝下一寸䯒外廉陷中,足少陽之合也,筋病治此)陽病則寒,可針風池、風府。(風府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督脈,太陽、陽維之會也)又曰:在陽表者當汗之,在陰里者當下之。又曰:癲癇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
白話文:
如果陰證出現發熱,可以灸照海穴和陽陵泉穴。(照海穴位於膝蓋下方的外側陷窩處,屬於足少陽膽經的會穴,治療筋病時使用。陽陵泉穴位於膝蓋外側下方的凹陷處,也屬足少陽膽經,可以治療膝蓋疼痛等病症。)
如果陽證出現發冷,可以針刺風池穴和風府穴。(風府穴位於後腦勺正中髮際上方的凹陷處,是大腦後方正中的一塊骨頭的最高點,屬於督脈、太陽經和陽蹻經的交會穴。風池穴位於後腦勺正中髮際上緣和兩側耳垂連線的中點,屬於膽經,可以治療頭痛、目赤、耳鳴等病症。)
另外還說:當陽經表症發作時,應該採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當陰經裡症發作時,應該採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另外還說:癲癇發作時,白天發作的,可以灸陽蹺脈上的穴位;晚上發作的,可以灸陰蹺脈上的穴位。
素問腰痛論曰:腰痛不可舉者,申脈、僕參舉之。(太陽之穴,陽蹺之本也)又曰: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慾飲,飲已欲走,刺直陽之脈上三痏。在蹺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白話文:
《素問·腰痛論》中說:腰痛不能抬物,可用申脈、僕參穴(位於太陽穴,是陽蹺脈的根源)來治療。
此外,會陰穴異常會導致腰痛,疼痛時身體會發熱冒冷汗,汗液乾後會口渴,喝完水後想走動,可以用針刺刺激直陽脈上三孔的位置。該位置位於蹺脈上,郄穴下五寸,橫向排列,選擇癥狀明顯的一側,刺血放出。
王啟玄雲:足太陽之脈,循腰下會於後陰,故曰會陰。直陽之脈,挾脊下行,貫臀至膕,循腨,過外踝之後,條直而行者,故曰直陽之脈也。蹺,為陽蹺所生,申脈穴也。蹺上郄下,乃承筋穴也,即腨中央如外陷者中也。太陽脈氣所發,禁針刺,但視其兩腨中央有血絡盛滿者,乃刺之出血。
白話文:
王啟玄說:足太陽膀胱經,沿着腰部向下,在會陰穴會合,所以叫做會陰。膀胱經的陽氣,沿着脊柱兩側向下行,貫穿臀部到達小腿後方,沿著小腿肚,經過外踝之後,一直向前延伸,所以叫做直陽之脈。蹺穴,是陽蹺脈所生,在申脈穴上。蹺穴的上方,承筋穴的下方,就是小腿肚中央凹陷的地方。太陽膀胱經的氣所發生的部位,禁止針刺,但是可以觀察小腿肚中央是否有血絡飽滿的地方,在那裡刺血。
又曰: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內筋為三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白話文:
此外,昌陽經脈不通暢,會導致腰部疼痛,疼痛延伸到胸部,眼睛發黑,嚴重的話,身體會後仰,舌頭僵硬,無法說話。針灸內踝上的三痏穴,位於內踝上方,大筋前,太陰經脈後方,距離腳踝兩寸的地方。
王啟玄雲:陰蹺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循陰股入陰,而循腹入胸裡、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內廉,屬目內眥,會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故病狀如此。內筋,即陰蹺之郄,交信穴也。
白話文:
王啟玄說:陰蹺經脈起始於然谷穴,接著在內踝上方往上走,沿著大腿內側進入腹股溝,然後沿著肚子進入胸腔和缺盆,再往上出來經過人迎穴的前方,進入腮腺內側,與眼睛內側連接,與太陽經和陽蹺經交會而向上行走,所以出現了這樣的病症。內筋穴是陰蹺經的郄穴,也是交會的穴位。
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即申脈也)左刺右,右刺左,如人行十里頃而已。
白話文:
《素問·繆刺論》中提到:邪氣入侵了足陽蹺脈,會引起眼睛疼痛,從內眼角開始。在腳踝外側下半寸處定點刺血,每個部位刺出兩個小孔(即申脈穴),對側刺血,如人走十里路一樣。
靈樞經曰,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交信穴也)
又曰:風痙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及血絡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陰蹺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白話文:
眼睛紅痛,從內眼角開始,可以取用陰蹺穴(即交信穴)進行治療。
又說:對於風痙引起的身體向後彎曲,首先應該在足太陽膀胱經、膝窩部位以及血絡上放血治療;如果體內有寒邪,則需要在陰蹺穴、小腿上的三毛穴以及血絡上放血。
李瀕湖曰:足太陽,京骨穴也。在足外側小指本節後大骨下,赤白際陷中,針三分,灸七壯。膕中,委中穴也。在曲膝後橫文中,針三分。陰蹺取交信穴,見前。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指外側三毛中,肝脈之井也。針三分,灸三壯。血絡者,視其處有絡脈盛滿者,出其血也。
白話文:
李瀕湖說:足太陽經上的京骨穴,位於足外側小指的第一個關節後方,大骨頭下方,紅色和白色交界處的凹陷中,針刺深度三分,灸七壯。膕中的委中穴,位於膝蓋後面橫紋的中間,針刺深度三分。陰蹺經上的交信穴,具體位置見前面所述。三毛穴,又名大敦穴,位於足部大拇指外側的毛髮叢中,是肝經的井穴。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血絡,是指那些通暢的脈絡,如果脈絡中血氣過盛,可在此處放血。
又曰: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熱厥取足太陽、少陽。
白話文:
此外,陰蹺脈和陽蹺脈相交錯,陰氣進入陽氣,陽氣出來進入陰氣,在目眶的尖角部位交會。陽氣旺盛時眼睛會瞪大,陰氣旺盛時眼睛會閉上。發熱昏迷時,應取足太陽經和少陽經的穴位。
甲乙經曰:人病目閉不得視者,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
白話文:
《甲乙經》上記載:一個人患有眼睛閉合不能看東西的疾病,是由於衛氣滯留在陰脈,不能運行於陽脈,停留在陰脈導致陰氣旺盛,陰氣旺盛導致陰蹺脈飽滿,不能進入陽脈導致陽氣虛弱,所以眼睛閉合。
病目不得瞑者,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
白話文:
眼睛無法閉合,是因為防護身體的氣無法進入陰部,而一直停留在陽部。停留在陽部,陽氣就會過盛,陽氣過盛,陽蹺脈就會旺盛;無法進入陰部,陰氣就會虛弱,所以眼睛才會無法閉合。
靈樞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焉。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分間,行於五臟六腑。
白話文:
《靈樞經》說:五穀進入胃中,其中的殘渣、津液和宗氣會形成三條通路。宗氣積聚在胸中,通過喉嚨,貫穿心肺,進行呼吸。營氣將津液分化出來,注入脈絡,轉化為血液,用以滋養四肢末梢,並供應五臟六腑的運作。衛氣則將強勁有力的氣分出來,優先流佈於四肢末梢的肌肉和皮膚之間,並持續運轉。白天在陽氣盛的地方運行,夜晚在陰氣盛的地方運行,常常從足少陰經的部位進入五臟六腑。
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也。治當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荊,陰陽已通,其臥立至。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
覆杯則臥,汗出則已,久者三飲而已。
白話文:
當現在病邪侵犯了五臟六腑時,就會導致身體的衛氣只保護外在,運行在陽經而不進入陰經。陽經運行旺盛,陽氣就會過剩,陽氣過剩就會導致陽蹺脈陷落。無法進入陰經,導致陰氣虛弱,所以眼睛無法閉合。
治療時應該補充不足的地方,宣洩過剩的地方,打通經絡,祛除病邪。可以用半夏湯來喝,一劑藥就能讓陰陽經絡通暢,就能很快地入睡。
半夏湯的方劑如下:取千里以外的流水八升,攪拌一萬次,取其清澈的部分五升用來煎煮,用葦草燒火,煮沸後放入一升糯米和五合半夏,慢慢煎煮,直至剩下一升半,去其渣滓,服用一小杯藥汁,每天三次,逐漸增加劑量,直到症狀好轉為止。因此,對於新發的失眠症,此方非常有效。
李瀕湖云:靈樞有云:足太陽之筋為目上綱,足陽明之筋為目下綱,寒則筋急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又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營衛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人氣血衰、氣道澀,衛氣內伐,故晝不精而夜不瞑。又云:多臥者,腸胃大而皮膚澀,分肉不解,衛氣行遲故也。
白話文:
李瀕湖說:靈樞經上說:足太陽膀胱經的筋脈上行到眼睛的上部,足陽明胃經的筋脈下行到眼睛的下部,受寒時筋脈收緊,眼睛不能閉合,受熱時筋脈鬆弛,眼睛不能睜開。又說:年輕人血氣旺盛、肌肉柔軟,營衛之氣運行正常,所以白天視力清晰,而到了晚上視力減弱。老年人氣血衰弱、氣道不通暢,衛氣向內侵犯,所以白天視力不清,晚上也不能安眠。又說:經常躺臥的人,腸胃會變大,皮膚粗糙,肌肉不舒展,這是因為衛氣運行緩慢造成的。
張子和云:思氣所至為不眠、為嗜臥。巢元方云:脾病困倦而嗜臥,膽病多煩而不眠。王叔和脈經云:水流夜疾有聲者,土休故也,人亦應之。人夜臥,則脾不動搖,脈為之數疾也。一云:脾之候在瞼,瞼動則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則瞼澀嗜臥矣。數說皆論目閉目不瞑,雖不言及二蹺,蓋亦不離乎陰陽營衛虛實之理。
可互考者也。
白話文:
張子和說:思緒牽引到某處就會失眠或嗜睡。巢元方說:脾臟疾病會導致倦怠和嗜睡,膽囊疾病往往會煩躁不安,導致失眠。王叔和《脈經》記載:夜晚水流聲響很大,是因為脾臟休息的緣故,對人體也有相同的對應。人睡覺時,脾臟不會活動,導致脈搏跳動得很頻繁。另一種說法:脾臟與眼皮相關,眼皮活動可以表明脾臟消化功能正常。脾臟疾病會導致眼皮乾燥和嗜睡。這些說法都論及了閉眼和睜眼,雖然沒有明確提到任督二脈,但它們也與陰陽、氣血輸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