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奇經八脈考》~ 帶脈
帶脈
1. 帶脈
帶脈者。起於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脈穴,(章門足厥陰少陽之會,在季肋骨端,肘尖盡處是穴。帶脈穴屬足少陽經,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帶脈下三寸)維道,(章門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靈樞經曰: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故名。婦人惡露,隨帶脈而下,故謂之帶下。
白話文:
帶脈,起於側腹部,足厥陰肝經的章門穴,與足少陽膽經一同沿著帶脈穴運行,(章門穴是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交會的穴位,在側腹部肋骨末端,手肘尖對應的位置就是此穴。帶脈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在側腹部肋骨下方一寸八分凹陷的地方),環繞腰部一圈,像一條束帶一樣。又與足少陽膽經會合於五樞穴(帶脈穴下方三寸)和維道穴(章門穴下方五寸三分),總共有八個穴位。
《靈樞經》說:足少陰腎經的經脈,到達膝膕窩後,分出分支走向足太陽膀胱經並會合,向上到達腎臟,在第十四椎處,分出分支歸屬於帶脈。
楊氏說:帶脈總括約束所有的經脈,使它們不亂運行,像人繫上腰帶,腰帶前邊會下垂,所以叫做帶脈。婦女產後惡露,會順著帶脈而下,所以稱之為帶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