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奇經八脈考》~ 督脈為病

回本書目錄

督脈為病

1. 督脈為病

素問骨空論云:督脈生疾,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女子為不孕、癃痔、遺溺、嗌乾。治在骨上,(謂腰橫骨上毛際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臍下營。(臍下一寸,陰交穴也)

王啟玄曰:此乃任沖二脈之病,不知何以屬之督脈。李瀕湖曰:督脈雖行於背,而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則由少腹直上貫臍,中貫心,入喉,上頤,環唇,而入於目之內眥。故顯此諸證,啟玄蓋未深考爾。

素問曰:督脈實則脊強反折,虛則頭重高搖之,挾骨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秦越人難經曰: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王海臟曰:此病宜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藁本、黃連、大黃、附子、烏頭、蒼耳之類。

張仲景金匱云:脊強者,五痓之總名。其證卒口噤背反張而瘛瘲。諸藥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

又曰:痓家脈,築築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脈經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

又曰:脈來中央浮直,上下動者,督脈也。動苦腰背膝寒,大人癲,小兒癇,宜灸頂上三壯。

素問風論曰: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

王啟玄雲:腦戶乃督脈、足太陽之會故也。

白話文:

督脈的病症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說:督脈發生病變,會從小腹向上衝到心臟而疼痛,無法順利大小便,這種情況稱為沖疝。發生在女子身上,則會導致不孕、小便不暢、痔瘡、尿失禁、喉嚨乾燥。治療的部位在骨頭之上,也就是腰橫骨上方毛髮邊緣的中間,即曲骨穴;如果病情嚴重,則要在肚臍下方,即臍下一寸的陰交穴處治療。

王啟玄說:這明明是任脈和沖脈的疾病,不知道為什麼要歸屬於督脈。李時珍說:督脈雖然行走在背部,但其分支從長強穴走入任脈,就會從小腹直上,貫穿肚臍,中經心臟,進入喉嚨,向上到達下巴,環繞嘴唇,進入眼睛內側。所以會出現以上這些症狀。王啟玄大概是沒有深入研究。

《黃帝內經·素問》說:督脈如果氣血過於充盛,就會導致脊椎僵硬,身體向後反折;如果氣血虛弱,則會頭部沉重,不停搖晃。凡是脊椎骨有不正常的地方,都要在它所分出的部位治療。

秦越人《難經》說:督脈發生病變,會導致脊椎僵硬,四肢厥冷。

王海藏說:這種疾病適合使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藁本、黃連、大黃、附子、烏頭、蒼耳等藥物。

張仲景《金匱要略》說:脊椎僵硬是五種抽搐的總稱。它的症狀是突然口噤、背部向後反張、抽搐。如果各種藥物都無效,可以灸身柱穴、大椎穴、陶道穴。

《金匱要略》又說:抽搐病人的脈象,是搏動有力且弦直地上下運行。

王叔和《脈經》說:寸口和尺脈都呈現浮脈,而且直上直下,這就是督脈的脈象。會出現腰背僵硬疼痛,無法彎腰和後仰,成人會發癲癇,兒童會發風癇。

《脈經》又說:脈象來時中央部位浮起且直,上下搏動,這就是督脈的脈象。會有腰背膝部寒冷疼痛,成人會發癲癇,兒童會發癇症,適合灸頭頂三次。

《黃帝內經·素問·風論》說:風邪沿著風府穴向上侵襲,就會導致腦風;風邪侵入頭部脈絡,就會導致眼睛怕冷。

王啟玄說:腦戶穴是督脈和足太陽經脈交會的地方,所以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