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六氣玄珠密語》~ 卷一 (2)
卷一 (2)
1. 迎隨補瀉紀篇
五行六氣各有勝復,故木將行勝也,蒼埃先見於林木,木乃有聲震,星光芒是其兆也。又木將勝也,宮音失調,倮蟲不滋,雨濕失令也。十二月先取其化源也,此謂迎而取之也。迎者於未來而先取之也,故取者瀉也,用針瀉其源也。
即木氣將欲勝者,即先瀉肝之源,出於太衝(左足大指本節後三寸陷者中,乃肝脈所過為源),先以左手按其源穴,得動氣乃下針,針入三分,乃陽之位也,以得天氣而住針,留三呼,即應木之生數三也。乃四面以手彈之,令氣之針下,即推而進至五分,留八呼,應其木之成數八,也是引天氣而得地氣也。
針頭似動,氣相接也,乃急出其針,次以手捫之,此是預知木勝,瀉木肝之源也,令不克其土也。其用藥者,即用辛平之罰木之勝,用甘全之佐土之衰,無令食酸物佐木之勝也。火之將勝也,遠視天涯光輝赤氣,山川草木先乃焦枯,甲蟲之體遍生燥疥,商音之聲先乃失調,於三月迎而取之,化源火木王之前,先取其心之源也,故心之源出於太陵(掌後兩骨間陷者中,乃心之所過為源也),先以左手按其源穴,得動氣乃下針,針入三分,乃陽之位也,以得天氣乃住針,留二呼,乃火生數也。
乃四面以手彈之,氣至針下,即推而進針,至於五分,留七呼,應火之成數,也是引天氣而接地氣也。針頭似動,其氣相接也,急出其針,可泄瀉有餘之氣,此瀉包絡小心之源也,應相火之勝也,其君火之源者,故名曰少陰之源也,少陰之源出於兌骨(此是真心之源,在掌後兌骨之端陷者中,一名神門,一名中都),刺法同前法,其用藥者,即用鹹平之罰火之勝,用辛全之補金之衰,勿食其苦物佐火之勝也。土將勝也,山石先潤,黃埃四起,溽暑乃作雲氣,乃擾霧翳,乃施羽音先少,是其候也。
於五月迎而取其化源也,先取瀉脾之源也,故脾之源出於太白(在足內側校骨陷者中,是足太陰所過為源),先以左手按其源穴,得動氣乃下針,針至三分陽之位也,留五呼,應土之數也,以手彈之,氣至針下,乃推而針至五分,留五呼,亦應土之數,也是謂引天氣而接地氣也。針頭似動,急出其針,取瀉其有餘之氣,令脾氣不盛,勿傷腎也。
其用藥者,用酸平之罰土之勝,用鹹全之補腎之衰,勿食其甘物佐土之勝也。金將勝也,西風數起,松篁發籟,土生滷白,地氣先燥,山彰白氣肅殺,乃作木凋草萎,角音乃虧,是其兆也。
於六月迎而取其化源,即先瀉肺之源也,故肺之源出於太淵(在掌後大筋一寸五分間陷者中,是手太陰所過為源),先以左手按其源穴,得動氣乃下針,至三分陽之位也,留四呼,應金之生數也,以手四面彈之,氣至針下,推而進針,至五分,留九呼,應金之成數,也是謂引
白話文:
迎隨補瀉紀篇
五行六氣各有盛衰變化。例如木將要旺盛時,會先有徵兆出現,例如樹木先出現蒼翠之色,樹木發出聲響,星星光芒異常明亮。同時,宮廷音樂會失調,昆蟲繁殖減少,雨水失常。在十二月,就要預先採取措施,這就是「迎」的含義,預先採取措施就是「迎而取之」。「迎」就是預先採取措施,「取」就是瀉法,用針灸瀉去其過盛之氣。
當木氣將要旺盛時,就應先瀉肝經的源頭,也就是太衝穴(位於左足大拇指本節後三寸的凹陷處,是肝經循行經過的部位)。先用左手按壓太衝穴,感覺到氣機活動後再下針,針刺入三分,這是陽位,以感受天之氣,留針三呼(呼氣一次為一呼),符合木的生數三。然後用四面彈針法,讓氣機導入針下,再推進至五分,留針八呼,符合木的成數八,這是引接天地之氣。
如果針尖感覺有動感,氣機相接,就迅速拔針。然後用手摸一下穴位,這是預知木氣過盛,瀉去肝經源頭之氣,以免克伐脾土。藥物方面,就要用辛平之藥來抑制木氣過盛,用甘溫之藥來補益脾土之虛,不可食用酸味食物,以免助長木氣過盛。
火將要旺盛時,遠處天空會呈現光芒和赤色之氣,山川草木先會枯焦,甲蟲身上會長滿燥疥,商音也會失調。在三月,就要預先採取措施,在火旺盛之前,先瀉心經的源頭,也就是太陵穴(位於手掌後兩骨之間的凹陷處,是心經循行經過的部位)。先用左手按壓太陵穴,感覺到氣機活動後再下針,針刺入三分,這是陽位,以感受天之氣,留針二呼,符合火之生數二。
然後用四面彈針法,讓氣機導入針下,再推進至五分,留針七呼,符合火之成數七,這是引接天地之氣。如果針尖感覺有動感,氣機相接,就迅速拔針,瀉去過盛之氣,這是瀉去包絡與心經的源頭之氣,應對相火之盛。心的少陰之源位於兌骨(位於手掌後兌骨末端的凹陷處,又名神門、中都),刺法同上。藥物方面,就要用鹹平之藥來抑制火氣過盛,用辛溫之藥來補益金氣之虛,不可食用苦味食物,以免助長火氣過盛。
土將要旺盛時,山石會先變得濕潤,黃塵四起,暑氣蒸騰,雲霧瀰漫,羽音(樂音)會減少,這是徵兆。在五月,就要預先採取措施,瀉去脾經的源頭,也就是太白穴(位於足內側踝骨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循行經過的部位)。先用左手按壓太白穴,感覺到氣機活動後再下針,針刺入三分,這是陽位,留針五呼,符合土之數。然後用四面彈針法,讓氣機導入針下,再推進至五分,留針五呼,也符合土之數,這是引接天地之氣。如果針尖感覺有動感,就迅速拔針,瀉去過盛之氣,以免脾氣過盛,傷及腎氣。
藥物方面,就要用酸平之藥來抑制土氣過盛,用鹹溫之藥來補益腎氣之虛,不可食用甘味食物,以免助長土氣過盛。
金將要旺盛時,西風頻起,松柏發出聲音,土地乾燥泛白,地氣乾燥,山間出現白色肅殺之氣,草木開始枯萎凋零,角音(樂音)會減弱,這是徵兆。在六月,就要預先採取措施,瀉去肺經的源頭,也就是太淵穴(位於手腕後大筋外側一寸五分的凹陷處,是手太陰肺經循行經過的部位)。先用左手按壓太淵穴,感覺到氣機活動後再下針,針刺入三分,這是陽位,留針四呼,符合金之生數。然後用四面彈針法,讓氣機導入針下,再推進至五分,留針九呼,符合金之成數,這是引接……(此處原文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