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卷之二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8)

1. 奇恆病論

凡陰陽乘除,每各一道,並行不悖,俱非恆道,而要不可背之為道,是又陰陽之一異也。

又有八奇經見病之奇恆者:如刺腰篇,十二經皆有腰,蓋以帶脈之為諸經鈐束故也。若陰陽兩蹺,出陽入陰,出陰入陽,而機關於目;陰陽二維,別為部於陰陽之會,而主指之內外;沖督任脈一源而三歧,而各統陰陽之海。

所得之病,既非十二經之恆常,而十二經每與之俱病,又奇道之一異也。

是故人之一身,其為陰陽臟腑五行恆轉,而神機攸序,乃既有前七者:臟腑之孤陰,不倫於恆等;有部位之關要,不涉於眾流;又有病源之乘,痼疾之積,陰陽錯出之異,奇經為病之別。

苟非揆度執之恆理,而不求其所由然,安能使神機之轉而不回耶?

白話文:

奇恆病論

陰陽相互作用,各有其運行規律,彼此並不違背,但這些都不是恆常的運行規律,然而卻是不可違背的道理。這也是陰陽運作的特殊之處。另外還有八條奇經,其疾病也呈現特殊性,例如《刺腰篇》中提到,十二經脈都與腰部相關,這是因為帶脈像繩索一樣束縛著其他經脈的緣故。還有陰陽兩蹺脈,出入於陽經與陰經之間,其作用與眼睛相關;陰陽二維脈,則分別在陰陽交會處,主導手指的內外。沖脈、督脈、任脈同出一源,卻分為三條經脈,各自統攝陰陽之氣的匯聚處。這些經脈所引起的疾病,並非十二經脈恆常出現的病症,但它們常常與十二經脈同時發生疾病,也是奇經脈特殊之處。

因此,人體的陰陽、臟腑、五行,時刻都在運行變化,神氣的運行也有一定的次序,除了上述七種情況外,還有臟腑本身的陰氣偏盛或不足,不符合常規;某些部位的關節要穴,不與其他經脈相通;還有病邪入侵導致的疾病,以及積累已久的頑固疾病,以及陰陽氣血運行錯亂的病症,以及奇經脈發病的特殊表現。

如果不能根據常理去推斷和掌握這些疾病的規律,不去探究其發生的原因,怎麼能夠使人體的神氣運行順暢而不紊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