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為秦越人(扁鵲)所著

《八十一難經》~ 十六難

回本書目錄

十六難

1. 十六難

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隂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為四時。離聖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別之?

然,是其病有內外證。

其病為之奈何?

然,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齊意通「臍」,下同。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癃或作「淋」。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

白話文:

然而,假設觸診到了肝臟的經脈,其外在的徵狀包括:身體容易潔淨、面色青紫且容易發怒;其內在的徵狀包括:意識清醒,「臍」以下的部位。左邊有氣機的運行,按壓時感到堅實且疼痛;其病症包括:四肢腫脹、閉尿或小便不通。排尿或排便困難,肌肉痙攣。出現這些徵狀的就是肝病。沒有這些徵狀的就不是肝病。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喜笑;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白話文:

如果確實是患了心脈疾病,那麼從外在表現來看,會有臉色發紅、口乾、喜歡笑;從內部表現來看,胸口會有動氣感,用手按壓會感到疼痛。患者還會出現心煩意亂、心痛、手心發熱而嘔吐等症狀。如果出現了這些症狀,就說明是心脈疾病;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心脈疾病。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墮,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白話文:

如果發現脾脈出現異常,會有以下外在症狀:臉色發黃、愛打嗝、多思、偏食。內在症狀為:齊脈(指胸腹正中間的脈搏)有動氣的現象,按壓時會有疼痛感。患者會有腹脹、食慾不振、身體笨重、關節疼痛、懶散、愛睡覺,四肢不能伸展等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則表明脾臟有問題;如果沒有,則不是脾臟引起的。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欬,洒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白話文:

如果肺部有毛病,表現出的症狀有:

  • 外在表現:臉色蒼白,容易打噴嚏,憂鬱傷心,想哭
  • 內在表現:右腹有氣體,按壓時會感到疼痛
  • 病症:呼吸急促,怕冷發熱

如果有這些症狀,就是肺部的問題。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肺部的問題。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善欠或作「善恐欠」。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或作「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

白話文:

如果確定是得腎脈(腎虛)所致,外在症狀表現為:面容發黑、容易膽怯、容易打哈欠(或作「容易膽怯打哈欠」)。內在症狀表現為:腹腔下部有氣鼓動,按壓時感到堅硬且疼痛。其病症為:氣逆,小腹疼痛急迫,大便稀爛且頻繁,小腿發冷且逆行。符合以上症狀的,就是腎虛;不符合的,就不是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