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為秦越人(扁鵲)所著

《八十一難經》~ 十三難

回本書目錄

十三難

1. 十三難

十三難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為之奈何?

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濇而短;色黑,其脈沉濡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

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濇,尺之皮膚亦濇;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相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濇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經言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七,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白話文:

十三難

意思是:古籍記載,診斷時,如果只看到病人的面色,卻摸不到與面色相對應的脈象,反而摸到互相克制的脈象,病人就會死亡;如果摸到互相滋生的脈象,病情就會自行好轉。面色和脈象應該互相參照印證,那該怎麼辦呢?

人體五臟各有顏色,都會反映在臉色上,也應該與寸口(腕內側)和尺脈(腕外側)的脈象相符合。比如,面色青,脈象應該弦而急;面色紅,脈象應該浮大而散;面色黃,脈象應該中緩而大;面色白,脈象應該浮弱而短;面色黑,脈象應該沉濡而滑。這就是所謂的五色與脈象應該互相參照印證的意思。

脈搏的頻率、急緩、弱滑等特徵,也應該與尺脈皮膚的狀況相符合。例如脈搏頻率快,尺脈皮膚也應該感覺緊;脈搏緩慢,尺脈皮膚也應該感覺鬆緩;脈搏細弱,尺脈皮膚也應該感覺緊;脈搏滑利,尺脈皮膚也應該感覺滑利。

五臟各有其聲音、顏色、氣味,也應該與寸口、尺脈的脈象相符合。如果不符合,就是有病。例如面色青,但脈象卻是浮弱而短,如果脈象浮大而緩,就屬於互相克制;如果脈象浮大而散,或者細小而滑,就屬於互相滋生。

古籍記載,只懂得一種診斷方法的是下等醫生,懂得兩種的是中等醫生,懂得三種的是上等醫生;上等醫生能治好十個病人中的九個,中等醫生能治好七個,下等醫生只能治好六個,這就是所謂的“十三難”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