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蓀醫案》~ 卷二 (11)
卷二 (11)
1. 不寐
安昌婁,陽不交陰,寤不成寐,脈數右勁,舌尖赤,咳嗽氣逆,胃餒。姑宜清肺、安神、化痰。(三月七號壬寅十九日。)
北沙參(三錢),霍石斛(三錢),炒棗仁(三錢),丹參(二錢),天冬(三錢),光杏仁(三錢),夜交藤(三錢),生米仁(四錢),紫菀(錢半),茯神(四錢,辰砂拌),橘紅(一錢,鹽水炒)
清煎四帖。
介按:胃為六腑之海,其氣以下行為順。茲以陽明氣逆沖肺,以致咳嗽不寐,故治以肅肺養胃而安神。
漁莊沈,肝陽未靜,夜寐少安,脈右尚弦,左細數,嗆咳,舌色如前。還宜柔肝腎以和陽為妥(杏月初四日。)
生首烏(三錢),紫菀(錢半),炙龜板(四錢),南沙參(三錢),茯神(三錢),參貝陳皮(錢半),光杏仁(三錢),生米仁(四錢),桑椹子(三錢),生牡蠣(四錢),炒杜仲(三錢)
清煎四帖。
介按:(肝陰已虛,而陽不潛藏,且肝藏魂而肺藏魄。今以魂魄不安,則夜不安寐,肝逆乘肺,則為嗆咳。故治以潛陽育陰,柔肝清肺為主。)
黃公漊某,嗆咳心悸,夜不安寐,脈虛細,胃鈍噁心。宜溫膽和胃,清肺安神。
仙半夏(錢半),枳殼(錢半),紫菀(錢半),栝蔞皮(三錢),陳皮(錢半),炒棗仁(三錢)川貝(三錢),炒穀芽(四錢),茯神(四錢),白前(錢半),蔻殼(錢半),(引)鮮竹肉(一丸)
三帖。
介按:羅東逸云:膽為中正之官,清淨之腑,喜寧謐,惡煩擾,喜柔和,不喜壅鬱。蓋東方木德,少陽溫和之氣也。是以虛煩驚悸者,中正之官,以熇熱而不寧也。熱嘔吐苦者,清淨之腑,以郁久而不謐也。痰氣上逆者,土家濕熱反乘,而木不得遂其條達也。故是者首當清熱及解利三焦。
據是以觀,則此症純系少陽未得溫和之氣,以致諸證並起。此方治法,深得羅氏之旨趣。
安昌相,心惕如懸,夜寐不安,脈虛細,左關細勁。舌紅,偶然語蹙,姑宜補心丹加減治之。(辛亥十二月念九日。)
丹參(三錢),生地(四錢),柏子仁(錢半),甘菊(二錢),麥冬(二錢,去心),炒棗仁(三錢),遠志肉(八分),預知子(三錢,即八月札),元參(二錢),釵斛(三錢),茯神(四錢,辰砂拌),(引)燈心(七支)
四帖。
介按:心血不足,神志不寧,而致心惕如懸,夜不安寐,故治以補益心神為主。用生地以滋腎液而承於心,俾心得以藏神,麥冬以清氣熱,丹參以生心血,元參以清血熱,柏子仁以清氣,酸棗仁以補心,茯神、遠志以安心神,釵斛滋液,甘菊養肝。又用預知子之固腎,燈心以為引導。此方誠治心虛不寐之專劑。
安昌王,暈眩並作,心悸少寐,脈勁,舌色透明,力怯跗腫。宜柔肝腎以安神。(四月四號癸卯十七日。)
白話文:
不寐
安昌婁先生,因陽氣不能與陰氣交合,導致無法成眠,脈搏數且右側有力,舌尖紅,伴有咳嗽氣逆、胃部空虛。建議使用清肺、安神、化痰的方劑。(三月七號壬寅十九日)
處方:北沙參、霍石斛、炒棗仁各三錢;丹參二錢;天冬、光杏仁、夜交藤各三錢;生米仁四錢;紫菀一錢半;茯神四錢(辰砂拌);橘紅一錢(鹽水炒)。 四帖。
說明:胃為六腑之海,氣應該向下運行。此症陽明氣逆衝擊肺部,導致咳嗽失眠,故治療應以肅肺、養胃、安神為主。
漁莊沈先生,肝陽未靜,睡眠不安穩,脈搏右側弦細,左側細數,伴有嗆咳,舌色如前。建議使用柔肝腎、和陽的方劑。(杏月初四日)
處方:生首烏、南沙參各三錢;紫菀一錢半;炙龜板四錢;茯神三錢;參貝陳皮一錢半;光杏仁、生米仁各三錢;桑椹子三錢;生牡蠣四錢;炒杜仲三錢。 四帖。
說明:肝陰已虛,陽氣不能潛藏,肝藏魂,肺藏魄。魂魄不安則夜不成眠,肝氣逆犯肺則為嗆咳。故治療應以潛陽、育陰、柔肝、清肺為主。
黃公漊某先生,有嗆咳、心悸、失眠症狀,脈搏虛細,胃部遲鈍噁心。建議使用溫膽和胃、清肺安神的方劑。
處方:仙半夏、枳殼、紫菀各一錢半;栝蔞皮三錢;陳皮一錢半;炒棗仁、川貝各三錢;炒穀芽四錢;茯神四錢;白前、蔻殼各一錢半;鮮竹瀝一丸。三帖。
說明:膽為中正之官,清淨之腑,喜寧謐,惡煩擾。此症少陽之氣未得溫和,導致諸症並起。此方治療深得羅東逸先生的旨趣。
安昌相先生,心神不安,如懸掛一般,夜不能寐,脈搏虛細,左關脈有力。舌紅,偶爾語無倫次,建議使用補心丹加減方治療。(辛亥十二月念九日)
處方:丹參三錢;生地四錢;柏子仁一錢半;甘菊二錢;麥冬二錢(去心);炒棗仁三錢;遠志肉八分;預知子三錢(即八月札);元參二錢;釵斛三錢;茯神四錢(辰砂拌);燈心七支。 四帖。
說明:心血不足,神志不寧,導致心神不安,夜不能寐,故治療以補益心神為主。
安昌王先生,暈眩、心悸、少寐,脈搏有力,舌色透明,體力虛弱,足部浮腫。建議使用柔肝腎、安神的方劑。(四月四號癸卯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