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蓀醫案》~ 卷二 (10)
卷二 (10)
1. 虛勞
清煎三帖。
介按:衝任皆損,二氣不交,五液消耗,延為勞怯。初方鎮沖活血,清肺養胃,雙方兼顧,未能應驗。次診又見便瀉,是屬脾氣虛弱,雖於清養肺胃之中,參用扶脾理氣之品,究屬難愈之疴。
安昌範,盜汗未除,六脈虛細,舌白少津,咳嗽氣促,脘痛。宜防血溢。(二月十九日。)
北沙參(三錢),炒驢膠(錢半),左金丸(八分),白前(錢半),茯神(四錢),川貝(錢半)橘紅(錢半),綠萼梅(錢半),生白芍(錢半),生牡蠣(四錢),白石英(三錢)
清煎四帖。
又,咳嗽已減,脈左虛細,右較緩,舌滑白,盜汗較差,仍遵前法加減損益。(三月十二日。)
炙甘草(八分),生地(四錢),紫菀(錢半),懷藥(三錢),炒驢膠(錢半),炙桂枝(六分)茯神(四錢),川貝(錢半),東洋參(錢半),生牡蠣(四錢),甜杏仁(三錢),(引)枇杷葉(三片,去毛)
五帖。
又,前藥已效,咳嗽盜汗悉減,脈虛細,舌滑白,力怯,腰跗不健,還宜前法損益為妥。(三月十九日。)
炙甘草(八分),生地(五錢),炒杜仲(三錢),懷牛膝(三錢),老東參(錢半),炙桂枝(六分)茯神(四錢),京川貝(錢半),炒狗脊(三錢),生牡蠣(四錢),炒驢膠珠(錢半),鮮枇杷葉(三片)
八帖。
介按:此症由於腎液已虛,未能上承於心,而陽不潛藏,入春肝木司權,而肝陽化風,沖肺而為咳血盜汗之累。初方於滋陰潛陽之中,參用平肝清肺之品,以防血溢而寧咳嗽,確是良方,故見奏效。繼方兼護衛陽,而盜汗悉減。末方以力怯腰跗不健,而再參用補腎養心諸味,步伐整齊,深堪則效。
白話文:
虛勞
服用藥方三帖。
患者衝任二脈受損,陰陽氣血不相流通,體內津液大量消耗,導致身體虛弱無力。最初的藥方著重於調理衝脈,活血化瘀,同時滋陰清肺養胃,但療效不佳。再次診脈發現患者大便溏瀉,說明脾氣虛弱。雖然在滋養肺胃的基礎上,加入了健脾理氣的藥物,但病情仍然難以痊癒。
患者安昌範,盜汗未止,脈象虛弱細小,舌苔白淨少津液,咳嗽氣促,胃脘疼痛。需預防出血。
藥方組成:北沙參、炒驢膠、左金丸、白前、茯神、川貝、橘紅、綠萼梅、生白芍、生牡蠣、白石英。
服用藥方四帖。
咳嗽減輕,左脈虛弱細小,右脈較緩,舌苔光滑潔白,盜汗有所好轉,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並根據病情加減藥物。
藥方組成:炙甘草、生地黃、紫菀、懷牛膝、炒驢膠、炙桂枝、茯神、川貝、東洋參、生牡蠣、甜杏仁、枇杷葉(去毛)。
服用藥方五帖。
之前的藥物已見效,咳嗽和盜汗都減輕許多,脈象仍虛弱細小,舌苔光滑潔白,體力虛弱,腰腿無力,仍需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並根據病情加減藥物。
藥方組成:炙甘草、生地黃、炒杜仲、懷牛膝、老東參、炙桂枝、茯神、京川貝母、炒狗脊、生牡蠣、炒驢膠珠、鮮枇杷葉。
服用藥方八帖。
此病症由於腎精虧虛,不能上達於心臟,陽氣不能潛藏於內,春天肝氣旺盛,肝陽化風,影響肺臟,導致咳嗽、盜汗等症狀。最初的藥方在滋陰潛陽的基礎上,加入了平肝清肺的藥物,以預防出血並緩解咳嗽,確實是有效的藥方,所以見效迅速。後續藥方兼顧護衛陽氣,盜汗因此減輕。最後的藥方針對患者體力虛弱,腰腿無力的情況,又加入了補腎養心的藥物,用藥步驟合理,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