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蓀

《邵蘭蓀醫案》~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咳血

清煎四帖。

介按:胃熱沖肺,逼血上溢,誠以胃脘當心,是肝經交絡所過之處。茲因肝胃鬱熱沖肺,而覺脘悶,治以清肺和絡,涼血消瘀,用藥頗為穩妥。

安昌徐,遭忿動肝,氣衝咳血,脈弦細,舌微黃。姑宜清降消痰。(三月初七日。)

蘇子(錢半),焦山梔(三錢),茜根(三錢),紫菀(錢半),川貝(二錢),橘絡(錢半),光杏仁(三錢),天冬(二錢),降香(七分),白薇(二錢),小薊草(三錢)

清煎五帖。

介按:嗔怒動及肝陽,血隨氣逆,此方宗繆仲醇氣為血帥之意,確是對症良劑。

安昌王,陰虛內熱,便結,脈細數,精關不固,咳痰帶紅。宜存陰為主(六月念七日)

遍金釵(三錢),焦梔子(三錢),光杏仁(三錢),茜根(錢半),川貝(二錢),側柏炭(三錢),炒知母(錢半),小薊草(三錢),生地(四錢),柏子仁(三錢),廣橘絡(錢半),鮮荷葉(一角)

四帖。

介按:夏月藏陰,冬月藏陽,茲際夏令,適逢液虧之體,而陽不潛伏,升則血溢,降則遺精。此方滋陰清熱,和血肅肺,治法極佳。

安昌黃,肝陽爍肺,咳嗽帶紅,脈弦,迎風頭疼,舌心光,耳鳴作痛。宜清少陽為主。

冬桑葉(三錢),甘菊(二錢),光杏仁(三錢),焦梔子(三錢),石決明(六錢),川貝(二錢),側柏炭(三錢),苦丁茶(錢半),炒驢膠(錢半),丹皮(三錢),釵斛(三錢),淡竹葉(錢半)

清煎五帖。

介按:陰液未能上承,厥陽燔燎不已,沖肺則咳嗽帶紅,挾膽熱而上蒙清竅,則頭疼耳鳴。此方養胃肅肺,兼清肝膽之熱,確是治病必求於本之義。

安昌徐,痰血已除,脈虛數,咳嗽不已,氣逆。宜清降為主。(四月初七日。)

霜桑葉(三錢),廣橘絡(錢半),淡竹葉(錢半),栝蔞皮(錢半),光杏仁(三錢),焦梔子(三錢),生石膏(六錢),象貝(三錢),馬兜鈴(一錢),白前(錢半),前胡(錢半)

清煎三帖。

介按:此是痰血已除。肺胃餘熱未清之證,故治以降氣清胃為主。

白話文:

咳血

第一個處方:醫生開了四劑藥方。患者胃熱上衝肺部,導致出血。因為胃部(胃脘)在心臟附近,也是肝經經過的地方,所以推測是肝胃鬱熱上衝肺部引起的胸悶。治療方案是清肺、舒通經絡、涼血、消瘀,用藥相當穩妥。患者安昌徐因為動怒傷肝,導致氣血逆衝而咳血,脈象弦細,舌苔微黃。治療方法應以清熱降火、化痰為主。(三月初七日)藥方:蘇子半錢、焦山梔三錢、茜根三錢、紫菀半錢、川貝二錢、橘絡半錢、光杏仁三錢、天冬二錢、降香七分、白薇二錢、小薊草三錢。

第二個處方:醫生開了五劑藥方。患者因憤怒傷及肝陽,氣血逆衝而導致出血。這個方子遵從繆仲醇“氣為血帥”的理論,確實對症。患者安昌王,陰虛內熱,大便乾燥,脈象細數,遺精,咳嗽痰中帶血。治療應以滋陰為主。(六月初七日)藥方:遍地金釵三錢、焦梔子三錢、光杏仁三錢、茜根半錢、川貝二錢、側柏炭三錢、炒知母半錢、小薊草三錢、生地四錢、柏子仁三錢、廣橘絡半錢、鮮荷葉一角。

第三個處方:醫生開了四劑藥方。夏季應養陰,冬季應養陽。現在是夏季,患者體液虧損,陽氣不能潛藏,陽氣上逆則出血,下泄則遺精。這個方子滋陰清熱,和血寧肺,治療方法極佳。患者安昌黃,肝陽上炎損傷肺部,咳嗽帶血,脈象弦數,迎風頭痛,舌苔光滑,耳鳴疼痛。治療應以清瀉少陽為主。藥方:冬桑葉三錢、甘菊二錢、光杏仁三錢、焦梔子三錢、石決明六錢、川貝二錢、側柏炭三錢、苦丁茶半錢、炒驢膠半錢、丹皮三錢、釵斛三錢、淡竹葉半錢。

第四個處方:醫生開了五劑藥方。陰液不足,陽氣過盛,衝擊肺部則咳嗽帶血,膽熱上擾清竅則頭痛耳鳴。這個方子養胃、清肺,兼清肝膽之熱,符合治病求本的原則。患者安昌徐,痰血已除,但脈象虛弱而數,咳嗽不止,氣逆。治療應以清熱降氣為主。(四月初七日)藥方:霜桑葉三錢、廣橘絡半錢、淡竹葉半錢、栝蔞皮半錢、光杏仁三錢、焦梔子三錢、生石膏六錢、象貝三錢、馬兜鈴一錢、白前半錢、前胡半錢。

第五個處方:醫生開了三劑藥方。患者痰血已除,但肺胃餘熱未清,所以治療應以降氣清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