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蓀

《邵蘭蓀醫案》~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咳血

陡舋王(婦),肝氣作痛,脈弦,經閉,咳痰帶紅,損怯已成,非輕藐之症(六月初九日)

紫菀(錢半),廣橘紅(錢半),左金丸(八分),白石英(三錢),光杏仁(三錢),川貝(三錢),降香(七分),綠萼梅(錢半),生牡蠣(四錢),茜草(錢半),澤蘭(錢半),藕節(三個)

四帖。

介按:左升屬肝,右降屬肺,茲以胃憊而肝陽橫逆無制,肺失下降之權,以致咳血經閉,此方是泄肝降氣,和血通絡之意。

安昌龐,肝陽爍肺,咳痰帶紅,脈弦數,舌色透明,便血,防損。(二月初十日。)

霜桑葉(三錢),光杏仁(三錢),焦山梔(三錢),粉丹皮(二錢),炒驢膠(錢半),生石決明(六錢),川貝(錢半),生米仁(四錢),山茶花(錢半),銀花炭(二錢),橘絡(錢半)

清煎四帖。

又,痰紅較差,脈弦勁,嗆咳不已,咽痛已減。宜清肺化痰。(二月二十日。)

生地(四錢),生石決明(六錢),川石斛(三錢),炒驢膠(錢半),杏仁(三錢),川貝(二錢),生白芍(錢半),雞子黃(一枚),元參(二錢),側柏炭(三錢),女貞子(三錢)

清煎五帖。

又,咳嗽仍屬帶紅,脈勁數,肝陽上升。宜清降為主。(三月初七日。)

生地(四錢),桑葉(三錢),側柏炭(三錢),小蘇草(二錢),光杏仁(三錢),生石決明(六錢)天冬(二錢),茜根(三錢),元參(三錢),焦山梔(三錢),橘紅(錢半),茅根(一兩,煎湯)

五帖。

介按:《內經》云: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諒以怒勞動肝,暗耗營陰,肺與大腸均受其戕,而逼血妄行,久延愈劇。前後三方,僉以柔肝肅肺,清熱育陰,深合病機,故多奏效。

安昌胡,咳血氣促,脈弦數,舌微黃,寒熱交作,此木火刑肺。宜清少陽為主。

霜桑葉(三錢),杜栝蔞皮(錢半),小薊草(三錢),淮牛膝(三錢),生石決明(六錢),川貝(二錢),淡竹葉(錢半),白薇(三錢),焦梔子(三錢),茜草根(二錢),橘絡(錢半)

清煎三帖。

又,血已除,咳嗽氣促不已,脈數,舌黃,肝火猶熾。宜清降為妥(十二月初二日。)

紫菀(錢半),桑葉(三錢),白前(錢半),女貞子(三錢),天冬(二錢),生石決明(六錢)川貝(二錢),穀芽(四錢),遍金釵(三錢),光杏仁(三錢),淡秋石(八分)

清煎四帖。

介按:陽明脈絡日衰則發冷,陰虧而陽不潛藏則發熱,總之,肝陽橫逆而血上溢,故初方以柔肝肅肺,降氣涼血而獲效。次方於清降之中,參用養胃,立法秩序井然。

張漊俞,咳血未除,脈數,右關弦,胸悶,舌微黃。宜清降消痰。

杜栝蔞皮(錢半),淡竹葉(錢半),焦梔子(三錢),赤芍(錢半),京川貝(二錢),廣橘絡(錢半),光杏仁(三錢),參三七(一錢),小薊草(三錢),白前(錢半),紫菀(錢半)

白話文:

咳血

一位王姓婦女,肝氣疼痛,脈象弦急,月經閉止,咳嗽痰中帶血,身體虛弱,病情已相當嚴重,不能輕忽。(六月初九日)

處方:紫菀、廣橘紅各半錢,左金丸八分,白石英三錢,光杏仁三錢,川貝母三錢,降香七分,綠萼梅半錢,生牡蠣四錢,茜草半錢,澤蘭半錢,藕節三個。共四帖。

按語:左升屬肝,右降屬肺,此症因胃虛弱導致肝陽上逆失控,肺氣下降功能失常,造成咳血和月經閉止。此方旨在瀉肝降氣,活血通絡。

安昌龐氏,肝陽灼傷肺陰,咳嗽痰中帶血,脈象弦數,舌色淡紅,便血,需預防病情加重。(二月初十日)

處方:霜桑葉三錢,光杏仁三錢,焦山梔子三錢,丹皮二錢,炒驢膠半錢,生石決明六錢,川貝母半錢,生米仁四錢,山茶花半錢,銀花炭二錢,橘絡半錢。清煎,共四帖。

再次診斷,痰中帶血情況較差,脈象弦急有力,咳嗽不止,咽喉疼痛減輕。宜清肺化痰。(二月二十日)

處方:生地黃四錢,生石決明六錢,川石斛三錢,炒驢膠半錢,杏仁三錢,川貝母二錢,生白芍半錢,雞蛋黃一個,元參二錢,側柏炭三錢,女貞子三錢。清煎,共五帖。

再次診斷,咳嗽仍帶血,脈象有力而數,肝陽上亢。宜清熱瀉火,降逆為主。(三月初七日)

處方:生地黃四錢,桑葉三錢,側柏炭三錢,小蘇草二錢,光杏仁三錢,生石決明六錢,天冬二錢,茜草根三錢,元參三錢,焦山梔子三錢,橘紅半錢,茅根一兩(水煎服)。共五帖。

按語:《內經》說:陽經受損則血液外溢,陰經受損則血液內溢。此症可能是因憤怒勞累損傷肝臟,暗耗陰血,肺和大腸也受其害,導致血液妄行,久病病情加重。前後三個處方,都以滋陰柔肝、清熱肅肺為治法,符合病機,所以療效較好。

安昌胡氏,咳血氣喘,脈象弦數,舌苔微黃,寒熱交替,這是肝火過旺灼傷肺陰。宜清少陽為主。

處方:霜桑葉三錢,杜栝蔞皮半錢,小薊草三錢,淮牛膝三錢,生石決明六錢,川貝母二錢,淡竹葉半錢,白薇三錢,焦梔子三錢,茜草根二錢,橘絡半錢。清煎,共三帖。

再次診斷,出血已止,但咳嗽氣喘不止,脈象數,舌苔黃,肝火仍然旺盛。宜清熱瀉火,降逆為主。(十二月二日)

處方:紫菀半錢,桑葉三錢,白前半錢,女貞子三錢,天冬二錢,生石決明六錢,川貝母二錢,穀芽四錢,遍地金釵三錢,光杏仁三錢,淡秋石八分。清煎,共四帖。

按語:陽明經脈衰弱則發冷,陰虛陽不潛藏則發熱。總而言之,肝陽上逆導致血液外溢,所以第一個處方用柔肝肅肺、降氣涼血的方法而見效。第二個處方在清熱瀉火、降逆的基礎上,加入養胃的藥物,立法思路清晰。

張漊俞氏,咳血未止,脈象數,右關脈弦急,胸悶,舌苔微黃。宜清熱瀉火,降逆化痰。

處方:杜栝蔞皮半錢,淡竹葉半錢,焦梔子三錢,赤芍藥半錢,川貝母二錢,廣橘絡半錢,光杏仁三錢,三七一錢,小薊草三錢,白前半錢,紫菀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