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蓀

《邵蘭蓀醫案》~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疝氣

安昌陳,濕熱鬱遏,臍下脹悶,睪丸偏墜,脈澀滯,舌黃膩。宜疏利為主。(二月二十四日。)

白話文:

安昌陳,濕熱阻滯,肚臍下方脹痛,睪丸偏斜下垂,脈象澀滯,舌苔黃膩。治療應以疏通調理為主。(二月二十四日。)

川楝子(三道),橘核(三錢),雞內金(二錢),川萆薢(三錢),延胡(三錢),赤苓(四錢)香附(三錢),玫瑰花(五朵),炒青皮(八分),澤瀉(三錢),通草(錢半),(引)兩頭尖(七十粒)

四帖。

白話文:

川楝子(15克),橘核(18克),雞內金(12克),川萆薢(18克),延胡索(18克),赤茯苓(24克),香附(18克),玫瑰花(5朵),炒青皮(4.8克),澤瀉(18克),通草(7.5克),兩頭尖(70粒)

介按:此係七疝中之氣疝,其脈澀滯,而舌黃膩,是夾濕熱之候。方從《濟生》橘核丸加減,確治睪丸偏大,痛引臍腹之專劑。茲又加以萆薢、赤苓、澤瀉等味以利濕,用兩頭尖以濁導濁,治法極是。若再參用荔枝核、山楂核等味,尤為靈效,此鄙人所歷驗不爽者。

白話文:

備註:這是七疝中的一種,稱為氣疝。脈象澀滯,而舌頭黃膩,這是夾雜濕熱的徵兆。藥方取法於《濟生方》的橘核丸,加減用藥,專門治療睪丸偏大,疼痛延伸到肚臍和腹部的患者。這裡再添加萆薢、赤苓、澤瀉等藥材利濕,用兩頭尖的藥材以濁導濁,治療方法非常正確。如果再加入荔枝核、山楂核等藥材,效果會更好。這是筆者親自驗證過的,絕不會有錯。

某,小便流濁澀痛,右脈弦細,睪丸偏墜。宜金鈴子散為主。(四月初四日。)

白話文:

某患者,小便淋濁澀痛,右脈弦細,睪丸下墜。適合以金鈴子散為主的治療方案。(四月初四日。)

川楝子(三錢),川萆薢(三錢),木通(錢半),海金沙(四錢),延胡(三錢),澤瀉(三錢)赤苓(四錢),車前子(三錢),橘核(三錢),生香附(二錢),炒枳殼(錢半),(引)兩頭尖(七十粒)

四帖。

介按:此與前案大同小異,方從金鈴子散合橘核丸加減,而參用利濕導濁之品,治法極為穩妥。

白話文:

川楝子(18克),川萆薢(18克),木通(9克),海金沙(24克),延胡(18克),澤瀉(18克),赤苓(24克),車前子(18克),橘核(18克),生香附(12克),炒枳殼(9克),(引藥)兩頭尖(4200粒)

2. 瘡瘍

清水閘陳,濕熱下注為痔,始起下疳,脈滑數,九月身發疹痘,系是結毒。宜清解,仰希外科政之。

白話文:

清水閘的陳先生,因濕熱下注而得了痔瘡,起初出現下疳,脈象滑數,九月份身上長了疹子和痘,這是毒素積聚所致。應該進行清解治療,希望得到外科醫生的處理。

苦參(一錢),藏連丸(一錢),桑寄生(三錢),豨薟草(三錢),銀花(三錢),炒知母(錢半),茯苓(四錢),天花粉(三錢),炒條芩(錢半),焦山梔(三錢),生白芍(錢半)

清煎四帖。

白話文:

苦參一錢,藏連丸一錢,桑寄生三錢,豨薟草三錢,銀花三錢,炒知母一錢半,茯苓四錢,天花粉三錢,炒條芩一錢半,焦山梔三錢,生白芍一錢半,清煎四帖。

介按:此症雖是濕熱下注,恰系脾腎陰虧,以脾司統血之職,腎主攝納之權,茲以陰絡被傷,其血內溢。故治法以清熱滋陰為主。

白話文:

這個病雖然是因為濕熱下行造成的,但問題根源在於脾腎陰液虧損。脾臟主掌血液的運化,腎臟主掌水液的收納。此時,陰脈受到損傷,血液就會內溢。因此,治療原則應該是清熱和滋補陰液。

漁莊沈(湘記),結喉旁及右手臂腫,潰而不斂,左脈細數,右寸關弦,不時汗出,形體怯弱。宜防瘡勞。(五月初十日。)

白話文:

漁莊沈(湘記)得了脖子附近和右手臂腫脹,潰爛後無法癒合。他的左脈細數,右寸關脈弦緊,時不時出汗,身體虛弱。需要提防轉成瘡勞病。(五月初十日。)

北沙參(三錢),霍斛(三錢),穭豆皮(三錢),忍冬藤(三錢),茯神(四錢),炒白芍(錢半),棗仁(三錢),地骨皮(三錢),炙黃耆皮(八分),生牡蠣(四錢),新會皮(錢半),(引)陳南棗(三枚)

三帖。

又,瘡毒未斂,脈弦細數,陰火上升,齒痛,舌白少津。宜養陰清降,防瘡勞。(五月十三日。)

白話文:

北沙參(15克),霍斛(15克),穭豆皮(15克),忍冬藤(15克),茯神(20克),炒白芍(7.5克),棗仁(15克),地骨皮(15克),炙黃耆皮(4克),生牡蠣(20克),新會皮(7.5克),(用)陳南棗(3顆)為引

西洋參(錢半),骨碎補(三錢),生地(四錢),天花粉(錢半),粉丹皮(三錢),懷藥(三錢),廣皮(錢半),蜜銀花(錢半),釵斛(三錢),生牡蠣(四錢),冬桑葉(三錢)

清煎三帖。

又,瘡勞胃鈍,脈虛濡,舌滑白,邇由濕熱傷氣,清竅不利。宜清利為妥。(又月初四日。)

白話文:

西洋參(半兩)

骨碎補(三錢)

生地(四錢)

天花粉(半兩)

粉丹皮(三錢)

懷藥(三錢)

廣皮(半兩)

蜜銀花(半兩)

茯苓(三錢)

生牡蠣(四錢)

冬桑葉(三錢)

骨碎補(三錢),生米仁(三錢),蔻殼(一錢),冬瓜子(四錢),炒遠志(八分),抱木茯神(四錢),新會皮(錢半),川貝(錢半),苦丁茶(錢半),穀芽(四錢),石蓮子(三錢)

清煎四帖。

又,瘡勞形怯,胃氣稍振,脈虛細,舌滑白,濕熱猶存,仍遵前法損益。(又月初七日。)

白話文:

骨碎補(15克),生米仁(15克),蔻殼(5克),冬瓜子(20克),炒遠志(4克),抱木茯苓(20克),新會皮(7.5克),川貝(7.5克),苦丁茶(7.5克),穀芽(20克),石蓮子(15克)

骨碎補(三錢),生米仁(四錢),丹參(三錢),省頭草(錢半),遠志(八分),懷藥(三錢)新會皮(錢半),通草(錢半),茯神(四錢),炒穀芽(四錢),冬瓜子(四錢)

清煎四帖。

又,諸款悉減,脈虛細,瘡口未斂。宜補虛扶元為妥。(六月初九日。)

白話文:

骨碎補(10克),生米仁(12克),丹參(10克),省頭草(5克),遠志(2.5克),懷藥(10克),新會皮(5克),通草(5克),茯神(12克),炒麥芽(12克),冬瓜子(12克)

太子參(一錢),歸身(錢半),霍石斛(三錢),金櫻子(三錢),茯神(四錢),炒白芍(錢半),新會皮(錢半),懷山藥(三錢),夜交藤(三錢),生牡蠣(四錢),炒杜仲(三錢)

清煎五帖。

白話文:

太子參(6克),當歸(9克),石斛(18克),金櫻子(18克),茯苓(24克),炒白芍(9克),新會陳皮(9克),懷山藥(18克),夜交藤(18克),生牡蠣(24克),炒杜仲(18克)

介按:此症潰而未斂,膿血去多,營液大耗,以致形體怯弱,次以胃熱上衝而齒痛,三因濕熱重傷,故其處方,初以養胃斂陰,次則參以滋陰潛陽。三四兩方,又佐滲濕。終則悉屬扶脾益腎以安神,俾脾能統血,肝能藏血,心能生血,血液充足,則形體亦得恢如常矣。

白話文:

這個病症潰瘍還沒癒合,膿血流失很多,營養液大量消耗,導致身體虛弱,其次因為胃火上炎而引起牙痛,第三是因為濕熱重傷,所以這個處方,一開始以養胃斂陰為主,然後加入滋陰潛陽的藥物。第二、三個方子,又加入了利濕的藥物。最後都以補脾益腎安神為主,讓脾臟能統血,肝臟能藏血,心臟能生血,血液充足,身體自然就能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