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蘭蓀醫案》~ 卷一 (15)
卷一 (15)
1. 溫熱
盛陵蔣,熱入血室,疹斑稍現,舌黃滑,脘悶,大便瀉痢,微熱。勢在重險,宜清解,防厥。(六月二十一號丙午初七日。)
貫眾(二錢),碧玉散(三錢,荷包),大豆卷(三錢),小青草(一錢),原滑石(四錢),赤苓(四錢),連翹(三錢),通草(錢半),銀花(三錢),炒枳殼(錢半),省頭草(錢半,引),活水蘆根(一兩)
二帖。
又,血舍已清,瀉痢較差,脈濡數,舌黃,嗆咳,微熱不清,胸前發斑白㾦。宜清解為主。(六月念四號丙午初十日)。
淡竹葉(錢半),銀花(三錢),省頭草(錢半),桔梗(錢半),京川貝(二錢),赤苓(四錢)廣鬱金(三錢),大豆卷(三錢),碧玉散(四錢,荷包),小青草(一錢),通草(錢半)
清煎二帖。
又,瀉痢已瘥,身熱亦退,脈濡細,脘腹脹悶,咳逆宜治,防變(七月四號丙午二十日。)
桔梗(錢半),枳殼(錢半),新會皮(錢半),白前(錢半),川貝(二錢),赤苓(四錢),廣鬱金(三錢),蔻殼(錢半),佩蘭(錢半),通草(錢半),穀芽(四錢),(引)荷葉(一角)
三帖。
介按:伏熱由陽明而陷入血室,血下則陽熱上浮,而神識不清,語言譫妄。張仲景屢有刺期門之訓,因期門是肝經之募,瀉其熱而通其經,則汗得遍身而蓄熱外泄,下血自止而譫語自已。此案治法,雖不宗小柴胡湯之例,而悉遵仲景無犯胃氣及上二焦之戒,仍以清熱利竅,俾鬱熱外泄而疹斑透現,確是良法。但肝經之熱,恐難速解,故防劫液動風而變痙厥。
幸其鬱熱漸由大腸而自尋出路,治以清解而斑㾦更現,瀉痢較差,身熱亦退,初二兩方之著力,顯然可見。惟初方既用碧玉散,則滑石可以去之。第三方若再注重清解,庶免久咳之累。
西莊易,血舍已清,脈數,氣口滑,嗆咳頭暈,身熱未退,舌黃尖紅,腰疼肢楚。還防變幻,候正。(五月二十號乙巳初四日。)
栝蔞根(三錢),冬桑葉(三錢),象貝(三錢),乾地龍(錢半),連翹(三錢),甘菊(錢半)廣橘紅(一錢),光杏仁(三錢),前胡(錢半),貫眾(二錢),老式天竺黃(錢半),(引)竹肉(一丸)
二帖。
介按:溫邪由肺而傳於胃,表邪雖解而裡熱尚在熏蒸,是以肌熱未退,上熏於肺,則嗆咳頭暈。故治法仍以肅降肺氣,蠲除胃熱,俾胃熱清解,則身熱咳嗽可除。因其腰疼肢楚,又佐地龍善走經絡以退熱。
遺風徐,冬溫汗出發熱,脈數右勁,舌心黃厚。咳逆吸短,右脅刺痛,神識乍憒。症勢重險,宜防厥閉,候正(十月十二日。)
乾地龍(錢半),象貝(三錢),冬桑葉(三錢),牛蒡子(錢半),連翹(三錢),前胡(錢半)原鬱金(三錢),橘紅(一錢),光杏仁(三錢),銀花(錢半),老式天竺黃(二錢),捲心竹葉(三十片)
白話文:
溫熱
病例一:病人蔣某,熱邪侵入血室,疹子略微出現,舌頭黃而濕潤,胸悶,大便瀉痢,輕微發熱。病情危急,應當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預防厥逆。
處方一:貫眾二錢,碧玉散三錢(用荷包紙包),大豆卷三錢,小青草一錢,原滑石四錢,赤苓四錢,連翹三錢,通草一錢半,銀花三錢,炒枳殼一錢半,省頭草一錢半(引藥),活水蘆根一兩。兩劑。
病例二:病人蔣某,血室熱邪已清,瀉痢好轉,脈象濡滑而數,舌頭黃,咳嗽,輕微發熱不清,胸前出現白斑。應以清熱解毒為主。
處方二:淡竹葉一錢半,銀花三錢,省頭草一錢半,桔梗一錢半,川貝母二錢,赤苓四錢,廣鬱金三錢,大豆卷三錢,碧玉散四錢(用荷包紙包),小青草一錢,通草一錢半。清煎,兩劑。
病例三:病人蔣某,瀉痢已癒,發熱也退了,脈象濡弱而細,脘腹脹悶,咳嗽氣逆需要治療,預防病情變化。
處方三:桔梗一錢半,枳殼一錢半,新會皮一錢半,白前一錢半,川貝母二錢,赤苓四錢,廣鬱金三錢,蔻殼一錢半,佩蘭一錢半,通草一錢半,穀芽四錢,荷葉一角(引藥)。三劑。
按語:伏暑之邪由陽明經而侵入血室,熱邪下行則陽熱上浮,導致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張仲景多次提到刺期門穴的療法,因為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瀉去肝經的熱邪,疏通經絡,則汗液遍布全身,體內蓄積的熱邪得以排出,下血自然停止,胡言亂語也會停止。此案的治療方法,雖然沒有完全遵循小柴胡湯的方劑,但是都遵循了仲景的原則,不傷及胃氣及上焦,仍然以清熱利竅為主,使鬱熱外泄,疹子透出,確實是一個良方。但是肝經的熱邪,恐怕不容易很快消除,因此要預防津液虧損,陽氣動風而導致痙攣厥逆。
幸好鬱熱逐漸由大腸排出,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斑點更多地出現,瀉痢好轉,發熱也退了,前兩個處方的療效顯而易見。但是第一個處方已經使用了碧玉散,那麼滑石就可以不用了。第三個處方如果再注重清熱解毒,就可以避免久咳的後患。
病例四:病人易某,血室熱邪已清,脈象數,呼吸急促,咳嗽頭暈,發熱未退,舌頭黃而尖紅,腰痛肢體酸痛。還需預防病情變化,觀察病情變化。
處方四:栝樓根三錢,冬桑葉三錢,象貝三錢,乾地龍一錢半,連翹三錢,甘菊一錢半,廣橘紅一錢,光杏仁三錢,前胡一錢半,貫眾二錢,老式天竺黃一錢半,竹瀝一丸(引藥)。兩劑。
按語:溫邪由肺傳到胃,表邪雖然解除了,但是裡熱仍然在熏蒸,所以肌膚發熱未退,上熏於肺,就會咳嗽頭暈。所以治療方法仍然是肅降肺氣,去除胃熱,胃熱消除,則發熱咳嗽可以消除。因為腰痛肢體酸痛,又加了地龍,地龍善於走經絡,可以退熱。
病例五:病人徐某,冬季溫病汗出後發熱,脈象數,右側脈有力,舌頭中央黃厚。咳嗽氣逆,呼吸急促,右側脅肋刺痛,神志時而昏迷。病情危急,應該預防厥逆,觀察病情變化。
處方五:乾地龍一錢半,象貝三錢,冬桑葉三錢,牛蒡子一錢半,連翹三錢,前胡一錢半,原鬱金三錢,橘紅一錢,光杏仁三錢,銀花一錢半,老式天竺黃二錢,捲心竹葉三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