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血證論》~ 卷六 (1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4)

1. 痿廢

痿者,足廢不能行之謂。分五痿治之。

心氣熱則脈痿,筋縱而不任地,天王補心丹,加丹皮治之。

肝氣熱為筋痿,則筋急而攣,四物湯加羚羊角、續斷、山茱萸、黃柏、地骨皮治之。

脾氣熱為肉痿,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四物湯加人參、山藥、黃芩、黃柏、澤瀉、雲苓治之。

腎氣熱則骨痿,腰脊不舉,地黃湯及大補陰丸治之。

肺氣熱則津痿,不能灌溉於足,疲乏不行,清燥救肺湯治之。

以上治法,雖分五臟,而總系陰虛熱灼,筋骨不用之所致。欲熱之退,莫如滋陰;欲陰之生,莫如獨取陽明。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宜瓊玉膏,加玉竹、煅石膏、石斛、花粉、珍珠、竹茹治之。玉女煎,加犀角亦治之。

然痿廢之原,雖在於胃,而其病之發見,則在於筋骨。凡虎骨、龜板、鹿筋、豬脊髓、牛骨髓、狗脊、骨碎補、牛膝、苡仁、枸杞子、菟絲子、續斷,皆可加入,以為嚮導。

痿證與腳氣有異,切不可誤用風藥。

白話文:

所謂「痿」,指的是腳無力而不能行走的狀況。可以分成五種痿來治療:

  1. 心氣熱造成的「脈痿」,會導致筋鬆弛無力,無法支撐身體。可以用天王補心丹,加上丹皮來治療。
  2. 肝氣熱造成的「筋痿」,會導致筋脈緊繃攣縮。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羚羊角、續斷、山茱萸、黃柏、地骨皮來治療。
  3. 脾氣熱造成的「肉痿」,會導致胃部乾燥口渴,肌肉麻木不仁。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人參、山藥、黃芩、黃柏、澤瀉、茯苓來治療。
  4. 腎氣熱造成的「骨痿」,會導致腰背無力抬舉。可以用地黃湯,以及大補陰丸來治療。
  5. 肺氣熱造成的「津痿」,會導致水分無法滋潤雙腳,感到疲憊無力。可以用清燥救肺湯來治療。

以上治療方法雖然依照五臟來區分,但總歸來說都是因為陰虛導致熱邪灼傷,使得筋骨失去作用所致。想要退熱,最好的方法是滋陰;想要生陰,最好的方法是調理陽明經。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能量來源,主導滋潤筋脈,而筋脈主要連結骨骼,並使關節活動靈活。陽明經虛弱,筋脈就會鬆弛,帶脈也無法引導氣血,所以雙腳會痿軟無力。可以使用瓊玉膏,加上玉竹、煅石膏、石斛、花粉、珍珠、竹茹來治療。玉女煎,加上犀角也能夠治療。

雖然痿廢的根本原因在於胃,但發病表現在筋骨上。所以可以使用虎骨、龜板、鹿筋、豬脊髓、牛骨髓、狗脊、骨碎補、牛膝、薏仁、枸杞子、菟絲子、續斷等藥材,來引導藥效到達患處。

痿證和腳氣不同,絕對不能誤用風藥來治療。

2. 遺精

世謂上吐血,下遺精,其病不治,謂其上逆下竭,立見消耗也。然病此者,但未沉久,猶可圖治。蓋遺精失血,雖是兩病,其實一而已矣。精者,腎中陽氣所化,乃天一所生之癸水也。女子十四,則癸水至於胞中,而衝任兩脈即通,將心火所化之血,轉輸入胞,與癸水交合,水從血化,是為月信。男子十六,則癸水亦至於胞中,而衝任兩脈,亦輸血入胞,與癸水合,血從水化,是謂之精。胞者,精之舍,即血之室也。吐衄者,是胞中血分之病,遺精者,是胞中水分之病。血與水,上下內外,皆相濟而行,吾已言之屢矣。故病血者,未嘗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嘗不病血也。

是以吐血,多兼痰飲,血亦變水腫,淋秘亦有下鮮血者,以血與水原相倚伏耳。精者,水之所化,遺精者,水病也。而又吐衄,是血亦病也。先吐血而後遺精,是血病,累及於水。先遺精而後吐血,是水病累及於血。治法無論先後,總以治肝為主。胞宮乃肝之所司,精與血,皆藏於此。

治血者必治胞,治精者亦必治胞。胞為肝所司,故皆以治肝為主。肝寄相火,氣主疏泄。火熾氣盛,則上吐血而下遺精。地骨皮散,加柴胡、胡黃連、知母、黃柏、牡蠣、龍骨、茯苓、蒲黃、血餘治之。丹梔逍遙散,加阿膠、龍骨、牡蠣、蒲黃以平之。吐血甚而遺精輕者,以治吐血為主,生地黃散,加金櫻子、牡蠣治之。遺精甚而吐血輕者,以遺精為主,地黃湯,加血餘、龍骨、牡蠣治之。

仲景治遺精,有用天雄、附子法,腎氣不納,心火不下交於腎;有用肉桂法,皆陽虛之證也。若失血家,則多是火遺,即心腎不交,亦是水不濟火。其為夢遺,十之八九。蓋肝經火旺,則魂不內守,恍惚有見。亦有無夢而遺,仍屬相火之甚者。火甚則神不清,是以昏沉迷悶,不覺精之走失。

比較有夢而遺者,其火更甚,毋得誤認為陽虛之證也。大補陰丸,加生棗仁、牡蠣、龍骨、茯神治之。若氣不攝精者,其人必見虛寒之狀,不徒以有夢無夢為別也。

白話文:

世俗說上吐血、下遺精,這種病是無法治好的,認為這是上逆下竭的現象,很快就會導致身體衰弱。然而,患上這種病的人,只要病情沒有拖延太久,還是可以治療的。遺精和失血雖然是兩種病,但其實它們本質上是一回事。精,是腎中陽氣所化生的,是天地生成的癸水。女子到了十四歲,癸水就會到達子宮,衝脈和任脈也會暢通,將心火所化的血輸送到子宮,與癸水交合,水從血化,這就是月經。男子到了十六歲,癸水也會到達子宮,衝脈和任脈也會將血輸送到子宮,與癸水交合,血從水化,這就是精。子宮是精的住所,也是血的居室。吐血、衄血,是子宮中血分方面的疾病;遺精,是子宮中水分方面的疾病。血和水,在身體上下內外,都是互相協調運行的,我已經多次說過了。所以,得了血方面的病,常常也會有水方面的病;得了水方面的病,也常常會有血方面的病。

因此,吐血的人,常常會兼有痰飲,血也可能變成水腫,小便淋漓不暢的人,也可能排出新鮮的血,這是因為血和水原本就是互相依靠的。精是水所化生的,遺精就是水病。如果又吐血,那就是血也病了。先吐血然後遺精,是血病累及到水;先遺精然後吐血,是水病累及到血。治療的方法,無論先後,都應該以治療肝為主。子宮是肝所主管的,精和血都藏在這裡。

治療血病必須治療子宮,治療精病也必須治療子宮。子宮是肝所主管的,所以都要以治療肝為主。肝臟寄託相火,氣主疏泄。如果火太旺、氣太盛,就會上吐血而下遺精。可以使用地骨皮散,加上柴胡、胡黃連、知母、黃柏、牡蠣、龍骨、茯苓、蒲黃、血餘炭來治療。或者用丹梔逍遙散,加上阿膠、龍骨、牡蠣、蒲黃來平息。如果吐血嚴重而遺精輕微,就以治療吐血為主,可以使用生地黃散,加上金櫻子、牡蠣來治療。如果遺精嚴重而吐血輕微,就以治療遺精為主,可以使用地黃湯,加上血餘炭、龍骨、牡蠣來治療。

張仲景治療遺精,有使用天雄、附子的方法,是因為腎氣不能收納,心火不能下降交於腎;也有使用肉桂的方法,這些都是陽虛的症狀。如果是有失血病史的人,多半是火熱所導致的遺精,也就是心腎不交,是水不能滋養火。這種情況的夢遺,十之八九是這樣,因為肝經火旺,魂魄不能安守,就會產生恍惚的幻覺。也有無夢而遺的,仍然屬於相火過於旺盛。火太旺,神志就不會清醒,所以會昏沉迷悶,不知不覺精液就流失了。

比起有夢遺精的人,這種情況的火氣更加旺盛,千萬不要誤認為是陽虛的症狀,可以使用大補陰丸,加上生棗仁、牡蠣、龍骨、茯神來治療。如果屬於氣不攝精,這個人一定會有虛寒的症狀,不能單單以有無做夢來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