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卷六 (1)
卷六 (1)
1. 卷六
2. 癆瘵
癆瘵之證,咯血痰嗽,遺精泄瀉,潮熱盜汗,瘦削疲倦,夢與鬼交,或夢亡先,喜見人過,常懷忿怨,平旦病減,午後病增,發熱心煩,口燥鼻乾,臉紅唇赤,骨蒸肺痿,咽痛失音,若瀉不止,則不治矣。其原得於酒色損傷,以及失血之後,瘀血鬱熱,化生癆蟲,蝕人臟腑之精血,變生諸般怪證。病人死後,蟲氣傳染家人,名曰傳屍,又名屍疰,謂其自上注下,見證與前死之人相似故也。辨蟲之法,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或用乳香薰手背,以帛覆手心,良久手上出毛長寸許,白黃者可治,紅者稍難,青黑者死。若熏手無毛,非癆蟲證也。
又或用真安息香,燒煙吸之,不嗽者非傳屍,煙入即嗽,真傳屍也。癆蟲之形,或似蜣螂,或似紅絲馬尾,或似蝦蟆蝟鼠,或似鞠面,或有足無頭,或有頭無足,或化精血歸於元氣之內。若傳至三人者,其蟲靈怪不可治。凡用藥治蟲,勿令病者知之,恐蟲覺悟,難取效也。
夫癆蟲何由而生哉?木必先腐,而後蟲生之。人身亦必先有瘀血,虛熱鬱蒸,乃生癆蟲。蟲者,風木之氣所化,人身肝主風,木又主藏血,肝臟之血,若有瘀積,是猶木之先腐也。於是肝臟之風氣,郁遏蒸煽,將瘀血化生為蟲。既化為蟲,即從蟲治之。宜天靈蓋散治之。然天靈蓋不易得,且不宜用,可用虎頭骨代,或金蟾丸亦可。余每用乾漆、明雄、川椒、楝根皮、白頸蚯蚓、升麻、鬱金,共為末,白湯五更時服,其蟲不吐即下,義固取於殺蟲,而尤在乾漆鬱金,兼治瘀血,以癆蟲是瘀血所化。殺蟲是治其標,去瘀是治其本也。諸書但言殺蟲,而不知蟲之所自生,宜乎未得其治也。
吾為指出,癆蟲是瘀血所化,治瘀血是治其本也。辨證錄用移屍滅怪湯,治癆蟲傳屍,方以去瘀為主,故效。
癆蟲之生,由瘀血所化,而癆蟲既生,蝕人精血,人之正氣,日以消耗,不治其虛,但殺其蟲,病終不能愈也。月華丸主之,義取補虛,而去瘀殺蟲兼施,其治乃萬全之策。鰻魚肉常食亦佳,或鰻魚骨、鱉甲、知母、山茱萸、柴胡、當歸、青黛、桃梟為丸,人參湯下,亦攻補兼行之術。
又凡濕熱積痰,皆能生蟲,與小兒疳蟲無異。用金蟾丸即愈,不比血化之蟲,靈怪難治也。
既殺蟲後,但當滋補其虛。陰虛者十居八九,瓊玉膏主之,加黃柏、知母、紫河車更佳。陽虛者,十之二三,六君子湯主之。
白話文:
癆瘵這種病症,會有咯血、咳嗽、遺精、腹瀉、午後發熱、夜間盜汗、身體消瘦、疲倦無力、夢中與鬼交合、或夢見過世的親人、喜歡看到別人犯錯、常常心懷怨恨。通常早上病情會減輕,下午則會加重。發熱時會心煩意亂、口乾鼻燥、臉色發紅、嘴唇赤紅。還會出現骨蒸、肺部衰弱、咽喉疼痛、聲音沙啞。如果腹瀉不止,那就是不治之症了。
這種病的原因,通常是因縱慾過度、飲酒無度,或是失血過多,導致體內瘀血積聚、鬱熱,進而產生癆蟲,這些蟲會啃食人體內臟的精血,導致產生各種奇怪的症狀。病人死後,蟲氣還會傳染給家人,這就叫做「傳屍」,又叫做「屍疰」,意思是這種病會從上往下傳染,而且發病的症狀和之前死的人很相似。
要判斷是否有蟲,可以觀察腹部是否有硬塊,或是後腦勺兩邊是否有小結核。也可以用乳香薰烤手背,再用布覆蓋手心,過一會兒手上如果長出約一寸長的毛,白色或黃色代表還可以治療,紅色則比較難治,青黑色則表示已經沒救了。如果薰手沒有長毛,就不是癆蟲引起的。
另外,也可以用真正的安息香燒煙吸入,如果不咳嗽就不是傳屍,如果煙一吸入就咳嗽,那就是真正的傳屍。癆蟲的形狀,有的像蜣螂,有的像紅色絲線般的馬尾,有的像蛤蟆或刺蝟、老鼠,有的像皺巴巴的臉,有的有腳沒頭,有的有頭沒腳,還有的會化為精血歸於元氣之中。如果傳染到三個人,這種蟲就會變得非常詭異難治。凡是用藥治療蟲,都不要讓病人知道,以免蟲子有所察覺,治療就會變得困難。
癆蟲是怎麼產生的呢?就像木頭必須先腐爛才會生蟲一樣,人體也必須先有瘀血、虛熱鬱蒸,才會產生癆蟲。蟲是風木之氣所化生,而人體的肝臟主管風,木又主管藏血,肝臟的血液如果有瘀積,就好像木頭先腐爛了一樣。這時肝臟的風氣就會鬱悶、蒸騰,把瘀血化成蟲。既然已經化成蟲,就要從蟲的角度來治療,可以考慮使用天靈蓋散,但天靈蓋不容易取得,而且不適合使用,可以用虎頭骨代替,或是使用金蟾丸。我個人常常使用乾漆、明雄黃、川椒、楝根皮、白頸蚯蚓、升麻、鬱金,一起磨成粉,在早上五更時用白開水服用,蟲子不是吐出來就是拉出來。這種做法主要是以殺蟲為目的,但更重要的是乾漆和鬱金,它們也能同時治療瘀血,因為癆蟲是瘀血所化,殺蟲是治標,去瘀才是治本。很多醫書只說殺蟲,卻不知道蟲是怎麼來的,難怪效果不好。
我特別指出,癆蟲是瘀血所化,治療瘀血才是治本。辨證錄用「移屍滅怪湯」,就是以去瘀為主,所以有效。
癆蟲的產生,是由於瘀血所化,但癆蟲產生後,會啃食人體的精血,導致人的正氣一天天消耗。如果只殺蟲而不補虛,病最終還是好不了的。可以用月華丸,主要功能是補虛,同時兼顧去瘀和殺蟲,這樣治療才最完善。平時多吃鰻魚肉也不錯,或是將鰻魚骨、鱉甲、知母、山茱萸、柴胡、當歸、青黛、桃梟做成藥丸,用人參湯送服,也是攻補兼施的方法。
另外,濕熱積痰也會生蟲,和小孩的疳蟲很像,用金蟾丸就可以治好,不像血化成的蟲那麼詭異難治。
殺蟲之後,重點就是要滋補身體的虛弱,陰虛的狀況十之八九,可以用瓊玉膏,加上黃柏、知母、紫河車效果更好。陽虛的狀況十之二三,可以用六君子湯。
3. 咳嗽
《雜病咳嗽》另有方書可查,未及備論。茲所論者,虛癆失血之咳嗽也。
失血家,十有九咳。所以然者,肺為華蓋,肺中常有津液,則肺葉腴潤,覆垂向下,將氣斂抑,使其氣下行。氣下則津液隨之而降,是以水津四布,水道通調,肝氣不逆,腎氣不浮,自無咳嗽之病矣。血者,火化之陰汁;津者,氣化之水液。二者本相濟相養,水不濟火則血傷,血不養氣則水竭。水竭則津不潤肺,血傷則火來剋金。金被火克,不能行其制節,於是在下之氣始得逆上。氣既逆上,則水津不能隨氣下布,凝結為痰;在下之水邪,又得隨氣而升,泛為水飲,皆致咳嗽。吾於咳血門已詳論之,茲復條列如下,以便查覈。
一、肺臟津虛,火氣乘之,致成燥咳,氣嗆痰澀,或帶血絲,久成肺痿,清燥救肺湯治之。
一、痰火凝結,咳逆發渴,喉中痰滯者,由於津液不散,阻塞氣道,治宜清利其痰,滋養其津,紫菀散主之。
一、水飲沖肺,咳逆倚息,不得臥者,由於失血之人,肝經風火太盛,激動其水,上衝肺。臥則肺葉張,水飲愈沖,是以不得臥息,葶藶大棗瀉肺湯治之。吾每用二陳湯治飲,加蘇子、柴胡、白芥子、黃芩、石膏、杏仁、荊芥、薄荷、枇杷葉,風火兼治,尤效。此與雜病咳嗽因寒動水者有異。因寒動水,以致水飲沖肺者,宜小青龍及真武湯。血證咳嗽,多是內動風火,激水而上,青龍、真武等又其所忌,醫者辨之。
夫虛癆咳嗽,原於火剋金、水乘肺,而切究其故,則病皆在於胃。胃為水穀之海,化生津血。血不足則火旺,津不生則肺燥,水氣不化則飲邪上干。治胃火,宜白虎湯加生地、百合、五味子,或玉女煎;治胃痰,宜滾痰丸、指迷茯苓丸,輕者用豁痰丸;治胃中水飲,宜二陳湯加蘇子、白芥子、防己、枳殼、杏仁、生薑。若水飲挾火者,加柴胡、黃芩、當歸、白芍。
《內經》云:「五臟六腑,皆有咳嗽,而無不聚於胃、關於肺。」上條分肺胃,治已詳。茲有一方,可以統治肺胃者,則莫如小柴胡湯。肺火盛,加麥冬;心火盛,加黃連、當歸;肝火盛,加當歸、胡黃連;黃昏咳嗽,為火浮於肺,加五倍子、五味子以斂之;五更咳嗽,為食積之火,至寅時流入肺經,加萊菔子;痰凝氣滯者,加栝蔞霜、旋覆花、杏仁、桔梗、射干、川貝母;水飲上衝者,加葶藶子、桑白皮、細辛、五味子;有寒,加乾薑、雲茯苓。若兼外感,發熱惡寒,鼻塞頭痛而咳嗽者,宜小柴胡湯加荊芥、紫蘇、杏仁、薄荷。蓋小柴胡能通水津,散鬱火,升清降濁,左宜右有,加減合法,則曲盡其妙。
又有痰血作咳,其證咳逆倚息而不能臥,與水飲沖肺之證相似。蓋人身氣道不可有塞滯,內有瘀血,則阻礙氣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為咳。氣壅即水壅,氣即是水故也;水壅即為痰飲,痰飲為瘀血所阻,則益衝犯肺經。坐立則肺覆,瘀血亦下墜,其氣道尚無大礙,故咳亦不甚。
白話文:
咳嗽,這種疾病的成因複雜,其他醫書也有相關記載,這裡就不多加討論。現在要說的是,因為虛勞導致失血而引起的咳嗽。失血的人,十個有九個會咳嗽,原因在於肺像個傘蓋一樣,肺裡面通常有津液,肺葉才會潤澤,可以向下覆蓋,把氣往下壓,讓氣往下走。氣往下走,津液也會跟著下降,這樣水液才能均勻分布,水道才會暢通,肝氣不會逆行,腎氣也不會上浮,自然不會有咳嗽的毛病。
血是火轉化成的陰液,津液是氣轉化成的水液,兩者本來是互相幫助、互相滋養的。如果水不能滋潤火,血就會受傷;如果血不能滋養氣,水就會枯竭。水枯竭,津液就無法滋潤,肺血受傷,火就會來剋肺(五行中金屬肺),肺金被火剋制,就無法正常調節。這樣一來,下面的氣就開始逆向上行。氣既然逆上,水液就不能隨著氣往下分布,反而凝結成痰。下面的水邪,也會隨著氣往上浮,變成水飲,這些都會導致咳嗽。關於咳血,我已經在咳血篇詳細討論過了。
現在我把這些條列出來,方便大家參考:
一、肺臟津液不足,火氣趁虛而入,就會形成乾咳,氣嗆、痰黏稠,有時還會帶血絲,久了會變成肺痿。可以用清燥救肺湯來治療。
二、痰火凝結,導致咳嗽、口渴、喉嚨有痰,這是因為津液不能順利散布,阻塞了氣道。治療上應該清理痰液,滋養津液,可以用紫菀散來治療。
三、水飲衝擊肺部,導致咳嗽、呼吸困難,無法平躺,這是因為失血的人,肝經的風火太旺盛,激動體內的水,往上衝擊肺部。躺下時,肺葉張開,水飲衝擊更嚴重,所以無法平躺。可以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來治療。我通常用二陳湯來治療水飲,再加蘇子、柴胡、白芥子、黃芩、石膏、杏仁、荊芥、薄荷、枇杷葉,這樣風火都可以一起治療,效果更好。這和一般因寒冷導致水飲衝肺的咳嗽不同。
因為寒冷導致水飲衝肺的咳嗽,應該用小青龍湯和真武湯。而失血引起的咳嗽,大多是因為體內風火旺盛,激動水液往上衝,所以青龍、真武這些藥方反而不適合。醫生要仔細分辨。
虛勞引起的咳嗽,根源在於火剋肺金、水侵肺,但究其根本,病其實出在胃。胃是水穀的海洋,負責生成津液和血。血不足就會火旺,津液無法產生就會肺燥,水液無法化解,水飲邪氣就會往上干擾。治療胃火,可以用白虎湯,加上生地、百合、五味子,或者用玉女煎。治療胃痰,可以用滾痰丸、指迷茯苓丸,輕微的可以用豁痰丸。治療胃中水飲,可以用二陳湯,加上蘇子、白芥子、防己、枳殼、杏仁、生薑。如果水飲還夾雜火氣,就要加柴胡、黃芩、當歸、白芍。
《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都有可能引起咳嗽,但最終都會影響到胃和肺。上面我已經把肺和胃的治療方法詳細說明了。現在有一個藥方,可以統治肺和胃,那就是小柴胡湯。如果肺火旺盛,可以加麥冬;心火旺盛,可以加黃連、當歸;肝火旺盛,可以加當歸、胡黃連。如果黃昏時咳嗽,是因為火氣浮在肺部,可以加五倍子、五味子來收斂。如果是五更時咳嗽,是因為食物積滯化火,在寅時進入肺經,可以加萊菔子。痰液凝結、氣滯,可以加瓜蔞霜、旋覆花、杏仁、桔梗、射干、川貝母。水飲上衝,可以加葶藶子、桑白皮、細辛、五味子。有寒氣,可以加乾薑、雲茯苓。如果同時有外感,發熱怕冷、鼻塞頭痛、咳嗽,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荊芥、紫蘇、杏仁、薄荷。小柴胡湯能夠疏通水液、散發鬱火、升清降濁,左右逢源,只要加減得當,就能發揮它的最大功效。
還有一種情況,是痰血引起的咳嗽,症狀是咳嗽、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和水飲衝肺很像。人體的氣道,不可以有阻塞,如果有瘀血,就會阻礙氣的升降,導致壅塞而引起咳嗽。氣壅塞,水也會跟著壅塞,因為氣就是水。水壅塞就會變成痰飲。痰飲被瘀血阻礙,就會更加衝犯肺經。坐著或站著時,肺覆蓋,瘀血也會下墜,氣道還沒有太大問題,咳嗽也比較輕微。
躺下時,瘀血翻轉,更加阻塞氣道,肺葉又張開,更難收斂,所以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如果仍然按照水飲衝肺的方式,用葶藶大棗湯,雖然可以治療水飲,但卻沒能解決瘀血的問題。要知道,痰水的壅塞,是因為瘀血引起的。只要去除瘀血,痰水自然就會消退。可以用代抵當丸,加上雲茯苓、法半夏。如果情況比較輕微,可以用血府逐瘀湯,加上葶藶、蘇子。還有一種咳嗽,是側躺一邊會比較舒服,翻身時咳嗽會加重。以前的醫書都說,側躺一邊是失血咳嗽無法治癒的表現,但其實這是因為瘀血引起的。瘀血偏在一邊,導致一邊氣道通暢,一邊氣道阻塞。氣道通暢的那邊可以側躺,氣道阻塞的那邊,側躺反而會更加閉塞,所以翻身咳嗽會加重。這種情況應該用血府逐瘀湯,加上杏仁、五味子。如果側躺左邊比較舒服,是因為左邊有瘀血,所以不能往右躺,右躺瘀血會翻動,更加壅塞,可以加青皮、鱉甲、莪朮,來去除左邊的瘀血。如果側躺右邊比較舒服,是因為右邊有瘀血,所以不能往左躺,可以加鬱金、桑皮、薑黃,來去除右邊的瘀血。這種瘀血引起的咳嗽,很少有醫書提及,朱丹溪稍微提到了,也沒有詳細說明。我在臨床上有所體悟,所以不惜大聲疾呼,就是希望能救治更多的人,怎麼敢藏私呢?
還有一種咳嗽,是氣衝上逆引起的,因為衝脈起於血海,往上運行到陽明經。血海受傷,衝脈氣逆,向上與陽明經會合,就會形成火逆燥咳。可以用麥門冬湯來治療,玉女煎也可以。這兩個藥方都是從陽明經著手,抑制衝氣上逆。
還有一種情況,是衝氣挾帶肝經的相火,向上侵犯肺金,症狀是頭暈眼花、口苦、嗆咳數十聲不止、咳嗽時牽引小腹疼痛、發熱臉紅。可以用四物湯,加上左金丸,再加人尿、豬膽汁、牡蠣、五味子來治療。因為血室是肝臟所管轄,衝脈起於血室,所以肝經的火會藉著衝氣向上。小柴胡湯,加上五味子、青皮、龍骨、牡蠣、丹皮、地骨皮也可以治療。病情嚴重的可以加胡黃連。
衝脈本來屬於肝經,但它的表現是在陽明經,而它的根源則在於腎。因為衝脈起於胞中,而腎氣就寄存在胞中。腎中的氣,向上到肺成為呼吸,也是借由衝脈的路徑,向上進入肺。所以臍旁的衝脈穴位,稱為氣衝。《黃帝內經》也明確指出,衝脈是氣的通道。衝脈和腎經的關係密切。所以衝脈常常會挾帶腎中的虛火,向上逆行而引起咳嗽、喘促、咽喉乾燥、兩頰發紅。可以用豬苓湯,加上五味子、知母、牛膝、黃柏、熟地、龜板,或者用麥味地黃湯來安撫。也可以用三才湯,加上鐵落來鎮靜。或者用大補陰丸,加上磁朱丸、五味子,來吸納衝氣,讓它回歸腎臟,這樣就不會咳嗽了。還有一種情況,是胞中的水液內動,衝氣挾帶著水液上逆而引起咳嗽,症狀是上熱下寒、龍雷火升、面色發紅浮腫、頭暈咽痛、發熱心悸、大便反而滑瀉、腰痛、小便失禁。可以用桂苓甘草五味湯來治療,腎氣丸也可以。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吐血咳血篇。
咳嗽這種疾病,它的表現是在肺,它的根本在於腎。失血引起的咳嗽,大多是腎虛造成的。腎是氣的根本,腎陰虛,陽氣就沒有依附的地方,氣無法歸根,所以會出現浮喘、咳嗽、氣逆。可以用三才湯,加上五味子、沉香。陳修園用二加龍骨牡蠣湯,加上阿膠、麥冬、五味子,附子要少量使用,只作引導作用。我通常用知柏地黃湯,少量加上五味子、肉桂,來作為引導藥。常服都氣丸也不錯。還有一種情況,是腎陽虛,不能化水,導致腰痛、小便短少、氣喘咳嗽,可以用腎氣丸,加上五味子來治療。還有腎水上泛,脾土不能制水,而引起水飲咳嗽的,屬於五飲雜病,不是失血的人應該有的症狀,其他醫書有詳細記載,這裡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