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讀醫隨筆》~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小兒乳食停滯

小兒乳滯,或夾食,或夾風寒。乳為血質,非尋常藥力所能攻。古人用硇砂、巴豆,其意深矣。今人不敢用,吾每重用桃仁、山楂於劑中,取效甚捷;甚者加檳榔、牽牛,無不應手。乃有不但不敢用檳榔、牽牛,並譏山楂、桃仁之峻,非小兒弱質所能勝者。然則吾以山楂、桃仁殺人之小兒,不亦多矣乎?有面滯者,加杏仁。

且吾家小兒,一遇夾食,即用京都萬應散,此乃錢氏方,內有牽牛、巴豆、輕粉、硃砂,每用輒效,未見有損。嗚呼!小兒元氣幾何,若不認證真切,峻藥急治,而畏怯嘗試,遷延日久,元氣漓矣,即神丹其能救耶?人謂小兒臟腑弱,不堪峻藥之攻刷,吾亦謂小兒臟腑弱,不堪久病之蹂躪也。只在認證真而已,認證不真,無論峻藥平藥,皆能殺人。

白話文:

小孩子乳食停滯,可能是因為奶積在肚子裡,或是吃進了不乾淨的東西,或是受了風寒。母乳是由血液生成的,不是一般的藥物能輕易攻破的。古人使用砒霜和巴豆,其用意很深奧。現代人不敢用這些藥物,我常用桃仁和山楂放在藥方裡,效果很快;如果病情嚴重,再加檳榔和牽牛子,沒有不奏效的。然而,現在有些人不僅不敢用檳榔和牽牛子,甚至批評山楂、桃仁太猛烈,認為小孩子的虛弱體質承受不了。那麼,難道我用山楂、桃仁治死的小孩還少嗎?如果孩子是臉部浮腫,就再加杏仁。

而且我家孩子,只要一遇到食物積滯,我就用京都萬應散,這是錢氏的方子,裡面含有牽牛子、巴豆、輕粉、硃砂,每次使用都很有效,從未見過有損害。唉!小孩子元氣本來就少,如果不仔細辨證,就害怕使用峻猛的藥物急救,而畏縮不前,拖延時間久了,元氣就會耗盡,即使是神仙丹藥也救不活了!有人說小孩子臟腑虛弱,受不了猛烈藥物的攻伐,我也認為小孩子臟腑虛弱,但更受不了久病的摧殘。關鍵在於辨證準確,如果辨證不準確,無論是峻猛的藥物還是溫和的藥物,都會要人命。

2. 金銀薄荷湯下、金銀花薄荷湯下、金銀箔

錢仲陽《小兒直訣》方中,涼驚丸、五色丸後,有金銀薄荷湯下之文。他書引此,每於金銀下加「花」字。《絳雪園古方選注》真珍圓下,有金銀花薄荷湯下。此方出許叔微《本事方》,原書並無「花」字,是「花」字之為妄增無疑矣。凡此等方,皆治小兒驚癇,與大人痰厥諸病,金銀之氣,能鎮肝逆,薄荷之氣,辛散通絡,義本昭然,於「花」何與耶?又《顱囟經》治驚牛黃丸方下有云:加金銀箔五片。考「箔」「薄」古通用,故敗脈之象,有如懸薄,即謂寬散如簾箔之懸也。

況金銀箔更因其形體之薄而立名,其通用更不僅音之相近矣。竊恐錢、許方中,不但「花」字衍文,即「荷」字亦恐後人附會妄增耳!第相沿已久,不敢定斥為誤,姑論而存之。

後閱一年,得讀《全幼心鑑》,書中極論金銀入藥之誤,謂薄荷家園葉小者,名金銀薄荷,「銀」字誤也。此說雖異,而用意正與予同,是讀書細心者也。存以參考。

白話文:

錢仲陽的《小兒直訣》裡,涼驚丸、五色丸的服用方法裡,記載著要服用「金銀薄荷湯」。其他書籍引用此方時,多半在「金銀」後面加了個「花」字。 《絳雪園古方選注》裡真珍圓的服用方法中,也有「金銀花薄荷湯」。這個方子出自許叔微的《本事方》,原方並沒有「花」字,所以加「花」字明顯是錯誤的增補。這些方子都是用來治療小兒驚癇,以及大人痰厥等疾病,「金銀」的藥性可以鎮住肝陽上逆,「薄荷」辛香通暢經絡,藥理作用一目瞭然,加「花」字完全沒有道理。另外,《顱囟經》治療驚癇的牛黃丸方子後面,記載著要加「金銀箔」五片。「箔」和「薄」古時通用,所以形容脈象虛弱無力的樣子,叫做「懸薄」,也就是像簾箔般鬆散下垂的意思。

況且「金銀箔」本身就是因為其薄而得名,它與「薄荷」的通用,不僅僅是讀音相近而已。我私下揣測,錢、許二位醫家原方中,「花」字是後人添加的錯誤,甚至「荷」字也可能是後人附會錯誤添加的。只是因為沿用已久,不敢斷然否定為錯誤,姑且記錄下來討論。

一年後,我讀到《全幼心鑑》,書中大力批判金銀入藥的錯誤,認為薄荷中葉子小的品種,被稱為金銀薄荷,「銀」字是錯誤的。這個說法雖然不同,但用意和我一樣,可見作者讀書非常細心。我把這個說法記錄下來,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