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四 (2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1)

1. 熱病

琇按:《寓意草》中,多有發前人所未發處。至於支離牽強處,亦復不少。如此案,謂感冒後以甘寒清熱,最得肯綮。然以補脾補胃立論,便爾模糊。雄按:脾胃分別論治,誠開萬古之群蒙也。葉天士深得力於此,而為靈胎、潤安所折服者。但當云,氣虛者補氣,血虛者補血。

凡瘧痢後,飲食不運多氣虛,宜氣分藥,如參、耆、苓之類;凡感症後,津液不充多血虛,宜地、冬、梨、竹之屬。以感症多餘熱未清也。何等明快,然猶未免於偏。又魏氏痢後瘧後之論,亦頗精確。常見痢以下多而亡陰,瘧以汗多而耗液,飲食難運,多由相火盛,真氣衰,非大劑二冬二地投之,多見纏綿不已也。至其論面足浮腫,臥寐不寧,尤屬隔靴搔癢。

陸養愚治凌比部藻泉,暑月榮歸,煩勞過度,夜間頭痛如破,內熱如火,不寐汗多,小水短赤,舌上黃苔,右脅脹痛。有謂頭痛身熱宜散者,有謂煩勞之後宜補者。診之,見其身熱喘急,語言間氣乏不足以息,脈浮數,按之不甚有力,曰:此熱傷元氣也。乃以河間桂苓甘露飲加人參一錢,服之片時,汗止熱減,喘定能言。

再與一劑,昏倦思睡。次早脈浮桉已平,沉按弦而有力。此浮熱已除,內熱未盡,故脅腹尚微痛也,與當歸龍蒼丸一錢五分,空腹服之。至下午進粥,逾時便通而色黑,痛即減。後以參麥散調理而安。

陸肖愚治史洞庭室,四月間,患頭痛發熱,脈洪數見於氣口,用清解藥二劑,大約柴、葛、梔、芩之類。一醫謂頭痛身熱,乃太陽症,而遽用柴、葛,不引邪入陽明少陽乎。汗未得而遽用梔、芩寒涼之品,表邪何由而解,不將傳裡乎。(以正傷寒論,未嘗不是。)用大青龍湯二劑,病家止服一劑,夜間遍身如煆,口渴咽乾,已有譫語矣。

明日又以為非傷寒,乃痛風也,(觀前說,其人亦頗閱書,而臨症則鹵莽不堪,殆福薄而氣浮歟,抑識淺而意易移歟。)用羌活、獨活、首烏、牛膝等,二劑,乃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再求診,乃令數婦人縶之,謂洞庭曰:此陽症也,擾之益劇,當以言寬諭之。

果如言而止。因先用糖水法灌之,勢便緩。隨以白虎加元明粉、芩、連、蔞仁、犀角,數劑而罵詈止。時或妄言,知大便久不去也,以潤字丸三錢投之,夜出燥矢約二十枚。然譫語猶未全止,仍進前湯,又以丸藥二錢投之,出燥矢數枚,溏便少許。又三日方思粥飲,以清氣養榮湯調理之。

呂東莊治吳華崖館童,夏月隨役湖上,感熱症,下痢膿血,身如燔炭。(因是熱症,否則下痢身熱,為不治矣。)曰:此陽明病也,不當作痢治,視其舌必黑而燥,夜必譫語。果如所言。診之則脈已散亂,忽有忽無,狀類鰕遊,不可治也。吳強之,不得已,用熟地一兩,生地、麥冬、當歸、白芍、甘草、枸杞佐之。

白話文:

熱病

《寓意草》一書雖多有創見,但也有些牽強附會之處。文中提到感冒後用甘寒之品清熱,確實切中要害。但以補脾補胃為論點,則略顯含糊。脾胃分治之法,確實是醫學上的重大突破,葉天士深得此法精髓,並因此受到靈胎、潤安二法推崇。但總的來說,氣虛者當補氣,血虛者當補血。

瘧疾痢疾之後,常因飲食不化而導致氣虛,應當使用益氣藥物,如人參、黃耆、茯苓等;而感冒之後,常因津液不足而導致血虛,應當使用生地黃、麥冬、梨皮、竹茹等。感冒多伴有餘熱未清,此法雖明快,但仍略顯偏頗。魏氏關於痢疾和瘧疾後治療的論述也相當精確。常見痢疾患者陰液虧損,瘧疾患者因汗多而耗損津液,導致飲食不化,多因相火旺盛、真氣衰弱所致,此時需用大劑量的生地黃、麥冬治療,否則病情容易纏綿不癒。至於文中關於面足浮腫、臥不安寧的論述,則略顯隔靴搔癢。

陸養愚曾治療凌比部藻泉,此人盛夏歸來後因勞累過度,夜間頭痛劇烈,內熱如火,失眠多汗,小便短赤,舌苔黃厚,右脅脹痛。有人認為頭痛發熱宜散寒,有人認為勞累後宜補益。陸養愚診斷後發現其身熱喘促,說話氣喘吁吁,脈象浮數無力,認為是熱傷元氣,遂用河間桂苓甘露飲加人參,服藥後不久,汗止熱退,呼吸平順,說話有力。

再服一劑後,患者昏倦欲睡。次日清晨,脈象浮熱已除,但仍沉取弦而有力,說明內熱未盡,故脅腹仍微痛,於是給予當歸龍蒼丸。服藥後下午進食稀粥,不久大便通暢,顏色發黑,疼痛減輕。之後用參麥散調理,痊癒。

陸肖愚曾治療史洞庭,四月間患頭痛發熱,脈象洪數有力,遂用清熱解毒藥兩劑,藥物大概為柴胡、葛根、梔子、黃芩之類。一位醫生認為頭痛發熱是太陽經病症,過早使用柴胡、葛根會導致邪氣入陽明、少陽經。而汗未解便用寒涼藥物,表邪不解,會加重病情(此說法符合傷寒論)。於是改用大青龍湯兩劑,患者只服一劑,當晚渾身發熱,口渴咽乾,出現神志不清。

次日又認為此病非傷寒,而是痛風(從之前的描述可見此人博覽群書,但臨症卻粗心大意,是福薄氣浮還是識淺易變呢?)。於是使用羌活、獨活、何首烏、牛膝等藥物兩劑,患者病情加重,竟然登高唱歌,脫衣狂奔,辱罵親友。再次求診,陸肖愚命人將其捆綁,並說道:「這是陽證,過度刺激只會加重病情,應當耐心安撫。」

果然,患者安靜下來。陸肖愚先用糖水灌服,病情緩解。隨後使用白虎湯加元明粉、黃芩、黃連、柏子仁、犀角等藥物幾劑,患者辱罵行為停止。偶爾胡言亂語,可能是因為大便秘結,於是使用潤腸丸,排出大量燥屎。但神志不清仍未完全恢復,繼續服用之前的湯劑和丸藥,排出一些燥屎和稀便。三天後方能進食稀粥,之後用清氣養榮湯調理,痊癒。

呂東莊曾治療吳華崖家的童僕,夏日隨主人到湖邊服役,得了熱病,下痢膿血,身體發熱如焚(因為是熱證,否則下痢伴發熱就是不治之症)。呂東莊認為這是陽明經病症,不應當按照痢疾治療,並說其舌苔必黑而燥,夜間必神志不清,果然如此。診脈發現脈象散亂,時有時無,如游蝦一般,難以治療。吳華崖懇求治療,呂東莊不得已使用熟地黃、生地黃、麥冬、當歸、白芍、甘草、枸杞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