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六 (12)
卷三十六 (12)
1. 杖傷
一人杖瘡愈後,失於調理,頭目不清,此腎虛氣逆也。服祛風化痰藥,反眩暈。服牛黃清心丸,又肚腹瘀痛,杖痕腫癢,發熱作渴,飲食不思,痰氣上升,以為杖瘡餘毒復作。診之,左尺脈洪大,按之如無,此腎經不足,不能歸源,遂用人參、黃耆、茯苓、陳皮、當歸、川芎、熟地、山藥、山萸、五味、麥冬、炙草,服之尋愈。後因勞,熱渴頭痛,倦怠少食,用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而痊。
一人受杖愈後,腿作痛,意膿血過多,瘡雖愈,肝經血尚未充,而濕熱乘肝也。遂以八珍加牛膝、木瓜、蒼朮、黃柏、防己、炙草,以祛濕熱、養陰血。痛漸止,乃去防己、黃柏,服之遂瘳。
一人杖後,瘀血失砭,脹痛煩渴,縱飲涼童便,脹頓止。以蘿蔔細搗塗之,血漸散。已而患處作癢,仍塗之,癢止後口乾作渴,小腹引陰莖作痛,小便如淋,時出白津,此肝經鬱火也。遂以小柴胡湯加大黃、黃連、山梔飲之,諸症悉退,再用養血藥而安。夫小腹引陰莖作痛等症,往往誤認為寒症,投以熱藥,則諸竅出血,或二便不通,以及危殆。輕亦損其目矣。
(凡肝鬱病,誤用熱藥皆貽大患。)
一人杖後痛甚,發熱,嘔吐少食,胸膈痞滿,用行氣破血之劑益甚,口乾作渴,大便不調,患處色黯,此痛傷胃嘔也。遂以四君、當歸、炒芩、軟柴胡、藿香,二劑諸症漸愈。又用大補之劑,潰之而瘳。
一人杖後,發熱焮痛,服寒涼藥,更加口乾作渴,肚腹亦痛。自以為瘀血,欲下之。按其肚腹不痛,脈微細而遲,飲食惡寒而嘔,此涼藥傷胃也。急用六君加白芍、當歸、炮附子各一錢,服之,前症益甚,反加譫語面赤。意其藥力未至耳,前藥再加附子五分,(非明眼不能。)服之即睡,覺來,諸病頓退而安。
一人杖後,瘀血雖去,飲食形氣如故,但熱渴焮痛,膈間有痰,以小柴胡湯加花粉、貝母、桔梗、山梔,二劑少愈。又加生地、歸尾、黃芩、柴胡、山梔、花粉而愈。凡治百餘人,其受杖血氣不損者,惟此一人耳,治者審之。
一人杖後,誤服行氣之劑,胸痞氣促,食少體倦,色黯膿清,此形氣俱虛之症也。先用六君、桔梗,二劑胸膈氣和。後用補中益氣去升麻,加茯苓、半夏、五味、麥冬治之,元氣漸復而愈。若用前劑,戕伐元氣,多致不救。
一人去其患處瘀血,用四物、柴胡、紅花治之,焮痛頓止。但寒熱口乾,飲食少思,用四物、白朮、茯苓、柴胡、黃芩、花粉,四劑寒熱即退。用六君、芎、歸、藿香,而飲食進。腐肉雖潰,膿水漸稠,誤服下藥一鍾,連瀉四次,患處色黯。喜其脈不洪數,乃以十全大補,倍加肉桂、麥冬、五味,數劑肉色紅活,新肉漸生。
喜在壯年,易於調理,又月餘而愈,否則不救。凡杖瘡跌撲之症,患處如有瘀血,止宜砭去,服壯元氣之藥。蓋其氣血已損,切不可再用行氣下血之藥,復損脾胃,則運氣愈難榮達於下,而反為敗症。怯弱者,多致夭枉。
白話文:
杖傷
一人杖傷痊癒後,因未妥善調理,導致頭昏眼花,神志不清,這是腎氣虛弱、氣逆上衝所致。服用祛風化痰的藥物,反而頭暈加重。服用牛黃清心丸,又出現腹痛、瘀血疼痛,杖傷部位腫脹發癢,發熱口渴,食慾不振,痰氣上逆,像是杖傷餘毒復發。診斷發現,左尺脈洪大而按之無力,這是腎經虧虛,精氣不能回歸腎臟的表現,於是使用人參、黃耆、茯苓、陳皮、當歸、川芎、熟地、山藥、山茱萸、五味子、麥冬、炙甘草等藥物,服用後不久便痊癒。後來因為勞累,又出現發熱口渴、頭痛、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於是服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而痊癒。
一人杖傷痊癒後,腿部疼痛,認為是膿血過多所致,雖然傷口癒合,但肝經的血液尚未充盈,濕熱之邪乘虛入侵肝經。於是使用八珍湯加牛膝、木瓜、蒼朮、黃柏、防己、炙甘草,以祛除濕熱、滋養陰血。疼痛逐漸減輕後,便停用防己、黃柏,繼續服用其他藥物,最終痊癒。
一人杖傷後,瘀血未得到及時處理,導致脹痛、口渴,即使大量飲用涼水小便,疼痛也只是一時緩解。用蘿蔔搗碎後敷在患處,瘀血逐漸散開。之後患處開始發癢,繼續敷用蘿蔔,癢止後卻出現口乾舌燥、小腹牽引陰莖疼痛、小便淋漓、時有白色分泌物等症狀,這是肝經鬱火所致。於是使用小柴胡湯加大黃、黃連、山梔子,服用後諸症狀都消失了,再服用養血藥物調養身體,最終康復。小腹牽引陰莖疼痛等症狀,往往被誤認為是寒症,服用溫熱藥物,則容易導致各種出血,或者大便不通,甚至危及生命。輕者也會損傷眼睛。(凡是肝鬱病症,誤用溫熱藥物都會造成嚴重後果。)
一人杖傷後疼痛劇烈,發熱、嘔吐、食慾不振、胸悶,服用行氣破瘀的藥物後症狀加重,口乾舌燥、大便不暢、患處顏色暗沉,這是疼痛傷及脾胃所致。於是使用四君子湯加當歸、炒黃芩、生地黃、柴胡、藿香,服用兩劑後症狀逐漸減輕。又服用大補藥物,傷口癒合痊癒。
一人杖傷後,發熱腫痛,服用寒涼藥物後,反而口乾舌燥、腹痛加重。患者自認為是瘀血阻滯,想要服用瀉下藥物。但檢查其腹部並無疼痛,脈象微細遲緩,飲食不思,惡寒嘔吐,這是寒涼藥物傷及脾胃所致。於是緊急使用六君子湯加白芍、當歸、炮附子,服用後症狀加重,甚至出現神志不清、面紅等症狀。判斷是藥力尚未到達,於是再次服用之前的藥物,並增加附子用量(非經驗豐富的醫生不能這樣做),服用後患者入睡,醒來後諸病症狀都消失了。
一人杖傷後,瘀血雖已清除,但飲食和精神狀態仍未恢復,只是出現發熱口渴、腫痛,膈間有痰,於是使用小柴胡湯加花粉、貝母、桔梗、山梔子,服用兩劑後症狀有所減輕。又加入生地黃、當歸尾、黃芩、柴胡、山梔子、花粉等藥物,最終痊癒。治療百餘名杖傷患者,只有這位患者血氣未受損傷,治療者應當仔細考量。
一人杖傷後,誤服行氣的藥物,導致胸悶氣短、食慾不振、疲倦、面色暗淡、膿液稀薄,這是氣血兩虛的症狀。先使用六君子湯加桔梗,服用兩劑後胸膈之氣順暢。之後使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茯苓、半夏、五味子、麥冬治療,元氣逐漸恢復而痊癒。如果一開始就服用行氣的藥物,則會損傷元氣,多數難以治癒。
一人清除患處瘀血,使用四物湯、柴胡、紅花治療,腫痛立即減輕。但仍有寒熱、口乾、食慾不振等症狀,於是使用四物湯、白朮、茯苓、柴胡、黃芩、花粉,服用四劑後寒熱退去。使用六君子湯、川芎、當歸、藿香後,食慾轉佳。雖然腐肉已潰爛,膿液也漸稠,但誤服瀉下藥一劑,連瀉四次,患處顏色暗淡。幸而脈象不洪數,於是使用十全大補湯,加倍肉桂、麥冬、五味子,服用數劑後,患處顏色紅潤,新肉漸生。
患者正值壯年,容易調理,一個多月便痊癒,否則難以治癒。凡是杖傷、跌撲損傷,患處如有瘀血,應當及時清除,服用補益元氣的藥物。因為氣血已受損傷,切勿再服用行氣活血的藥物,以免再次損傷脾胃,則氣血運行更加困難,反而會加重病情。體質虛弱者,多會因此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