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五(外科) (12)
卷三十五(外科) (12)
1. 瘡癤
曰:口乾倦怠,此中氣陷下也;夜間發熱,陽氣陷於陰分也;午後腿軟足熱,陰虛火甚也;耳下筋牽痛,血虛不能潤筋也。先以補中益氣湯,少用柴胡、升麻,加五味、麥冬、熟地治之,諸症頓退。更服滋腎丸而痊。若以每至火令而然,用敗毒涼藥,鮮不危矣。凡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少體熱,此仲景云春夏劇,秋冬瘥,而脈弦大者,正世俗所謂注夏病也。
趙州守北方人,年逾四十,頭面生瘡瘍數枚,焮痛飲冷,積日不潰,服清熱消毒藥不應。診其脈數,按之則實,以防風通聖散,二劑頓退,又以荊防敗毒散而愈。又一男子,患在四肢,審其脈症,亦屬有餘,以黃連解毒湯治之亦愈。
繆仲淳治一婦人,生癤臂上,用連翹、白芷、白芨、花粉各二錢,甘菊一兩,紫花地丁、金銀花各五錢,甘草、生地、茜草各三錢,地榆四錢,角刺、牛蒡各一錢,服之半日,立出膿血而愈。又治一男子,生癤膝下,加牛膝三錢,立破出鮮血愈。(《廣筆記》)
丁右武親驗坐板瘡方,松香五錢,雄黃一錢,均研細。如濕癢,加蒼朮三錢。各末和勻,以綿紙包里,捻成紙燃二條,臘月豬油浸透,點火燒著,取滴下油,搽上立效。(同上。)
立齋治一男子,年逾四十,胃氣素弱,面常生瘡,盜汗發熱,用黃耆建中湯,少愈。更以補中益氣湯而平。東垣云:氣虛則腠理不密,邪氣從之,逆於肉裡,故多生瘡。若以甘溫之劑,實其根本,則腠理自固,即無他疾。
張生患漆瘡作嘔,由中氣弱,漆毒侵之。以六君子湯加砂仁、藿香、酒芍治之。彼不信,另服連翹消毒散,嘔果盛。復求治,仍以前藥,外以麻油調鐵鏽末塗之而愈。
趙千兵患兩腿生瘡,每服敗毒藥,則飲食無味,反增腫脹,此脾虛濕熱下注也。以六君子湯加蒼朮、升麻、酒芍服之,以黃蠟、麻油各一兩,輕粉三錢,為膏貼之而愈。大凡下部生瘡,雖屬濕熱,未有不因脾腎虛而得者。
一男子濕熱下注,兩腿生瘡,以人參敗毒散,加蒼朮、黃柏服之,以金黃散敷貼。又一人患此,久而不愈,以船板灰存性一兩,輕粉三錢,為散,麻油調敷。更以黃柏、知母、防己、龍膽草、茯苓、當歸、川芎、黃耆、白朮,服之亦愈。若人兩腿作痛,或遍身作痛,以當歸拈痛湯治之。
一婦人兩腿腕紫黯寸許,搔破出水。或用祛風砭血之劑,年餘漸平如掌。乃服草烏等劑,遍身搔癢,有時出血水,內熱體倦,飲食無味,月經三月一至,脈洪而數,按之則澀,此燥劑愈傷脾血也。先以補中益氣湯加白芍、川芎、五味,十餘劑,乃與加味逍遙散加熟地、鉤藤,二十餘劑,再用歸脾湯加川芎、熟地,治之而不發。
一婦人素清苦,四肢似癬疥,作癢出水,怒則起赤暈。服祛風敗毒等劑,赤暈成瘡,膿水淋漓,晡熱內熱,自汗盜汗,月經不行,口乾,咽喉腫痛,此郁傷脾血也。用歸脾湯、逍遙散,兩月而痊。
白話文:
瘡癤
口乾倦怠,是中氣下陷;夜間發熱,是陽氣陷於陰分;午後腿軟足熱,是陰虛火盛;耳下筋牽痛,是血虛不能滋潤筋脈。先用補中益氣湯,少加柴胡、升麻,再加五味子、麥冬、熟地黃治療,諸症即可迅速減輕。再服用滋腎丸便可痊癒。如果是在炎熱季節發病,則需使用清熱解毒藥物,否則危險。凡是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慾不振、體熱,這是仲景所說的春夏重症,秋冬減輕,脈象弦大者,正是民間所說的夏季病。
一位趙州的北方人,四十多歲,頭面長了幾個瘡瘍,紅腫疼痛,怕冷,很久不潰爛,服用清熱解毒藥物無效。診脈發現脈象數而有力,於是使用防風通聖散,兩劑後症狀迅速減輕,再用荊防敗毒散便痊癒了。還有一位男子,瘡瘍長在四肢,診斷脈症屬於實證,用黃連解毒湯治療也痊癒了。
繆仲淳治療一位婦女,手臂上生了癤,用連翹、白芷、白芨、花粉各二錢,甘菊一兩,紫花地丁、金銀花各五錢,甘草、生地黃、茜草各三錢,地榆四錢,角刺、牛蒡各一錢,服藥半天,膿血即排出而痊癒。又治療一位男子,膝下生了癤,加牛膝三錢,很快就破潰出血而痊癒。(《廣筆記》)
丁右武親自驗證治療坐板瘡的藥方:松香五錢,雄黃一錢,研磨成細末。如果伴有濕癢,加蒼朮三錢。將藥末混合均勻,用棉紙包好,捻成兩條紙捻,用臘月豬油浸透,點火燃燒,取滴下的油塗抹,立即見效。(同上)
立齋治療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胃氣素來虛弱,臉上經常長瘡,盜汗發熱,用黃耆建中湯治療,稍有好轉。再用補中益氣湯便痊癒了。東垣說:氣虛則衛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逆行於肌膚之中,所以容易長瘡。如果用甘溫的藥物,補益根本,則衛氣自然強盛,就不會有其他疾病了。
張生患漆瘡並嘔吐,是因中氣虛弱,漆毒入侵。用六君子湯加砂仁、藿香、酒炒白芍治療。他不相信,另服連翹解毒散,嘔吐反而加重。再次求治,仍用之前的藥方,外用麻油調和鐵鏽末塗抹而痊癒。
趙千兵兩腿生瘡,每次服用解毒藥物,就食慾不振,反而腫脹加重,這是脾虛濕熱下注。用六君子湯加蒼朮、升麻、酒炒白芍服用,再用黃蠟、麻油各一兩,輕粉三錢,製成膏藥貼敷而痊癒。一般來說,下肢生瘡,雖然屬於濕熱,但沒有不是因為脾腎虛弱而引起的。
一位男子濕熱下注,兩腿生瘡,用人參敗毒散,加蒼朮、黃柏服用,用金黃散外敷。另一人患此病,久治不愈,用船板灰煅燒後的藥粉一兩,輕粉三錢,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外敷。再用黃柏、知母、防己、龍膽草、茯苓、當歸、川芎、黃耆、白朮內服也痊癒了。如果兩腿疼痛,或全身疼痛,則用當歸拈痛湯治療。
一位婦女兩腿腕部出現紫暗瘀斑,約一寸大小,搔抓後流水。曾用祛風活血的藥物治療,一年多才稍微好轉。後來服用含有草烏等藥物的藥方,全身瘙癢,有時出血水,內熱倦怠,食慾不振,月經三個月來一次,脈象洪數,按之則澀,這是燥熱的藥物損傷了脾血。先用補中益氣湯加白芍、川芎、五味子,服用十幾劑,然後再用加味逍遙散加熟地黃、鉤藤,服用二十幾劑,再用歸脾湯加川芎、熟地黃治療,便不再發作。
一位婦女素體虛弱,四肢像癬疥一樣,瘙癢流水,生氣則起紅暈。服用祛風解毒藥物後,紅暈變成瘡瘍,膿水淋漓,午後發熱,內熱,自汗盜汗,月經停閉,口乾,咽喉腫痛,這是鬱怒傷了脾血。服用歸脾湯、逍遙散,兩個月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