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24)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24)
1. 脫疽
海山驕淫益無度,強並民居田宅婦女,竟佔山東之半。陸宣子者,山東名醫也。有富室妾,足小趾生瘡,狀類細米,瘡頭早白,根如熟棗,臟腑挈挈欲墜。聞平湖名,延之視曰:此粟米瘡也,與人面瘡等,七日毒上升,遍體腐爛成黑水死矣。君欲生之,當急斷其趾,斷之愈。
海山亦生是瘡,囑宣子視。宣子仍前言,海山大怒,欲殺之。楚人丁維章,以外科有名,出入禁內,海山邀之至,告以宣子語。且曰:公視我瘡無恙,吾必殺之。維章熟視曰:殺我可也,何尤宣子?今已過三日,毒上升矣。公欲活耶?斷膝尚可。海山瞋目曰:其然,三問應聲如響。
海山喟然曰:我命在公矣。顧左右取截刀,伸足曰:斬。左右戰慄,海怒罵使斬,遂斷一腿。維章手提海山發,倚柱坐,海山面黃氣絕。維章曰:可速召前醫者。宣子至,視其地一腿尚自起跳躍,黑血淋漓,命取人參一斤,濃煎灌其口,少頃海山蘇。顧其足曰:嗟乎,刖足刑已重矣,何辜而刖膝,幸公治我,我自今後庶幾可以無後患。
閱四十九日,而右膝毒發,復生人面瘡。醫曰:不可再活矣。海山不數日死。凡所奪民家產,皆散去,其兄乃乞食如初。
白話文:
海山為人驕奢淫逸,無惡不作,強佔百姓的房屋田地和婦女,幾乎佔據了山東一半的地盤。陸宣子是山東有名的醫生。有個富人家的小妾,腳小趾長了個瘡,像小米一樣大小,瘡頭發白,根部像煮熟的棗子,感覺五臟六腑都像要掉下來似的。她聽說平湖(指陸宣子)醫術高明,就請他來看病。陸宣子說:「這是粟米瘡,跟人面瘡一樣,七天毒素就會上升,全身腐爛化成黑水而死。要想活命,必須馬上切除腳趾,切除後就能痊癒。」
海山也得了這種瘡,請宣子診治。宣子仍舊像之前一樣說要切除腳趾,海山大怒,想殺了他。楚國人丁維章,以外科醫術聞名,出入宮廷,海山邀請他來,告訴他宣子說的話,並且說:「如果公你認為我的瘡沒事,我就殺了他。」丁維章仔細觀察後說:「殺我是可以的,但為什麼要怪罪宣子?現在已經過了三天,毒素已經上升了。你想活命嗎?即使切除膝蓋也還有希望。」海山瞪著眼睛說:「這樣啊!」三問三答,如同響雷一般。
海山嘆了口氣說:「我的性命就掌握在你手裡了。」他讓左右的人拿來手術刀,伸出腿說:「砍吧!」左右的人戰戰兢兢,海山怒罵著讓他們砍,於是丁維章砍斷了他的腿。丁維章提著海山的頭髮,靠著柱子坐下,海山臉色發白,氣息奄奄。丁維章說:「趕快去請之前的醫生來。」宣子來了,看到海山被砍斷的腿還在跳動,黑血淋漓,就吩咐取來一斤人參,濃煎後灌進海山的口中,一會兒,海山就蘇醒了。他看著自己的斷腿說:「唉!刖足的刑罰已經很重了,為什麼還要砍掉我的膝蓋?幸好你救了我,從此以後我大概可以免除後患了。」
過了四十九天,海山的右膝又發毒,再次長出人面瘡。醫生說:「這次沒救了。」海山沒幾天就死了。他以前搶奪民家財產的所有東西,都分發給了百姓,他的兄弟於是又像以前一樣,淪落到要飯的地步。
2. 多骨疽
薛立齋治舉人於廷器,腿患流注,年餘出腐骨少許,午前畏寒,午後發熱,口乾唾痰,小便頻數,以為足三陰虧損,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料加歸、耆、五味,各三十餘劑,外灸豆豉餅,諸症漸愈。又以十全大補之類,喜其慎疾而愈。
薛立齋治一儒者,患附骨疽,失於調補,瘡口不斂,日出清膿少許,已而常出三腐骨。其脈但數而無邪,此氣血虛,瘡結膿管而不能愈。紝以烏金膏,日服十全大補湯而愈。
上舍王廷璋患前症,三年未愈,肢體消瘦,飲食難化,手足並冷,大便不通,手足陰冷,此陽氣虛寒。用補中益氣湯、八味丸,及灸其患處而愈。
一男子臂患流注,出腐骨三塊尚不斂,發熱作渴,脈浮大而澀,乃氣血俱損,須多服生氣血之劑,庶可保全。彼惑於火尚未盡,仍用涼藥,內服外敷,幾危,始求治。其形甚瘁,其脈愈虛,先以六君子湯加芎、歸,月餘飲食漸進。以八珍湯加肉桂,三十餘劑瘡色乃赤。更以十全大補湯,外以附子餅灸之,僅年而痊。
《醫林集要》云:骨疽乃流注之敗症也,如用涼藥,則內傷其脾,外冰其血。脾主肌肉,脾氣受傷,飲食必減,肌肉不生。血為脈絡,血受冰,則氣血不旺而愈滯。宜用理脾健脾,則肉自生,而氣自運行矣。又有白虎飛留連周期,或展轉數歲,冷毒朽骨出盡自愈。若附骨腐者可痊,正骨腐則為終身廢疾矣。
有毒自手足或頭面腫起,或兼疼痛,上至頸項骨節去處,如瘍癧貫珠,此風濕流注之症也,宜以加減小續命湯及獨活寄生湯治之。有兩膝腫痛起,或至遍身骨節疼痛者,此風濕痹,又名歷節風,宜用附子八物湯治之。又有結核在項腋,或兩乳旁,或兩胯軟肉處,名曰𤷍癧癰,屬冷症也。
又有小兒宿痰失道,致結核於頸項臂膊胸背之處,亦冷症也,俱用熱藥敷貼。以上諸症,皆緣於腎,腎主骨,腎虛則骨冷而為患也。所謂骨疽,皆起於腎,亦以其根於此也。故用大附子以補腎氣,腎熱則骨有生氣,而疽不附骨矣。(聖書云:患腫潰久,不時出細骨,用桐油調密陀僧如膏,絹攤貼妙。
)
白話文:
多骨疽
薛立齋治療一位舉人於廷器,腿部患有流注,一年多來流出少量腐骨,上午畏寒,下午發熱,口乾舌燥,小便頻數,診斷為足三陰經虧損,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六味地黃丸,並加入當歸、黃耆、五味子,各服用三十多劑,並在外敷灸豆豉餅,諸症逐漸痊癒。又用十全大補類藥物,病人謹慎治病而痊癒。
薛立齋治療一位儒者,患有附骨疽,因調補失當,瘡口難以癒合,每天排出少量膿液,之後經常排出三塊腐骨。脈象只是數而無其他異常,這是氣血虛弱,瘡瘍形成膿管而不能癒合。於是使用烏金膏,每天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癒。
上舍王廷璋患有同樣的疾病,三年未癒,身體消瘦,飲食難以消化,手腳冰冷,大便秘結,手腳陰冷,這是陽氣虛寒。使用補中益氣湯、八味丸,並灸患處而痊癒。
一位男子手臂患有流注,排出三塊腐骨仍未癒合,發熱口渴,脈象浮大而澀,這是氣血俱損,需要多服用補益氣血的藥物,才能保全性命。他誤以為火毒未盡,仍然使用涼藥內服外敷,幾乎危及生命,才來求治。他的病情十分嚴重,脈象更加虛弱,先用六君子湯加入川芎、當歸,一個多月後飲食逐漸好轉。再用八珍湯加入肉桂,三十多劑後瘡瘍顏色轉紅。更用十全大補湯,外用附子餅灸,僅一年就痊癒了。
《醫林集要》記載:骨疽是流注的嚴重病症,如果使用涼藥,則會內傷脾臟,外寒血液。脾臟主肌肉,脾氣受損,飲食必然減少,肌肉不能再生。血液滋養脈絡,血液受寒,則氣血不旺而更加瘀滯。應該使用調理脾胃的藥物,則肌肉自然會再生,氣血自然會運行。還有一種白虎歷節風,可能反覆發作數年,寒毒耗盡腐骨排出後自行痊癒。如果附著在骨頭上的腐肉可以痊癒,而骨頭本身腐爛則會成為終身殘疾。
有毒邪從手足或頭面腫起,或者伴有疼痛,向上蔓延到頸項骨節處,像瘍瘡一樣連成一串,這是風濕流注的病症,應該加減小續命湯和獨活寄生湯治療。如果兩膝腫痛,或者遍及全身骨節疼痛,這是風濕痹,又名歷節風,應該用附子八物湯治療。如果在項下、腋下、兩乳旁或兩胯軟肉處有結核,叫做疽癧癰,屬於寒症。
小兒宿痰失於正常運行,導致在頸項、臂膊、胸背等處結核,也是寒症,都應該用熱藥敷貼。以上諸症,都緣於腎臟,腎臟主骨,腎虛則骨寒而致病。所謂骨疽,都起源於腎臟,也以腎臟為根本。所以要用大附子來補益腎氣,腎臟溫熱則骨骼有生機,疽瘡就不會附著在骨頭上了。(聖書記載:患腫潰爛很久,不時排出細小的骨頭,用桐油調和密陀僧製成膏藥,用絹布攤開貼敷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