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12)

回本書目錄

續名醫類案卷三十三(外科) (12)

1. 囊癰

一男子囊腫,狀如水晶,時痛時癢,出水,小腹按之作水聲,小便頻數,脈遲緩,此醉後飲水入房,汗出遇風,寒濕毒氣聚於囊為患,名水疝也。先以導水丸二服,腹水已去,小便如常。再飲胃苓散,倍苓、術,更用針引,去聚水而痊。

一男子患囊癰,久而不斂,以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麥冬,灸以豆豉餅,月餘而平。

一弱人囊癰腫痛,未成膿,小便赤澀,以炙甘草、青皮、木通、黃柏、當歸、麥冬,四劑少愈,以清心蓮子飲而消。

一男子患囊癰,病勢已甚,脈洪大可畏,用前湯二劑,腫少退,以仙方活命飲二劑,痛少止。脈之滑數,乃膿已成,須針之,否則囊皆潰。不信,遂更他醫,果大潰,睪丸懸掛。復求治,診之,脈將靜,以八珍湯加黃耆、知、柏、山梔,更敷紫蘇末,數日而痊。此症勢雖可畏,多得保全,患者勿懼。

一弱人患囊癰,膿熟脹痛,大小便秘結。針之膿出三碗許,即鼾睡,覺而神思少健。但針後雖敷解毒藥,亦潰盡矣,故用托裡藥,三十餘劑始痊。大抵此症屬陰道虧,濕熱不利所致,故滋陰除濕為要。

常治腫痛,小便秘澀者,用除濕為主,滋陰佐之;腫痛退,便利和者,除濕滋陰相兼治之;欲其成膿,用托裡為主,滋陰佐之;膿成即針之,仍用托裡滋陰;濕毒已盡,專用托裡;如膿清,或多或斂遲者,用大補之劑,及豆豉餅或附子餅灸之。如盧武選封君,年逾五十患此,瘡口年餘不斂。

診之,微有濕熱,以龍膽瀉肝湯治之,濕熱悉退,乃以托裡藥及豆豉餅灸之而愈。次年復患,濕熱頗盛,仍用前湯四劑而退,又以滋陰藥而消。若潰後虛而不補,少壯者成漏,老弱者不治。膿清作渴,脈大者,亦不治。

朱丹溪曰:癰疽入囊者,予嘗治數人,悉以濕熱入肝經施治,而用補陰佐之。雖膿潰皮脫,睪丸懸掛,皆不死。(《外科心法》)

薛立齋治衚衕知,年逾五十,陰囊腫痛,得熱愈甚,服蟠蔥散等藥不應。肝脈數,此囊癰也,乃肝經濕熱所致。膿已成,急針之。以龍膽瀉肝湯,脈症悉退。更以托裡滋陰藥,外搽杉木灰、紫蘇末,月餘而愈。此症雖潰盡無害,患者審之。

柏道官六十餘,陰囊已潰,痛不可忍,腎丸露出,與以龍膽瀉肝湯服之,及敷前末不應。竟此濕氣熾甚,先以槐花酒一碗,仍投前藥,少愈。更以托裡加滋陰藥,月餘而乎。設以前藥不應,加之峻利,未有不損中氣,以致敗者也。聘士陳時用、沈汝和患此,悉用前藥而愈。

竇材治一人,忽遍身拘急,來日陰囊連莖大腫如斗,六脈沉緊,此陰疽也。幸未服解毒涼藥,若服之,則莖與睪丸必皆爛去而死。急令服救生湯五錢,又一服全安。

白話文:

囊癰

一位男子患有囊腫,腫塊像水晶一樣,時而疼痛時而發癢,還會流出液體,按壓小腹有水聲,小便頻數,脈搏遲緩。這是因為醉酒後飲水又行房事,出汗後又受風寒,寒濕邪氣聚集在陰囊而導致疾病,叫做水疝。先用導水丸兩服,腹水消失,小便恢復正常。然後服用胃苓散,加倍用量白朮、茯苓,再用針灸引導積水排出,痊癒。

一位男子患有囊癰,久治不愈,用十全大補湯加入五味子、麥冬,並用豆豉餅灸療,一個多月後痊癒。

一位體弱的男子患有囊癰,腫痛但尚未化膿,小便赤澀,用炙甘草、青皮、木通、黃柏、當歸、麥冬,四劑藥後病情好轉,再用清心蓮子飲使之消退。

一位男子患有囊癰,病情嚴重,脈搏洪大有力,令人擔憂,先用上述藥方兩劑,腫脹略微消退,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疼痛減輕。脈搏滑數,表示已化膿,必須用針刺,否則囊腫會全部潰爛。患者不信,改求其他醫生治療,結果果然大面積潰爛,睪丸外露。再次求醫,診脈已趨平和,用八珍湯加入黃耆、甘草、知母、柏子仁、山梔子,並外敷紫蘇末,數日後痊癒。此症雖然病情嚴重,但大多能保全,患者不必恐懼。

一位體弱的男子患有囊癰,膿液已成熟,脹痛難忍,大小便都祕結。針刺後排出約三碗膿液,患者昏睡一場,醒來後精神稍差。但即使針刺後敷用解毒藥物,也已潰爛,所以需服用托裡藥物,三十多劑才痊癒。此病大多是因為陰虛不足,濕熱不利的緣故,所以滋陰除濕是治療關鍵。

治療腫痛、小便澀滯的患者,應以除濕為主,滋陰為輔;腫痛消退,大小便通暢的患者,則應除濕滋陰兼治;若要使之化膿,應以托裡為主,滋陰為輔;膿液形成後應針刺,並繼續服用托裡滋陰藥物;濕毒清除後,專用托裡藥物;若膿液清澈,或癒合緩慢,則應服用大補藥物,並用豆豉餅或附子餅灸療。例如盧武選封君,年過五十患此病,傷口一年多不癒合。

診脈發現略有濕熱,用龍膽瀉肝湯治療,濕熱消除後,再用托裡藥物和豆豉餅灸療而痊癒。次年復發,濕熱較盛,再次服用龍膽瀉肝湯四劑後消退,再用滋陰藥物使其消退。若潰爛後不加補益,年輕人可能形成廔管,老年人則難以治愈。膿液清澈,口渴,脈搏洪大的患者,也不易治愈。

朱丹溪說:癰疽侵入陰囊者,我曾治療過幾個人,都是用疏通肝經濕熱的方法,並輔以滋陰藥物。即使膿液潰爛,皮膚脫落,睪丸外露,也能保住性命。(《外科心法》)

薛立齋治療一位衚衕裡的官員,年過五十,陰囊腫痛,遇熱加重,服用蟠蔥散等藥物無效。肝脈數,這是囊癰,是肝經濕熱所致。膿液已成,應立即針刺。服用龍膽瀉肝湯,脈症都消退了。再用托裡滋陰藥物,外搽杉木灰、紫蘇末,一個多月痊癒。此症即使潰爛也不會有危險,患者應仔細考慮。

柏道官六十多歲,陰囊已潰爛,疼痛難忍,睪丸外露,服用龍膽瀉肝湯及外敷上述藥物無效。這是因為濕邪過盛,先用槐花酒一碗,再服用上述藥物,略有好轉。再用托裡藥物加滋陰藥物,一個多月痊癒。如果之前藥物無效,再用峻利之法,則容易損傷元氣而導致病情加重。聘請的醫生陳時用、沈汝和都患有此病,都用上述藥物而痊癒。

竇材治療一人,突然全身拘緊,次日陰囊連同陰莖腫大如斗,六脈沉緊,這是陰疽。幸好沒有服用解毒涼藥,如果服用,則陰莖和睪丸必然潰爛而死。立即服用救生湯五錢,再服用一劑全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