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二(外科) (8)
卷三十二(外科) (8)
1. 腹癰
仍以清涼飲治之,膿潰數碗,再以托裡藥治之愈。東垣云:瘡疽之發,其受有內外之別,治之有寒溫之異。受之外者,法當托裡以溫劑,反用寒藥,則是皮毛始受之邪,引入骨髓。受之內者,法當疏利以寒劑,反用溫補托裡,則是骨髓之病,上徹毛皮,表裡通潰,共為一瘡,助邪為毒,苦楚百倍,輕則幾殆,重則死矣。
一男子素好酒色,小腹患毒,脈弱微痛,欲求內消。謂當助胃壯氣,兼行經活血藥佐之可消,不宜用敗毒等藥。彼欲速效,乃自用之,病熱果盛,瘡亦不潰,飲食少思。迨兩月餘復請治,診其脈愈弱,盜汗不止,聚腫不潰,肌寒肉冷,自汗色脫。此氣血俱虛也,故不能發腫成膿。
以十全大補湯三十餘服,遂成膿。刺之反加煩躁脈,此亡陽也。以聖愈湯服二劑,仍用前藥百帖愈。
劉貴患腹癰,焮痛,煩躁作嘔,脈實。河間云:瘡瘍者,火之屬,須分內外,以治其本。若脈沉實者,先當疏其內,以絕其源。又曰:嘔噦以煩,脈沉而實,腫硬木悶,或皮肉不變,邪氣在內,宜內疏黃連湯治之。今作嘔脈實,毒在內也,遂用前湯通利二三行,諸症悉退。更以連翹消毒散而愈。
一人患腹癰,膿熟開遲,脈微細。膿出後,瘡口微膿如蟹吐沫,此內潰透膜也。凡瘡瘍透膜,十無一生,雖以大補藥治之,亦不能救。此可為待膿自出之戒也。
黃師文云:男子服建中湯,婦人服四物湯,往往十七八得,但時為之損益耳。有男病小腹一大癰,其諸弟侮之曰:今日用建中湯否?師文曰:服建中湯。俄而癰潰。蓋小腹癰本虛,其熱毒乘虛而入,建中湯既補虛,而黃耆且潰膿也。(《北窗炙輠》)
白話文:
腹癰
治療腹癰,一開始可以用清涼的藥物治療,等到膿液排出許多後,再用溫和的藥物來促進癒合。東垣先生說:瘡疽的發生,內外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應區分寒熱。外感者,應使用溫熱的藥物托裡,如果用寒涼藥物,則會使表皮的邪氣侵入骨髓。內感者,應使用寒涼的藥物疏利,如果用溫補的藥物托裡,則會使骨髓的病邪上達毛皮,表裡相通而潰爛,形成一個大瘡,邪氣加重,痛苦百倍,輕則危殆,重則死亡。
曾有一位男子嗜酒好色,小腹長了毒瘡,脈象微弱疼痛,想要內服藥物消腫。我認為應該健脾益胃,並配合行氣活血的藥物,才能使其消腫,不宜使用敗毒類的藥物。但他想要快速見效,就自己服用敗毒藥,結果病情加重,發熱,瘡瘍也不潰爛,食慾不振。一個多月後再次求診,診脈發現脈象更弱,盜汗不止,腫塊不潰,肌膚寒冷,面色蒼白。這是氣血都虛弱的表現,所以無法使腫塊化膿。
於是給他服用十全大補湯三十多劑,終於使腫塊化膿。但膿瘍切開後,反而更加煩躁,脈象異常,這是陽氣衰竭的表現。於是改用聖愈湯服用兩劑,再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一百劑才痊癒。
劉貴患有腹癰,局部紅腫疼痛,煩躁嘔吐,脈象有力。河間先生說:瘡瘍屬於火症,必須區分內外,治療其根本。如果脈象沉而有力,應該先疏通內部,以絕其根源。又說:嘔吐煩躁,脈象沉而有力,腫塊堅硬,或者皮膚沒有明顯變化,邪氣在內,應該用內疏黃連湯治療。這次劉貴嘔吐,脈象有力,毒邪在內,於是使用黃連湯通利二三次,諸症狀都消失了。之後再用連翹消毒散治療痊癒。
還有一個人患有腹癰,膿液成熟卻遲遲不潰,脈象微弱細小。膿液排出後,瘡口流出少量膿液,像螃蟹吐沫一樣,這是內部潰爛穿透筋膜的表現。凡是瘡瘍穿透筋膜的,十個裡面很難有一個能活,即使用大補藥物治療,也無法挽回。這可以作為等待膿液自行排出需要謹慎的警示。
黃師文先生說:男子服用建中湯,女子服用四物湯,往往都能收到十七八分的療效,只是需要根據情況調整藥量。曾經有一位男子小腹長了一個大癰,他的弟弟們嘲笑他說:今天服用建中湯嗎?黃師文先生說:服用建中湯。不久癰腫就潰爛了。原來小腹癰是因虛引起的,熱毒乘虛而入,建中湯既能補虛,黃耆又能促進膿液排出。(出自《北窗炙輠》)